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观事实是,目前只能借助民间渠道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流动。而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是人民币从本币走向区域性货币,甚至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重要一步。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东南亚摩肩接踵,越来越多的中国商贾在东南亚来来往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在东南亚市场琳琅满目……现实提醒所有的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已非同小可。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每年双方人员往来达660多万人次。因此“人民币”的区域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正如两国交往经常是从商业开始,人民币的“区域化”也正是从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的。
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期间表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方案,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完毕,经国务院批准以后,将尽早实施。就云南省而言,这意味着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边境小额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给予退税的试点政策,将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从8个边境地州扩大到全省辖区,从与缅老越泰4国推广到东盟10国。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结算早就存在了,只不过是民间的而不是官方的。
云南边境的“地摊银行”
4月,记者来到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边境城市瑞丽,其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曾经有“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德宏边贸看瑞丽”之说,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边境贸易发展不尽如人意。
瑞丽对面是缅甸北部最大的开放城市木姐,在木姐街头,可以明显看出当地人在买卖商品时多是用人民币支付,相比较缅币用得少。而在另外一个缅北边境城市南坎,许多民间“地摊银行”随时公开营业,主要进行缅币与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同样的情况长期存在于云南河口口岸的中越边民互市,人们每天使用人民币进行着“以钱易货”的边贸交易;在与广西和云南接壤的越南北部边境,类似的民间“地摊银行”更是随处可见,大堆的越南盾、美元和人民币随意堆放着,令记者惊叹当地治安的良好。
中国与缅越两国边民和外来游客早已习惯在“地摊银行”兑换货币,而不是去银行。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无论是购物还是吃饭乘车,都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在缅甸北部木姐与南坎之间有一条“金三角第一代大毒枭”罗星汉从良后投资修建的收费公路,汽车的过路费同样可以用5元人民币支付。
瑞丽市的一名官员表示,在中缅边境地区,民间人民币现钞结算早已存在,更早之前是使用美元,但多为边境上的个人或私企,比如地摊、小商店等。由于缅币长期以来非常不稳定、汇率风险较大,所以商人们都不愿意持有,而与中国人生意往来多了,总是兑换成美元也比较麻烦,最后“比美元差,比缅币好”的人民币就自然成了大家的选择。
云南省商务厅信息化处处长施雪梅说:“云南自2004年就开始施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办理退税政策,已经有了4年的结算工作经验,但初期仅对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贸易有效。从2005年至今,云南省边贸出口90%以上是以人民币为结算工具,整个边境贸易往来中通过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达到95%以上。”
据统计,2008年,云南省共为156户边贸企业办理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以人民币结算退税3.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退税总额的21%,自2004年以来累计办理该项退税共约12亿元,促进了边境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中,中缅边贸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最高,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中越边贸次之,为75%左右,中老边贸仅为40%左右。
“以人民币结算边境小额贸易货物出口退税政策已被云南省广大边贸企业所接受,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施雪梅评价说,“这项政策在云南省的试点是成功的,为国务院将要部署实施云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云南对外贸易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市场,近几年的贸易总额都在30亿美元左右。云南省边境地区最常用的结算方式是通过人民币现金进行结算,人民币已被广泛地使用在边民互市、巨额投资等各种交易领域。以前的对外贸易结算需要把各自的货币兑换成美元,结算后再兑换成各自的货币,非常容易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带来损失。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剧烈波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也很大,而人民币的币值一直比较稳定,且稳中有升。
云南省商务厅厅长孙小虹认为,如果用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来结算,很多风险与损失就可以避免。他表示,国家很希望人民币能够次区域化,因此才会最先在云南进行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而现在推动人民币结算最大的障碍来自外国政府。
“云南省商务厅会逐步跟周边国家的政府探讨关于人民币结算的问题,并逐步在云南周边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推广。现在,只要对方国家同意,就可以实行人民币结算。”孙小虹说,“谁先使用,谁就先得益。”央行昆明中心支行的官员甚至认为,“此举将奠定云南在东盟国家范围,区域性的国际经贸、金融、物流中心的地位。”
东南亚腹地的人民币认知
近几年,记者陆续在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腹地采访时发现,普通市场上使用人民币交易的情况并不常见,明显与中国周围边境地区不同。
泰国曼谷的华人学者林宏说:“人民币更多是在特定的旅游地点,或者与中国人消费有关的场合使用,而在泰国人与其他国家人之间,被直接接受的仍是美元。”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在该地区的日益增强,中国与东南亚直接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各种对外援建大型项目。总部在昆明的“十四冶建设集团”国际工程部部长王庆说:“我们在东南亚许多地区都有业务,都会涉及使用什么货币结算的问题,美元一直是首选。”
2000年,王庆曾经在老挝有过一个建设项目,之前双方合同约定80%用美元结算,20%用老挝币结算,结果到工程结束时,老挝币值狂跌90%。后来又有另外一个工程约定用美元结算,但是到2008年美元兑人民币从原先的8.3跌到了6.8,“仍然损失不小”。
这些经验和教训让王庆觉得,“如果以后我们的国际工程结算也能用人民币就好了,一是币值相对稳定,二是我们自己熟悉情况。”王庆表示,虽然人民币目前的表现非常坚挺,但是东南亚不同国家出于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并不都会迅速接受人民币,“比如柬埔寨人只喜欢美元;老挝人除了美元外,更愿意接受泰铢而不是人民币;越南人又不同,他们对人民币和美元的接受程度很接近”。
“现在国家马上要实行人民币结算退税试点的政策,内容还限于货物贸易范畴,目的是支持出口,但是不支持出口的货物贸易相反要加税。”他说,“我很 希望将来国家在政策上走得更远一些,尤其在条件好的东南亚地区,应该想办法让人民币结算全方位化。这样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反过来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有促进。”
但是云南省的一名银行界人士表示了担忧:今后境外企业或机构如果大量持有人民币并在境外市场流转,将加大市场货币供求的不确定性,成为监管的新问题;另外,国家怎样让人民币汇率保持长期稳定,成为可以信任的结算货币,更是一个新问题。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强势而且稳定的人民币对亚洲有利。”现在,尽管东南亚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越来越常见,估计有300多亿人民币在中国境外流通,但只占全部人民币流通量的2%,所以美元还会继续统治亚洲地区。
目前,人民币在境外主要留存在民间而非政府。根据人民银行的初步估算,目前越南境内的人民币约有35亿元,泰国境内的人民币约44亿元,蒙古国境内的人民币约6亿元,俄罗斯和缅甸境内的人民币分别在3000万~5000万元之间,这还不包括这些国家的企业和个人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中开立的、用于边贸结算的人民币账户。从地域上看主要局限在与中国有活跃边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地域色彩非常鲜明,因此与“国际化”相比,人民币“区域化”的表述更为准确。
事实上,当中国周边地区的越南人、缅甸人和老挝人觉得人民币比较好用的时候,他们就会自愿持有。道理很简单,只要中国的经济过硬,人民币币值坚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的人愿意持有或使用,这是人们“趋利避害”自由选择的结果。
地下钱庄的生存空间
尽管众多的中国商品去到了东南亚,但是如果从中国的海关、银行和税务等相关部门去查看数据,会明显发现交易量小得可怜,既然货物出去了,那么钱是怎么支付的呢?
许多在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经商的中国商人都对记者提到中国缺少驻外银行的问题,由于对当地银行缺乏信任和了解,他们非常希望中国能够加快设立“中国银行”的步伐。一名在老挝投资的浙江商人说:“现在我们的资金全部都是通过地下钱庄进行流通,尽管风险高些,但是便宜、迅速。”
而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各种商业活动的加大,许多大企业、大公司也介入边境贸易,这样使得传统的民间人民币现钞结算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由于结算渠道的不足与不便,相当多的边贸结算是通过一些不规范的地摊银行、地下钱庄进行,有的还采用一些风险较大的现金结算方式。
云南省瑞丽市一名长期从事外贸生意的商人说:“虽然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但是现实情况却相去甚远,事实上怎样成功逃税,怎样降低交易成本_直是商人们研究的核心内容。”
他表示,以前精明的商人们在出口可以退税的货物时都乐意使用美元结算,而对不可以退税的货物都用人民币或其它货币,“这已经是一个行规”。而在中缅边境地区匪夷所思的情况是,即使是2004年开始施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办理退税政策,所有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货物出口贸易,真正通过海关正规渠道完成的不足总数的3%,其他的结算都是通过地下钱庄,甚至货物也走的是“地下通道”。
“许多情况其实海关也知道,即使排除了内部腐败因素,他们也很难监管。”这名商人说,“除了可以不缴税,更是由于地下钱庄的服务非常好,信誉度也高。他们可以送货(现钞)上门,也可以国内银行转账,同时地下钱庄的汇费一般只在1%,时间最短几小时,最长三五天,这是国际银行结算不可能做到的。”
他介绍了地下钱庄的服务方式:“一般都是熟人互相介绍或者经常合作,需要汇款时打电话给钱庄的人上门收钱,或者自己送钱上门也行;收下钱和地址后,钱庄的人一个电话或者一个传真就能通知对方的自己人,对方马上会和收款人联系,迅速完成整个过程;此中,客户还可以对货币种类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业务量大,还可以对汇费等内容进行讨价还价。”
他透露,有人喜欢使用地下钱庄,还有一个原因是害怕被政府监管,即自己资金往来的秘密被他人所知;另外,地下钱庄还为国内各种腐败资金和境外赌场、走私和贩毒等进行汇款服务,所以生意一直红火。
事实上,在云南省的瑞丽、河口等边境口岸或地区,地下钱庄的服务一直长期存在,即使是一个陌生的外地人都能够轻易找到他们,有些地下钱庄虽然开着一些小店遮人耳目,但行内人士都清楚他们的真正内容。但是,地下钱庄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审核程序和做事规则,首先并不是所有生意他们都接,其次如果出现麻烦,他们甚至可以采用黑恶手段来解决。
2004年起,云南省对边境地区的“地摊银行”等民间金融业态进行了清理打击,这类机构随之大为减少。但根据央行昆明中心支行的统计,目前云南河口地区至少仍有17家“地摊银行”;在云南的瑞丽约有40多家类似于“地摊银行”和“地下钱庄”的机构从事边贸的结算和人民币兑换、金融借贷等。
被云南省商务厅誉为“云南边贸企业前五名”的瑞丽市金星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名气很大,其办公室主任李文军向记者证实了地下钱庄存在的普遍性,他同时认为“不能简单地否定地下钱庄的作用,没有那些人的存在,许多进出口贸易都无法做了,因为政府还没有能力为各种企业提供方便和低成本的货币结算服务”。
李文军举例说,由于缅甸边境与中国边境都没有设立国际结算银行,2007年金星公司出口到缅甸的一批机械设备就遇到了麻烦。当时缅方按时支付了400万欧元的货款,用的是银行转账,银行汇票金星公司很早就拿到,但是货款差不多过了半年才到账,让人非常着急。他后来了解到,缅方的这笔钱无法直接进中国,而是通过第三国新加坡中转后才来到中国,“流动资金对于企业非常重要,这样一次就让大家害怕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选择了地下钱庄,也不能不说是无奈之举。”他说,“与云南接壤或邻近的东南亚国家都还比较落后,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外汇结算机构,而商人和企业是必须做生意的,随时需要资金流动,这些方面政府服务显然已经落伍于民间需求。”
“我们无法从银行那里得到想要的服务,他们远不如民间的力量强大。”一名在瑞丽市姐告口岸做生意的缅籍华人也向记者证实,“如果我们在缅甸需要现钞,一般都通过地下钱庄汇出去,有时候也自己偷偷携带出去。”
不过,只要政府推出新的服务政策,就会影响到地下钱庄的生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3年9月发布的《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较大的边境地区,境外贸易机构可以在我国边境地区银行开立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专用账户,但该账户只能用于边境贸易结算项下的资金收付,不能作其他用途。
在云南与缅甸、越南和老挝的生意往来 中,后者大多数是由华人在经营,或者是华人在参与经营,随着中国商业银行开户规定的放宽,华人们基本上都在中国的银行里开设了账户,这样一来,许多进出口交易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货物要通过边境,但是货款却都在中国的银行里周转;无论中外双方商人的生意是出口或者进口,货款都是在中国的银行里流动,而且使用的全部为人民币。
瑞丽市的一名外贸商人则认为,政府和银行必须考虑怎么去与“地下钱庄”和“地摊银行”等民间机构竞争,不断进行改良和调整,与国外银行加强合作,才能加速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银行渠道的普及,“客观事实是,目前只能借助民间渠道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流动,政府一味打压是不实际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度
对于国家马上要扩大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在云南边境上经商的人都表示很赞同。但老挝东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杨佳华认为,如果推行人民币区域化,商业银行在技术上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造,同时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也是长期的过程。比如,目前,亚洲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大宗贸易结算转接使用的都是SWIFT系统,这一系统基本都是由欧美等国家开发研制,而国内商业银行基本还没有涉及这一转接系统。同时,在监管运作上,海关对新业务的统计、外汇管理新模式的创设等问题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货币只有美元、英镑和欧元,甚至日元也被看作主要是地区货币。国际货币要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是国际商品的计价工具,其次要成为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最后还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媒介货币。
从2008年底至今,中国大陆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周边8国签订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并相继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总规模达48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从当地银行贷到人民币,帮助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可接受程度。可以预见的是,在其他的周边国家将来逐步意识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之后,也会有选择使用的可能。
现在,中国和东盟已经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2008年,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仍然获得较好增长,双边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按目前速度发展,估计2009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量将超过中日贸易,从而使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不久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也建议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作用,研究扩大互换额度和签约国范围。
东南亚新一代政治和商业领导人正在把赌注押在被普遍认同的中国崛起上,并采取保值措施以免美国影响减弱而遭受损失。但目前东南亚政治状况类似于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且其各国的价值观不一样,更为突出的一个情况是,缅甸、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都还盘根错节地存在着“反政府武装”、“民族分离运动”甚至“恐怖组织”,时断时续的军事冲突不断给这些国家的执政带来烦恼。而东盟所有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无疑都将严重挫伤中国经济力量在该地区的顺利拓展。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在东南亚摩肩接踵,越来越多的中国商贾在东南亚来来往往,越来越多的中国商品在东南亚市场琳琅满目……现实提醒所有的人,中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已非同小可。目前,东盟10国均已成为中国公民出国旅游目的地,每年双方人员往来达660多万人次。因此“人民币”的区域化不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正如两国交往经常是从商业开始,人民币的“区域化”也正是从货物贸易人民币结算开始的。
2009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两会”期间表示,对广东和长江三角洲地区与港澳地区、广西和云南与东盟的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方案,中央有关部门已经制定完毕,经国务院批准以后,将尽早实施。就云南省而言,这意味着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边境小额贸易以人民币结算给予退税的试点政策,将从边境贸易扩大到一般贸易,从8个边境地州扩大到全省辖区,从与缅老越泰4国推广到东盟10国。
事实上,人民币国际结算早就存在了,只不过是民间的而不是官方的。
云南边境的“地摊银行”
4月,记者来到与缅甸接壤的云南省边境城市瑞丽,其拥有瑞丽、畹町两个国家一类口岸,曾经有“全国边贸看云南、云南边贸看德宏、德宏边贸看瑞丽”之说,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边境贸易发展不尽如人意。
瑞丽对面是缅甸北部最大的开放城市木姐,在木姐街头,可以明显看出当地人在买卖商品时多是用人民币支付,相比较缅币用得少。而在另外一个缅北边境城市南坎,许多民间“地摊银行”随时公开营业,主要进行缅币与人民币和美元的兑换。同样的情况长期存在于云南河口口岸的中越边民互市,人们每天使用人民币进行着“以钱易货”的边贸交易;在与广西和云南接壤的越南北部边境,类似的民间“地摊银行”更是随处可见,大堆的越南盾、美元和人民币随意堆放着,令记者惊叹当地治安的良好。
中国与缅越两国边民和外来游客早已习惯在“地摊银行”兑换货币,而不是去银行。在越南北部边境地区,无论是购物还是吃饭乘车,都可以使用人民币支付;在缅甸北部木姐与南坎之间有一条“金三角第一代大毒枭”罗星汉从良后投资修建的收费公路,汽车的过路费同样可以用5元人民币支付。
瑞丽市的一名官员表示,在中缅边境地区,民间人民币现钞结算早已存在,更早之前是使用美元,但多为边境上的个人或私企,比如地摊、小商店等。由于缅币长期以来非常不稳定、汇率风险较大,所以商人们都不愿意持有,而与中国人生意往来多了,总是兑换成美元也比较麻烦,最后“比美元差,比缅币好”的人民币就自然成了大家的选择。
云南省商务厅信息化处处长施雪梅说:“云南自2004年就开始施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办理退税政策,已经有了4年的结算工作经验,但初期仅对缅甸、老挝和越南三国贸易有效。从2005年至今,云南省边贸出口90%以上是以人民币为结算工具,整个边境贸易往来中通过人民币结算的比例达到95%以上。”
据统计,2008年,云南省共为156户边贸企业办理边境小额贸易出口以人民币结算退税3.3亿元人民币,占全省退税总额的21%,自2004年以来累计办理该项退税共约12亿元,促进了边境贸易的不断扩大。其中,中缅边贸中使用人民币结算的比例最高,一直保持在90%以上,中越边贸次之,为75%左右,中老边贸仅为40%左右。
“以人民币结算边境小额贸易货物出口退税政策已被云南省广大边贸企业所接受,试点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施雪梅评价说,“这项政策在云南省的试点是成功的,为国务院将要部署实施云南与东盟货物贸易进行人民币结算试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东盟国家已经成为云南对外贸易规模最大、活力最强的市场,近几年的贸易总额都在30亿美元左右。云南省边境地区最常用的结算方式是通过人民币现金进行结算,人民币已被广泛地使用在边民互市、巨额投资等各种交易领域。以前的对外贸易结算需要把各自的货币兑换成美元,结算后再兑换成各自的货币,非常容易受到货币不稳定的影响,带来损失。2008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影响,外汇市场汇率剧烈波动,东南亚大部分国家货币的汇率波动也很大,而人民币的币值一直比较稳定,且稳中有升。
云南省商务厅厅长孙小虹认为,如果用相对稳定的人民币来结算,很多风险与损失就可以避免。他表示,国家很希望人民币能够次区域化,因此才会最先在云南进行人民币结算的试点,而现在推动人民币结算最大的障碍来自外国政府。
“云南省商务厅会逐步跟周边国家的政府探讨关于人民币结算的问题,并逐步在云南周边的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国家推广。现在,只要对方国家同意,就可以实行人民币结算。”孙小虹说,“谁先使用,谁就先得益。”央行昆明中心支行的官员甚至认为,“此举将奠定云南在东盟国家范围,区域性的国际经贸、金融、物流中心的地位。”
东南亚腹地的人民币认知
近几年,记者陆续在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腹地采访时发现,普通市场上使用人民币交易的情况并不常见,明显与中国周围边境地区不同。
泰国曼谷的华人学者林宏说:“人民币更多是在特定的旅游地点,或者与中国人消费有关的场合使用,而在泰国人与其他国家人之间,被直接接受的仍是美元。”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影响力在该地区的日益增强,中国与东南亚直接的经贸合作越来越多,其中不乏各种对外援建大型项目。总部在昆明的“十四冶建设集团”国际工程部部长王庆说:“我们在东南亚许多地区都有业务,都会涉及使用什么货币结算的问题,美元一直是首选。”
2000年,王庆曾经在老挝有过一个建设项目,之前双方合同约定80%用美元结算,20%用老挝币结算,结果到工程结束时,老挝币值狂跌90%。后来又有另外一个工程约定用美元结算,但是到2008年美元兑人民币从原先的8.3跌到了6.8,“仍然损失不小”。
这些经验和教训让王庆觉得,“如果以后我们的国际工程结算也能用人民币就好了,一是币值相对稳定,二是我们自己熟悉情况。”王庆表示,虽然人民币目前的表现非常坚挺,但是东南亚不同国家出于各种历史与现实的原因,并不都会迅速接受人民币,“比如柬埔寨人只喜欢美元;老挝人除了美元外,更愿意接受泰铢而不是人民币;越南人又不同,他们对人民币和美元的接受程度很接近”。
“现在国家马上要实行人民币结算退税试点的政策,内容还限于货物贸易范畴,目的是支持出口,但是不支持出口的货物贸易相反要加税。”他说,“我很 希望将来国家在政策上走得更远一些,尤其在条件好的东南亚地区,应该想办法让人民币结算全方位化。这样有利于中国企业走出去,反过来对人民币的国际化也有促进。”
但是云南省的一名银行界人士表示了担忧:今后境外企业或机构如果大量持有人民币并在境外市场流转,将加大市场货币供求的不确定性,成为监管的新问题;另外,国家怎样让人民币汇率保持长期稳定,成为可以信任的结算货币,更是一个新问题。
温家宝总理曾经说:“强势而且稳定的人民币对亚洲有利。”现在,尽管东南亚人民币的使用和兑换越来越常见,估计有300多亿人民币在中国境外流通,但只占全部人民币流通量的2%,所以美元还会继续统治亚洲地区。
目前,人民币在境外主要留存在民间而非政府。根据人民银行的初步估算,目前越南境内的人民币约有35亿元,泰国境内的人民币约44亿元,蒙古国境内的人民币约6亿元,俄罗斯和缅甸境内的人民币分别在3000万~5000万元之间,这还不包括这些国家的企业和个人在中国境内的金融机构中开立的、用于边贸结算的人民币账户。从地域上看主要局限在与中国有活跃边贸活动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地域色彩非常鲜明,因此与“国际化”相比,人民币“区域化”的表述更为准确。
事实上,当中国周边地区的越南人、缅甸人和老挝人觉得人民币比较好用的时候,他们就会自愿持有。道理很简单,只要中国的经济过硬,人民币币值坚挺,就会有越来越多的周边国家的人愿意持有或使用,这是人们“趋利避害”自由选择的结果。
地下钱庄的生存空间
尽管众多的中国商品去到了东南亚,但是如果从中国的海关、银行和税务等相关部门去查看数据,会明显发现交易量小得可怜,既然货物出去了,那么钱是怎么支付的呢?
许多在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经商的中国商人都对记者提到中国缺少驻外银行的问题,由于对当地银行缺乏信任和了解,他们非常希望中国能够加快设立“中国银行”的步伐。一名在老挝投资的浙江商人说:“现在我们的资金全部都是通过地下钱庄进行流通,尽管风险高些,但是便宜、迅速。”
而随着中国与周边国家各种商业活动的加大,许多大企业、大公司也介入边境贸易,这样使得传统的民间人民币现钞结算已经无法满足需要。由于结算渠道的不足与不便,相当多的边贸结算是通过一些不规范的地摊银行、地下钱庄进行,有的还采用一些风险较大的现金结算方式。
云南省瑞丽市一名长期从事外贸生意的商人说:“虽然国家对货物进出口有着严格的法律规定,但是现实情况却相去甚远,事实上怎样成功逃税,怎样降低交易成本_直是商人们研究的核心内容。”
他表示,以前精明的商人们在出口可以退税的货物时都乐意使用美元结算,而对不可以退税的货物都用人民币或其它货币,“这已经是一个行规”。而在中缅边境地区匪夷所思的情况是,即使是2004年开始施行边境小额贸易出口货物以人民币结算办理退税政策,所有使用人民币结算的货物出口贸易,真正通过海关正规渠道完成的不足总数的3%,其他的结算都是通过地下钱庄,甚至货物也走的是“地下通道”。
“许多情况其实海关也知道,即使排除了内部腐败因素,他们也很难监管。”这名商人说,“除了可以不缴税,更是由于地下钱庄的服务非常好,信誉度也高。他们可以送货(现钞)上门,也可以国内银行转账,同时地下钱庄的汇费一般只在1%,时间最短几小时,最长三五天,这是国际银行结算不可能做到的。”
他介绍了地下钱庄的服务方式:“一般都是熟人互相介绍或者经常合作,需要汇款时打电话给钱庄的人上门收钱,或者自己送钱上门也行;收下钱和地址后,钱庄的人一个电话或者一个传真就能通知对方的自己人,对方马上会和收款人联系,迅速完成整个过程;此中,客户还可以对货币种类提出自己的要求,如果业务量大,还可以对汇费等内容进行讨价还价。”
他透露,有人喜欢使用地下钱庄,还有一个原因是害怕被政府监管,即自己资金往来的秘密被他人所知;另外,地下钱庄还为国内各种腐败资金和境外赌场、走私和贩毒等进行汇款服务,所以生意一直红火。
事实上,在云南省的瑞丽、河口等边境口岸或地区,地下钱庄的服务一直长期存在,即使是一个陌生的外地人都能够轻易找到他们,有些地下钱庄虽然开着一些小店遮人耳目,但行内人士都清楚他们的真正内容。但是,地下钱庄也有着自己的一套审核程序和做事规则,首先并不是所有生意他们都接,其次如果出现麻烦,他们甚至可以采用黑恶手段来解决。
2004年起,云南省对边境地区的“地摊银行”等民间金融业态进行了清理打击,这类机构随之大为减少。但根据央行昆明中心支行的统计,目前云南河口地区至少仍有17家“地摊银行”;在云南的瑞丽约有40多家类似于“地摊银行”和“地下钱庄”的机构从事边贸的结算和人民币兑换、金融借贷等。
被云南省商务厅誉为“云南边贸企业前五名”的瑞丽市金星有限责任公司在当地名气很大,其办公室主任李文军向记者证实了地下钱庄存在的普遍性,他同时认为“不能简单地否定地下钱庄的作用,没有那些人的存在,许多进出口贸易都无法做了,因为政府还没有能力为各种企业提供方便和低成本的货币结算服务”。
李文军举例说,由于缅甸边境与中国边境都没有设立国际结算银行,2007年金星公司出口到缅甸的一批机械设备就遇到了麻烦。当时缅方按时支付了400万欧元的货款,用的是银行转账,银行汇票金星公司很早就拿到,但是货款差不多过了半年才到账,让人非常着急。他后来了解到,缅方的这笔钱无法直接进中国,而是通过第三国新加坡中转后才来到中国,“流动资金对于企业非常重要,这样一次就让大家害怕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许多人选择了地下钱庄,也不能不说是无奈之举。”他说,“与云南接壤或邻近的东南亚国家都还比较落后,基本没有什么像样的外汇结算机构,而商人和企业是必须做生意的,随时需要资金流动,这些方面政府服务显然已经落伍于民间需求。”
“我们无法从银行那里得到想要的服务,他们远不如民间的力量强大。”一名在瑞丽市姐告口岸做生意的缅籍华人也向记者证实,“如果我们在缅甸需要现钞,一般都通过地下钱庄汇出去,有时候也自己偷偷携带出去。”
不过,只要政府推出新的服务政策,就会影响到地下钱庄的生意。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2003年9月发布的《边境贸易外汇管理办法》,人民币结算业务量较大的边境地区,境外贸易机构可以在我国边境地区银行开立人民币边境贸易结算专用账户,但该账户只能用于边境贸易结算项下的资金收付,不能作其他用途。
在云南与缅甸、越南和老挝的生意往来 中,后者大多数是由华人在经营,或者是华人在参与经营,随着中国商业银行开户规定的放宽,华人们基本上都在中国的银行里开设了账户,这样一来,许多进出口交易就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货物要通过边境,但是货款却都在中国的银行里周转;无论中外双方商人的生意是出口或者进口,货款都是在中国的银行里流动,而且使用的全部为人民币。
瑞丽市的一名外贸商人则认为,政府和银行必须考虑怎么去与“地下钱庄”和“地摊银行”等民间机构竞争,不断进行改良和调整,与国外银行加强合作,才能加速人民币在边贸结算中银行渠道的普及,“客观事实是,目前只能借助民间渠道来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流动,政府一味打压是不实际的”。
人民币国际化的难度
对于国家马上要扩大的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在云南边境上经商的人都表示很赞同。但老挝东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经理杨佳华认为,如果推行人民币区域化,商业银行在技术上也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造,同时获得其他国家的认可也是长期的过程。比如,目前,亚洲国家国与国之间的大宗贸易结算转接使用的都是SWIFT系统,这一系统基本都是由欧美等国家开发研制,而国内商业银行基本还没有涉及这一转接系统。同时,在监管运作上,海关对新业务的统计、外汇管理新模式的创设等问题也会逐渐显现出来。
目前,世界上公认的国际货币只有美元、英镑和欧元,甚至日元也被看作主要是地区货币。国际货币要具有三个主要特征,首先是国际商品的计价工具,其次要成为世界各国的储备货币,最后还要成为国际市场上的媒介货币。
从2008年底至今,中国大陆与俄罗斯、蒙古、越南、缅甸等周边8国签订自主选择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并相继与韩国、香港、马来西亚和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签订了总规模达4800亿元人民币的货币互换协议。这意味着这些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可以从当地银行贷到人民币,帮助提升人民币在周边国家的可接受程度。可以预见的是,在其他的周边国家将来逐步意识到人民币结算的好处之后,也会有选择使用的可能。
现在,中国和东盟已经互为第四大贸易伙伴。2008年,尽管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冲击,中国与东盟的贸易仍然获得较好增长,双边贸易总额达231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按目前速度发展,估计2009年东盟与中国的贸易总量将超过中日贸易,从而使东盟成为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在不久前的博鳌亚洲论坛上,中国也建议充分发挥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作用,研究扩大互换额度和签约国范围。
东南亚新一代政治和商业领导人正在把赌注押在被普遍认同的中国崛起上,并采取保值措施以免美国影响减弱而遭受损失。但目前东南亚政治状况类似于一盘散沙,各自为政,且其各国的价值观不一样,更为突出的一个情况是,缅甸、老挝、泰国、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都还盘根错节地存在着“反政府武装”、“民族分离运动”甚至“恐怖组织”,时断时续的军事冲突不断给这些国家的执政带来烦恼。而东盟所有的这些矛盾和问题,无疑都将严重挫伤中国经济力量在该地区的顺利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