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寒冷小心脑出血来袭

来源 :健康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出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并且对于患者危害十分的大,救治脑出血患者如果不正确的话,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冬季是脑出血的高发季节,寒冷是脑出血的催化剂,虽然脑出血可能袭击任何人,发生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但脑出血事件更可能发生在寒冷的冬季!近来天气寒冷,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应警惕脑出血发生。为什么是在冬季高发脑出血呢?在冬季该如何预防脑出血吗?哪些方法能够帮助人们保护大脑健康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16年1月24日《东方日报》报道,六、七十年代因演《独臂刀》爆红的邵氏著名武打巨星兼台湾演员王羽,一周前在泰国曼谷机场晕倒,被紧急送入医院。当时王羽独自一人,他在机场晕倒后即被医生诊断为急性脑出血(中风),期间前后两次“开脑”接受手术以减压,情况危急。其实2011年6月,王羽在内地曾经轻微脑中风,左半边手几乎不能动,当时他住院两周后即可出院,更不用坐轮椅。由于这次病情不轻,故据医生透露,要待王羽的情况稳定下来才能评估今次急性脑出血带出的后遗症及往后的复原程度。
  无独有偶,1月23日早上,家住长春市东大桥附近的67岁老人王福勤在外出买菜时突发脑出血,多亏他被及时送到了医院进行抢救,目前已经脱离生命危险。医生表示由于长春最近出现极寒天气,气温非常低,所以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多。希望大家出行时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发现血压波动过大应及时就医检查。
  脑出血究竟是什么病
  脑出血,俗称脑溢血,属于“脑中风”的一种,是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一种常见的严重脑部并发症。
  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出血,占全部脑卒中的20%~30%,最常见的病因是高血压、脑动脉硬化、颅内血管畸形等,常因用力、情绪激动等因素诱发,故大多在活动中突然发病,临床上脑出血发病十分迅速,主要表现为意识障碍、肢体偏瘫、失语等神经系统的损害。它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非常高,是目前中老年人致死性疾病之一。幸存者中多数留有不同程度的运动障碍、认知障碍、言语吞咽障碍等后遗症,并且对患者带来严重的生命危害和痛苦,对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脑出血急性期病情的严重度与出血量和出血部位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出血量越大,病情越重;部位越深、越靠近中线,病情也就越重;从症状来看,昏迷时间越长、程度越深,则预后越差。
  寒冷天气被认为是影响包括脑出血在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危险因素。有数据显示,冬季发生脑出血事件明显高于夏季。血压的昼夜节律和季节变异是脑出血在寒冷的冬季发病率明显升高的关键原因;同时暴露于寒冷天气会导致周围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容易诱发脑出血;另外凌晨醒来时交感神经兴奋以及相应的血压升高,使得凌晨成为脑出血的高峰时间;最后,受严寒的刺激,脑血管容易发生痉挛,同时脑血液流速减慢,从而发生血压剧烈变化,特别是平时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等病的患者,此时更容易导致脑血管突然破裂出血。
  脑出血的发病原因有哪些?
  脑出血大家并不陌生,现在身边的人都在说起这种疾病,有两个朋友的父亲就是这种疾病去世的,虽然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但是大家对造成这种疾病的原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下造成脑出血的因素有哪些。
  


  1、外界因素
  气候变化,临床上发现,脑血管病的发生在季节变化时尤为多见,如寒冷的季节,现代医学认为,季节的变化以及外界温度的变化可以影响人体神经内分泌的正常代谢,改变血液粘稠度,血浆纤维蛋白质、肾上腺素均升高,毛细血管痉挛性收缩和脆性增加。短时间内颅内血管不能适应如此较为明显的变化,即出现血压的波动,最终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2、情绪改变
  情绪改变是脑出血的又一重要诱因,包括极度的悲伤、兴奋、恐惧等,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多数脑出血患者发病之前都有情绪激动病史,甚至曾有人做过研究,证实临床上近30%的病人是因生气、情绪激动导致脑出血。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短时间情绪变化时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心跳加快、血压突然升高,原本脆弱的血管破裂所致。
  3、不良生活习惯
  吸烟对人体有较为严重的健康影响是得到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长期吸烟可以使得体内血管脆性增加,对血压波动的承受能力下降容易发生脑血管破裂。而长期饮酒可引起血管收缩舒张调节障碍,并出现血管内皮的损伤,血管内脂质的沉积,使得血管条件变差,易发生脑出血。此外,经常过度劳累,缺少体育锻炼,也会使血粘度增加,破坏血管条件,导致脑出血的发生。
  脑出血发病急促,往往会在发病数小时或几天之内夺走患者的生命,是一种非常可怕的疾病。
  脑出血的先兆表现有哪些呢?
  其实,在脑出血发病之前,是有一些先兆表现的,可是,这些先兆并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以至于很多患者错过了防治该病的最佳时机。
  如果有高血压、冠心病或其他慢性疾病病史的患者,出现一过性蒙黑、短暂性视力障碍、哈欠连天、突然眩晕或头痛、吞咽麻痹、嗜睡等症状时,应高度警觉,及时就医检查,不能耽搁,以下这些症状有可能就是脑出血的“前兆症状”。
  


  1:经常出现反复性的流鼻血。
  2:突然发作较为剧烈的头痛,或病程较长,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并多伴有恶心、呕吐的症状表现。   3:和他人交谈时突然出现语言障碍,或口齿不清,听不懂别人所说的话。
  4:意识出现障碍,神志不清醒,大小便失禁。
  5:出现头晕的症状,感到周围环境不停旋转,无法稳定的站立或是晕倒在地。这些表现可是一过性的,也可反复出现或是愈发严重。
  6:眼睛有重影出现,颈部变得僵直。
  7:走路不稳定,身体一侧通常会感到麻木、乏力、不能灵活运动,手持物掉落,嘴歪,流口水。
  8:—旦出现原因不明的困倦、嗜睡现象,—定要高度重视,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使脑血管疾病发病率明显增加,此时如果大脑血管出现险情,大脑供血供氧就会出现问题,出现困倦、乏力症状。
  此外还会有手指麻木、原因不明跌倒、精神状态发生变化等前兆。
  


  脑出血如何救治
  脑出血如何救治?这是人们非常关心的一个问题,因为脑出血对患者的伤害非常之大,可能会引起死亡,并且脑出血发病急骤,往往是没有什么先兆。病人可突然感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无力,甚至跌倒在地。这时,家属往往不知如何是好。医疗实践证明,脑出血的早期救治原则应以“就地处理,就近治疗,减少颠簸,密切观察”为宜。下面我们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首先,家属不要慌乱,可让病人平躺下来,室内要保持安静,不要频繁地搬动病人。若病人为昏迷状态,则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畅通,如给患者解开衣领,松开腰带,摘去假牙,去除掉口腔中的呕吐物及分泌物;不宜给病人喂水、喂药,以免发生呛咳或吸入异物。
  其次,转送医院前宜做好准备工作,最好请保健站或医务室的医生测量一下血压,并观察瞳孔、心率、呼吸和脉搏的情况;如果病情比较危重,必须给予相应的处理后,才进行转送。
  其三,搬运病人时,最好3个人互相配合,一个人托起病人的头部和肩部,另一个搬起腰部和臀部,第三个人则抬起下肢,将病人抬到担架上。转送时,应采取水平体位,即保持头与躯干始终成一字形。不然,由于受体位改变的影响及重力的作用,血液容易在脑组织内发生流动,如果侵入到关系生命的重要结构中,可就麻烦了。例如,小脑出血可破入容积较小的第四脑室,第四脑室的积血很容易压迫脑干而使病情恶化,猝然死亡。搬动病人时,尤忌头部抬得较高,以免使血液在重力的作用下流动,进一步压迫脑组织,诱发危及生命的脑疝(即脑组织膨出到脑内间隙或孔道中而严重受压、受损)。转送时,最好请急救中心派出救护车来运输病人,便于患者在车上平躺,并有随车医生照料。无条件请救护车时,则可用平板车、三轮车运送病人,但沿途要特别注意保护病人的头部,防止发生剧烈摇晃和震动。昏迷而又呕吐的病人,头宜转向一侧,便于呕吐物从口腔中流出,以避免阻塞呼吸道而造成窒息。呼吸困难者,宜用氧气袋给予氧气吸入。冬季时节的路途上,还要做好周身的防寒保暖工作。若是病人的神志尚清楚,家属陪伴病人时,宜做些开导和劝解,尽量减轻其精神、心理压力。不言而喻,过度紧张对病情是十分不利的。
  最后应当指出,脑出血病人不宜长途转运,这是多少人的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和教训。脑出血病情危急,必须从速医治;而且,脑出血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一般的医疗单位都有抢救这类病的丰富经验和良好的条件;在当前的医疗水平下无论大、小医院,救治脑出血的手段基本上都差不多,所以没有必要迷信大医院和专科医院,舍近求远,反易误事。
  年纪越轻脑出血越危险
  40多岁的陈先生是一家企业的老总,事业风生水起,女儿也考上了大学,家庭幸福美满。陈先生对自己的身体也充满了信心,身高将近一米八,体重280斤,谁见了都说他“壮实”,所以虽然工作繁忙,每天都要在外面应酬,也经常熬夜,烟酒不断,两年前因头蒙、头晕发现患有高血压,但是陈先生总觉得自己“身强力壮”,根本不把高血压当回事,降压药是想起来就吃,忘了就不吃,导致血压一直没有降下来。
  前一阵子,因为公司的业务有了新的发展,陈先生一连几天都喝了酒,忙得都没时间回家一趟,吃降压药的事儿自然也就忘得一干二净。在连续第五天喝下将近一斤的白酒后,陈先生终于倒下了。虽然马上被送到医院急救,但是终因脑出血,未能成功抢救过来。
  近年来,事业有成的中青年人因脑出血被抬进医院急诊室,已屡见不鲜,是不是这类人备受脑出血的“青睐”呢?
  河南省中医院脑病二区主任孟毅教授肯定了这一说法:“在临床中,确实发现了这一现象。”
  关于这类人群的特征,孟毅总结了以下几点:一、40多岁的事业成功人士;二、平时认为自己身体很好,不注重健康,或根本不做体检;三、不重视健康而没有发现已患高血压,或患了高血压但并不积极治疗;四、平时工作忙碌,生活作息无规律,生活习惯不好,比如喜欢抽烟、喝酒、熬夜等。
  孟毅着重强调了第二点,他说:“很多中青年人总以为自己身体很好,根本不重视健康,其实,越年轻,脑出血越危险,死亡率越高,更应引起重视。”
  这个说法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孟毅的解释通俗易懂:“脑出血后,血液要找地方存放,老年人的大脑已经开始萎缩,到处都是沟、缝,可以存放血液的空间也就比较多,对脑组织挤压轻,颅压不会太高;越年轻的人脑子越饱满,血液无处存放就会挤压脑组织,迅速形成脑水肿,导致高颅压,形成脑疝进而压迫脑干,从而危及生命,所以比老年人脑出血的凶险程度高得多。”
  孟毅提醒符合上述4点的中青年人,定期体检,关注血糖、血脂、血压指数;改掉不良生活习惯,避免工作压力过大,劳逸结合;均衡营养、健康饮食。
  对于高血压患者,孟毅强调:“一旦发现自己患有高血压,要及时控制血压,在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更重要的是牢记四个字"降压达标"。”   孟毅指出,有些患者只知道降压,却忽略了到底该降到多少,高血压药吃吃停停,觉得只要没症状就是好了,却不知“血压未达标,跟没降没啥区别”。
  何为降压达标呢?对没有并发症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收缩压不超过14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对伴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患者来说,收缩压不超过12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80毫米汞柱;年龄超过60岁的老年人,若有脑血管狭窄的问题,血压可适当高一点,以收缩压不超过150毫米汞柱、舒张压不超过90毫米汞柱为度。
  脑出血容易与哪些疾病混淆?
  1.与其他脑血管病的鉴别 由于脑出血与脑梗死在治疗上有所不同,因此两者鉴别很重要。轻型脑出血与脑梗死的鉴别还是困难的,此时,应进行脑CT扫描。对有明显意识障碍者应与颅内大动脉(如大脑中动脉主干)闭塞相鉴别。
  2.与脑肿瘤的鉴别 脑肿瘤一般表现为逐渐加重的颅内压增高及神经系统定位征,根据病史、体征特别是结合脑CT扫描不难做出诊断。但有少部分病例,特别是老年病例初期症状不典型,类似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起病形式,无明显颅内压增高的症状,脑CT征象又类似于脑梗死,则极易误诊。而部分脑肿瘤患者由于瘤内出血,可使病情突然加重,临床表现类似脑出血的表现,所以在临床上应引起高度重视。一般脑肿瘤患者经临床积极治疗,在降颅压后症状可有短暂性好转,但总的趋势是病情在发展加重。因此,对于颅内高密度病灶,除了考虑脑出血外,也应考虑脑肿瘤的可能。必要时,可做强化扫描。
  关于脑瘤引起的脑血管病,即脑瘤卒中,与脑血管病的鉴别,下列几点可作参考:①脑瘤性卒中一般不伴有高血压,而脑血管病多有高血压病史。②脑瘤性卒中多为转移瘤所致,有原发病灶的表现,而脑血管病则无相关疾病症状。③脑瘤性卒中经脱水及对症治疗后,症状可有暂时性好转,但症状很快出现反复,仍会再加重,脑血管病经治疗好转后,一般没有再反复。④脑瘤性卒中偏瘫较轻,并常伴有癫痫发作,而脑血管病偏瘫重,癫痫发生率很低或没有。⑤脑瘤性卒中眼底检查视盘水肿较重,且常呈进行性加重;而脑血管病视盘往往没有水肿或水肿较轻,多数经治疗后很快消失。⑥脑瘤性卒中多有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的病史,并且逐渐加重,而脑血管病多为急性发病,既往一般没有颅内压增高的病史。⑦脑瘤性卒中一般而言,发病相对较慢,症状多为持续性、进行性加重;而脑血管病发作性疾病,发病相对较急。⑧脑CT平扫和强化,以及脑MRI检查可明确诊断。
  从哪几个方面预防脑出血
  但凡脑科疾病,一般来讲难以治疗,且治疗后也极易复发,所以这类疾病都是以预防为主以治疗为辅,患有高血压、心脑血管等慢性疾病的老人,冬季要特别提高警惕,预防脑血管意外的发生。
  一、生活要有规律 老人可以适当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不可过于劳累。
  二、控制高血压 要想理想地控制血压须注意许多方面。
  三、保持良好的心态 保持乐观情绪,避免过于激动。做到心境平静,减少烦恼,悲喜勿过,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四、注意饮食 膳食应以低脂、低钠为主,要多吃新鲜蔬果,增加维生素的摄取,防止便秘;不能过饱,因为进食后血液流向胃肠,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容易诱发脑缺血。推荐的食物为黑木耳和芹菜,常吃黑木耳能减少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五、预防便秘 大便燥结,排便用力,不但腹压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脆弱的小血管破裂而引发脑溢血。要预防便秘,多吃一些富含纤维的食物,如青菜、芹菜、韭菜及水果等。适当的运动及早晨起床前腹部自我保健按摩,或用适且的药物如麻仁丸、蜂蜜口服,开塞露、甘油外用;可有效防治便秘。
  六、防止劳累 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诱发脑出血。
  七、注意天气变化 寒天是脑中风好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做广播体操等,以促进血液循环。
  八、经常动左手 日常生活中,尽多用左上肢及左下肢,尤其多用左手,可减轻大脑左半球的负担,又能锻炼大脑的右半球,以加强大脑右半球的协调机能。医学研究表明,脑溢血最容易发生在血管比较脆弱的右脑半球,所以防范脑溢血的发生,最好的办法是在早晚时分,用左手转动两个健身球,帮助右脑半球的发达。
  九、密切注意自己身体变化 中风会有一些先兆症状,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有的突感体麻木、乏力或一时性失视,语言交流困难等,应及时就医检查治疗。
  当然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健康生活习惯,需要多加注意,其实这些道理大家都明白,但坚持做到的人并不多。
  如果不幸,一旦出现问题怎么办呢?
  1.及时就医,早期诊断
  脑出血往往会有一些先兆,如无诱因的剧烈头痛、头晕、晕厥、呕吐等。若发现这些情况,老年人应及时就医。
  对于出现中风的患者,通常需要急诊行头颅CT检查以明确。确诊为脑出血,有条件的医疗机构通常会进一步做头颅CTA的检查,目的是明确有无动脉瘤、血管畸形等血管性疾病。
  2、正确决策,积极治疗
  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少的病人,一般以保守治疗为主,包括安静卧床、脱水降颅压、调整血压、防治继续出血、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以挽救生命,降低死亡率。病情平稳则尽早康复治疗,以期尽量恢复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
  而对于出血量相对较多,或者出现脑疝等可严重危害生命的并发症,则需要及时且积极的手术治疗,目的就是在挽救生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保护神经功能。
  寒冷是脑出血的催化剂,虽然脑出血可能袭击任何人,发生于任何地方任何时候,但脑出血事件更可能发生在寒冷的冬季。天气寒冷,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病史的人群应警惕脑出血发生。发生脑出血,待病情稳定后,应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切勿错过康复“黄金期”,留下诸多后遗症,降低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胆固醇对人体来说是必需品。但是过多的胆固醇,会给血液、血管、心脏带来伤害。因此,一些含有胆固醇较高的食物,我们要慎重摄取。下面这些食物会让胆固醇飙升,今后可要小心了。   1,动物内脏。猪脑、猪肝、猪肺、猪大肠,以及牛、羊、鸡、鱼等内脏,都是人们很喜欢的食物。它们富含较多胆固醇,每一百克内脏含200到400毫克胆固醇。所以这类食物要少吃,每月食用不超过两次。   2,蛋黄。鸡蛋和其他蛋类,比如
期刊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目前每年有1700万人死于心血管疾病,而其中80%发生在中低收入国家。预计到2020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数将比该数字增加50%,高达2500万人,预计将有1900万人发生在发展中国家。而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达国家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不断飙升。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习惯的改变,心脑血管疾病成为我国人民的主要死亡原因
期刊
一群“跟着感觉走”的高血压患者,遍布中华大地,幻想着人命由天的宿命和逍遥,带给人和社会的往往是家庭的负担和生命的遗憾!   所谓高血压跟着感觉走,是指一大部分高血压患者自我感觉良好,因此从不就医,甚或讳疾忌医拒药于身外。   男性商人李某,45岁,大腹便便,发现高血压已经7年,血压经常飘忽在170/110mmHg左右。两年前强烈建议戒酒、减重和运动,并服药治疗。结果李姓君子自恃无甚不适,一副“
期刊
男性最好少喝含糖饮料,以免心脏受损伤。瑞典学者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男性每天喝两杯或更多的含糖饮料,患心脏衰竭风险就会增加23%。   发表在最近出版的《心脏》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含糖饮料与中风、糖尿病、肥胖症有关联,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摄入过多糖会影响心脏健康。   心脏衰竭患者很容易出现呼吸急促、喘憋等症状,且足部、关节、腿也很容易水肿。为了评估心脏衰竭和含糖饮料是否有关联,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
期刊
当人精神紧张、情绪激动时,身体会释放大量的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等,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上升,进而产生大量自由基,攻击能释放过敏因子的肥大细胞,出现过敏症状。此外,情绪起伏剧烈时,皮肤中还会释放一些神经递质,加剧过敏反应。皮肤这个“压力探测器”通常能引起两种反应,突然的压力增加,通常容易引起红疹、瘙痒等速发型过敏症状;而反复的情绪波动,则容易出现过敏性皮炎等迟发性过敏反应。   最近,英国皮肤病专家
期刊
近日,一位高龄产妇因主动脉夹层破裂在北医三院不治身亡,在牵出又一场医闹事件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事件元凶——主动脉夹层的探讨。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成人心脏外科副主任医师李岩告诉记者,主动脉血管壁有内、中、外三层膜,正常情况它们贴在一起,共同承受血流压力。若内膜出现裂口或者溃疡,血液冲击会将缺口进一步撕扯扩张,导致三层膜分离,形成假腔或血肿。若不及时处理,外膜将单独承受血压力,随时会发生致命性
期刊
坐姿不对难当爹   久坐时,会阴部温度升高,导致睾丸温度过高,影响精子发育和成熟。另一方面,久坐造成男性会阴部及盆底血液回流不畅,会阴部血液瘀滞,进而导致前列腺腺管阻塞、腺液排泄不畅。前列腺长期处于充血状态,易引发前列腺炎,严重者影响生育。   久坐还可使阴囊受到压迫,静脉回流不畅,睾丸附近的血管变粗,瘀血严重时可导致精索静脉曲张,患者会出现睾丸下坠沉重,下腹部钝痛感。因而,久坐可引起精索静脉曲张
期刊
新闻事件: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新闻发言人熊煌1月15日在例行发布会上指出,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各项卫生计生规划任务圆满完成。人均预期寿命预计比2010年提高1岁;孕产妇死亡率由2010年的30/10万降至2014年的21.7/10万,婴儿死亡率由2010年的13.1‰降至2014年的8.9‰,均提前实现了“十二五”规划和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  应 对:  2016年全国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
期刊
比起时间仓促,时间紧凑的长途旅行,当一个宅在家里享受宅女快乐反而让人更容易产生兴趣。虽然这样你会觉得很爽,可是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反而让肌肤的负面情绪不断上升,看来宅女不好当,既要能打理脸蛋又要智斗奥特曼,你做得到吗?  不出门也要防晒   不出门就等于绝对与UV无交集?NO!作为游戏族的你,就是不出门呆在家里,如母亲般博爱的日光还是会很愿意亲近你娇弱的肌肤。一般来说,距离窗户4米范围之内的区域都
期刊
在男人中间有一种观念,似乎性生活次数越多、持续时间越久,就越有魅力。反之则被看作性功能低下、缺乏阳刚之气。其实,大多数女性认为,感情交流比性生活更重要。性生活的数量与质量(妻子能从中获得多少次性高潮)相比,大部分妻子更注重质量,而不是数量。  忍精不射可能导致ED   夫妻生活一般会以丈夫射精结束,但这既不是性生活的全部内容,也不是它的首要目标。有人认为忍精不射可以提高性能力,让对方更加满足。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