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2011年1月16-17日,"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共性技术修订会议在北京召开. "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其主要任务是分类整理民族医药文献,编撰<全国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总目>,建设民族医药古籍数据库,筛选与推广民族医药诊疗适宜技术
【机 构】
:
100700,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100700,北京,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1月16-17日,"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共性技术修订会议在北京召开.
"民族医药文献整理及适宜技术筛选推广项目",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共卫生专项资金项目,其主要任务是分类整理民族医药文献,编撰<全国民族医药古籍文献总目>,建设民族医药古籍数据库,筛选与推广民族医药诊疗适宜技术
其他文献
普济堂始创于1706年,具有济贫和医药抚恤功能,并因此得到清代皇帝的支持.作为清代医药抚恤机构的代表,普济堂从一个民间医药抚恤机构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具有政府背景的医药抚恤机构,也从一个民间慈善机构逐渐转变为政府机构.由于清朝国力的衰减以及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普济堂在1907年最终由社会医药抚恤机构转变为劳动教养机构。
王吉民、伍连德<中国医史>(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于2009年4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影印出版。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少数民族帝王.他是北魏王朝的第三位皇帝,在位期间,以过人的谋略、卓越的武功,完成了北魏在北方的统一.但就是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统治者,竟在鼎盛之年突然去世.对于他的死因,学界已有较为一致的看法:为中常侍宗爱所杀.但笔者查阅多种史料并研究发现,北魏太武帝之死与疫病及服食丹药有着密切关系。
2009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邀请中国中医科学院荣誉首席研究员李经纬先生,为研究生院举办的中医药信息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班讲授中国医学史课程. 中医药信息管理硕士学位课程班的60名学员,分别来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科技中心、北京市属中医药单位与中国中医科学院.他们的大学学历大多不是医学院校毕业,现在从事中医药信息、管理等专业的工作,利用周末和晚上的时间攻读硕士学位课程.他
先大父余奉仙(1860-1939年),字涤凡,晚号"咸丰遗民",江苏阜宁县人(图1).其先辈係从安徽龡县迁至江苏(何年由安徽迁居江苏,已失于考订),幼年攻习儒学,医业承教于其父赞襄公(据先父无言公称:我的先曾祖赞襄公约生活于清·道光迄光绪中期,详细生卒年代亦失于考证),生平以医鸣世,并以医术传授于先大父奉仙公,他老人家幼年资质聪颖,读书善悟,对于奠基经典医著(如<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清末民初台湾名中医黄玉阶,医德高尚,医术精湛,尤其在疫病的防治方面,贡献卓著.他在从事医疗工作的同时,还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移风易俗,推动社会的进步.他的医德与医术,不仅是当时业界的楷模,而且对世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20世纪50年代初,社会上的开业医务人员在各地卫生主管部门领导下,根据自愿的原则,组织联合诊所,负责当地一定范围内的基层医疗和卫生防疫工作.国家按照"有利生产,简便易行,民主管理,勤俭办所"的方针,对联合诊所进行鼓励和扶植,如允许联合诊所附设药柜并免征工商业税.广州市卫生局遵照中央卫生部的指示,积极鼓励和引导全市联合诊所附设药房、药柜,不仅极大地方便了广大群众就医,确保了联合诊所的收支平衡,也提高
2010年7月22~26日,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中医医家及其传记研究培训班"暨"医家传记研究的继承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江西庐山召开.这两项活动是依托中国中医科学院立项的自主选题创新团队"历代名医传记资料调研与编纂"项目而举办的。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进一步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中医临床研究》杂志(CN11-5895/R;ISSN1674-7860)正式创刊,半月刊,大16开本,148页,定价15形册(全年定价360衫年)。《中医临床研究》杂志作为新型临床医疗工作者的技术交流平台,将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