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Do it yourself自已动手做
DIY是“Do比Yourself”的英文缩写。兴起于近几年,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没有性别,年龄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利用DIY做出来的物品自有一份自在与舒适。
DIY并不是“准专业发烧友”的专有行为
很多人认为DIY是准专业发烧友的才会做的疯狂事,或钦佩羡慕、或觉得虚荣无用,其实不然,在国外从尖端的设备制造商到终极的设备使用者,从专业的从业人员到发烧友,DIY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无论改装,还是独立制造,甚至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必要行为。现在处处都主张个性.对画面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就对设备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至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小到个人行为的独立制片都有很多DIY的成功实力,DIY的设备也是五花八门,从摄影机到各种都叫不出名字的特殊器材应有尽有,几乎涵盖了制作流程中每个环节的设备个体,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力尝试DIY,切忌不要惧怕DIY,更不要嘲笑那些DIY的先行者,our dream is come true bV diy。
我本来想给自己起个网名叫悬乎,可打出来个炫火,挺好炫目的火焰其实我是一个比较有表现欲的人,一个人飘在没有目的的城市,做着没有目的梦。
2001年的夏天曾经一个人背着滑翔伞想去珠峰,因为路过敦煌恰逢老谋子在阿克塞拍英雄,就跟制片提议想去看看,制片问我你是做什么的? “看热闹呗”“不像”,你带那么多相机干吗,”“我……业余爱好”“……去可以,但不能带相机“我想了想,来敦煌机会不多,当年上初中学画画的时候梦想来看看敦煌的壁画,再说了看老谋子拍戏机会多着呢。这不,今年老谋子新片我又来了。
N年前做广告摄影的时候想去ELLE做摄影,可人家很婉转的说;“有机会我们会和你约片的”为了圆我的时装设计梦我又把我一年的青春献给了服装,打板啦,立裁啦,面料啦,为了能看到法国时装台最新的资讯,我还自己攒了一台卫星接收机。当时我对自己说:“做不了最棒的时装设计师,那我也能做最棒的时装摄影”然后,刘俊来了,娟子也来了。
其实第一次见到阿莱摄影机还是几个月以前的事,当时在拍麦当劳的广告,我设计了一款脉冲无级变速的移动轨。因为结构承重设计的不是太合理让我下定决心对电影拍摄附件做一些革命性的改进。凭着三年的发动机车间的机械加工经验和九五年在中央工艺美院仅仅是因为感兴趣而学的工业设计,我做了第一款产品手持DV减震器,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记得当时毕业创作主题是“四季”用不同的面料搭配着具有四季特征的流行色,背景音乐的选择是梁祝的旋律,还没毕业。我的导师就约我去她的工作室帮她做设计,还没毕业,课程里面有一项店面设计,我跟院长说我想我可以来教了,因为做店面设计我有八年的实战经验。至于时装摄影课吗早晚的事……
认识小胖应该是四年前的冬天,他当时在给“瞬间世界”做改版,我顶多是个技术支持,瞬间没有改版,我们选择了旅游卫视,两个人签下了一个栏目——名字叫“DV影像游侠”,我做摄像兼制片兼导演兼司机,在那年新年的第一天午夜,我们开着一辆捷达在长安街上飞奔任细雨和冷风扑打在脸上.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中国第一档DV栏目。半年后凤凰卫视推出了《DV新世代》……
在电影拍摄辅助器材领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在此,我要感谢一直在帮助我的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
我也是从DIY开始。
G-ka系列周边辅助产品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DVjib小摇臂更是广大经营性影视从业者和发烧友的偏爱,但大家可能还不清楚,我今天的产业化也是从昨天的DIY开始。我从事影视行业已有八年多了,可能是在电影制片厂工作的缘故吧,所接触的各种专业设备比较多,尤其是进口的设备,我也经历了从向往到接触、从神秘到熟悉的过程,恰恰是这个过程也让我渐渐的发现很多设备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于是我便萌生了DIY一些周边设备的想法,我的首选是制作一款自己理想中近平完美的小摇臂,因为它对画面的改善最明显,从那时起我开始收集资料、综合众多设备的优点,开始自己设计和试制,说到这里我到是有一些便利之处,首先我除了对喜欢影视之外,还比较喜欢机械.其次我父亲也搞工业自动化的设计,并且我的亲戚还有一个电影机械设备厂。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事业获得成功。我从一开始就注重设备的专业化和实用性,所有的零件全部CAD辅助设计,力求所有的零件都尽量做到完美,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2001年春天我终于完工了,记得当时我们单位正筹拍一部新戏,我就趁机把DIY的摇臂拿到剧组,所有的同事都围过来欣赏,也发表了各自的“八卦”意见,导演当时说:“不比进口的设备差,以后就租你的了。”电视台的朋说:“设计的还挺轻巧,小汽车就可以带走,太便于携带了。”之后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摇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很多朋友拍片找我租,后来干脆有人要找我购买,2002年春节我向家里的亲戚提出正式组建一个集产品研发,生产,租赁。特殊器材定制,道具制作于一身的实体,从此我便逐渐走上了正规产业化的道路。但到现在我也从来没有抛开DIY,只不过原则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说白了就是为满足了自己的虚荣,而现在是为了摸索行业的导向,“将很多高不可攀的电影设备和概念移植到DV领域,服务于更为广大的DV、HDV拥有者的高层次需求”是我的理念,现在DIY已成为了我发展方向的一种尝试,对技术的一种验证,也确立了我的目标产品,我相信我DIY的直觉,所以DIY永远是我产业化的第一步。
我尝试着集成一个现场节目制作系统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在拍摄和制作现场最需求的因素是什么?是质量,操作专业,应用灵活,稳定性.还有什么?逐渐我的思路锁定在以突出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征上。具体化就是一个完全内部连接的单箱载系统,可以移动使用到任何现场,在10分种之内安装调试完毕。
各种设备的手册摆在我面前,当我看到datavideo的SE-800切换台,TLM--404液晶显示器和JVC的摄像机控制器RM-210时,我的构思完成了。这是一个标准的演播室构架,完全后台的操作方式,广播级的信号指标,可以应用到专业电视台。我为它选择了一个高级的承载系统,飞行箱。一个整体铸塑、铝合金框架结构,弹簧减阵系统。现在流行的称呼是箱载EFP系统。
箱载系统设计有一些小的细节,在使用方便上有突出的作用。
为SE-800和它的操作/提示控制器设计了专门的折叠式操作结构,这个结构减小了切换台的伸缩长度,为后面的连接电缆留出了可伸缩空间。
各种设备使用的AC/DC电源也很麻烦,特别是很多适配器在箱子内不好固定,走线很乱。我专门设计了AC/DC电源总成,安装在-U的标准机架上,只需按一个开关就开始工作。所有与外部可能的连接都设置在后面板上,箱体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系统,这样就达到了特别的稳 定性和方便性,系统可以在10分钟内开始工作。
当系统接入四台摄像机时,四个显示器已经占满.我又开发了显示器的可切换输入控制,每个显示器可以显示2路视频,这样显示器还可以显示节目输出和录像机信号。
很多玩家很喜欢我的系统,但他们没有能力使用EFP摄像机,他们提出使用DV摄像机的四讯道系统。虽然我使用的SE-800切换台有DV输入接口,但我要设计专门的通话和提示接口来代替原来摄像机CCU所具有的通话和提示功能。我将切换台的提示信号先接入通话主机,与通话信号一起用一条多芯电缆输出,到摄像机通话包,从通话包分离出通话和提示信号到耳机和提示灯。这样解决了普通摄像机的系统使用问题,其优点是可以使用各种DV摄像机,系统价格也从40万降低到小于10万。我为系统起了名字,叫SWitchbox,表现在一个箱里的切换系统。前一个叫SWitchboxl,后一个叫SWltchbox2。
还是有人觉得贵,还需要更便宜的系统。Datavideo建议我用SE-500试一试。
SE-500有一个特点,具有四画面的提示输出,正好可以利用。系统显示使用一个双七寸显示器,一个接四画面,另一个接节目输出。通话和提示使用和switchbox2一样的方式。在录像机的使用上我做了另外的改进。低价格要求使用更便宜的录像机,系统还要设计得更小巧。我将摄像机设计安装在箱的背面,将录像机遥控接收器接到面板上,还在前面控制。这样整个系统更小型化了,价格更降低到小与5万。这个系统可以以Y/c和复合方式接4台摄像机,节目记录成DV/DVCAM磁带,最长记录时间达到276分钟,他的名字叫SWitchbox3。
从高质量全功能,到简单、便宜,系统从SWitchboxl到SWitchbox3,从12U的高度,降低到9u,再降低到6U。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单箱载和一插即用,只需按一个电源开关和系统完全内部连接。这个特点到实际现场就是安全、可靠、和轻松。这就是系统设计的价值所在。
斯坦尼康在美国应该有30年的历史了,伟大的Garrett Brown设计了斯坦尼康,也得到了美国奥斯卡摄影器材终身成就奖,斯坦尼康使美国的电影工业改变了拍摄方式,造就了全世界拍摄电影的新领域。
如果有一套斯坦尼康,你可以省掉很多器材的租用或是轨道等运送的问题,可以减少很多架轨道或是安排运镜走位的时间,节省很多预算的。斯坦尼康的最大功用是机动性方便,可以很多角度拍摄,跟一般三脚架所搭配拍摄的画面是相辅相成的,就要看导演或是摄影师怎么运用它了。
第一次开发斯坦尼康的时候,是拿当时流行的产品滑车来改良的,装上摄影机测试时,结果摄影机东倒西歪的晃动着,当时的感觉只有纳闷可以形容。而且不少网友看见我们设计的原型器材与画面,甚至不留情面的批评。到底是什么原理能够让摄影机很稳定拍摄,又可以适合多种DV摄影机的重量。
跨领域的设计,确实让我们研发的小组,领略到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不过敢跨出第一步,这座山也就不那么险峻难以超越。这期间得到网友阿圣和杰瑞米的帮助。一天下午,我约了dvworld的朋友陪我在炎炎的热天下测试,我便拿着斯坦尼康跟着他们走路拍摄跟跑步等,拍完以后马上看影片,结果让我们很讶异㈠居然画面很稳定了,不左右摇晃,我很感动的快流出眼泪…终于可以了㈠后来测试影片在dvworld公布,得到很大的回口向。
在原型产品完成之后,在台湾透过摄影界的好友,进行试拍,效果趋近于当初的原始概念,不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面,为了不抵触国外其他厂商的专利权,第二代的原型产品,开始进入小幅修改的阶段,为了让效果更加显著,甚至还向曾经在国外,参与实地操作的专业人士,讨论研究,把他们的经验加以参考。
有了摄影同好不断的提供意见,这套器材的稳定度,已经不输给国外高售价的同型产品,而且在价格上,能够让许多入门的家用者或是专业的摄影工作者,都可以接受,完成了当初设计团队所订定的方向:那就是产品高级化,价格大众化。
当初为这个斯坦尼康命名为XTR-600,后来我到美国跟加拿大等地方学习,得到美国专业摄影师的指导,学到很多关键技术,2004年们月改进后的XT-600A上市,2005年底XT-600AA上市,获到很多的回口向。2005年9月在台湾导演张作骥先生的电影“蝴蝶”中成功运用了配套电影机的XTR-700A进行拍摄。2006年改良版的XTR-600AApro加上电池跟屏幕还有无线发射器,可以由斯坦尼康摄影师在拍摄时,导演可以在现场看无线接收器到的拍摄画面,不用跟着摄影师看屏幕,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长达将几年的开发,其中有形的付出,例如开发成本,人力的消耗,当然相当的巨大,不过感受最深刻的,其实是这其中无形的收获。过去华人世界在影像拍摄上面,一向跟不上欧美水准,虽然与其发展历史有关,但是其中的关键,就是器材的开发,还有专利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这次的研发,打破了欧美厂商的垄断,让大家了解未必要高价格,才有高品质,甚至是还把这样的理念,反攻到国外市场,其中不乏外国影像工作者.也向我们采购,这绝对是一项让人骄傲的果实.也让华人的设计能力,跃上国际舞台,与其它的厂商一较长短。
我的第一台购买的DV使用原装电池顶多只能撑一个半小时,觉得时间太少,原装电池只有850mah的容量,比我的索爱W900电池的容量还要小。原装电池容量很小那就只能再买一块大容量电池了,可是一问价格要将近300元,还是国产兼容电池,如果是原装那更贵了。
我察看了一下原装电池的电压是7.4V,于是我就有自己DtY外接供电电池组的打算了,当然为了成本就要选择充电电池了,而且要用锂电池。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又不存在过充问题,是最理想的选择。于是到海龙,一开始打算用手机电池,但打听到价格太贵,便找到了个杂牌的工业包装电池,标称容量是1200mAh,3.SV电压,一块标价6元,于是买下两块,外加一个万能充电器。将这两个电池串联就是7.2V电压,由于是兼容电池,做工看起来又比较粗糙,估计容量没有标称的那么高,但配合原装的850mah的电池也就能满足平时的需要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电子基础。
DIY是“Do比Yourself”的英文缩写。兴起于近几年,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简单来说,DIY就是自己动手没有性别,年龄的区别,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做,利用DIY做出来的物品自有一份自在与舒适。
DIY并不是“准专业发烧友”的专有行为
很多人认为DIY是准专业发烧友的才会做的疯狂事,或钦佩羡慕、或觉得虚荣无用,其实不然,在国外从尖端的设备制造商到终极的设备使用者,从专业的从业人员到发烧友,DIY早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无论改装,还是独立制造,甚至已成为一种很普遍的必要行为。现在处处都主张个性.对画面的要求也不断的提高,这就对设备与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至乔治卢卡斯、斯皮尔伯格,小到个人行为的独立制片都有很多DIY的成功实力,DIY的设备也是五花八门,从摄影机到各种都叫不出名字的特殊器材应有尽有,几乎涵盖了制作流程中每个环节的设备个体,所以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实力尝试DIY,切忌不要惧怕DIY,更不要嘲笑那些DIY的先行者,our dream is come true bV diy。
我本来想给自己起个网名叫悬乎,可打出来个炫火,挺好炫目的火焰其实我是一个比较有表现欲的人,一个人飘在没有目的的城市,做着没有目的梦。
2001年的夏天曾经一个人背着滑翔伞想去珠峰,因为路过敦煌恰逢老谋子在阿克塞拍英雄,就跟制片提议想去看看,制片问我你是做什么的? “看热闹呗”“不像”,你带那么多相机干吗,”“我……业余爱好”“……去可以,但不能带相机“我想了想,来敦煌机会不多,当年上初中学画画的时候梦想来看看敦煌的壁画,再说了看老谋子拍戏机会多着呢。这不,今年老谋子新片我又来了。
N年前做广告摄影的时候想去ELLE做摄影,可人家很婉转的说;“有机会我们会和你约片的”为了圆我的时装设计梦我又把我一年的青春献给了服装,打板啦,立裁啦,面料啦,为了能看到法国时装台最新的资讯,我还自己攒了一台卫星接收机。当时我对自己说:“做不了最棒的时装设计师,那我也能做最棒的时装摄影”然后,刘俊来了,娟子也来了。
其实第一次见到阿莱摄影机还是几个月以前的事,当时在拍麦当劳的广告,我设计了一款脉冲无级变速的移动轨。因为结构承重设计的不是太合理让我下定决心对电影拍摄附件做一些革命性的改进。凭着三年的发动机车间的机械加工经验和九五年在中央工艺美院仅仅是因为感兴趣而学的工业设计,我做了第一款产品手持DV减震器,从此就一发不可收拾。
我记得当时毕业创作主题是“四季”用不同的面料搭配着具有四季特征的流行色,背景音乐的选择是梁祝的旋律,还没毕业。我的导师就约我去她的工作室帮她做设计,还没毕业,课程里面有一项店面设计,我跟院长说我想我可以来教了,因为做店面设计我有八年的实战经验。至于时装摄影课吗早晚的事……
认识小胖应该是四年前的冬天,他当时在给“瞬间世界”做改版,我顶多是个技术支持,瞬间没有改版,我们选择了旅游卫视,两个人签下了一个栏目——名字叫“DV影像游侠”,我做摄像兼制片兼导演兼司机,在那年新年的第一天午夜,我们开着一辆捷达在长安街上飞奔任细雨和冷风扑打在脸上.眼前浮现出来的是中国第一档DV栏目。半年后凤凰卫视推出了《DV新世代》……
在电影拍摄辅助器材领域还有很多事情等着我去做。在此,我要感谢一直在帮助我的导演、摄影师、灯光师、录音师……
我也是从DIY开始。
G-ka系列周边辅助产品可能大家并不陌生,尤其是DVjib小摇臂更是广大经营性影视从业者和发烧友的偏爱,但大家可能还不清楚,我今天的产业化也是从昨天的DIY开始。我从事影视行业已有八年多了,可能是在电影制片厂工作的缘故吧,所接触的各种专业设备比较多,尤其是进口的设备,我也经历了从向往到接触、从神秘到熟悉的过程,恰恰是这个过程也让我渐渐的发现很多设备存在的一些欠缺之处,于是我便萌生了DIY一些周边设备的想法,我的首选是制作一款自己理想中近平完美的小摇臂,因为它对画面的改善最明显,从那时起我开始收集资料、综合众多设备的优点,开始自己设计和试制,说到这里我到是有一些便利之处,首先我除了对喜欢影视之外,还比较喜欢机械.其次我父亲也搞工业自动化的设计,并且我的亲戚还有一个电影机械设备厂。得天独厚的条件使我事业获得成功。我从一开始就注重设备的专业化和实用性,所有的零件全部CAD辅助设计,力求所有的零件都尽量做到完美,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2001年春天我终于完工了,记得当时我们单位正筹拍一部新戏,我就趁机把DIY的摇臂拿到剧组,所有的同事都围过来欣赏,也发表了各自的“八卦”意见,导演当时说:“不比进口的设备差,以后就租你的了。”电视台的朋说:“设计的还挺轻巧,小汽车就可以带走,太便于携带了。”之后让我没想到的是;我的摇臂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先是很多朋友拍片找我租,后来干脆有人要找我购买,2002年春节我向家里的亲戚提出正式组建一个集产品研发,生产,租赁。特殊器材定制,道具制作于一身的实体,从此我便逐渐走上了正规产业化的道路。但到现在我也从来没有抛开DIY,只不过原则有了很大的变化,以前说白了就是为满足了自己的虚荣,而现在是为了摸索行业的导向,“将很多高不可攀的电影设备和概念移植到DV领域,服务于更为广大的DV、HDV拥有者的高层次需求”是我的理念,现在DIY已成为了我发展方向的一种尝试,对技术的一种验证,也确立了我的目标产品,我相信我DIY的直觉,所以DIY永远是我产业化的第一步。
我尝试着集成一个现场节目制作系统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在拍摄和制作现场最需求的因素是什么?是质量,操作专业,应用灵活,稳定性.还有什么?逐渐我的思路锁定在以突出操作简单和使用方便的特征上。具体化就是一个完全内部连接的单箱载系统,可以移动使用到任何现场,在10分种之内安装调试完毕。
各种设备的手册摆在我面前,当我看到datavideo的SE-800切换台,TLM--404液晶显示器和JVC的摄像机控制器RM-210时,我的构思完成了。这是一个标准的演播室构架,完全后台的操作方式,广播级的信号指标,可以应用到专业电视台。我为它选择了一个高级的承载系统,飞行箱。一个整体铸塑、铝合金框架结构,弹簧减阵系统。现在流行的称呼是箱载EFP系统。
箱载系统设计有一些小的细节,在使用方便上有突出的作用。
为SE-800和它的操作/提示控制器设计了专门的折叠式操作结构,这个结构减小了切换台的伸缩长度,为后面的连接电缆留出了可伸缩空间。
各种设备使用的AC/DC电源也很麻烦,特别是很多适配器在箱子内不好固定,走线很乱。我专门设计了AC/DC电源总成,安装在-U的标准机架上,只需按一个开关就开始工作。所有与外部可能的连接都设置在后面板上,箱体实际上是一个封闭系统,这样就达到了特别的稳 定性和方便性,系统可以在10分钟内开始工作。
当系统接入四台摄像机时,四个显示器已经占满.我又开发了显示器的可切换输入控制,每个显示器可以显示2路视频,这样显示器还可以显示节目输出和录像机信号。
很多玩家很喜欢我的系统,但他们没有能力使用EFP摄像机,他们提出使用DV摄像机的四讯道系统。虽然我使用的SE-800切换台有DV输入接口,但我要设计专门的通话和提示接口来代替原来摄像机CCU所具有的通话和提示功能。我将切换台的提示信号先接入通话主机,与通话信号一起用一条多芯电缆输出,到摄像机通话包,从通话包分离出通话和提示信号到耳机和提示灯。这样解决了普通摄像机的系统使用问题,其优点是可以使用各种DV摄像机,系统价格也从40万降低到小于10万。我为系统起了名字,叫SWitchbox,表现在一个箱里的切换系统。前一个叫SWitchboxl,后一个叫SWltchbox2。
还是有人觉得贵,还需要更便宜的系统。Datavideo建议我用SE-500试一试。
SE-500有一个特点,具有四画面的提示输出,正好可以利用。系统显示使用一个双七寸显示器,一个接四画面,另一个接节目输出。通话和提示使用和switchbox2一样的方式。在录像机的使用上我做了另外的改进。低价格要求使用更便宜的录像机,系统还要设计得更小巧。我将摄像机设计安装在箱的背面,将录像机遥控接收器接到面板上,还在前面控制。这样整个系统更小型化了,价格更降低到小与5万。这个系统可以以Y/c和复合方式接4台摄像机,节目记录成DV/DVCAM磁带,最长记录时间达到276分钟,他的名字叫SWitchbox3。
从高质量全功能,到简单、便宜,系统从SWitchboxl到SWitchbox3,从12U的高度,降低到9u,再降低到6U。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是单箱载和一插即用,只需按一个电源开关和系统完全内部连接。这个特点到实际现场就是安全、可靠、和轻松。这就是系统设计的价值所在。
斯坦尼康在美国应该有30年的历史了,伟大的Garrett Brown设计了斯坦尼康,也得到了美国奥斯卡摄影器材终身成就奖,斯坦尼康使美国的电影工业改变了拍摄方式,造就了全世界拍摄电影的新领域。
如果有一套斯坦尼康,你可以省掉很多器材的租用或是轨道等运送的问题,可以减少很多架轨道或是安排运镜走位的时间,节省很多预算的。斯坦尼康的最大功用是机动性方便,可以很多角度拍摄,跟一般三脚架所搭配拍摄的画面是相辅相成的,就要看导演或是摄影师怎么运用它了。
第一次开发斯坦尼康的时候,是拿当时流行的产品滑车来改良的,装上摄影机测试时,结果摄影机东倒西歪的晃动着,当时的感觉只有纳闷可以形容。而且不少网友看见我们设计的原型器材与画面,甚至不留情面的批评。到底是什么原理能够让摄影机很稳定拍摄,又可以适合多种DV摄影机的重量。
跨领域的设计,确实让我们研发的小组,领略到隔行如隔山的感觉,不过敢跨出第一步,这座山也就不那么险峻难以超越。这期间得到网友阿圣和杰瑞米的帮助。一天下午,我约了dvworld的朋友陪我在炎炎的热天下测试,我便拿着斯坦尼康跟着他们走路拍摄跟跑步等,拍完以后马上看影片,结果让我们很讶异㈠居然画面很稳定了,不左右摇晃,我很感动的快流出眼泪…终于可以了㈠后来测试影片在dvworld公布,得到很大的回口向。
在原型产品完成之后,在台湾透过摄影界的好友,进行试拍,效果趋近于当初的原始概念,不过在一些关键技术上面,为了不抵触国外其他厂商的专利权,第二代的原型产品,开始进入小幅修改的阶段,为了让效果更加显著,甚至还向曾经在国外,参与实地操作的专业人士,讨论研究,把他们的经验加以参考。
有了摄影同好不断的提供意见,这套器材的稳定度,已经不输给国外高售价的同型产品,而且在价格上,能够让许多入门的家用者或是专业的摄影工作者,都可以接受,完成了当初设计团队所订定的方向:那就是产品高级化,价格大众化。
当初为这个斯坦尼康命名为XTR-600,后来我到美国跟加拿大等地方学习,得到美国专业摄影师的指导,学到很多关键技术,2004年们月改进后的XT-600A上市,2005年底XT-600AA上市,获到很多的回口向。2005年9月在台湾导演张作骥先生的电影“蝴蝶”中成功运用了配套电影机的XTR-700A进行拍摄。2006年改良版的XTR-600AApro加上电池跟屏幕还有无线发射器,可以由斯坦尼康摄影师在拍摄时,导演可以在现场看无线接收器到的拍摄画面,不用跟着摄影师看屏幕,使用起来相当方便。
长达将几年的开发,其中有形的付出,例如开发成本,人力的消耗,当然相当的巨大,不过感受最深刻的,其实是这其中无形的收获。过去华人世界在影像拍摄上面,一向跟不上欧美水准,虽然与其发展历史有关,但是其中的关键,就是器材的开发,还有专利技术,掌握在他人手中。这次的研发,打破了欧美厂商的垄断,让大家了解未必要高价格,才有高品质,甚至是还把这样的理念,反攻到国外市场,其中不乏外国影像工作者.也向我们采购,这绝对是一项让人骄傲的果实.也让华人的设计能力,跃上国际舞台,与其它的厂商一较长短。
我的第一台购买的DV使用原装电池顶多只能撑一个半小时,觉得时间太少,原装电池只有850mah的容量,比我的索爱W900电池的容量还要小。原装电池容量很小那就只能再买一块大容量电池了,可是一问价格要将近300元,还是国产兼容电池,如果是原装那更贵了。
我察看了一下原装电池的电压是7.4V,于是我就有自己DtY外接供电电池组的打算了,当然为了成本就要选择充电电池了,而且要用锂电池。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又不存在过充问题,是最理想的选择。于是到海龙,一开始打算用手机电池,但打听到价格太贵,便找到了个杂牌的工业包装电池,标称容量是1200mAh,3.SV电压,一块标价6元,于是买下两块,外加一个万能充电器。将这两个电池串联就是7.2V电压,由于是兼容电池,做工看起来又比较粗糙,估计容量没有标称的那么高,但配合原装的850mah的电池也就能满足平时的需要了。有兴趣的朋友也可以试试看,当然前提是你要有一定的电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