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分析了目前在儿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介绍了儿科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儿科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Abstract: This papar u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investigating study to teaching practice of pediatrics at present. It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search project ofinvestigating study in pediatrics and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Keywords : Pediatrics; Investigating study; Application.
长久以来,我国医学高等学校在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偏重教学,涉及的科学研究较少,致使医学生科研能力不足,影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是我国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一定情境出发,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并相应地使研究意识、能力和精神得到提高[l]。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进行具体研究得出结论和评价总结「2」。
1、在儿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儿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上的一门临床医学,在为医学生提供丰富临床知识的同时,儿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培养学习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纯理论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固守儿学科的知识内容,强调儿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需要、经验、生活和身心差异,削弱了学生学习自主探索、研究和发现的学习实践机会,很难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儿科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研究性学习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为教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儿科学知识与学习生活、临床经验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求知识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科研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仓库,他们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一个学生知识获得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从而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和不自由的状况,为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创造条件。
2、儿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专题进行研究,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2.1儿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临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选择研究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选定一个好的课题,就意味着研究成功了一半,因为课题过小,研究没什么价值或意义;课题过大,难以实施,均会影响研究的进程。
2.2儿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方法
确定课题并且拟定研究的计划,经过讨论和修改后实施。儿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设计性实验法、问题式学习和调查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①文献研究方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是利用文献的一种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有助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解答学生所有的问题,也不能交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必须让他们去阅读相关的文献,才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文献综述能帮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深入学习,又能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当前,丰富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②设计性实验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的建立”、“儿童营养奶方的配制”、“儿童微量元素的测定”等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订出实验方案。
③案例讨论的方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临床病例报告是临床资料回顾的资料。它应该是一份文字精练、资料完整的病历摘要,使学生从中获得与具体病症有关的前因后果,诊治过程及结果等。
④调查研究的方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教师提供学生一个案例,并要求学生同他的指导老师讨论其设想,分析案例的各个方面。然后,学生要表明他的观点,并把观点的要点归类整理。接下来,有一段时间给学生去博览群书,翻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去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等他获取足够的信息后,再要求他向指导老师阐述他学到了什么,并且,要求用新的知识探索疾病的性质、病因机制、诊疗方法写成病例报告。
3、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整个过程,着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关注医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验并获得感悟和体会。因此,研究性学习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得到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的把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发展情况;学生学习的结果。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应用论文、讨论、展示与交流等方法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学生们的可持续研究和发展有比较实际的指导意义,评价实践中要十分注意引进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到使评价成为学生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氛围,从而形成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2] 赵宗淑,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解误与建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3) 54-56
关键词:儿科学;研究性学习;应用
Abstract: This papar unalyses the significance of applying investigating study to teaching practice of pediatrics at present. It introduces the establishment of a research project ofinvestigating study in pediatrics and specific research methods.
Keywords : Pediatrics; Investigating study; Application.
长久以来,我国医学高等学校在医学本科生教育中偏重教学,涉及的科学研究较少,致使医学生科研能力不足,影响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培养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是我国当前高等医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对研究性学习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在通常的教学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从一定情境出发,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来学习新知识,并相应地使研究意识、能力和精神得到提高[l]。研究性学习的基本程序包括:确定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进行具体研究得出结论和评价总结「2」。
1、在儿科学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意义
儿科学是建立在基础医学上的一门临床医学,在为医学生提供丰富临床知识的同时,儿科学的研究方法在培养学习的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在儿科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以讲授为主的纯理论教学方法,这种方法固守儿学科的知识内容,强调儿学科知识的系统性与逻辑性,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需要、经验、生活和身心差异,削弱了学生学习自主探索、研究和发现的学习实践机会,很难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适应21世纪人才培养需要,在教学中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儿科学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研究性学习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无疑为教学增添了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重视儿科学知识与学习生活、临床经验的联系,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探求知识的空间,从而使学生在教学中得到科研思维的训练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再也不是“知识”的仓库,他们的主要工作不再是把自己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而是一个学生知识获得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从而有利于改变学生被动和不自由的状况,为医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发展创造条件。
2、儿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研究性学习在儿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把研究性学习的思想渗透到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专题进行研究,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和培养能力。
2.1儿科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
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临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选择研究课题在研究性学习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从某种意义上说,选定一个好的课题,就意味着研究成功了一半,因为课题过小,研究没什么价值或意义;课题过大,难以实施,均会影响研究的进程。
2.2儿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基础方法
确定课题并且拟定研究的计划,经过讨论和修改后实施。儿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包括:文献研究方法、设计性实验法、问题式学习和调查研究方法。这些方法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
①文献研究方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文献研究方法是利用文献的一种方法,是研究性学习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方法,它有助于“站在巨人的肩上”,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课堂教学无论如何都是有限的,不可能解答学生所有的问题,也不能交给学生所有的知识,必须让他们去阅读相关的文献,才能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望。文献综述能帮助学生针对某一问题深入学习,又能提供方法上的指导。当前,丰富的高校图书馆资源和网络资源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创造了很好的条件。
②设计性实验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儿科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如:“儿童生长发育曲线图的建立”、“儿童营养奶方的配制”、“儿童微量元素的测定”等都需要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在设计性实验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制订出实验方案。
③案例讨论的方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临床病例报告是临床资料回顾的资料。它应该是一份文字精练、资料完整的病历摘要,使学生从中获得与具体病症有关的前因后果,诊治过程及结果等。
④调查研究的方法在儿科学研究性学习中的应用。教师提供学生一个案例,并要求学生同他的指导老师讨论其设想,分析案例的各个方面。然后,学生要表明他的观点,并把观点的要点归类整理。接下来,有一段时间给学生去博览群书,翻阅各种各样的资料,去获取他所需要的信息。等他获取足够的信息后,再要求他向指导老师阐述他学到了什么,并且,要求用新的知识探索疾病的性质、病因机制、诊疗方法写成病例报告。
3、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评价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习的整个过程,着重对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应用,关注医学生亲身参与探索性实验并获得感悟和体会。因此,研究性学习最要采用形成性评价的方法,重视对过程的评价,包括: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态度;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所得到的体验情况;学习和研究的方法、技能的把握情况;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技能的发展情况;学生学习的结果。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可以应用论文、讨论、展示与交流等方法来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对学生们的可持续研究和发展有比较实际的指导意义,评价实践中要十分注意引进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个性特长,施展自己的才华,做到使评价成为学生实践和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的氛围,从而形成广大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精神。
参考文献:
[1] 余清臣,研究性学习[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3
[2] 赵宗淑,对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方案中综合性、设计性实践的解误与建议.【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6 (3) 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