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统计图表在有关人口问题试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270283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口问题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三大问题之首。人口增长、人口迁移及人口老龄化等内容是历年高考的热点。对于人口问题,高考试题多利用地理统计图表来进行考查,因此,学会判读地理图表是很重要的。
  对于人口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首先要识别是什么图表,注意图表中的名称及提示;其次要理解图的纵横坐标及含义,特别要注意单位、数值、图例;最后依据题目要求挖掘图中有效信息进行分析以得出答案。
  从近几年考查人口问题的高考试题中可看出,在考查的能力上,对图表判读能力的考查是不变的主题;在命题形式上,多以柱状图、线状图、坐标图、区域图、金字塔图或表格等方式提供数据,以选择题居多;在考查的内容上,多集中在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迁移及其影响、人口老龄化与人口年龄结构等方面。因此,要复习好这部分内容,掌握人口地理统计图表的判读方法是关键。同时,注意图表、图形的变化,加强应变能力的训练也很有必要。
  一、人口柱状图
  柱状统计图主要通过比较两个及以上柱状统计符号高度的差异,来说明统计对象的量值因时间或空间的改变而发生的变化。在人口方面,柱状统计图主要用于比较某些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某些大洲或国家不同年代的人口数量或迁移人口数量等。
  例.(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Ⅰ)图3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总人口约1 300万。据此完成7~8题。
  7.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
  A.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总人口减少
  C.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8.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罗斯 D.德国
  【解析】本组题考查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的相关知识。第7题,由图3可以看出,20世纪90年代总人口增长速度减慢,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总人口增长率大于0(总人口增加)。人口净迁入量为国际净迁移率和国内净迁移率相加再乘以总人口,与80年代相比,20世纪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且略有下降,而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下降幅度较大,所以人口净迁入量减少。第8题,读图3可知,该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国际净迁移率为正,而国内净迁移率为负,且20世纪90年代比80年代国内净迁移率大幅度下降,说明20世纪90年代该市国内迁出量较大,所以该城市最可能在美国。
  【答案】7.D 8.A
  【方法点拨】分析一个国家或地区在某个时期的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状况时,既要考虑该国家或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变化,又要考虑该国家或地区的机械增长变化。机械增长是指人口的迁移,包括国内人口迁移与国际人口迁移。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总人口增长除了和人口自然增长率有关外,还取决于国内人口与国际人口净迁入量和净迁出量的对比。
  二、人口坐标统计图
  坐标统计图是采用坐标形式来表示多项地理要素的数字信息图形,常见的有平面直角坐标图和平面三角坐标图。平面直角坐标图既能表示地理事物的数量关系,又能反映地理事物发展、变化趋势。在考查人口增长内容时,通常利用横、纵坐标轴分别表示人口出生率与人口死亡率。虽然在图中只有两个量,但其中隐含着“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内容,往往从图中较容易观察出第三个量“自然增长率”的特征。平面三角坐标图常用百分比来表示某地理事物局部与整体的结构比例,将三轴合为一体,即三条外边表示三个坐标,每条边代表一个要素,每个要素按百分比分段,三个要素数据之和为100%。
  例1.(2013年高考新课标全国文综卷II)图1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1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2题。
  1.2005—2010年( )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域间的人口迁移(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解析】本组题考查人口迁移对城市化和老龄化的影响及考生对直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能力。第1题,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读图,看清坐标数据是相对量而不是绝对量。由图1可知,苏、津、粤、浙、京、沪等省市迁入人口比重高,迁出人口比重低;皖、赣、黔、川等省迁入人口比重低,迁出人口比重高,从而比较得出机械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迁出、迁入人口总量还与各省人口总量有关,因此迁入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在本题中无法比较。第2题,我国2005—2010年人口迁移以乡村向城市迁移为主,故迁入地区的城市化水平高。“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这会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加速迁出地区的老龄化进程。
  【答案】1.C 2.B
  【方法点拨】本组题的易错点在于易把横、纵坐标数据的相对量看成绝对量。人口迁移和经济发展有密切关系,一般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迁入比重要高于人口迁出比重,机械人口增长快;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迁入比重要低于人口迁出比重,人口总量减少。若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则能够延缓迁入地区的老龄化进程,提高迁入区的城市化水平。
  例2.(2011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节选)16.图8为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关于江苏省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及其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人口增长加快 ②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 ③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 ④人口年龄结构趋于年轻,劳动力充足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解析】由江苏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年龄结构图可知,0~14岁人口比例下降,人口增长减慢;15~64岁人口比例上升,就业压力增大;65岁以上人口比例上升,老龄化进程加速,人口年龄结构趋于老龄化。
  【答案】B
  【方法点拨】对于三角坐标统计图的判读要注意以下三点:(1)三边就是三个方向的坐标轴。如在图8中过某点作与65岁及以上坐标轴的平行线,与0~14岁坐标轴相交,可读取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即读某数据时应沿该数据轴从三角形的底边向顶点方向读取,100%数值在顶点上。(2)读出的三个数据之和应为100%。(3)图8中的某点反映了江苏省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其实任何一个国家或任何一个省份的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都可以在图中找到适当的位置。
  三、人口曲线图
  曲线图可以表示地理事物的时间发展规律和空间分布规律,它是用线条的升降起伏来显示地理事物的变动情况和发展趋势。判读时可根据线状符号的大体走向来分析统计对象随时间或空间的变化规律。在人口方面,曲线图可表示世界人口增长趋势、某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变化情况、人口数量与环境容量的关系、某地流动人口数量变化等。
  例.(2011年高考广东文综卷)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图3),结合所学知识,完成7~8题。
  7.1995—2009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 )
  A.迁入率持续上升 B.迁出率持续降低
  C.机械增长率缓慢下降 D.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
  8.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解析】第7题,根据图3中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入率和迁出率随时间的变化可知,迁入率和迁出率都是波动上升的,不是持续上升的。机械增长率等于迁入率减去迁出率,机械增长率是总体上升的,因而累计净迁入量逐年增加。第8题,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人口机械增长率为正值,总体呈上升的趋势,人口迁移以迁入为主,说明该省级行政区经济发达、收入水平高。综合题中四个选项可知,该省级行政区最有可能是上海。
  【答案】7.D 8.A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迁移的力主要有两个:一是拉力,产生拉力地区的特点是工作环境好、经济收入高、就业机会多等,这些地区经济较发达。二是推力,产生推力地区的特点是生产力水平低、收入和教育水平低等。
  四、人口金字塔图
  人口金字塔图是表示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性别构成的统计图,由于图形与金字塔相似而得名。一般表示方法是将总人口按性别分成左、右两栏,再按一定的年龄段分组,以图中的纵轴表示各年龄组,横轴分别表示各年龄组中男、女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图的塔基底座越宽、顶端越尖,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大,反映了人口高出生率、高增长率的特征。塔基底座越窄、顶端越宽,表明年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越小,反映了人口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增长率的特征。这种图表除了反映各年龄段的人口比重外,还能反映人口的性别构成。
  例.(2012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4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回答7~8题。
  7.图中信息反映出
  ( )
  A.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呈上升趋势
  B.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
  C.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
  D.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
  8.与1982年相比,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 )
  A.显示人口的增长速度加快
  B.意味着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不影响劳动人口的职业构成
  D.表明25~59岁劳动力资源数量下降
  【解析】本组题考查考生对人口金字塔图的判读。第7题,由图4可知,2009年与1982年相比,人口出生率呈下降趋势;1982年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低;图4显示的是人口比重,因此无法判定20~24岁年龄组的人口数量。第8题,图4中左侧为1982年数据,右侧为2009年数据,可以看出,2009年0~14岁人口比重大幅度下降,60岁以上的人口比重大于1982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答案】7.B 8.B
  【方法点拨】人口金字塔图判读技巧:(1)从宏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图的形状,看其代表的是年轻型、成年型模式,还是老年型模式。(2)从微观角度分析人口金字塔图代表的人口组成状况,如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等。(3)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性别比例、各年龄段人口比例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五、人口区域图
  人口区域图主要考查人口的空间变化,考查的内容有某个国家国内的人口迁移方向或人口迁移数量、不同国家之间人口迁移方向或人口迁移数量、某地区的人口密度分布和增长率变化等。
  例.(2012年高考江苏地理卷)图12是2000—2010年我国人口变动情况分布示意图(不含港澳台数据)。读图回答23~24题。(改编)
  23.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特点有( )
  A.直辖市的人口数量都增加
  B.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
  C.中部大多数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减少
  D.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少
  24.影响我国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有( )
  A.人口增加的地区自然增长率都高
  B.人口减少的地区人口迁入多于迁出   C.人口增加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都高
  D.经济水平高的地区都吸引人口迁入
  【解析】第23题,由图12可以看出,直辖市重庆的人口数量没有增加,东部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都增加,中部人口数量减少(不变)的省级行政区有两个,西部人口数量减少的省级行政区最多。第24题,由图12可以看出,人口增加的地区,有的是因为自然增长率高造成的,有的是因为经济发展水平高,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减少地区,如不考虑人口自然增长因素,人口迁出应多于迁入。
  【答案】23.B 24.D
  【方法点拨】影响人口空间分布和人口迁移的因素很多,自然因素有地形、气候、水资源和矿产资源等;经济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交通的便捷程度等;政治因素中的人口政策、政治变革及战争等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因素有文化教育、婚姻和家庭、宗教等。
  六、人口表格
  人口表格在考查人口问题方面应用广泛,无论是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人口迁移,某个国家或地区不同时期人口的年龄构成,还是世界不同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估算,都可以用表格的形式来表现。例如,可将主要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等用表格的形式展示出来,通过对表格中数据的分析,就可得出不同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从而判断这几个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
  例.(2013年高考广东文综·A卷)5.表1为四个国家的主要人口指标。据表可知( )
  A.2009年中国人口密度高于印度
  B.2009年中国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与美国相等
  C.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法国最接近
  D.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解析】由表1可知,2009年印度人口密度远大于中国;2009年男女性出生时预期寿命差值中国为3岁、印度为3岁、美国为5岁;2010年中国0~14岁人口比重与美国最接近;2000—2010年期间,中国人口年均增长率为0.6%,在四国中人口增长速度最慢。
  【答案】D
  【方法点拨】对于难度不大的试题,我们可直接提取表格中数据或进行简单的数据转换就行;对于难度较大的试题,则需要我们利用数据结合题干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
其他文献
【热点材料】  2012年11月26日至12月8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8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8次缔约方会议在卡塔尔多哈举行。会议通过了《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修正案,为相关发达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设定了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的温室气体量化减排指标。会议要求发达国家继续增加出资规模,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会议还对德班平台谈判的工作安排进行了总体
目前,人民群众日趋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期待通过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的规范实施,避免市场中流通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农产品。因此,需充分重视农产品检测工作,严格把关检测
重习关于法美英(FAB)协作组对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的分型诊断标准[1],结合本实验室二十年的实践,重点描述病态造血的表现,以及与MDS有关的鉴别诊断.
沼气池能否稳定产气是影响沼气池推广普及的一个重要因素.文章对农村家用沼气池的稳定产气问题进行了研究,对影响产气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以期能对农村沼气发展有所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