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9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3
【摘要】心内科由于病情复杂和发病快的特点使其护理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心内科的护理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和关注。有些心内科的护理人员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服务观念不到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本研究就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观念,主要是为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和职业道德,并且将负荷的工作情况改善了,帮助心内科的患者护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也将心内科的护理安全进行有效地防范。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一直是医疗工作中较为重视和敏感的工作,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需求,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会因为发生超过相关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情况,包括患者心理、身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死亡,所以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项必备条件,能反映护理质量,也能提高整个护理水平[1]。心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的听力视力不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自理能力差、易摔倒、坠床、心肺功能差等意外。所以2003年WHO的"保健质量:患者安全"报告中号召大家对医院患者的安全问题给予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并研究用以保障患者的安全[2]。所以本研究将心内科的医护人员集中起来,就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拿出来讨论,并献出对策,以降低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
1. 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
心内科患者发生安全的因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因素,因为心内科患者自理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对自身疾病和抗病能力欠缺认识,另一部分是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没有将患者的病情详细多次告知,还要将患者用药的速度和剂量进行详细多次告知,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以免发生心衰及心律失常、低血压、洋地黄中毒、跌倒等意外。
2. 安全问题的管理对策
2.1 入院评估
心内科患者的病情分布大,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安排病室,以便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抢救,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留陪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分级护理落实流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查对制度等,保证静脉输液合格率[3]。使用腕带和床头卡识别患者。管理患者的重点环节,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且就重点进行加强管理。研究发现重点还包括开水房、卫生间等设施,将这些地方定期检查,并设专人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还有一些重点是时间上的,避免在夜间、节假日和就餐时段发生意外,所以需要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在特殊时段进行工作的协助,从而加强防范,避免意外的发生。对于容易感病得患者,需要卫生干净和手术环境和住院环境,对于医院的废弃物也需要做分类处理,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2.2 加强监护与管理
心内科常见病症为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塞等,这些病人是需要被安排在监护室,便于观察和抢救。就患者情况备齐抢救物品,定期检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心内科患者的老年人,行动不便,易发生意外,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入院护理进行宣教,评估患者坠床可能,做好防护措施评估,加密巡视病房的次数,还可以留伴防止意外[4]。
2.3 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健康是病人病情稳定的基础,多数心血管疾病不易治愈,是由于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双重压力造成的,因此对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实施责任制护理,要求他们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对待患者,热情鼓励患者,缓解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5]。
2.4完善护理安全的相关制度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是由护理组长、护士长、科室安全管理员组成的三级体制。制订一些制度[6-7],有《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定期检查,防治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每周有必要召开一次护理质控会议,分析工作中安全隐患,动态分析护理安全的实施前瞻性。应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逐级上报严重差错事故,同时科室就差错事故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修改工作中的不合理情况。
3. 结论
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保障患者安全[8]。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是当今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8]。我科将安全管理运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通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以及特殊用药的管理,构建起了安全的气氛,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但护理安全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所以,要着力改变"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的事"的错误认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参与安全护理,充分体现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和义务[9]。
参考文献
[1]韩清萍.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06, 13(9): 83-84.
[2]刘红娟. 护理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下旬版, 2005, 21(2): 73-74.
[3]刘国华. 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4): 105-106.
[4]梅静, 郭小平.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 7(2): 126-127.
[5]马文霞.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及对策[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10): 231-231.
[6]李爱兰.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7): 42-43.
[7]张凤清, 李珍, 黄体纯.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2005, 21(6): 67-68.
[8]季曉鹏, 王志红, 陈亚华. 国外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2007, 23(2): 58-59.
【摘要】心内科由于病情复杂和发病快的特点使其护理具有更强的特殊性,心内科的护理安全问题越发受到重视和关注。有些心内科的护理人员存在一系列问题,表现在护理人员配置不足、护士综合素质较低、服务观念不到位、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所以本研究就问题提出针对性的解决观念,主要是为了增强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合理的配置护理人员,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和职业道德,并且将负荷的工作情况改善了,帮助心内科的患者护理工作更好的开展,也将心内科的护理安全进行有效地防范。
【关键词】心内科护理; 安全问题; 对策分析
护理安全一直是医疗工作中较为重视和敏感的工作,是人类最基本的一个需求,在实施护理的过程中,患者会因为发生超过相关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情况,包括患者心理、身体结构或功能上的障碍、损害、缺陷或死亡,所以护理安全是保证患者安全的一项必备条件,能反映护理质量,也能提高整个护理水平[1]。心内科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的听力视力不好、出现体位性低血压、自理能力差、易摔倒、坠床、心肺功能差等意外。所以2003年WHO的"保健质量:患者安全"报告中号召大家对医院患者的安全问题给予关注,采取切实的措施监控医疗差错和患者的安全问题,并研究用以保障患者的安全[2]。所以本研究将心内科的医护人员集中起来,就患者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拿出来讨论,并献出对策,以降低护理工作缺陷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
1. 安全问题发生的因素
心内科患者发生安全的因素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患者因素,因为心内科患者自理能力差,缺乏安全意识,对自身疾病和抗病能力欠缺认识,另一部分是护理工作人员工作不够认真细致,没有将患者的病情详细多次告知,还要将患者用药的速度和剂量进行详细多次告知,所以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具体情况,重视患者的主诉,以免发生心衰及心律失常、低血压、洋地黄中毒、跌倒等意外。
2. 安全问题的管理对策
2.1 入院评估
心内科患者的病情分布大,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将患者安排病室,以便于观察患者的病情和抢救,根据患者病情必要时留陪伴。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及操作分级护理落实流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护理查对制度等,保证静脉输液合格率[3]。使用腕带和床头卡识别患者。管理患者的重点环节,主要表现在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并且就重点进行加强管理。研究发现重点还包括开水房、卫生间等设施,将这些地方定期检查,并设专人管理,及时排除安全隐患。还有一些重点是时间上的,避免在夜间、节假日和就餐时段发生意外,所以需要增加护理工作人员在特殊时段进行工作的协助,从而加强防范,避免意外的发生。对于容易感病得患者,需要卫生干净和手术环境和住院环境,对于医院的废弃物也需要做分类处理,避免二次感染的发生。
2.2 加强监护与管理
心内科常见病症为急性心衰、严重心律失常和急性心肌梗塞等,这些病人是需要被安排在监护室,便于观察和抢救。就患者情况备齐抢救物品,定期检查,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心内科患者的老年人,行动不便,易发生意外,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入院护理进行宣教,评估患者坠床可能,做好防护措施评估,加密巡视病房的次数,还可以留伴防止意外[4]。
2.3 心理康复指导
心理健康是病人病情稳定的基础,多数心血管疾病不易治愈,是由于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双重压力造成的,因此对护理工作人员可以实施责任制护理,要求他们主动与患者交谈,耐心对待患者,热情鼓励患者,缓解心理冲突,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5]。
2.4完善护理安全的相关制度
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是由护理组长、护士长、科室安全管理员组成的三级体制。制订一些制度[6-7],有《不良事件上报制度》、《护理安全防范措施》和《护理安全管理制度》,要求护理工作人员不定期检查,防治差错事故和意外事故的发生。每周有必要召开一次护理质控会议,分析工作中安全隐患,动态分析护理安全的实施前瞻性。应按照不良事件上报流程逐级上报严重差错事故,同时科室就差错事故进行及时的分析总结,提出针对性的整改措施,修改工作中的不合理情况。
3. 结论
安全管理是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可以保障患者安全[8]。加强护理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地防止护理纠纷、差错事故的发生,是当今摆在护理管理者面前的一项紧迫而艰巨的任务[8]。我科将安全管理运用到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护理管理中从健全安全管理制度、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入手,通过对重点患者、重点环节以及特殊用药的管理,构建起了安全的气氛,也提高了护理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从而防范了差错事故的发生,进一步确保患者的安全。但护理安全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需要全体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尤其是需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所以,要着力改变"护理工作是护理人员的事"的错误认识,鼓励患者及其家属正确参与安全护理,充分体现患者及其家属的权利和义务[9]。
参考文献
[1]韩清萍.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原因及对策[J]. 护理学报, 2006, 13(9): 83-84.
[2]刘红娟. 护理安全管理与事故防范研究进展[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下旬版, 2005, 21(2): 73-74.
[3]刘国华. 心内科老年患者护理安全问题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08, 2(4): 105-106.
[4]梅静, 郭小平.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的分析及对策[J]. 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 2009, 7(2): 126-127.
[5]马文霞. 心内科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原因及对策[J]. 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10): 231-231.
[6]李爱兰. 心内科住院患者护理需求调查分析与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7): 42-43.
[7]张凤清, 李珍, 黄体纯. 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及对策[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2005, 21(6): 67-68.
[8]季曉鹏, 王志红, 陈亚华. 国外护理安全管理的经验与启示[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上旬版, 2007, 23(2): 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