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号呜咽尽惆怅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hh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人悲观地叹息:瑞士的象征——阿尔卑斯长号在阿尔卑斯山中快消失了。然而,时至今日,它仍然有如天籁之声,顽强地流淌在阿尔卑斯山民的血液中……,暮色茫茫,夕阳西下,余辉晕染着阿尔卑斯群山。一个远离家人的牧羊人,独自站在山巅,在羊群的默默陪伴下,吹起了长长的号角,用那悠长的呜咽向群山诉说着不尽的惆怅。这幅忧郁的画面贯穿了阿尔卑斯长号500多年的漫长历史。
  考古学的研究将阿尔卑斯长号的历史追溯到2000年之前。在欧洲,长号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500多年。最初它是牧羊人的简陋乐器,除此以外,它还是在山村中传递信息的工具。
  莫尔然村海拔1500米,位于一个不大的山谷中,四周被数座2000多米高的大山所包围。山上森林郁郁葱葱,有山间小路通向四面八方。我选择了一条小径向上走去。起初是密密的树林,林间小路上铺满厚厚的木屑,踩上去十分舒服,泥土和松脂的清香更是怡人。越往上,树木逐渐稀疏,草甸却越来越茂盛。渐渐地,森林消失在脚下,四周变成了一片花的海洋。环顾四周,不见任何人迹。厚厚的草甸上一蓬蓬、一簇簇的不知名的山花在阳光下竞相开放,自由自在地展示着蓬蓬勃勃的生命。大山像守护神一样温厚地拥抱着自己怀中这些微不足道却各具特色的大自然之子。
  山路还在缓缓向上。转过一个山弯,跃入眼帘的画面让我不觉屏住了呼吸: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崖像一面巨屏,一览无余地出现在脚下山谷的那一边。山峰那熟悉的轮廓让我欢呼脱口而出:“米迪峰!”米迪峰是瑞士西南部阿尔卑斯山最美丽的山峰之一,它的身影曾出现在不知多少瑞士莱蒙湖区的风光照中。它的壮丽与莱蒙湖的秀美和湖畔古老沧桑的什壅古堡遥遥相望,湖光山色和自然历史融为一体,构成了瑞士这个美如仙境的国家的最美画面。面前的米迪峰上,连铁灰色的岩石间的条条沟壑都清晰可见,近得似乎再向前一步就可踏上它巨石嶙峋的身躯。但是脚下却是一条深深的山谷。
  山风吹来,薄雾像轻纱般从谷底袅袅升起,无声地暗示着天堂与人间的不可逾越。这边草甸上,山花怒放着。有三五头不知从何而来的奶牛在安祥地吃着草,对身边野花的美丽无动于衷。在这自在到庸懒、自然至无欲的天地中,我突然感到人类语言对大自然的赞美显得如此苍白、做作。
  就在此时,似有似无地从极远的地方传来了一阵有如天籁之声般悠缓的旋律,如泣如诉,如叹如歌。这是一支阿尔卑斯长号在向大山发出了呼唤,是一棵曾生长在山坡上的桦树在用它的身体向大山母亲倾诉着心声。晚霞染红了群山,暮色在山谷中升起,正是阿尔卑斯长号吹响的传统时刻。我情不自禁地在山间小路上奔跑起来,迎着那隐隐约约的音乐。
  它在山谷、在林间、在四周的空气中飘荡着,时而清晰悦耳,时而细弱如游丝。我辨不清它的方向,它好像来自四面八方。但我知道它就是那几百年前孤独的牧人向大山倾诉的回声。在越来越清晰的长号声中我赶回了莫尔然村。长号节最精彩的部分——黄昏音乐会已经开始。来自不同地区、不同山村的代表队轮流出场,吹奏起不同主题、不同风格的民歌。他们时而独奏,时而集体合奏,时而两支长号对奏。音乐将人们带进阿尔卑斯山的秋季,牧人将牛群赶上高山肥美的草场,在那里度过整个牧季。
  他们远离自己的家人,孤身一人与牛羊日夜为伴,傍晚牧归之时却有家难回,面对莽莽大山,无限的惆怅通过长号的呜咽倾诉出来。那舒缓和谐的旋律就像大自然的旷古回声,给他们以心灵的安慰。偶然,除了大山的回声外,他们还可以听到不知在哪一处山巅的另一支长号的回应。于是两个孤独的人就这样站在可遥遥相闻却不可目及的山巅,隔着纵横的山谷,吹响各自的长号,凭着那绵长的旋律一应一答,交流着语言不能传达的情感,以帮助他们度过那漫长的时光。
  在音乐节的最后,号手全体上场,排成一个巨大的弧形。几十把长号像一把展开的巨扇。号阵前,两名身着瑞士民族服装的山民高高地舞起瑞士国旗。国旗在空中翻飞,号角齐鸣,深沉悠扬的旋律在山谷中久久荡漾。这音乐声在向世人宣布:长号没有在大山中消失,它将永远在阿尔卑斯群山中回荡。
其他文献
春暖花开,又到了旅游旺季。在法国巴黎埃菲尔铁塔观光层、日本神户通天阁、中国香港迪斯尼乐园、英国伦敦大笨钟全球132个国家和地区的各个旅游景点,几乎到处可以见到黄皮肤、黑眼睛,持各种口音的中国人,其中不乏说着一口“刮辣松脆‘闲话’”的上海游客。    根据国家统计局计算办法和国际核算标准,2006年上海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分别为7189美元和7490美元。另据上海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07年1-9
农村经济的发展为旅游产业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服务和基础,而乡村旅游的兴起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农发行作为建设新农村的银行,在业务范围不断拓展的新形势下,立足
有关冰灯的民间传说    冰灯,主要是流行于中国北方的一种古老的民俗艺术。由于黑龙江所处的独特的地理环境,往往被视为最早形成冰灯艺术的地方。我们在此也发现了相关的民间传说。  最为流行的传说,是相传在很早以前,在松花江流域的松嫩平原,冬季的夜晚,三五成群的农夫和渔民喂马和捕鱼,他们所使用的照明工具正是用冰做成的灯笼。这便是最早的冰灯。据说,那时冰灯的制作工艺十分简单,只需把水放进木桶里冻成冰坨、凿
商海试水,小巷“死角”变旺地段海飞在回顾当初踏进酒店业,在苏州仓街开出第一家“吴地人家”时,他说:“我一不小心把酒店做火爆了。”段海飞在经营巨岩景观工程公司时,每年
“小社出大书”之一——《中国历代服饰》学林出版社成立之初,出版局领导就要求“学林”要办出特色,要在改革上不声不响地起步,要“出书、出人、出经验”,不要走其他出版社的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8月8日,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之际,80余位国家元首在鸟巢共同享用了首旅集团提供的自助餐,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何振梁先生表示:本届奥运会中国能得到多少枚金牌还不知道,但
从常德市相关部门传来喜讯:花岩溪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将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重点搞好4个旅游项目的开发。“农家乐”:以农户的休闲中心为基础,进行提质升级,开辟蔬菜园、垂钓
穿越千年的时空,头戴富贵牡丹花、身着戏装的诗仙李白醉卧长安,郁郁寡欢;身骑赤兔马、手执偃月刀的关老爷威风凛凛、千里走单骑;英姿飒爽、明艳动人的穆桂英披挂上阵,巾帼不
寺以山名,以地名,或以佛名多见,但以花名少见。昆明东郊瑞应山麓的昙华寺就是以花为名的一座古寺。昙华寺建于明朝崇桢年间,原为明成化年间光禄大夫施石桥的别墅,后由其曾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