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时期下的小学数学课程要做到推陈出新、积极应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案,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提升数学学科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学科特有的概念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往往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会发现不少学生虽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于是逐渐失去信心。作为从业教师,要擅于总结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从实际角度出发,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体系,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设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最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利用递进式教学法,加强认知
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心智发展尚处于幼苗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但同时又具备活泼好动、乐于思考、好奇心强等特点,能够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基于以上信息,数学教学应做出适应性改变,摒弃以往陈旧的工作理念,教师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好数学课堂的“掌舵人”。
递进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提问为导向,以逐层推进、循序渐进的形式开展教学阐述,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知识点的认识、认知、了解并掌握。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认识大数”一课为例,所谓大数指的是“万”以上的数,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万以下”数字单位,再了解“万以上”及其计数单位都有哪些?初步掌握相邻单位具有怎样的关系?“隔一位”的不同单位之间又将如何推算?最终掌握数级和数位这两个知识点。
教学实施的难点,主要是学生一时之间无法理解不同单位有着怎样的换算关系。教师首先应安排几分钟的预热复习,做出第一个课堂提问,让学生说出过去学过的大数,要求按照“+1”的方式,即884、885、886……一直说到920。然后按照“+10”的方式,即650、660、670、……一直说到800。最后以“+100”“+1000”的方式说出对应的数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万以下的单位,为后续教学打好“预防针”。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万以上”数字图片,让学生尝试读出来,对于百万、千万的大数,他们一时答不上来,使用课前预备好的计数器,让学生首先以“千”为单位逐个相加,当加到“万”时提问:哪些同学知道,刚才总共加了几次一千到达万位?学生回顾之前的操作,答出总共加了十次,也就是说十个一千等于一万。以此类推,以“万”、“十万”、“百万”“千万”各相加十次,分别等于多少?让学生进行操作,得出结论:万以上(包含万)的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下级单位相加或相减“十次”可成为相邻的上级单位,反之同理[1]。随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开展类型题训练,以巩固知识点。教师给出提问:41396、298700、3190910、87006213这四个大数分别应该怎样读?学生经过思考,很快给出回应:41396=四万一千三百九十六,298700=二十九万八千七百……,教师继续提问:298700中的2是哪个数位?3190910中的3又是哪个数位?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述问答后,教师趁热打铁再次提问:二十一万需要在21后面加几个0?六百四十二万需要在642后面加几个0?6789后面加几个0可以变成六千七百八十九万?741要变成七百万零四十一,将0加在哪里?等等。利用递进式教学,让学生在回答提问时掌握知识要点、获取学习信心。
二、利用多变式教学法,发散思维
多变式教学是一种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课堂引导模式,一改以往传统教学的角度单一、思维僵化等缺陷,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逐渐养成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夯实基础。以四年级的“两位数除法”为例,教师仍然以提问展开教学:20除以49得多少?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得出的数并非整数,学生觉得该题没有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可结合实际、变换角度进行如下提问:第一,学校新订制了95套运动服,其中的74套已经发放,问发放的运动服占购买运动服数量的几分之几?第二,学校新订制了95套运动服,其中的74套已经发放,问没有发放的运动服占购买运动服数量的几分之几?第三,学校新订制了95套运动服,其中的74套已经发放,问没有发放的运动服比已经发放运动服的数量少了多少?上述提问均包含了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计算发现数值除不开,教师适时讲明余数和分数的概念,学生了解了在算式中可以用余数或是分数来表示除不开的项目[2]。
三、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氛围
小学生在认知某个事物时,往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是遵循某种原则方可达到目的。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时,通过情景导入、问题设想、动手操作等流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的重点一是要学生以“平行”、“垂直”等知识点为基础,理清所学四边形存在的关系;二是掌握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相关概念和特点。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四边形图片在投影仪上播出,引出四边形的组合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分别找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随后给出回应,认为二者都是由四条边线组成,对应边线有平行关系,但是梯形只有顶、底部位是平行的,而平行四边形对应边线平行[3]。随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测量、观察等方式验证这一结论,并再次于设备中播放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哪些图片是平行四边形?哪些图片是梯形?各小组可推出代表上台为大家演示判断的方式和依据。教师再次进行提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或者长方形能否被称作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学生使用相关器材组合长方形,通过对角拽拉形状发生变化,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对此进行总结:对应边长相同,当夹角发生变化时整个四边形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因此說平行四边形欠缺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加强逻辑水平、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下的数学课堂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改善教学环节,还望从业者重视自身素质建设,做到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王建兰.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15):28-29.
关键词:创新思维;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数学学科特有的概念性、抽象性以及逻辑性,往往是其它学科所不具备的。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会发现不少学生虽然对数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苦于找不到好的解题思路与技巧,于是逐渐失去信心。作为从业教师,要擅于总结以往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并从实际角度出发,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体系,不断优化教学结构、创新教学设计,让学生发自内心地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最终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一、利用递进式教学法,加强认知
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群体,他们的心智发展尚处于幼苗阶段,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但同时又具备活泼好动、乐于思考、好奇心强等特点,能够积极回应教师的提问。基于以上信息,数学教学应做出适应性改变,摒弃以往陈旧的工作理念,教师应始终贯彻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让学生从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做好数学课堂的“掌舵人”。
递进式教学法是一种以提问为导向,以逐层推进、循序渐进的形式开展教学阐述,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知识点的认识、认知、了解并掌握。以人教版四年级上册中“认识大数”一课为例,所谓大数指的是“万”以上的数,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学生首先回顾以往学过的“万以下”数字单位,再了解“万以上”及其计数单位都有哪些?初步掌握相邻单位具有怎样的关系?“隔一位”的不同单位之间又将如何推算?最终掌握数级和数位这两个知识点。
教学实施的难点,主要是学生一时之间无法理解不同单位有着怎样的换算关系。教师首先应安排几分钟的预热复习,做出第一个课堂提问,让学生说出过去学过的大数,要求按照“+1”的方式,即884、885、886……一直说到920。然后按照“+10”的方式,即650、660、670、……一直说到800。最后以“+100”“+1000”的方式说出对应的数字,让学生进一步熟悉万以下的单位,为后续教学打好“预防针”。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万以上”数字图片,让学生尝试读出来,对于百万、千万的大数,他们一时答不上来,使用课前预备好的计数器,让学生首先以“千”为单位逐个相加,当加到“万”时提问:哪些同学知道,刚才总共加了几次一千到达万位?学生回顾之前的操作,答出总共加了十次,也就是说十个一千等于一万。以此类推,以“万”、“十万”、“百万”“千万”各相加十次,分别等于多少?让学生进行操作,得出结论:万以上(包含万)的单位,有万、十万、百万、千万、亿,下级单位相加或相减“十次”可成为相邻的上级单位,反之同理[1]。随后,根据学过的知识开展类型题训练,以巩固知识点。教师给出提问:41396、298700、3190910、87006213这四个大数分别应该怎样读?学生经过思考,很快给出回应:41396=四万一千三百九十六,298700=二十九万八千七百……,教师继续提问:298700中的2是哪个数位?3190910中的3又是哪个数位?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上述问答后,教师趁热打铁再次提问:二十一万需要在21后面加几个0?六百四十二万需要在642后面加几个0?6789后面加几个0可以变成六千七百八十九万?741要变成七百万零四十一,将0加在哪里?等等。利用递进式教学,让学生在回答提问时掌握知识要点、获取学习信心。
二、利用多变式教学法,发散思维
多变式教学是一种不断处于变化之中的课堂引导模式,一改以往传统教学的角度单一、思维僵化等缺陷,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能力,逐渐养成全方位看待问题的良好习惯,为学生日后的工作生活夯实基础。以四年级的“两位数除法”为例,教师仍然以提问展开教学:20除以49得多少?学生经过计算,发现得出的数并非整数,学生觉得该题没有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可结合实际、变换角度进行如下提问:第一,学校新订制了95套运动服,其中的74套已经发放,问发放的运动服占购买运动服数量的几分之几?第二,学校新订制了95套运动服,其中的74套已经发放,问没有发放的运动服占购买运动服数量的几分之几?第三,学校新订制了95套运动服,其中的74套已经发放,问没有发放的运动服比已经发放运动服的数量少了多少?上述提问均包含了除数与被除数之间的关系,此时学生计算发现数值除不开,教师适时讲明余数和分数的概念,学生了解了在算式中可以用余数或是分数来表示除不开的项目[2]。
三、利用情景教学法,创设氛围
小学生在认知某个事物时,往往要按照一定的规律或是遵循某种原则方可达到目的。在教学“平行四边形与梯形”一课时,通过情景导入、问题设想、动手操作等流程激发学生的兴趣。本课的重点一是要学生以“平行”、“垂直”等知识点为基础,理清所学四边形存在的关系;二是掌握梯形与平行四边形相关概念和特点。教师将课前准备好的各种四边形图片在投影仪上播出,引出四边形的组合形式,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方法分别找出梯形和平行四边形有哪些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学生随后给出回应,认为二者都是由四条边线组成,对应边线有平行关系,但是梯形只有顶、底部位是平行的,而平行四边形对应边线平行[3]。随后,教师要求学生通过测量、观察等方式验证这一结论,并再次于设备中播放图片,让学生看一看哪些图片是平行四边形?哪些图片是梯形?各小组可推出代表上台为大家演示判断的方式和依据。教师再次进行提问: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是否存在某些共同点?或者长方形能否被称作平行四边形的一种?学生使用相关器材组合长方形,通过对角拽拉形状发生变化,教师根据学生提供的信息对此进行总结:对应边长相同,当夹角发生变化时整个四边形形状也会随之改变,因此說平行四边形欠缺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是高等数学的基础,是学生加强逻辑水平、掌握实际应用能力的重中之重。新时期下的数学课堂必须跟随时代的步伐,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不断改善教学环节,还望从业者重视自身素质建设,做到精益求精。
参考文献:
[1]王建兰.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天津教育,2021(15):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