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年,数以亿计的中国父母响应计划生育号召,诞下惟一的孩子,将所有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然而,全国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已超过百万个。
有失独者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孩子照顾时,不仅孤立无援,甚至连养老院都进不去。他们的后半生,将于何处安放?
一次上访
2012年6月5日下午,八十多位失独者(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聚集在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民来访办公室的小院内。他们想和计生委的领导见个面,谈一下自己的未来。
八十多位失独者在办公室一直坐到第二天下午4点,直到领导同意见面。一个小时后,失独父母中的5个代表和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等工作人员在计生委的8楼会议室里开了一个座谈会。
会上,失独者表述了自己的诉求:他们希望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由政府给失独者提供集中的廉租社区;而最主要的,是希望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明确管理失独群体的机构,让失独者知道出了问题该去找谁。
计生委承诺会在3-4个月内研究出台一个制度框架报国务院,并且答应建立沟通机制。随后双方互留了电话。
在得到答复后,失独者离开来访办,回到宾馆。第二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带着希望各自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埋葬了孩子,也埋葬了自己
笛妈是6月2号早上到的北京。
笛妈的女儿1983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保研,之后又公派美国读博。2008年5月底,女儿在美国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女儿去世一年半以后,笛妈和老公搬离了原来居住的城市,几乎断绝了和从前生活圈子之间的所有来往,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笛妈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共同的话题也是孩子,没有孩子,什么都没有了。
像笛妈这样的家庭,在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
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超过一千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失去惟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
没有孩子,养老院都不收我们
潘教授今年75岁了,他是这些失独者中年纪最大的几个人之一。他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3年。如今,他仍然没有完全退休,每天弓着问号一样的后背往返于职工家属楼和办公室之间。
当年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潘教授和爱人34岁结婚,35岁才有孩子;而当他到了70岁高龄,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孩子却因为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孩子去世之后,潘教授曾经跑过好几家养老院,想给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找个安置,但所有的养老院都将他拒之门外。按照规定,养老院接收老年人需要子女签字,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他们尽这个责任了。
在跟计生委领导座谈时,潘教授说:“我71岁时就来找你们谈过这个问题,你们没有解决;现在我又来谈,我不想3年后这个事情还是没解决,到那时候我可能就是一张相片了。”
只想死得痛快一点
老庞比妻子大5岁,“文革”时老庞被打成反革命,妻子也被下放劳动10年,回城后她四处找人给他平反,到女儿出生时,老庞已经39岁。
那是计划生育管控最严格的年代,老庞攒够了交罚款的钱,打算再生个儿子,但这事被单位知道后,孩子还是被打掉了。
2007年6月底,女儿突发病毒性脑膜炎,在医院抢救45天后离开了人世。
老庞是中医,擅长针灸,在镇江一带小有名气。给方丈治病的时候,他说起自己丧女的遭遇。在方丈的劝导之下,他皈依佛门做了居士。方丈在寺内腾出一间房给他当诊室,从此,老庞几乎没有回过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的生育水平远低于1.8的官方公布水平,更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鉴于这种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否则,越晚越被动。
显然,老庞这代老龄失独者已经无法享受到二胎生育政策。
老庞今年70岁,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他沉默寡言,很少露出笑容。早晨,他在诊室里给慕名而来的人们针灸,空闲时坐下来抽烟,表情总是很凝重。他说:“你问我还有什么要求,我什么要求也没有,我只想死的时候能痛快一点。”
有失独者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没有孩子,就什么都没有了。当他们年老体衰,需要孩子照顾时,不仅孤立无援,甚至连养老院都进不去。他们的后半生,将于何处安放?
一次上访
2012年6月5日下午,八十多位失独者(失去独生子女的父母)聚集在中国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人民来访办公室的小院内。他们想和计生委的领导见个面,谈一下自己的未来。
八十多位失独者在办公室一直坐到第二天下午4点,直到领导同意见面。一个小时后,失独父母中的5个代表和国家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等工作人员在计生委的8楼会议室里开了一个座谈会。
会上,失独者表述了自己的诉求:他们希望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由政府给失独者提供集中的廉租社区;而最主要的,是希望相关部门出台相应的制度和法规,明确管理失独群体的机构,让失独者知道出了问题该去找谁。
计生委承诺会在3-4个月内研究出台一个制度框架报国务院,并且答应建立沟通机制。随后双方互留了电话。
在得到答复后,失独者离开来访办,回到宾馆。第二天,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带着希望各自坐上了回家的火车。
埋葬了孩子,也埋葬了自己
笛妈是6月2号早上到的北京。
笛妈的女儿1983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数学系本科毕业后留校保研,之后又公派美国读博。2008年5月底,女儿在美国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女儿去世一年半以后,笛妈和老公搬离了原来居住的城市,几乎断绝了和从前生活圈子之间的所有来往,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笛妈说,中国的老百姓活的就是孩子,他们这个年纪的人,共同的话题也是孩子,没有孩子,什么都没有了。
像笛妈这样的家庭,在卫生部发布的《2010中国卫生统计年鉴》中,中国每年新增7.6万个,50岁以上失独群体日益庞大,全国失去独生子女家庭已经超百万个。
有关专家推算,1975-2010年出生的2.18亿独生子女中,超过一千万会在25岁之前死亡。这意味着有2000万名父亲和母亲,在中老年时失去惟一的子嗣,成为孤立无助的失独老人。
没有孩子,养老院都不收我们
潘教授今年75岁了,他是这些失独者中年纪最大的几个人之一。他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3年。如今,他仍然没有完全退休,每天弓着问号一样的后背往返于职工家属楼和办公室之间。
当年为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潘教授和爱人34岁结婚,35岁才有孩子;而当他到了70岁高龄,需要孩子照顾的时候,孩子却因为心脏病离开了人世。
孩子去世之后,潘教授曾经跑过好几家养老院,想给自己和老伴的晚年找个安置,但所有的养老院都将他拒之门外。按照规定,养老院接收老年人需要子女签字,但现在已经没有人可以给他们尽这个责任了。
在跟计生委领导座谈时,潘教授说:“我71岁时就来找你们谈过这个问题,你们没有解决;现在我又来谈,我不想3年后这个事情还是没解决,到那时候我可能就是一张相片了。”
只想死得痛快一点
老庞比妻子大5岁,“文革”时老庞被打成反革命,妻子也被下放劳动10年,回城后她四处找人给他平反,到女儿出生时,老庞已经39岁。
那是计划生育管控最严格的年代,老庞攒够了交罚款的钱,打算再生个儿子,但这事被单位知道后,孩子还是被打掉了。
2007年6月底,女儿突发病毒性脑膜炎,在医院抢救45天后离开了人世。
老庞是中医,擅长针灸,在镇江一带小有名气。给方丈治病的时候,他说起自己丧女的遭遇。在方丈的劝导之下,他皈依佛门做了居士。方丈在寺内腾出一间房给他当诊室,从此,老庞几乎没有回过家。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消息,目前,我国的生育水平远低于1.8的官方公布水平,更低于2.1的人口更替水平。人口红利加速消失、老龄化加速以及未来可能的劳动力短缺问题将成为新的重大挑战。鉴于这种现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建议,尽快调整计划生育政策,可考虑全面放开二胎。否则,越晚越被动。
显然,老庞这代老龄失独者已经无法享受到二胎生育政策。
老庞今年70岁,有严重的心脏病和高血压。他沉默寡言,很少露出笑容。早晨,他在诊室里给慕名而来的人们针灸,空闲时坐下来抽烟,表情总是很凝重。他说:“你问我还有什么要求,我什么要求也没有,我只想死的时候能痛快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