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输血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治疗方法。血液成分制备则是确保血液有效和安全的关键环节。成分制备的质量直接影响到血液质量、临床输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对于血液成分来说,主要是通过物理和化学等方法将全血分离为各种纯度和浓度较高的血液制剂,主要包括血浆成分和血细胞成分。现代相关医学研究表明,成分输血足以滿足患者对不同血液成分的需求,对献血者的血液实现了最大化的利用。但如何进行成分血液的制备和保存呢?
2招分离血液成分
目前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主要有离机血液成分分离和联机血液成分分离2种,具体如下:
离机血液成分分离这种分离法主要包括手工和自动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所采集的全血在无菌的多连袋内放置,离心后通过手工方法将其分作不同成分血。其优点是比较经济,操作简单。另一种方法是将采集到的血液放入无菌的多连袋,通过离心后使用自动血液分离机将其分离并装入别的无菌袋内。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条形码的识别、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记录,离心后的成分纯度很高。
联机血液成分分离该方法也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血液的分离过程中,要求献血者和单采的血浆机一直保持相连的状态,机器把收集到的献血者的血液通过离心抽提所需的血液成分,进而将它装在无菌的血袋内,同时将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血浆和红细胞的收集,且血液成分质量较高。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细胞分离机将采集的血液离心、分离为不同的血液成分并装入其他无菌血袋。
血液成分制备4方法
血液成分的制备,主要存在4种方法。
(1)先把所采集的全血进行过滤,通过重度离心,分别获取到少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和新鲜的冷冻血浆。对浓缩红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以制备成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对新鲜的冰冻血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能够制备出普通液体的血浆、缺乏Ⅷ因子的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
(2)全血不经过滤处理,直接重度离心后,将分离出的浓缩红细胞进行红细胞添加液、辐照性和洗涤性红细胞的制备,其他同第一种策略。
(3)全血不通过过滤处理,直接进行重度的离心,从而制备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进一步处理制备出悬浮性、洗涤性和辐照性的红细胞类型。离心制备的缺乏血小板血浆,进一步能够制备出新鲜冰冻的血浆,还能经处理制备出普通液体的血浆、白膜层和冷沉淀物等。
(4)全血经过轻度离心,制备成部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和PRP。前者可进一步制备成红细胞添加液、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后者经重度离心,可制备浓缩血小板,去血小板血浆可进一步制备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的血浆。
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方法不同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血液制剂包括成分血和全血,成分血有浓缩血小板、沉淀凝血因子、红细胞成分血等种类。为保证血液质量需提供适宜各种成分储存的环境和条件,在保存期内的成分血输入患者体内才能发挥正常活性,达到治疗效果。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保存中红细胞质量下降主要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力降低,ATP含量降低,丧失代谢调节作用有关。红细胞常采用低温(2~6℃)保存,并且一定范围内保存温度越低,红细胞损害越小。目前各国也尝试采用深低温及冰冻方法保存红细胞,主要体现在抗氧化剂、细胞稳定剂、膜稳定剂、代谢减缓剂和复壮剂的使用。新鲜血中的血小板4℃储存时活性下降很快,而相关研究表明,血小板保存适宜温度为22℃,并且要持续振荡防止血小板凝集。另外,血小板深低温冷冻保存时需加入保护剂,目前常用的是100%或75%DMSO溶液。凝血因子和白细胞的最佳保存状态也不尽相同,凝血因子一般-20℃以下冷冻保存,而白细胞常温保存效果较好。
2招分离血液成分
目前血液成分的分离策略主要有离机血液成分分离和联机血液成分分离2种,具体如下:
离机血液成分分离这种分离法主要包括手工和自动两种方式。一种是把所采集的全血在无菌的多连袋内放置,离心后通过手工方法将其分作不同成分血。其优点是比较经济,操作简单。另一种方法是将采集到的血液放入无菌的多连袋,通过离心后使用自动血液分离机将其分离并装入别的无菌袋内。这种方法能够实现条形码的识别、信息的传递和数据的记录,离心后的成分纯度很高。
联机血液成分分离该方法也包括两种方式,一种是在血液的分离过程中,要求献血者和单采的血浆机一直保持相连的状态,机器把收集到的献血者的血液通过离心抽提所需的血液成分,进而将它装在无菌的血袋内,同时将不需要的血液成分回输给献血者。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对血浆和红细胞的收集,且血液成分质量较高。另一种方法是利用细胞分离机将采集的血液离心、分离为不同的血液成分并装入其他无菌血袋。
血液成分制备4方法
血液成分的制备,主要存在4种方法。
(1)先把所采集的全血进行过滤,通过重度离心,分别获取到少白细胞的浓缩红细胞和新鲜的冷冻血浆。对浓缩红细胞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可以制备成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对新鲜的冰冻血浆进行进一步的处理,能够制备出普通液体的血浆、缺乏Ⅷ因子的血浆及冷沉淀凝血因子。
(2)全血不经过滤处理,直接重度离心后,将分离出的浓缩红细胞进行红细胞添加液、辐照性和洗涤性红细胞的制备,其他同第一种策略。
(3)全血不通过过滤处理,直接进行重度的离心,从而制备成少白细胞的红细胞,进一步处理制备出悬浮性、洗涤性和辐照性的红细胞类型。离心制备的缺乏血小板血浆,进一步能够制备出新鲜冰冻的血浆,还能经处理制备出普通液体的血浆、白膜层和冷沉淀物等。
(4)全血经过轻度离心,制备成部分少白细胞的红细胞和PRP。前者可进一步制备成红细胞添加液、洗涤红细胞和辐照红细胞,后者经重度离心,可制备浓缩血小板,去血小板血浆可进一步制备成普通液体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和缺乏Ⅷ因子的血浆。
不同血液成分保存方法不同
目前我国临床应用的血液制剂包括成分血和全血,成分血有浓缩血小板、沉淀凝血因子、红细胞成分血等种类。为保证血液质量需提供适宜各种成分储存的环境和条件,在保存期内的成分血输入患者体内才能发挥正常活性,达到治疗效果。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保存中红细胞质量下降主要与氧和血红蛋白结合力降低,ATP含量降低,丧失代谢调节作用有关。红细胞常采用低温(2~6℃)保存,并且一定范围内保存温度越低,红细胞损害越小。目前各国也尝试采用深低温及冰冻方法保存红细胞,主要体现在抗氧化剂、细胞稳定剂、膜稳定剂、代谢减缓剂和复壮剂的使用。新鲜血中的血小板4℃储存时活性下降很快,而相关研究表明,血小板保存适宜温度为22℃,并且要持续振荡防止血小板凝集。另外,血小板深低温冷冻保存时需加入保护剂,目前常用的是100%或75%DMSO溶液。凝血因子和白细胞的最佳保存状态也不尽相同,凝血因子一般-20℃以下冷冻保存,而白细胞常温保存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