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体操的训练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强化学生的体质体能,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全身心发展目标。但是从实际的体操训练开展过程看,一些学生由于机械设备的原因或者不专业的训练,导致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更严重的是威胁到人身安全,这不仅对学生本身造成极大的伤害,而且对学业产生直接影响。本文对学生在体操训练中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应对措施。
关键词: 体操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体育教学
体操运动是一项系统的运功,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因此,体操训练不应当是间断进行的,如果运动者在训练或运动当中出现身体损伤的现象,那么情况好一点的需要几天时间到几个月的时间休整,在此期间无法进行体育锻炼,情况严重话将不能再进行体育运动。所以,运动损伤对体操训练或者相关比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实际体操训练或者比赛过程当中,一定要树立预防运动损伤的观念,学习和坚持科学合理的体制训练及身体素质锻炼,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即便出现了运动损伤,情况也会更乐观。另外,更好的体能训练有利于运动损伤的恢复和体能的增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我省2006年至2015年参与业余体校训练竞技体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省比赛和省运会的机会发放学生伤病记录情况表共1043份,其中回收有效记录卡片为1020张。
1.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查阅法、资料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2.1.1身体素质不达标。体操动作需要一定的力度,但是首先需要承担自身的体重。只有充分的力量才能进行更好的体操训练。如果缺乏足够的力量,很多体操动作就无法做到。比如在单杠的体操动作当中,就包括蹬地翻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臂力和腰力,就无法在翻上时支撑自己身体的重量。这类动作对于一般的女生和腹肌力较弱的男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该类动作的学习之前,需要进行准备活动,包括仰卧起坐、高抬腿等。通过准备运动的开展强化自己的腰力与臂力,从而更好地学习体操动作。从体操训练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必要的运动要素,身体素质达不到体操动作所需要的标准,就容易在实际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
2.1.2准备活动不充分。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由于没有进行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运动损伤。一些学生对准备活动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意义,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进行准备活动是没有必要的,不仅没有作用,反而浪费了时间。在这样的认知下,很多学生直接越过准备活动环节,进行剧烈运动,导致出现运动损伤。实际上,准备活动的不充分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1.3训练方法不科学。刚开始进行体操训练时,由于运动者之前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技术操作,或者技术操作不标准,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由此可以看出,体操训练时的运动损伤与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具有直接的联系。在进行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学习之前,学生需要依据人体解剖学、人体机能、人体生理器官特点及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技术动作的设计与创新。从体操训练的实际结果可以看出,吊环项目是造成运动损伤比较多的项目。除此之外,跳马也是导致运动损伤概率较大的项目,在跳马过程中,如果落地不恰当,就容易造成膝盖和踝关节受伤。
2.2身体素质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的关系
2.2.1力量训练。力量素质作为人的身体素质当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进行所有体操训练的必要前提。体操动作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产生力量而进行的,体操训练与力量素质紧密相连。较好的力量素质能够保证更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身体的稳定性,同时也不容易出现疲惫的状态。由于体操各项技术动作对肩部、身躯、手臂肌肉等地方的力量具有较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在体操的实际训练过程当中,需要对力量素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锻炼。
2.2.2灵敏度与协调性训练。在运动素质当中,灵敏度与协调性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在各项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当中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当外部环境发生突发性的变动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创作新的技术动作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做到随机应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以及较强的神经中枢的活动能力,从而对突发情况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反应,创作出新的技术动作。在实际的体操训练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上下肢不协调、肌肉间的不协调、人体与器械设备的不协调等情况,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有效提高在实际体操运动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概率。
3.结论与建议
3.1强化力量训练
较好的身体平衡能力可以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同时可以在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下,减少二次损伤的发生。耐力素质也是身体素质中重要的一种,较好的耐力素质可以起到减少疲惫感和运动损伤的作用。灵敏度与协调性可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另外,柔韧度也是体操训练中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较好的柔韧度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关节更灵活。
3.2重视准备活动的开展
教师应当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养成训练前先进行准备活动的运动习惯。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当积极学习和掌握常用的准备活动要领。另外,准备活动应当根据训练项目进行设计和安排,特别是准备活动的最后阶段,应当与训练项目的内容紧密相连。如果有身体部位之前出现运动损伤还没有完全康复,则需要更加小心。
参考文献:
[1]郭忠.体操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研究[J].卷宗,2015,(6):600-600,601.
[2]郝文龙.体操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69-169,174.
[3]田德林,刘波,刘海军,等.论高校体操教学预防运动损伤之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6-127.
关键词: 体操训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体育教学
体操运动是一项系统的运功,需要长时间坚持才能达到健身的效果。因此,体操训练不应当是间断进行的,如果运动者在训练或运动当中出现身体损伤的现象,那么情况好一点的需要几天时间到几个月的时间休整,在此期间无法进行体育锻炼,情况严重话将不能再进行体育运动。所以,运动损伤对体操训练或者相关比赛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在实际体操训练或者比赛过程当中,一定要树立预防运动损伤的观念,学习和坚持科学合理的体制训练及身体素质锻炼,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即便出现了运动损伤,情况也会更乐观。另外,更好的体能训练有利于运动损伤的恢复和体能的增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取了我省2006年至2015年参与业余体校训练竞技体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省比赛和省运会的机会发放学生伤病记录情况表共1043份,其中回收有效记录卡片为1020张。
1.2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查阅法、资料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
2.结果与分析
2.1体操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原因分析
2.1.1身体素质不达标。体操动作需要一定的力度,但是首先需要承担自身的体重。只有充分的力量才能进行更好的体操训练。如果缺乏足够的力量,很多体操动作就无法做到。比如在单杠的体操动作当中,就包括蹬地翻上,如果没有足够的臂力和腰力,就无法在翻上时支撑自己身体的重量。这类动作对于一般的女生和腹肌力较弱的男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进行该类动作的学习之前,需要进行准备活动,包括仰卧起坐、高抬腿等。通过准备运动的开展强化自己的腰力与臂力,从而更好地学习体操动作。从体操训练的实际情况看,学生的身体素质是一个必要的运动要素,身体素质达不到体操动作所需要的标准,就容易在实际学习和实践过程中造成运动损伤。
2.1.2准备活动不充分。根据本次调查的结果显示,有近百分之二十的学生由于没有进行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充分而导致运动损伤。一些学生对准备活动没有正确的认识,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认识到准备活动对于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意义,甚至有部分学生认为进行准备活动是没有必要的,不仅没有作用,反而浪费了时间。在这样的认知下,很多学生直接越过准备活动环节,进行剧烈运动,导致出现运动损伤。实际上,准备活动的不充分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2.1.3训练方法不科学。刚开始进行体操训练时,由于运动者之前没有进行过专业的技术操作,或者技术操作不标准,就很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由此可以看出,体操训练时的运动损伤与技术动作的掌握程度具有直接的联系。在进行高难度的技术动作学习之前,学生需要依据人体解剖学、人体机能、人体生理器官特点及力学的相关知识进行技术动作的设计与创新。从体操训练的实际结果可以看出,吊环项目是造成运动损伤比较多的项目。除此之外,跳马也是导致运动损伤概率较大的项目,在跳马过程中,如果落地不恰当,就容易造成膝盖和踝关节受伤。
2.2身体素质训练与预防运动损伤的关系
2.2.1力量训练。力量素质作为人的身体素质当中最基本的部分,是进行所有体操训练的必要前提。体操动作是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产生力量而进行的,体操训练与力量素质紧密相连。较好的力量素质能够保证更好的身体控制能力和身体的稳定性,同时也不容易出现疲惫的状态。由于体操各项技术动作对肩部、身躯、手臂肌肉等地方的力量具有较高标准的要求,因此在体操的实际训练过程当中,需要对力量素质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锻炼。
2.2.2灵敏度与协调性训练。在运动素质当中,灵敏度与协调性具有一定的复杂程度,在各项技术动作和身体素质当中具有综合性的特点。当外部环境发生突发性的变动时,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创作新的技术动作以适应环境的改变,做到随机应变。这就需要较强的分析能力和综合思考能力,以及较强的神经中枢的活动能力,从而对突发情况作出及时的判断和反应,创作出新的技术动作。在实际的体操训练过程当中,如果出现上下肢不协调、肌肉间的不协调、人体与器械设备的不协调等情况,就容易导致运动损伤情况的出现。具备较高的灵敏度和较好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有效提高在实际体操运动过程中的应变能力和自我保护的能力,从而降低运动损伤概率。
3.结论与建议
3.1强化力量训练
较好的身体平衡能力可以降低发生运动损伤的概率,同时可以在出现运动损伤的情况下,减少二次损伤的发生。耐力素质也是身体素质中重要的一种,较好的耐力素质可以起到减少疲惫感和运动损伤的作用。灵敏度与协调性可以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和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另外,柔韧度也是体操训练中非常重要的身体素质,较好的柔韧度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关节更灵活。
3.2重视准备活动的开展
教师应当提高学生对准备活动的重视程度,帮助学生养成训练前先进行准备活动的运动习惯。除此之外,学生还应当积极学习和掌握常用的准备活动要领。另外,准备活动应当根据训练项目进行设计和安排,特别是准备活动的最后阶段,应当与训练项目的内容紧密相连。如果有身体部位之前出现运动损伤还没有完全康复,则需要更加小心。
参考文献:
[1]郭忠.体操训练中预防运动损伤的方法研究[J].卷宗,2015,(6):600-600,601.
[2]郝文龙.体操教学训练中运动损伤的调查与分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22):69-169,174.
[3]田德林,刘波,刘海军,等.论高校体操教学预防运动损伤之措施[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