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检察官一堂课,胜过我们天天讲”的廉政法制课,北京市2013年共讲授767场,平均一天两场,听课人数达7万余人。
北京某研究院报告厅内,150多双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讲台,认真记着笔记。“在场的都是科研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家都说说,用科研经费购置的照相机,有正规的票据,支出也在预算内,科研项目或课题完成后,这照相机该怎么处置呢?”台上的人微笑着发问。台下的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相顾尴尬一笑。
被激活的法制课
“如何增强廉政法制课效果,避免‘走过场’?如何使预防真正出生产力?这些问题最终都要落到警示教育的效果上来。廉政法制课要有效,就不能走‘台上检察官闭着眼睛讲大道理,台下听课干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老路。”
前文所描述的场景,发生在一场北京检察机关为某研究院,就科研经费问题量身定制的廉政法制课上。台上授课的,是北京市院预防处处长杨淑雅;台下听课的,是该院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科研人员。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在剖析案例的同时,针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审计等方面,加强科研单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杜绝腐败现象发生,提出建设性预防建议。授课后,该研究院里又开展了一次盘查,以往被科研人员错误认为应是个人所得的固定资产,都在这次盘查中得到了归还和交回。“虽然我们多次强调,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归集体所有。但嘴皮子都磨破了,很多同志还是不买账,在盘查过程中拒绝登记,不配合工作,我们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这回好了,检察官一堂课,胜过我们天天讲。说句实在话,这廉政法制课的效果啊,真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该院相关负责人说。廉政法制课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宣传的一项有效手段,也是展示预防工作成果的重要出口。“如何增强廉政法制课效果,避免‘走过场’?如何使预防真正出生产力?这些问题最终都要落到警示教育的效果上来。廉政法制课要有效,就不能走‘台上检察官闭着眼睛讲大道理,台下听课干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老路。”杨淑雅处长说。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国际交往中心,率先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涉及社会领域广、投资项目多、资金数额大,而这也增加了诱发职务犯罪的风险和隐患。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撑起首善之都的廉洁天空任重而艰巨。为了深入、生动地实现“警钟长鸣”,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将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宣传,作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部署。近两年来,为了让廉政法制课释放出大能量,北京市预防部门从立规矩、挖特色、做精品入手,通过调研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全市数据库、开展评比等方式,从程序标准上进行规范,从授课内容上开创特色,从授课水平上不断优化。像某研究院那样“检察官一堂课,胜过我们天天讲”的廉政法制课,北京市2013年共讲授了767场,平均一天两场,听课人数达7万余人。
“两个率先”:实现规范与共享
“为了让廉政法制课做成北京预防的一张好名片,北京检察机关就一定要敢为人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搭好通往看得见实效的台阶。”
好的制度设计是保障工作开展的大前提。2012年,通过深入的调研,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从审批、授课、效果评估等几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为实现廉政法制课的专业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规范和标准。
与此同时,北京市检察机关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市共享的廉政法制课资料库,囊括了2012年以来北京市院组织编写的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十大领域预防职务犯罪读本,以及全市检察机关各行业领域的优秀讲稿。全北京市各级的检察机关都能够在资料库里享受到资源整合优化的便利。“为了让廉政法制课做成北京预防的一张好名片,北京检察机关就一定要敢为人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搭好通往看得见实效的台阶。”如杨淑雅处长所言,“两个率先”既是提高廉政法制课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北京市检察机关在预防工作中的首创之举。
“有了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大家都对讲授廉政法制课特别上心,备课比以前更认真和规范了。尤其是市里的廉政法制课资料库,有了好资源作参考,‘憋稿’的时候变少了,去讲课得到的反响也越来越好,不得不赞这个数据库太给力了。”北京某基层院预防干部由衷地说道。
“三个深入”:“特色订制”PK掉“大锅饭”式
“北京检察机关的廉政法制课已经做到了特色订制,很多区县院都立足各区域的特色,开展因人施教、行之有效的宣讲,这是和北京的特色预防相配套的。”
廉政法制课除了宣讲国家反腐败方针政策、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为授课单位梳理廉政风险点,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在实践中,北京市检察机关的廉政法制课不仅走进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国家教育部、国土资源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还走进了党校、社区、农村基层组织等各类培训班,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农村新任两委培训班等。面对的行业和领域越多样,受众的需求就越多样,“大锅饭”式的廉政法制课不仅无法满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需要,让授课缺乏针对性、教育性,还造成了宣讲过程生硬死板,宣教效果不痛不痒。
为了使听课对象和单位产生“闻过则省”的效果,北京市检察机关在针对行业领域预防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廉政法制课的约课制度,即相关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约课,将授课对象的行业、职位和级别通知检察院。“北京检察机关的廉政法制课已经做到了特色订制,很多区县院都立足各区域的特色,开展因人施教、行之有效的宣讲,这是和北京的特色预防相配套的。”市院预防处长杨淑雅说。
“你好,我是某行业某单位的,我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想在下个月请检察院来为我们讲授关于某主题的廉政法制课。”在建立约课制度后,北京市怀柔区院的廉政法制课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制电话”。“我们接到电话后,会在一个月内结合授课对象所在领域的调查研究,确定典型案例,同时派人与相关单位纪检部门沟通需着重强调的廉政内容,采取一课一稿方式,确保授课质量。课后还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跟进沟通,帮助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怀柔区院预防处长杨同柱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杨淑雅处长还把廉政法制课“特色订制”的精髓归纳为“三个深入”:一是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对象所在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难点做深入了解;二是对所属行业、领域的职务犯罪发案规律、特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对行业、领域的发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在“三个深入”的基础上,为授课对象定制一场生动地、有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特色课程”。
“十大讲义”:竞争中诞生精品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廉政法制课发生一种‘鲶鱼效应’,让优秀的人才和课件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带动作用,从检察队伍内部激活对廉政法制课质量的重视,最终落脚到出精品、显实效上来。”
“医疗器械和医药药品购销,是职务犯罪风险高发的环节”,一名检察官自信从容地讲着,身后不断播放着精心制作的课件,坐在台下的“听众”认真地听讲,不时地点点头。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举行了首届优秀廉政法制课现场评比活动,全市3个检察分院、16个区县院共递交了29份合计40余万字的讲课作品参加比赛。评选经历书面评审阶段后,排名前十的14份参赛作品进入现场评审决赛,由选手现场“授课”,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的专家进行打分和点评,前五名选手将纳入北京市廉政法制讲课优秀人才库。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廉政法制课发生一种‘鲶鱼效应’,让优秀的人才和课件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带动作用,从检察队伍内部激活对廉政法制课质量的重视,最终落脚到出精品、显实效上来。”市院预防处杨淑雅处长解释北京举办“优秀廉政法制课评比”的初衷和期望,“这既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激励,只有精品的东西像鲶鱼一样动起来,整体才会更有活力,才会朝着追求进步的良性循环发展。”杨淑雅处长的脸上露出对北京廉政法制课未来的自信和期待。
事实证明,在为廉政法制课提供了规范和标准后,评比活动进一步带动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廉政法制课的活跃度。授课的质量不断提升,精品不断涌现,受到了听课单位的好评和欢迎。2013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授课效果和讲义质量,北京市院开展了“廉政法制课十大讲义”评选活动,活动采取命题和自选形式,全市共50余篇讲义参加了评比,并邀请高检院、高校、行业单位等专家学者进行评审。此次评比活动中,涌现的精品讲义和优秀讲课人更加多了,北京市建立廉政法制课资料库和讲课优秀人才库的实效渐显。“我常常会为了其中一句话怎么表达更能出效果而反复改几十遍。办公室的同事常开玩笑说,我已经得了廉政法制课完美强迫症。但是我知道,好的东西才能出效果。”来自顺义区院的年轻预防干警郭航说道。他在十大讲义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
“少年埋首文山奋笔疾书为哪般?”
北京一名预防干警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广被点赞的照片,照片的题目是:“少年埋首文山奋笔疾书为哪般?”答:为了预防出生产力。
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出台廉政法制课管理办法和建立数据库加强规范化和共享化的基础性工作,实现了“两个率先”;通过摒弃“大锅饭式”的宣讲,从实效性、针对性出发,建立约课制度,采取特色订制、因人施教的方式,诠释了“三个深入”;通过廉政法制课评比活动,在预防队伍中产生“鲶鱼效应”,不断促进廉政法制课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诞生了“十大讲义”。这既是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为加强廉政法制课工作做出的努力,也是努力后显现的实效。
与此同时,在大量基础性、实践性、提升性的工作之上,北京预防部门还精心策划和编撰了《廉政法制课十大讲义》、《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等十多本警示教育书籍。其中,《廉政法制课十大讲义》一书包括了专家建议,高检院、市院、基层院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的讲义,“十大讲义评选活动”的前十五名讲义等多个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是一本实践应用性极强的教育图书。针对教育、工程建设、行政执法、医药卫生等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丛书分为公开版和涉密版,公开版作为对外的警示教育教材,涉密版作为检察机关内部人员教授廉政法制课的教材;针对普遍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编写了《从政提醒》、《死刑贪官》;针对近年预防工作成果编写了《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精选》、《反腐倡廉制度汇编》、《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等书籍。很多书籍成为了许多行业和领域的必读图书,为充实廉政法制课讲义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关于编书的过程,北京一名预防干警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广被点赞的照片,照片里的年轻人埋首在堆积如小山般高的书中,照片的题目是“少年埋首文山奋笔疾书为哪般?”照片里的年轻人,是一名普通的北京预防人,也是北京预防队伍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答案:为了预防出生产力。
编辑:施杨 [email protected]
北京某研究院报告厅内,150多双眼睛聚精会神地望着讲台,认真记着笔记。“在场的都是科研领域的专业人士,大家都说说,用科研经费购置的照相机,有正规的票据,支出也在预算内,科研项目或课题完成后,这照相机该怎么处置呢?”台上的人微笑着发问。台下的人有的窃窃私语,有的相顾尴尬一笑。
被激活的法制课
“如何增强廉政法制课效果,避免‘走过场’?如何使预防真正出生产力?这些问题最终都要落到警示教育的效果上来。廉政法制课要有效,就不能走‘台上检察官闭着眼睛讲大道理,台下听课干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老路。”
前文所描述的场景,发生在一场北京检察机关为某研究院,就科研经费问题量身定制的廉政法制课上。台上授课的,是北京市院预防处处长杨淑雅;台下听课的,是该院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科研人员。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在剖析案例的同时,针对科研经费的管理、使用、审计等方面,加强科研单位廉政风险防范工作、杜绝腐败现象发生,提出建设性预防建议。授课后,该研究院里又开展了一次盘查,以往被科研人员错误认为应是个人所得的固定资产,都在这次盘查中得到了归还和交回。“虽然我们多次强调,科研经费购置的固定资产归集体所有。但嘴皮子都磨破了,很多同志还是不买账,在盘查过程中拒绝登记,不配合工作,我们也没有很好的办法。这回好了,检察官一堂课,胜过我们天天讲。说句实在话,这廉政法制课的效果啊,真是我之前没想到的!”该院相关负责人说。廉政法制课是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警示教育宣传的一项有效手段,也是展示预防工作成果的重要出口。“如何增强廉政法制课效果,避免‘走过场’?如何使预防真正出生产力?这些问题最终都要落到警示教育的效果上来。廉政法制课要有效,就不能走‘台上检察官闭着眼睛讲大道理,台下听课干部左耳朵进右耳朵出’的老路。”杨淑雅处长说。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政治、文化、科教、国际交往中心,率先形成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新“双轮驱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格局,涉及社会领域广、投资项目多、资金数额大,而这也增加了诱发职务犯罪的风险和隐患。营造风清气正的廉政氛围,撑起首善之都的廉洁天空任重而艰巨。为了深入、生动地实现“警钟长鸣”,北京市检察机关立足检察职能,将深入开展警示教育宣传,作为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来研究部署。近两年来,为了让廉政法制课释放出大能量,北京市预防部门从立规矩、挖特色、做精品入手,通过调研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建立全市数据库、开展评比等方式,从程序标准上进行规范,从授课内容上开创特色,从授课水平上不断优化。像某研究院那样“检察官一堂课,胜过我们天天讲”的廉政法制课,北京市2013年共讲授了767场,平均一天两场,听课人数达7万余人。
“两个率先”:实现规范与共享
“为了让廉政法制课做成北京预防的一张好名片,北京检察机关就一定要敢为人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搭好通往看得见实效的台阶。”
好的制度设计是保障工作开展的大前提。2012年,通过深入的调研,北京市检察机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从审批、授课、效果评估等几方面对该项工作进行规范,为实现廉政法制课的专业性、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规范和标准。
与此同时,北京市检察机关还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全市共享的廉政法制课资料库,囊括了2012年以来北京市院组织编写的文化、教育、医药卫生等十大领域预防职务犯罪读本,以及全市检察机关各行业领域的优秀讲稿。全北京市各级的检察机关都能够在资料库里享受到资源整合优化的便利。“为了让廉政法制课做成北京预防的一张好名片,北京检察机关就一定要敢为人先,从基础做起,一步步搭好通往看得见实效的台阶。”如杨淑雅处长所言,“两个率先”既是提高廉政法制课水平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北京市检察机关在预防工作中的首创之举。
“有了廉政法制课工作管理办法,大家都对讲授廉政法制课特别上心,备课比以前更认真和规范了。尤其是市里的廉政法制课资料库,有了好资源作参考,‘憋稿’的时候变少了,去讲课得到的反响也越来越好,不得不赞这个数据库太给力了。”北京某基层院预防干部由衷地说道。
“三个深入”:“特色订制”PK掉“大锅饭”式
“北京检察机关的廉政法制课已经做到了特色订制,很多区县院都立足各区域的特色,开展因人施教、行之有效的宣讲,这是和北京的特色预防相配套的。”
廉政法制课除了宣讲国家反腐败方针政策、解读相关法律法规外,还要通过剖析典型案例,为授课单位梳理廉政风险点,提出预防对策和建议。在实践中,北京市检察机关的廉政法制课不仅走进了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如国家教育部、国土资源局、中国铁路总公司等,还走进了党校、社区、农村基层组织等各类培训班,如中青年干部培训班、乡镇纪委书记培训班、农村新任两委培训班等。面对的行业和领域越多样,受众的需求就越多样,“大锅饭”式的廉政法制课不仅无法满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需要,让授课缺乏针对性、教育性,还造成了宣讲过程生硬死板,宣教效果不痛不痒。
为了使听课对象和单位产生“闻过则省”的效果,北京市检察机关在针对行业领域预防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廉政法制课的约课制度,即相关单位需要提前一个月约课,将授课对象的行业、职位和级别通知检察院。“北京检察机关的廉政法制课已经做到了特色订制,很多区县院都立足各区域的特色,开展因人施教、行之有效的宣讲,这是和北京的特色预防相配套的。”市院预防处长杨淑雅说。
“你好,我是某行业某单位的,我们单位中层以上干部想在下个月请检察院来为我们讲授关于某主题的廉政法制课。”在建立约课制度后,北京市怀柔区院的廉政法制课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制电话”。“我们接到电话后,会在一个月内结合授课对象所在领域的调查研究,确定典型案例,同时派人与相关单位纪检部门沟通需着重强调的廉政内容,采取一课一稿方式,确保授课质量。课后还会发放征求意见表,跟进沟通,帮助其完善廉政风险防控制度。”怀柔区院预防处长杨同柱说道。 值得一提的是,杨淑雅处长还把廉政法制课“特色订制”的精髓归纳为“三个深入”:一是有针对性地对授课对象所在单位存在的具体问题和难点做深入了解;二是对所属行业、领域的职务犯罪发案规律、特点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三是对行业、领域的发案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在“三个深入”的基础上,为授课对象定制一场生动地、有针对性和实践应用性的“特色课程”。
“十大讲义”:竞争中诞生精品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廉政法制课发生一种‘鲶鱼效应’,让优秀的人才和课件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带动作用,从检察队伍内部激活对廉政法制课质量的重视,最终落脚到出精品、显实效上来。”
“医疗器械和医药药品购销,是职务犯罪风险高发的环节”,一名检察官自信从容地讲着,身后不断播放着精心制作的课件,坐在台下的“听众”认真地听讲,不时地点点头。2012年北京市检察机关举行了首届优秀廉政法制课现场评比活动,全市3个检察分院、16个区县院共递交了29份合计40余万字的讲课作品参加比赛。评选经历书面评审阶段后,排名前十的14份参赛作品进入现场评审决赛,由选手现场“授课”,来自中国社科院、教育部的专家进行打分和点评,前五名选手将纳入北京市廉政法制讲课优秀人才库。
“我们的目的在于让廉政法制课发生一种‘鲶鱼效应’,让优秀的人才和课件脱颖而出,形成一个带动作用,从检察队伍内部激活对廉政法制课质量的重视,最终落脚到出精品、显实效上来。”市院预防处杨淑雅处长解释北京举办“优秀廉政法制课评比”的初衷和期望,“这既是一种竞争,也是一种激励,只有精品的东西像鲶鱼一样动起来,整体才会更有活力,才会朝着追求进步的良性循环发展。”杨淑雅处长的脸上露出对北京廉政法制课未来的自信和期待。
事实证明,在为廉政法制课提供了规范和标准后,评比活动进一步带动了北京市检察机关廉政法制课的活跃度。授课的质量不断提升,精品不断涌现,受到了听课单位的好评和欢迎。2013年,为了进一步提升授课效果和讲义质量,北京市院开展了“廉政法制课十大讲义”评选活动,活动采取命题和自选形式,全市共50余篇讲义参加了评比,并邀请高检院、高校、行业单位等专家学者进行评审。此次评比活动中,涌现的精品讲义和优秀讲课人更加多了,北京市建立廉政法制课资料库和讲课优秀人才库的实效渐显。“我常常会为了其中一句话怎么表达更能出效果而反复改几十遍。办公室的同事常开玩笑说,我已经得了廉政法制课完美强迫症。但是我知道,好的东西才能出效果。”来自顺义区院的年轻预防干警郭航说道。他在十大讲义评比中获得了第一名。
“少年埋首文山奋笔疾书为哪般?”
北京一名预防干警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广被点赞的照片,照片的题目是:“少年埋首文山奋笔疾书为哪般?”答:为了预防出生产力。
北京市检察机关通过出台廉政法制课管理办法和建立数据库加强规范化和共享化的基础性工作,实现了“两个率先”;通过摒弃“大锅饭式”的宣讲,从实效性、针对性出发,建立约课制度,采取特色订制、因人施教的方式,诠释了“三个深入”;通过廉政法制课评比活动,在预防队伍中产生“鲶鱼效应”,不断促进廉政法制课朝着精品化方向发展,诞生了“十大讲义”。这既是近年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为加强廉政法制课工作做出的努力,也是努力后显现的实效。
与此同时,在大量基础性、实践性、提升性的工作之上,北京预防部门还精心策划和编撰了《廉政法制课十大讲义》、《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等十多本警示教育书籍。其中,《廉政法制课十大讲义》一书包括了专家建议,高检院、市院、基层院领导干部在实践中的讲义,“十大讲义评选活动”的前十五名讲义等多个内容,涵盖了多个领域,是一本实践应用性极强的教育图书。针对教育、工程建设、行政执法、医药卫生等领域预防职务犯罪的《以案释法》警示教育丛书分为公开版和涉密版,公开版作为对外的警示教育教材,涉密版作为检察机关内部人员教授廉政法制课的教材;针对普遍存在的职务犯罪问题编写了《从政提醒》、《死刑贪官》;针对近年预防工作成果编写了《职务犯罪预防调查报告精选》、《反腐倡廉制度汇编》、《预防职务犯罪前沿报告》等书籍。很多书籍成为了许多行业和领域的必读图书,为充实廉政法制课讲义内容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关于编书的过程,北京一名预防干警的微信朋友圈里有一张广被点赞的照片,照片里的年轻人埋首在堆积如小山般高的书中,照片的题目是“少年埋首文山奋笔疾书为哪般?”照片里的年轻人,是一名普通的北京预防人,也是北京预防队伍的一个缩影。他们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答案:为了预防出生产力。
编辑:施杨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