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国共产党百年初心的实践基础在于实现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和为世界人民谋大同三个纬度的一致。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谋幸福,谋复兴,谋大同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百年历程,目前理论界有不同方向的关注点。如,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及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下党的建设问题的现实思考、对中国共产党前途命运的展望等。实则,这些理论关注点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逻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被历史所选择,在于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命题。
而正是这百年命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萌发点,在解决百年命题的历程中以初心为动力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来的使命。
一、中国近代的百年命题
概括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始终围绕着“救亡——图存——复兴”的主线而展开,仁人志士都纷纷试图寻求救国之道,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主义竞相产生,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场。中华民族在历尽艰难、曲折的选择,最终才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在很长的历史阶段是个农耕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农民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因此,近代首先扛起抗争大旗的是农民阶级自发的斗争运动。近代中国社会,农民阶级处于社会底层,缺乏教育、难以形成本阶级科学系统的革命理论。太平天国所提出的思想难以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主流,再加之双方客观力量的悬殊及其他因素,最终,在清朝军队和地方武装的围剿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了。
太平天国被镇压以后,地主阶级中先进分子登上历史舞台,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清朝统治集团中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晚清曾一度因此出现了“同治中兴”昙花一现的局面。事实上,十九世纪末的东亚地区,都面临从一个传统封闭的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外部压力,这个压力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例如,与大清国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曾面临类似命运,同样在19世纪中期深受诸多西方列强的欺凌。然而,日本1868年明治后期维新运动之后,走上了“脱亚入欧”的强国发展之路,在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此时,中国另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识到仅仅从“术”的层面变革显然不行,应该从“道”上着手,从体制、政治制度方面試图变革,开始了维新变法,目标是君主立宪,先是把希望寄托于封建皇帝的支持和同情,后又希望得到靠封建地主军阀袁世凯的帮助,将自己陷入一种以“地主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自相矛盾中,很快遭到了以慈禧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反扑,康、梁被迫流亡海外,戊戌变法失败。历史证明,根本利益问题只能采取流血革命。中国的革命与英国和平过渡式的“光荣革命”显然不同,倒颇似血雨腥风的法国大革命。这警醒了接下来的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没有能力完成西方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先是把希望寄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后又把希望寄托于立宪派人物袁世凯,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发展成果被袁世凯篡夺。
历史证明,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复兴需要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一种新的政治理论。本质上需要一场不仅仅是政治体制上的变革,不仅仅是某个阶级自己的革命,而是一场社会革命——全民族、各阶级、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革命,哪种政治力量能成功地完成这个百年命题,哪种政治力量也将被人民和历史所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
谈党的初心决不能抛开民族命运和民众幸福抽象地谈党的初心。简言之,党的初心是根植于国之初心,发展于民之初心,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之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 信仰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其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理论,是因为能解决中国问题,能在革命实践中完成中国近代的百年命题。从而,这种信仰就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组织起全民族、各阶级的民众,为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而朝同一方向努力。中国共产党在选择信仰时就深刻地理解了命题的答案,而这个解答就是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谈信仰,不能空谈,它是实实在在建立在对中国百年命题中的解答基础之上的。一旦中国共产党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答案,那绝不会轻易放弃,会为所信仰道路以命相搏、不惜牺牲流血。应当说,当今中国正走在一条来之不易的道路上。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即,民之初心与党之初心实现了逻辑的统一。党之初心就是要实现民之初心,而民之初心即民之所愿。如果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背离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却恰恰实现了他的革命理想,满足了人民的三大诉求: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谁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谁就代表了人民利益。农民阶级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地主阶级恰恰是土地剥削者,资产阶级两面妥协、左右摇摆,最终被地主军阀窃取成果。共产党从革命早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改革中的“两权分离”,再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都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体的利益。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的政治方向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实现,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改革的坚定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 。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逻辑上是一致的。解决近代中国的问题在于能否真正有效地组织民众,而组建政党则是组织民众力量的有效途径。对此,国民党与共产党不约而同地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什么要组建政党?因为近代中国民众缺乏国家认同感,尤其是现代国家观念,四万万同胞一盘散沙。而此时,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就与中国的现实迫切需求迎合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把一个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国推向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了全民族、各阶级、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一场伟大变革。这场变革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的实现,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内涵。
再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中国几千年历史一路走来,始终追求着“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这个最根本的初心。当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到一个更广阔的人类史的角度。我们同样地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为争取美好、平等、自由的人类社会,这是全人类历史之应有归宿。
马克思在充分研究人类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眼里:未来阶级会消灭、国家会消亡、政党将不复存在,而那时真正的人类历史将开启。而在此之前,人类尚处于“史前史”阶段:因为人类社会还存在种种苦难,还处于异化之中,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这个初心出发的使命就是缩短、直至消灭这段距离就成为共产党人不竭的奋斗动力。而当今的历史给了中国这样一个机会,去承担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使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个着眼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宏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当然地成为了马克思遗愿的使命承担者。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课题一般项目“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课题号:KJCX14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0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 2020
(作者简介,支立平,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的初心,谋幸福,谋复兴,谋大同
回顾中国共产党走过的近百年历程,目前理论界有不同方向的关注点。如,对中国共产党革命及建设经验教训的总结、对当下党的建设问题的现实思考、对中国共产党前途命运的展望等。实则,这些理论关注点的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基本逻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被历史所选择,在于中国共产党解决了中国近代以来的百年命题。
而正是这百年命题成为中国共产党初心的萌发点,在解决百年命题的历程中以初心为动力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近百年来的使命。
一、中国近代的百年命题
概括中国近代一百多年来的历史,始终围绕着“救亡——图存——复兴”的主线而展开,仁人志士都纷纷试图寻求救国之道,各种思潮此起彼伏,各种主义竞相产生,各种政治力量纷纷登场。中华民族在历尽艰难、曲折的选择,最终才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共产党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必然选择。
中国在很长的历史阶段是个农耕为基础的农业大国,农民构成了社会的主体。因此,近代首先扛起抗争大旗的是农民阶级自发的斗争运动。近代中国社会,农民阶级处于社会底层,缺乏教育、难以形成本阶级科学系统的革命理论。太平天国所提出的思想难以在中国文化中形成主流,再加之双方客观力量的悬殊及其他因素,最终,在清朝军队和地方武装的围剿下,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起义被镇压了。
太平天国被镇压以后,地主阶级中先进分子登上历史舞台,承担起救亡图存的历史使命。清朝统治集团中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掀起了一场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晚清曾一度因此出现了“同治中兴”昙花一现的局面。事实上,十九世纪末的东亚地区,都面临从一个传统封闭的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外部压力,这个压力主要来自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例如,与大清国隔海相望的日本也曾面临类似命运,同样在19世纪中期深受诸多西方列强的欺凌。然而,日本1868年明治后期维新运动之后,走上了“脱亚入欧”的强国发展之路,在社会制度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深刻变革,进入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快车道。甲午中日战争宣告洋务运动失败。
此时,中国另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如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认识到仅仅从“术”的层面变革显然不行,应该从“道”上着手,从体制、政治制度方面試图变革,开始了维新变法,目标是君主立宪,先是把希望寄托于封建皇帝的支持和同情,后又希望得到靠封建地主军阀袁世凯的帮助,将自己陷入一种以“地主阶级反对地主阶级”的自相矛盾中,很快遭到了以慈禧为代表的地主阶级的反扑,康、梁被迫流亡海外,戊戌变法失败。历史证明,根本利益问题只能采取流血革命。中国的革命与英国和平过渡式的“光荣革命”显然不同,倒颇似血雨腥风的法国大革命。这警醒了接下来的资产阶级。
近代中国没有经历完整的资本主义阶段,这就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力量较弱,没有能力完成西方式的资产阶级革命;也决定了中国资产阶级的两面性,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先是把希望寄托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支持,后又把希望寄托于立宪派人物袁世凯,结果导致辛亥革命发展成果被袁世凯篡夺。
历史证明,实现中华民族救亡、图存与复兴需要一股新的政治力量、一种新的政治理论。本质上需要一场不仅仅是政治体制上的变革,不仅仅是某个阶级自己的革命,而是一场社会革命——全民族、各阶级、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革命,哪种政治力量能成功地完成这个百年命题,哪种政治力量也将被人民和历史所选择。
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初心
谈党的初心决不能抛开民族命运和民众幸福抽象地谈党的初心。简言之,党的初心是根植于国之初心,发展于民之初心,最终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信仰之基。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得起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1]。 信仰的力量之所以强大,是因为它建立在科学理论基础之上的。其之所以称之为科学理论,是因为能解决中国问题,能在革命实践中完成中国近代的百年命题。从而,这种信仰就会产生强大的号召力,组织起全民族、各阶级的民众,为建立一个现代化国家、实现民族复兴而朝同一方向努力。中国共产党在选择信仰时就深刻地理解了命题的答案,而这个解答就是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能解决中国的问题。所以,谈信仰,不能空谈,它是实实在在建立在对中国百年命题中的解答基础之上的。一旦中国共产党人历尽千辛万苦,寻找到了这个来之不易的答案,那绝不会轻易放弃,会为所信仰道路以命相搏、不惜牺牲流血。应当说,当今中国正走在一条来之不易的道路上。
首先,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即,民之初心与党之初心实现了逻辑的统一。党之初心就是要实现民之初心,而民之初心即民之所愿。如果说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右派背离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而中国共产党却恰恰实现了他的革命理想,满足了人民的三大诉求:民族、民权、民生。中国几千年农业社会,民以食为天,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谁能彻底解决这些问题,谁就代表了人民利益。农民阶级自己没有能力完成,地主阶级恰恰是土地剥削者,资产阶级两面妥协、左右摇摆,最终被地主军阀窃取成果。共产党从革命早期的“打土豪、分田地”到改革中的“两权分离”,再到新时代的“三权分置”都始终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群体的利益。始终维护人民利益的政治方向亦促进了中国共产党初心的实现,人民群众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和改革的坚定支持力量和推动力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总结的“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重要体现”[2] 。
其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逻辑上是一致的。解决近代中国的问题在于能否真正有效地组织民众,而组建政党则是组织民众力量的有效途径。对此,国民党与共产党不约而同地都意识到了这一点。为什么要组建政党?因为近代中国民众缺乏国家认同感,尤其是现代国家观念,四万万同胞一盘散沙。而此时,从苏俄传来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就与中国的现实迫切需求迎合了,中国共产党成功地把一个近代积贫积弱的中国推向了民族复兴的道路上,实现了全民族、各阶级、具有广泛社会基础的一场伟大变革。这场变革也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的实现,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内涵。
再次,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在逻辑上是一致的。中国几千年历史一路走来,始终追求着“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这个最根本的初心。当我们把历史的镜头拉到一个更广阔的人类史的角度。我们同样地看到一条清晰的主线:为争取美好、平等、自由的人类社会,这是全人类历史之应有归宿。
马克思在充分研究人类历史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在马克思眼里:未来阶级会消灭、国家会消亡、政党将不复存在,而那时真正的人类历史将开启。而在此之前,人类尚处于“史前史”阶段:因为人类社会还存在种种苦难,还处于异化之中,与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还有很大距离。从这个初心出发的使命就是缩短、直至消灭这段距离就成为共产党人不竭的奋斗动力。而当今的历史给了中国这样一个机会,去承担在人类历史上开创一个新时代的伟大使命。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这是一个着眼于整个人类历史的宏大理想!中国共产党也由此当然地成为了马克思遗愿的使命承担者。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课题一般项目“马克思实践哲学在党员干部教育中的路径与方法研究”(课题号:KJCX14321)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01)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 , 2020
(作者简介,支立平,硕士学位,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