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观念走向实践

来源 :高考·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dychenw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地协调观”是高中地理学科素养之一,其属于地理教育与地理学科的重要价值观念。本文主要对高中地理的人地协调观观念进行分析,并提出人地协观事件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地理;人地协调观;教育;理念;实践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地理学科素养是地理教学的重要方向标。地理学科素养的人地协调观培养逐渐在高中地理的教学中实施了深入研究,并为地理学科素养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主要从“地对人”“人对地”“人地协调”三方面的人地协调观念进行分析,并提出人地协观事件的意义。
  一、“人地协调观”观念
  人地协调观通常指人类和地理之间的协调关系的必要性的理解与判断,是地理学科教学的核心观点。(1)“地对人”的影响。地理环境提供给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但地理灾害也会对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威胁。地对人产生的影响通常包括固有影响及反馈作用。固有影响指人类生活中地理环境对人产生的影响;反馈作用则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而地理环境又反作用到人[1]。(2)“人对地”的影响。人类的发展通常与地理资源有着直接联系,人类通过对地理环境的合理利用实现良性发展。但随着人口与开发度的不断增加,人类资源量的获取与排放量也相应增加,甚至突破了环境的承载力临界点。主要表现为:①资源短缺造成资源危机;②不合理利用与排放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3)人地协调发展。人地之间实现协调发展,其不仅能提高人类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人类属于地理的一部分,而且还能改善人类利用与改造自然方式,实现资源获取量与排放量、环境承载力之间的平衡,从而为人地协调创造出新模式[2]。
  二、人地协调观教育实践的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形成资源观
  培养学生的资源观,教师可组织学生在“世界水日”对学校周边的河流污染程度进行调查,并以小组的形式制成调查报告。教师不仅需指导学生对河流的透明度、水色、有无漂流物实施观察,而且还能通过单层采水瓶、聚乙烯塑料桶、溶解氧采水器、直立式采水器等工具进行分组采样,对不同水样通过玻璃瓶等密封,并带到香港部门实施检测。例如,PH计测PH值;通过重铬酸盐法对CODcr检测;稀释和与接种法对BOD5检测;纳氏试剂光度法对NH3-N检测;钼酸铵分光光度法对总磷检测;DO仪对溶解氧检测等。然后把检测结果和地表水与污水监测的技术规范、地表水环境的质量标准等进行比较,以此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刻体验到水资源污染的情况,并使学生树立保护、节约水资源的观念,并形成良好的资源观。
  (二)有助于学生形成环境观
  培养学生的环境观,教师可在“世界气象日”组织学生对大气污染的情况进行调查,大气污染的监测点可选择在市中心,并制成相应的调查报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使用专业仪器实施采样,并将样品带到本地区的环保局通过环境监测仪实施监测,并将监测污染的数字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当中的各项污染物浓度限值进行比较。经过相关数值相比,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到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臭氧、PM10、PM2.5等对大气污染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教师可请环保局的专业人员将本地近几年大气污染的变化情况绘制成图呈现给学生,以此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并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有助于学生形成人口观
  培养学生的人口观,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社区人口的调查,主要是对社区的人口变动及数量等情况进行调查,并将其与人口的合理容量进行比较,并找出其中的问题与差距,对人口变动对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影响实施探究。同时,还需注重社区环境的调动,如社区的烟尘合格率、绿化的覆盖率、噪声的控制达标率等,通过调查与走访,使学生深刻体会到人口结构、数量对地理环境造成的影响,以此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人口观。
  (四)有助于学生形成发展观
  所谓的发展观,其通常指可持续发展,其不仅需注重经济增长的转变观,而且还需将生态环境的良好保护放在优先的考虑位置上[3]。对学生的发展观进行培养,教师可组织学生在“世界动物日”与“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对濒临灭绝的动物以及国家的一级保护动物等相关图片进行搜集,并开展保护动物的图片展,以此使学生充分了解到人类社会在发展中需遵循可持续发展当中的公平性原则,不仅需注重代际公平、代内公平,而且还需注重地区间、物种间的公平。
  (五)有助于学生形成生态观
  培养学生的生态观是开展人地协调教育的重要环节,该观念的培养通常需运用多样性方式,教师可组织学生在“国际消除贫困日”与“国际减轻自然灾害日”的时候,对《惊天动地》、《唐山大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相关影片进行观看,并对统计年鉴当中的自然灾害的损失状况资料进行阅读,对贫困地区的纪录片进行观看,以此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人类在大自然环境中的渺小,需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善待自然,充分尊重自然的发展规律实现自身的发展。
  结束语:综上所述,人地协调的观念作为地理学科的重要价值观念,其通常对人类社会实现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地理教师在完成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教学基础上,需通过形式新颖且体会深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人地协调观念进行实践,并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从而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资源观、环境观、人口观、发展观、生态观,其对和谐世界、美丽中国的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玉琴,杨霞.地理教学中渗透人地协调观教育的实践[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9):41.
  [2]李云志.浅谈高中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09):96+115.
  [3]楊爱群.基于人地协调观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方法探讨[J].华夏教师,2019(17):80-81.
  课题名称:地理教学中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题类别: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论文
  立项号:GS{2018]GHB3516
其他文献
摘 要:等效思维方法是一种重要思维方式,也是物理研究中一种重要思想。例如高中物理的力学、光学、磁场等各种知识都是抽象的,只能利用等效方法进行表达。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尝试培养学生等效思维能力,提高学生高中物理学习素养。本文主要就等效思维方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  关键词:等效思维,高中物理,应用  前言:近些年来,等效思维模式的物理解题方式和教学方式频繁出现,甚至在很多考卷中也可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高中数学的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在数学概率论统计课堂中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知识,还有将其运用到实践生活当中,以此来达到综合能力的提升。本篇文章将会从课程趣味性、教学情景和技术资源为切入点,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键词:新课程背景;高中数学;概率统计;教学方法  引言:高中数学属于基础性的学科,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良好的数学基础可以
期刊
摘 要:隨着教育及教学改革的不断发展以及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我国高中历史学科考试的命题方向也逐渐更加关注和强调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考查与测评,因此,当今高中阶段阶段历史学科的备考教学也应基于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进行开展。本文则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对高中历史学科备考过程分层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办法进行了探究与探讨,希望借此给广大的高中历史任课老师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备考教学参考。  关键词:高中历史;备考;分
期刊
摘 要:议题式教学是顺应学科核心素养要求和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议题教学要达到效果,就需要立足于教材教学的目标和学生的生活体验,筛选能够体现时代背景的情景设置科学有效的议题,引导学生展开交流和探究,进而通过科学的评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出正确的价值选择。  关键词:议题教学;新课程改革;学情;交流研讨;平等开放  议题教学法是2017年版《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是
期刊
摘 要:文科物理学习使学生开拓视野,丰富知识储备;文科物理侧重物理学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结合,强调物理学对人类文明的影响;文科物理教学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终身学习的能力,为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奠定基础。  关键字:文科物理;科学素养;能力  辽宁地区,普通高中课改前,文科学生须完成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必修2及選修1-1的课程,新一轮课改后,高考不选考物理的“新文科”学生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研究新课程背景下,广东省高考语文试卷诗歌鉴赏题目的主要特点、在此背景下如何改革和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如何更好地提升诗歌鉴赏教学效果等。关于诗歌鉴赏题目特点分析,主要从题目的类型、题目的主要提问方式、题目的主要考察用意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关于诗歌鉴赏题目教学思考方面,本文主要从丰富和拓展诗歌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诗歌鉴赏题目解决方法、全面加强诗歌鉴赏题目训练等方面进行教学创新。通过深
期刊
摘 要:2017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已经颁布,提升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已成为教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如何在课堂中对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过程性的评测成为一线教师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以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Ⅰ卷)为例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评测的量化标准。并在以一道评测题为例展示了评测实施方法。为高效课堂的实施提供分组和差异化教学的依据,也提供了一个学科核心素养评测的方法。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鉴于数学与实际生活中密切相关的现状,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进行生活实际问题的解决,增强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并促使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完成知识解决能力的提升。本论文立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对生活化教学模式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生活化;学习兴趣  在高中数学与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高中数学课堂教
期刊
摘 要:高中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一个学习阶段,也是一个冲刺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的学习任务非常的重,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习题,如果学生没有一个有效的解题方法,那么在完成这些习题的时候会非常的吃力,而且还容易出现错误,特别是数学习题,难度比较大,所以老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要有侧重点的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对高中数学教学进行分析,提出了几点关于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浅见。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在我国大力推广和实施教育改革的背景下,创新高中生物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成为必然举措。在高中生物新课标中明确提出:高中生物教师应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在进行实践教学时重视融入珍惜生命、重视生命等理念。由此可见,教师要肩负起有关生命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础的生物知识,还要使其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价值,进而树立正确生命观念。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生物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