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爱玲:吃是一种生活艺术
关于吃的文化很早以前张爱玲就描述过了。“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这段话出自张爱玲的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在这篇长文中,她提到了各种美味,其中一道是鸭舌小萝卜汤,对于这道童年美味,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另外一个小吃叫“大饼油条”,说“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脆薄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
张爱玲在小说《心经》中有段描写:“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就我和小姐两个人,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父留着了,我们先吃。”张爱玲爱吃粉蒸肉已经到了哲学层面,她曾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张爱玲曾在她的《半生缘》里面提到过“腌笃鲜”,这是她比较喜欢也十分擅长的一道菜。比“腌笃鲜”更擅长的是上海鱼肴“红烧划水”,这是她招待贵客时才做的一道菜,而她常做给自己吃的是一道在上海家喻户晓的“糯米圆子”。张爱玲曾在书中表示不爱吃带有腥气的东西,但却偏爱“蟹粉豆腐”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
而张爱玲最爱的小吃还有臭豆腐干,她曾描述自己追着买豆干的滑稽情形: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噔噔奔下六层楼梯,跟踪前往,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二毛说,自己曾去过上海常德路195号张爱玲的故居,的确是个六层小楼。“我当时站在楼底下,张望六楼,想象张爱玲拎着一只碗买臭豆腐干的样子,不觉也想吃豆干了,可叫卖臭豆千的小贩却不见踪影。”二毛说,那时也只有美食是最能心灵相通的。
美食圣手汪曾祺
汪曾祺本人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也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他不仅仅爱吃,会做,更善写。在汪曾祺的散文中论及美食的文章不胜枚举,他将自己亲身感受过的酸、甜、苦、辣,品味过的珍馐美味、民间小吃、四季果品、四时鲜蔬,以及食物的历史、名称的考辨记之于文,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于食物中品味人生、感受现实。
汪曾祺对饮食颇为精通,只要与他谈吃,便会喜形于色,他的一大癖好是逛菜市场和品尝小吃,每到一地,总要设法品尝当地名菜、风味小吃,以饱口福。有一次汪曾祺在他的老师沈从文家吃便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他感觉很好吃。以后,汪老在菜市场只要见到就要买,但他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每次几乎所有的茨菇都进了汪老的肚子。他亦喜烹饪,烧菜讲究色、香、味俱佳,有时做菜还渗透一些文化内涵。比如,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做蒌蒿薹子炒肉丝,此时配有河豚鱼更好。边做边吟诵苏轼的《惠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舂江水暖鸭先知。满地蒌蒿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著名作家邓友梅在《漫忆汪曾祺》一文中有这样的回忆:路边有个小酒铺卖羊尾巴油炒麻豆腐,他下班路上常拐进去“吃一盘麻豆腐”。他约我去,由他付钱,麻豆腐之外每人还要二两酒。他并不劝酒,只是指着麻豆腐对我说:“光吃麻豆腐太腻,要润润喉。”说完就抿口酒。从这段文字便可窥出汪老与民间特色小吃的情结。
陆文夫视“吃”为艺术
当代作家陆文夫视“吃”为艺术,平生对吃很讲究,他认为,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说,吃喝应当求一种境界,“吃”要有优美的环境气氛。有一次,陆文夫在江南的一个小镇采访,时过中午,他来到一家饭馆吃饭。这家饭馆是一幢小楼,窗外湖光山色,河边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有青山隐现。置身这令人陶醉的环境中,他吟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他一个人低吟浅酌,足足逍遥了三个钟头。后来,这位美食家发表了小说《美食家》,生动描述了苏州地方风味鲃肺汤、番茄虾仁、松鼠桂鱼、蜜汁火腿、三套鸡、西瓜鸭等名菜的制作,呈现一幅苏州风味画。
陆文夫先生不仅吃出了门道,还有两个爱好,一是品茶,二是喝酒。无论到哪里出差,茶和酒自带。他不爱喝洋酒,嫌它度数太低,最爱喝江苏的洋河大曲和贵州的茅台。每次出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使馆借一个暖瓶再回宾馆,茶是一定要喝的。
陆文夫说到他的老朋友——老作家汪曾祺:真正会吃的人是汪老,因为汪老不仅会吃还会做。而陆文夫只会动嘴不会动手。陆文夫一直想吃一顿汪老亲手做的菜。汪老也多次说请陆文夫吃饭,有一次说好了他先去买菜,可陆文夫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原来他在菜场遇到熟人喝起酒来竟把做饭的事儿忘了。直到汪老去世陆文夫先生也没吃上这顿饭。
郭沫若题名“半月沉江”
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喜欢吃家乡的川菜。抗战初,他从日本回上海,生活贫困,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久慕郭沫若大名,请他品尝“锦江”川菜,并派人每天将饭菜送到郭沫若住处,让郭沫若能天天吃到家乡风味。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几乎每周都要邀人去川菜馆“打牙祭”,并对菜式、器皿、营养等颇有研究,久而久之,便成川菜“美食家”。北京“四川饭店”,那蒼劲秀丽的匾额就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
“半月沉江”是福建厦门南普陀寺的一道著名素菜。其主料是炸面盘和腌香菇。制作时先把炸面盘和腌香菇放入已出味的当归汤内,用温水煮数分钟,捞出放入碗内,各置一边盖好。再放到蒸笼里蒸十几分钟取出,重新倒入大碗,加入另一调好味的清汤即成。“半月沉江”的特色是汤清味美,外形典雅且富有诗意。因含有当归成分,又可活血补虚,有较高的保健作用,是素菜中的佳品。
“半月沉江”这道菜已有很长历史,但其名称还是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给取的。南普陀寺位于厦门的东部五老峰脚下,是南国名刹,也是厦门的重点风景区,南普陀寺的素菜与寺庙同样出名,经常接待游客们品尝。1962年秋天,郭沫若在饱览南普陀寺的幽雅景致后,被邀请品尝该寺的斋菜。斋宴开席后,寺庙中的拿手好菜逐一上桌。其中一道名菜,半边香菇沉于碗底,宛如半月沉江,引起郭沫若极大的兴趣,他在品尝了这绝佳美味之后,即兴赋诗一首:“我从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在这首诗里,以“半月沉江”形容斋菜十分体贴。从此,这道素菜便以极富想象力的名字传向各地,中外游客也纷纷步郭老的后尘,享用“半月沉江”之美味。
郁达夫喜食闽菜
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先生,出生于杭州富阳,这里是鱼米之乡,他从小就爱食各种鱼鲜,特别喜欢吃鳝丝、鳝糊、甲鱼炖火腿。他胃口很好,一餐可以吃一斤重的甲鱼或一只童子鸡。他的饮食爱好,可以说是完全江南化的。例如每天早畏,他不喜欢吃泡饭,可是下饭的小菜,却十分讲究,常是荷包蛋、油汆花生米、松花皮蛋等可口之物。
郁达夫也特别喜爱以海鲜为主的闽菜,他曾在福州住了近三年时间,期间遍游了幽丽奇秀的武夷山水,遍尝了以海味为主的福建饮食。他称赞福建长乐产的蚌肉与海滨产的蛎房(即牡蛎):“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实在是色香味佳的神品。”又庆幸自己“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他对福建的小吃也是津津乐道。他列举了“肉燕”(一种将猪肉敲得粉烂,和入淀份,制成皮子,包上蔬菜等馅子做的馄饨式的点心)、鸭面、水饺子、牛肉、贴沙鱼(可能是比目鱼)等小吃,并称它们“亦隽且廉”“各有长处”“倒也别有风味”。
郁达夫嗜酒,在现代文坛上是人人皆知的。他不仅在寓所独饮,与朋友同饮,甚至在途中(如坐火车)也饮,有时以酒为礼馈赠文友,这在许多知名作家的文章与日记里都有记载。
编辑:耿凤
关于吃的文化很早以前张爱玲就描述过了。“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也从来不嫌多。中国人好吃,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这段话出自张爱玲的散文《谈吃与画饼充饥》。在这篇长文中,她提到了各种美味,其中一道是鸭舌小萝卜汤,对于这道童年美味,张爱玲的描述很有趣味:咬住鸭舌头根上的一只小扁骨头,往外一抽抽出来,像拔鞋拔……汤里的鸭舌头淡白色,非常清腴嫩滑。另外一个小吃叫“大饼油条”,说“大饼油条同吃,由于甜咸与质地厚韧脆薄的对照,与光吃烧饼味道大不相同”。
张爱玲在小说《心经》中有段描写:“许太太对老妈子说,开饭吧,就我和小姐两个人,桌子上的荷叶粉蒸肉用不着给老父留着了,我们先吃。”张爱玲爱吃粉蒸肉已经到了哲学层面,她曾说,上海女人像粉蒸肉,广东女人像糖醋排骨。
张爱玲曾在她的《半生缘》里面提到过“腌笃鲜”,这是她比较喜欢也十分擅长的一道菜。比“腌笃鲜”更擅长的是上海鱼肴“红烧划水”,这是她招待贵客时才做的一道菜,而她常做给自己吃的是一道在上海家喻户晓的“糯米圆子”。张爱玲曾在书中表示不爱吃带有腥气的东西,但却偏爱“蟹粉豆腐”那种贴心贴肺的感觉。
而张爱玲最爱的小吃还有臭豆腐干,她曾描述自己追着买豆干的滑稽情形:听见门口卖臭豆腐干的过来了,便抓起一只碗来,噔噔奔下六层楼梯,跟踪前往,在远远的一条街上访到了臭豆腐干担子的下落,买到了之后,再乘电梯上来。二毛说,自己曾去过上海常德路195号张爱玲的故居,的确是个六层小楼。“我当时站在楼底下,张望六楼,想象张爱玲拎着一只碗买臭豆腐干的样子,不觉也想吃豆干了,可叫卖臭豆千的小贩却不见踪影。”二毛说,那时也只有美食是最能心灵相通的。
美食圣手汪曾祺
汪曾祺本人不仅仅是一位文学家,也称得上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美食家。他不仅仅爱吃,会做,更善写。在汪曾祺的散文中论及美食的文章不胜枚举,他将自己亲身感受过的酸、甜、苦、辣,品味过的珍馐美味、民间小吃、四季果品、四时鲜蔬,以及食物的历史、名称的考辨记之于文,通过文字传递给读者,于食物中品味人生、感受现实。
汪曾祺对饮食颇为精通,只要与他谈吃,便会喜形于色,他的一大癖好是逛菜市场和品尝小吃,每到一地,总要设法品尝当地名菜、风味小吃,以饱口福。有一次汪曾祺在他的老师沈从文家吃便饭,师母张兆和炒了一盘茨菇肉片,他感觉很好吃。以后,汪老在菜市场只要见到就要买,但他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每次几乎所有的茨菇都进了汪老的肚子。他亦喜烹饪,烧菜讲究色、香、味俱佳,有时做菜还渗透一些文化内涵。比如,在桃花盛开的季节做蒌蒿薹子炒肉丝,此时配有河豚鱼更好。边做边吟诵苏轼的《惠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舂江水暖鸭先知。满地蒌蒿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著名作家邓友梅在《漫忆汪曾祺》一文中有这样的回忆:路边有个小酒铺卖羊尾巴油炒麻豆腐,他下班路上常拐进去“吃一盘麻豆腐”。他约我去,由他付钱,麻豆腐之外每人还要二两酒。他并不劝酒,只是指着麻豆腐对我说:“光吃麻豆腐太腻,要润润喉。”说完就抿口酒。从这段文字便可窥出汪老与民间特色小吃的情结。
陆文夫视“吃”为艺术
当代作家陆文夫视“吃”为艺术,平生对吃很讲究,他认为,对于一个有文化的食客来说,吃喝应当求一种境界,“吃”要有优美的环境气氛。有一次,陆文夫在江南的一个小镇采访,时过中午,他来到一家饭馆吃饭。这家饭馆是一幢小楼,窗外湖光山色,河边水草摇曳,风帆过处,群群野鸭惊飞,极目远眺,有青山隐现。置身这令人陶醉的环境中,他吟起“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他一个人低吟浅酌,足足逍遥了三个钟头。后来,这位美食家发表了小说《美食家》,生动描述了苏州地方风味鲃肺汤、番茄虾仁、松鼠桂鱼、蜜汁火腿、三套鸡、西瓜鸭等名菜的制作,呈现一幅苏州风味画。
陆文夫先生不仅吃出了门道,还有两个爱好,一是品茶,二是喝酒。无论到哪里出差,茶和酒自带。他不爱喝洋酒,嫌它度数太低,最爱喝江苏的洋河大曲和贵州的茅台。每次出国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使馆借一个暖瓶再回宾馆,茶是一定要喝的。
陆文夫说到他的老朋友——老作家汪曾祺:真正会吃的人是汪老,因为汪老不仅会吃还会做。而陆文夫只会动嘴不会动手。陆文夫一直想吃一顿汪老亲手做的菜。汪老也多次说请陆文夫吃饭,有一次说好了他先去买菜,可陆文夫左等不来右等不来,原来他在菜场遇到熟人喝起酒来竟把做饭的事儿忘了。直到汪老去世陆文夫先生也没吃上这顿饭。
郭沫若题名“半月沉江”
现代文学巨匠郭沫若喜欢吃家乡的川菜。抗战初,他从日本回上海,生活贫困,上海锦江饭店创始人董竹君久慕郭沫若大名,请他品尝“锦江”川菜,并派人每天将饭菜送到郭沫若住处,让郭沫若能天天吃到家乡风味。新中国建立后,郭沫若几乎每周都要邀人去川菜馆“打牙祭”,并对菜式、器皿、营养等颇有研究,久而久之,便成川菜“美食家”。北京“四川饭店”,那蒼劲秀丽的匾额就是郭沫若亲笔题写的。
“半月沉江”是福建厦门南普陀寺的一道著名素菜。其主料是炸面盘和腌香菇。制作时先把炸面盘和腌香菇放入已出味的当归汤内,用温水煮数分钟,捞出放入碗内,各置一边盖好。再放到蒸笼里蒸十几分钟取出,重新倒入大碗,加入另一调好味的清汤即成。“半月沉江”的特色是汤清味美,外形典雅且富有诗意。因含有当归成分,又可活血补虚,有较高的保健作用,是素菜中的佳品。
“半月沉江”这道菜已有很长历史,但其名称还是上世纪60年代郭沫若给取的。南普陀寺位于厦门的东部五老峰脚下,是南国名刹,也是厦门的重点风景区,南普陀寺的素菜与寺庙同样出名,经常接待游客们品尝。1962年秋天,郭沫若在饱览南普陀寺的幽雅景致后,被邀请品尝该寺的斋菜。斋宴开席后,寺庙中的拿手好菜逐一上桌。其中一道名菜,半边香菇沉于碗底,宛如半月沉江,引起郭沫若极大的兴趣,他在品尝了这绝佳美味之后,即兴赋诗一首:“我从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壑好,深憾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通大道,五老意如何。”在这首诗里,以“半月沉江”形容斋菜十分体贴。从此,这道素菜便以极富想象力的名字传向各地,中外游客也纷纷步郭老的后尘,享用“半月沉江”之美味。
郁达夫喜食闽菜
现代文学家郁达夫先生,出生于杭州富阳,这里是鱼米之乡,他从小就爱食各种鱼鲜,特别喜欢吃鳝丝、鳝糊、甲鱼炖火腿。他胃口很好,一餐可以吃一斤重的甲鱼或一只童子鸡。他的饮食爱好,可以说是完全江南化的。例如每天早畏,他不喜欢吃泡饭,可是下饭的小菜,却十分讲究,常是荷包蛋、油汆花生米、松花皮蛋等可口之物。
郁达夫也特别喜爱以海鲜为主的闽菜,他曾在福州住了近三年时间,期间遍游了幽丽奇秀的武夷山水,遍尝了以海味为主的福建饮食。他称赞福建长乐产的蚌肉与海滨产的蛎房(即牡蛎):“色白而腴,味脆且鲜,以鸡汤煮得适宜,实在是色香味佳的神品。”又庆幸自己“红烧白煮,吃尽了几百个蚌,总算也是此生的豪举”。他对福建的小吃也是津津乐道。他列举了“肉燕”(一种将猪肉敲得粉烂,和入淀份,制成皮子,包上蔬菜等馅子做的馄饨式的点心)、鸭面、水饺子、牛肉、贴沙鱼(可能是比目鱼)等小吃,并称它们“亦隽且廉”“各有长处”“倒也别有风味”。
郁达夫嗜酒,在现代文坛上是人人皆知的。他不仅在寓所独饮,与朋友同饮,甚至在途中(如坐火车)也饮,有时以酒为礼馈赠文友,这在许多知名作家的文章与日记里都有记载。
编辑:耿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