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的提出,使赏识教育广泛流行,但赏识教育过度泛滥的使用,使小学生养成了只愿听好话与接受表扬而不愿听取批评教育的习性,导致了小学生心理承受力弱,抗挫折力差现象,教育的效果事与愿违。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育中缺乏应有的批评教育和有效的批评教育的艺术方法。本文阐述了批评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有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批评教育的前提、遵循的原则、巧用的方法与艺术,从而发挥批评教育应有的教育作用与效果。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批评教育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批评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推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许多老师偏爱使用赏识教育,但这种方法无原则、无限制的使用,出现了过度泛滥的现象,致使许多小学生养成了只愿听好话和接受表扬而不愿听批评教育的习性。时有媒体报道,某某学生因与老师、家长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或跳楼轻生的事件发生,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批评教育、与有效的批评教育方法,浸泡在赏识教育环境中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被严重 “腐蚀氧化”了,就如物品长期被酸性物质浸泡后表面出现的“腐蚀氧化”现象。
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批评教育仍然是不应该完全被否认的教育手段,只要发心良好,以人为本,批评教育就有它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当学生表现优秀时,我们给予表扬是应该的,这样会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但一味地挑好话说,忽视学生的不足,回避批评教育,学生就失去了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并给予批评,让学生在批评教育中反思、调整对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克服情志障碍,锻炼了意志力。在被赏识教育“腐蚀氧化”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批评教育不失为一种教育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剂”的作用能帮学生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开展批评教育?
许多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常常对学生随口漫骂、当众数落、甚至是粗暴的训斥,这都是因为没有明确批评教育的意义、前提、原则与方法,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反感、抵触、抗拒的情绪,严重地阻碍了批评教育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在开展批评教育时,应该建立什么前提,遵循什么原则,巧用什么艺术方法,才能发挥其“抗氧化剂”的作用呢?
(一)开展批评教育的前提
1.掌握事实、明辨是非。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必需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以摆事实作为批评教育的开端和突破口。如果没有掌握事情的真相就盲目地评判,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缺乏公正的人,有损教师的威信与形象,学生就很难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产生不满的情绪,抗拒教师的批评教育,这样一来,批评教育就失效了。因此在批评教育之前,教师要通过排查、询问、记录等来获得事实的真相,切不可偏听偏信,草草了事。
2.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切忌唱独角戏,要多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许多老师在批评教育时往往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现在问你话”、“你不要插嘴,犯了错还想狡辩”,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让批评教育无法继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平等地交流,注意使用批評教育的话术,用谈话式代替指责式,如:“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发生的情况给我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愿意给我说说你个人的真实想法吗?”这样的话术有利于缓和学生犯错后紧张的心情,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尊重自己的,在这样平等交流的状态下,开展批评教育自然是有效果的。
3.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冷静下来,平复愤怒、焦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为教育者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到他对学生及其错误的感知。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动不动就粗言脏话相对,三句不离骂字,就会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学生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就会对批评教育采取抗拒的行为,这是不利于开展批评教育的。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孩子保持欢悦、轻松的情绪时,就会心平气和地、诚恳地接纳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
1.不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老师要想使批评教育达到预期目的,就不能以势压人,切忌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而应以理服人。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洛克说过: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地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名誉已经受到打击,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思想就愈加淡薄,试想,面对一个名誉扫地、自尊心丧失殆尽的孩子,批评教育还能对他起何作用呢?因此,对学生批评教育,要以事实为依据,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这样才能让学生诚恳地接受批评,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2.就事论事,一视同仁。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做到就事论事,一视同仁。所谓就事论事,是指对事不对人、一事论一事,强调批评教育时做到一码归一码,不要翻“陈年旧账”,否则学生会觉得老师总秋后算账,趁机让自己难堪,从而产生对立情绪。所谓一视同仁,是指平等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厚此薄彼。有些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区别对待,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例如,对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犯错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产生侥幸的心理,以后他们就有可能抱着这种心理屡次犯错;而对平时调皮捣蛋、成绩落后的学生则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对他们“鸡蛋里挑骨头”,让他们产生不满的抵触情绪,内心强烈抗拒老师的批评教育。如此,不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致使批评教育适得其反了,毫无效果。
(三)巧用方法与艺术。
在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巧用批评教育的方法与艺术,让批评教育事半功倍,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效果。
1.先扬后抑。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让他心服口服,不仅要指出他的缺点,也要肯定他的优点,令学生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内心认同并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笔者班上有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以前总是成绩落后,违反纪律,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但也有偶然认真听几分钟课的时候。有一次,也许是被上课的内容吸引了,他暂停了违纪行为,安静地听了2分钟,此时,我提问了一个他力所能及的问题,他准确地回答了出来,当时我还夸他回答得好,告诉他,他之所以回答正确,是因为他能安静下来听课。当他以后再次犯错,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我就故意提起这件事,肯定他是一个乖巧、并愿意接受老师教育的孩子,然后我会顺势指出他的不足,批评他所犯的错误,并说出对他的期盼,这样,做到先扬后抑,他从内心认同、接纳我的批评教育。慢慢地,他的行为有所改观,取得了批评教育的成效。 2.故事教育。乏味无趣、冗长深奥的说教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思想或行为表现,穿插一个故事来代替说教,批评教育就轻而易举达到教育的目的了,因为故事情节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故事人物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勉,令他们明白道理。例如,面对骄傲的孩子,讲述《龟兔赛跑》故事,面对不诚实的孩子,讲述《狼和绵羊》故事,面对自卑的孩子,讲述《丑小鸭》故事,面对自私的孩子,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面对怯懦的孩子,讲述《聪明勇敢的兔子》故事,面对不团结的孩子,讲述《精灵的忠告》故事,面对做事拖拉的孩子,讲述《等明天》故事,面对急功近利的孩子,讲述《拔苗助长》故事……。借助这些故事教育,学生在故事感悟中,联系自己的思想行为,重新评判自己的思想言行,使批评教育悄然产生难以估量的理想效果。
3.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气质性格与个性特征,批评教育时,使用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巧用批评教育的艺术。对于性格内向、容易怯懦的孩子,他们需要老师的呵护与鼓励,老师要善用语言、神态等对他们进行点拨提醒,稍稍施予指责信号,略作点拨,他们就会敏感地接收到教育的信号了;对于容易粗暴、任性自大的孩子,教师应当保持心平气和,轻声细语,采取迂回启发的方式,通过与学生的迂回周旋,旁敲侧击,避免与之直接交锋,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中慢慢觉悟,接受批评教育;对于性格倔强又屡教不改的学生一定要“刚柔交替”,以刚制柔,以柔克刚,当他们满不在乎,置身事外时,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要一针见血地促其警醒,当他们对错误能冷静对待时,则要耐心帮助,适当给予肯定,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开朗直率的孩子,可采用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对自尊心强的孩子应当运用寓贬于褒的方式,通过表扬好的行为习惯,给犯错的同学提供学习榜样,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欣然接受教育。
三、结束语。
在赏识教育流行的环境下,批评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抗氧化剂”,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批评教育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辅助育人方式,要发挥其“抗氧化剂”的作用,其实是大有文章,大有可为的,教师在开展批评教育的时候,只要注意批评教育的前提,掌握事实,明辨是非;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且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巧用批评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定能取得批评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抗氧化剂”的作用定能帮助学生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逆商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11-01
[2]张宝慧,《浅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批评篇》,《今日科苑》,2007-10-23
[3]邱衛峰,《以心育人育新人》,《才智》,2012-09-05
[4]胡代勇,《小学批评教育艺术》,《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2-20
[5]刘英杰,《新课程背景下的批评惩罚》,《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3-10
[6]黄平,《让心灵之花绽放—从陶行知的“暗示”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文理导航(上旬)》,2011-03-10
关键词:小学思想品德教育;批评教育
一、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批评教育存在的必要性。
随着素质教育、新课改的推行,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许多老师偏爱使用赏识教育,但这种方法无原则、无限制的使用,出现了过度泛滥的现象,致使许多小学生养成了只愿听好话和接受表扬而不愿听批评教育的习性。时有媒体报道,某某学生因与老师、家长一言不合就离家出走或跳楼轻生的事件发生,究其原因之一就是教育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批评教育、与有效的批评教育方法,浸泡在赏识教育环境中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被严重 “腐蚀氧化”了,就如物品长期被酸性物质浸泡后表面出现的“腐蚀氧化”现象。
教育不能没有批评教育,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在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批评教育仍然是不应该完全被否认的教育手段,只要发心良好,以人为本,批评教育就有它存在的理由与价值。当学生表现优秀时,我们给予表扬是应该的,这样会加强学生的自信心。但一味地挑好话说,忽视学生的不足,回避批评教育,学生就失去了对自己的客观认识。当学生犯错时,教师应该实事求是地指出并给予批评,让学生在批评教育中反思、调整对自己的认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克服情志障碍,锻炼了意志力。在被赏识教育“腐蚀氧化”的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批评教育不失为一种教育的“抗氧化剂”,其“抗氧化剂”的作用能帮学生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
二、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开展批评教育?
许多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常常对学生随口漫骂、当众数落、甚至是粗暴的训斥,这都是因为没有明确批评教育的意义、前提、原则与方法,从而引发了学生的反感、抵触、抗拒的情绪,严重地阻碍了批评教育的有效性。那么,教师在开展批评教育时,应该建立什么前提,遵循什么原则,巧用什么艺术方法,才能发挥其“抗氧化剂”的作用呢?
(一)开展批评教育的前提
1.掌握事实、明辨是非。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必需建立在事实真相的基础上,以摆事实作为批评教育的开端和突破口。如果没有掌握事情的真相就盲目地评判,只会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一个缺乏公正的人,有损教师的威信与形象,学生就很难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产生不满的情绪,抗拒教师的批评教育,这样一来,批评教育就失效了。因此在批评教育之前,教师要通过排查、询问、记录等来获得事实的真相,切不可偏听偏信,草草了事。
2.尊重学生,平等交流。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切忌唱独角戏,要多给学生申辩的机会。许多老师在批评教育时往往持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我现在问你话”、“你不要插嘴,犯了错还想狡辩”,这是不尊重学生的表现,学生就会产生抵触情绪,让批评教育无法继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意见和想法,平等地交流,注意使用批評教育的话术,用谈话式代替指责式,如:“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发生的情况给我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你愿意给我说说你个人的真实想法吗?”这样的话术有利于缓和学生犯错后紧张的心情,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尊重自己的,在这样平等交流的状态下,开展批评教育自然是有效果的。
3.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前,教师必须先冷静下来,平复愤怒、焦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因为教育者的不良情绪会影响到他对学生及其错误的感知。如果教师在批评学生时,动不动就粗言脏话相对,三句不离骂字,就会给孩子造成紧张、恐惧的心理,使学生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学生就会对批评教育采取抗拒的行为,这是不利于开展批评教育的。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当孩子保持欢悦、轻松的情绪时,就会心平气和地、诚恳地接纳批评教育,批评教育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二)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
1.不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老师要想使批评教育达到预期目的,就不能以势压人,切忌对学生进行人身攻击,辱骂,而应以理服人。著名的教育理论家洛克说过:如果教师使学生过分地无地自容,他们便会失望,而制裁他们的工具就没有了。他们愈是觉得自己名誉已经受到打击,设法维持别人好评的思想就愈加淡薄,试想,面对一个名誉扫地、自尊心丧失殆尽的孩子,批评教育还能对他起何作用呢?因此,对学生批评教育,要以事实为依据,不仅让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把话说到学生的心坎里,这样才能让学生诚恳地接受批评,达到批评教育的目的。
2.就事论事,一视同仁。教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要做到就事论事,一视同仁。所谓就事论事,是指对事不对人、一事论一事,强调批评教育时做到一码归一码,不要翻“陈年旧账”,否则学生会觉得老师总秋后算账,趁机让自己难堪,从而产生对立情绪。所谓一视同仁,是指平等对待犯错误的学生,不厚此薄彼。有些老师在进行批评教育时,对犯同样错误的学生区别对待,不能做到一视同仁,例如,对平时表现良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持宽容理解的态度,反而让他们觉得自己犯错也不会受到严厉的批评,产生侥幸的心理,以后他们就有可能抱着这种心理屡次犯错;而对平时调皮捣蛋、成绩落后的学生则带着有色眼镜看待他们,对他们“鸡蛋里挑骨头”,让他们产生不满的抵触情绪,内心强烈抗拒老师的批评教育。如此,不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致使批评教育适得其反了,毫无效果。
(三)巧用方法与艺术。
在进行批评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巧用批评教育的方法与艺术,让批评教育事半功倍,发挥其应有的价值与效果。
1.先扬后抑。教师在批评教育学生时要让他心服口服,不仅要指出他的缺点,也要肯定他的优点,令学生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内心认同并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笔者班上有一个聪明机灵的小男孩,以前总是成绩落后,违反纪律,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但也有偶然认真听几分钟课的时候。有一次,也许是被上课的内容吸引了,他暂停了违纪行为,安静地听了2分钟,此时,我提问了一个他力所能及的问题,他准确地回答了出来,当时我还夸他回答得好,告诉他,他之所以回答正确,是因为他能安静下来听课。当他以后再次犯错,对他进行批评教育时,我就故意提起这件事,肯定他是一个乖巧、并愿意接受老师教育的孩子,然后我会顺势指出他的不足,批评他所犯的错误,并说出对他的期盼,这样,做到先扬后抑,他从内心认同、接纳我的批评教育。慢慢地,他的行为有所改观,取得了批评教育的成效。 2.故事教育。乏味无趣、冗长深奥的说教往往很难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但是,在批评教育的过程中,如果能够结合学生的思想或行为表现,穿插一个故事来代替说教,批评教育就轻而易举达到教育的目的了,因为故事情节能吸引孩子的好奇心,故事人物往往能引起他们的情感共勉,令他们明白道理。例如,面对骄傲的孩子,讲述《龟兔赛跑》故事,面对不诚实的孩子,讲述《狼和绵羊》故事,面对自卑的孩子,讲述《丑小鸭》故事,面对自私的孩子,讲述《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故事,面对怯懦的孩子,讲述《聪明勇敢的兔子》故事,面对不团结的孩子,讲述《精灵的忠告》故事,面对做事拖拉的孩子,讲述《等明天》故事,面对急功近利的孩子,讲述《拔苗助长》故事……。借助这些故事教育,学生在故事感悟中,联系自己的思想行为,重新评判自己的思想言行,使批评教育悄然产生难以估量的理想效果。
3.因人而异。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气质性格与个性特征,批评教育时,使用的方法也要因人而异,巧用批评教育的艺术。对于性格内向、容易怯懦的孩子,他们需要老师的呵护与鼓励,老师要善用语言、神态等对他们进行点拨提醒,稍稍施予指责信号,略作点拨,他们就会敏感地接收到教育的信号了;对于容易粗暴、任性自大的孩子,教师应当保持心平气和,轻声细语,采取迂回启发的方式,通过与学生的迂回周旋,旁敲侧击,避免与之直接交锋,使其在良好的氛围中慢慢觉悟,接受批评教育;对于性格倔强又屡教不改的学生一定要“刚柔交替”,以刚制柔,以柔克刚,当他们满不在乎,置身事外时,批评要有一定的刺激强度,要一针见血地促其警醒,当他们对错误能冷静对待时,则要耐心帮助,适当给予肯定,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对于开朗直率的孩子,可采用直来直去的公开式批评;对自尊心强的孩子应当运用寓贬于褒的方式,通过表扬好的行为习惯,给犯错的同学提供学习榜样,让他们在没有压力的情况下欣然接受教育。
三、结束语。
在赏识教育流行的环境下,批评教育——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抗氧化剂”,仍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与必要。批评教育作为小学思想品德教育的辅助育人方式,要发挥其“抗氧化剂”的作用,其实是大有文章,大有可为的,教师在开展批评教育的时候,只要注意批评教育的前提,掌握事实,明辨是非;尊重学生,平等交流;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并且遵循批评教育的原则;巧用批评教育的方法与艺术,定能取得批评教育的良好效果,其“抗氧化剂”的作用定能帮助学生提升心理承受能力、抗挫折能力,有效促进学生的逆商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强,《农村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7-11-01
[2]张宝慧,《浅谈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批评篇》,《今日科苑》,2007-10-23
[3]邱衛峰,《以心育人育新人》,《才智》,2012-09-05
[4]胡代勇,《小学批评教育艺术》,《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12-20
[5]刘英杰,《新课程背景下的批评惩罚》,《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2012-03-10
[6]黄平,《让心灵之花绽放—从陶行知的“暗示”班主任的语言艺术》,《文理导航(上旬)》,2011-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