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向不足攻克技巧
STEP1:先感知
实际上,转向不足是可以预知的,而且相对转向过度更容易解决。当转向不足时,这种感觉很微妙,进弯后,前轮抓地力感觉不足,并且向外侧滑动,这时驾驶者常面临的诱惑是给予更大的转向角。首先这是第一个要克服的错误理念,很简单,此时转向轮已经处于低抓地力状态,再多的转向角度已经没有意义,只会使转向轮以更大的角度向外推,而当前轮胎再次抓地时,它们反而会指向错误的方向!
所以当转向不足发生时,不能像转向过度那样去首先依赖方向盘,而搞明白道理后,首先要感受车辆带给你回馈的感觉,让车辆保持在牵引力的边缘,当发现不太可控时,最好的方法就是某种程度上降低你的车速。
产生转向不足的原因很多,除了车辆本身设置不佳的原因外,而在驾驶层面,有以下几点:1转弯时锁死刹车;2进弯车速过快;3过早加速。1是转向轮无法运作自然失去转向能力,2和3则是没有利用好前后重心载荷的分配。所以1的解决办法就是调整你的刹车点,尽量将制动力道与刹车距离控制在最大制动力与转弯力矩间的平衡点。
进弯速度过快的话,其实不论哪一种驱动方式的车辆都可能导致转向不足,所以要熟悉车辆特性,让自己的身体记住最快通过这个弯道的速度,如果尝试突破车辆极限,车身将失去平衡。
如果在弯心加速太多,如果车辆设置并不完美,那也可能会引发一些转向不足。这种情况是因为没有控制好加大油门时车身重心向后移导致重量和抓地力向后,这使得赛车前部的牵引力很小,从而造成不平衡。
STEP2:再行动
如何纠正转向不足,可以从入弯、弯心和出彎三个面向来分别解读。
入弯时转向不足是因为刹车和入弯时操作比较快速和激进,会对轮胎造成冲击,并使它们过早地失去牵引力。又或者刹车太轻,车速过快产生转向不足。在弯心的转向不足,重点是需要油门的平衡控制。无论是较长的弯道或是短促的弯角,平衡油门的阶段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这个阶段的转向不足应该通过控制油门来解决而尽量少用刹车。如果车辆在弯心仍然还是转向不足的话,可以在进入弯道时试着在短时间内保持刹车。至于出弯时的转向不足,唯一能做的就是对你的油门保持耐心。
关于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应对转向不足的开法,开前驱车是你需要去“等”,无论刹车、入弯、弯心、出弯,你都要等车的抓地力更大的时候,在一个平稳的状态下踩下油门。而高级的开法需要有良好的车辆熟悉与车感,利用油门、刹车与转向控制车辆的重心转移,在入弯前能够将车尾稍稍外甩进弯,从而解决转向不足的问题。
而四驱车型稍微复杂一些,不同车型由于不同的前、后轴扭力分配甚至还有左右动力分配,所以不同四驱车型的开法会有较大差别。虽然四轮都有动力,但即便后轮动力分配得更多,基本上四驱车依然是倾向转向不足的,此时可参照前驱车型的开法应对,亦未尝不可,但也可以比前驱车型稍早一点入弯,利用后轮的动力及四驱车的超强稳定性,以一种更高级的“四轮滑移”方式达到最大弯中速度。
转向过度攻克技巧
STEP1:先感知
后驱车型相对在控车上要比前驱与四驱车型上更加困难,在转向特性环节我们已分析过。所谓过度转向,简而言之就是后轮失去抓地力,或者说前轮抓地力>后轮抓地力。发生转向过度并且后轮胎失去牵引力时,需要很快做出反应,如果没有迅速的反应与操作,车辆可能会打滑旋转,大多数人的自然反应是反向打方向,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反应可能会稍晚,而且转向的量也可能会过多,而油门的控制也可能是缺失的。
这一切其实都是正常的,只是你需要时间去逐渐确立车感,通过学习,驾驶者可以开始逐渐熟悉车辆的反应与尝试更好地控制车辆,驾车会更加的老练,甚至开始预测过度转向何时发生。
STEP2:再行动
经过不断的实践锻炼,并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出什么时候车会打滑甩尾,这时候我们还是以入弯、弯心、出弯时的转向过度来解读如何解决。
1.进弯太快:超过进弯的极限速度快速进入一个弯道,汽车后部可能会相对前部失去更多抓地力,导致过度转向。此时你必须使用经过练习的反打方向和控制油门的技巧来稳定住车辆。
2.进弯制动太多:这和前者有些相似,但产生的方式不太一样,原理依然是刹车前悬挂压缩时,将重量和抓地力转移到汽车前部,使得汽车的抓地力分布不平衡,虽然前轮可以很好地转弯,但是后轮抓地力将会被限制,并且车辆可能会过度转向。此时你要检讨并在下一次减少刹车压力将车身重心更加平衡地进入弯道。
3.进弯转向过猛:过于猛烈地转弯可能会产生转向不足或过度转向,而此时如果前轮的抓地力很大,而你正在急转弯的话,汽车就会过度转向。所以解决办法是一直保持平顺平滑的转向动作,毕竟,过于猛烈的转向是非常粗暴错误的驾驶动作。
4.加速太猛:常出现在弯心或出弯时,右脚控制不住急迫的心态而踩油门太猛烈,可能会导致汽车后轮扭力过剩而突破抓地力。正确做法是时刻感受你的后轮抓地力的变化,平衡油门与抓地力之间的关系。当然,平顺的出弯油门控制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一门基本功,对于后驱车型来说尤其如此。
不得不佩服牛顿爷爷的真知灼见,他说的理就算放在300多年后的今天依然难以攻破,这点反映在不同驱动布局的车上,亦然!但说真的,在科技的进步下,如今的车已经越来越好开,越来越安全,并且快起来也比以前的车更快,过弯极限更高、更中性,不同驱动布局对于车辆操控性的影响已经越来越被淡化了。
那我们追求的驾驶乐趣在哪呢?小编认为,所谓“驾驶乐趣”就是能够和车找到—种有共鸣的沟通方式,前驱、后驱还是四驱?如今看来已经并不那么重要了,华晨宝马1系就是一个打破传统的好例子——这款车刚发布就被网友吐槽,但且不说这是厂家出于经济效益的决策,对于这种小车来说是否后驱其实真没有太大意义。要有驾驶乐趣?宝马有的是办法,而且不论哪种驱动布局,厂家都会加入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让车子尽可能保持稳定和中性。
我们比较反对的是“嘴炮党”——互联网上“键盘车神”基于“传统观念”打口水仗并不鲜见,这其中就包括驱动之争……由于多数豪华品牌的产品会采用后驱或四驱布局,久而久之形成高人一等的观念,尤其是因为后驱能漂移,更被一些人认为“开后驱才懂车”。但其实这个世界有人喜欢足球,‘有人喜欢篮球……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没必要踩一捧一,车也一样,自己开得开心就好,前驱、后驱、四驱,各花入各眼,都是好菜,更没必要拿驱动装逼格。管它啥驱,实际上场跑一圈,驾驶技术高、单圈成绩好的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