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发动机中的封严圈加工合格率不高,从设计源头进行改进,到加工工序余量调整、配备专用夹具,确定典型工艺路线,以达到提质提效的目的。
关键词:薄壁;加工稳定性;提质提效
1 概述
燃气涡轮内封严圈组件是涡轮部件中一个重要零件,其作用为封严,防止燃气倒灌影响发动机性能。自某发动机研制以来,该零件一直是公司瓶颈图号。鉴于此,公司多次组织内部技术、技能人员进行讨论,初步确定大致工艺方案,并且梳理出多处加工重难点,以确保新机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交付。
2 攻关内容
2.1 难点分析
(1)燃气涡轮内封严圈组件是典型薄壁件,安装边除26个孔外,其最薄处壁厚1.02-1.05,零件整体加工刚性较差。结合质量工具分析,当我们解决尺寸1.05 0 -0.03、φ122 0 -0.05、φ119.2-0.02 -0.04,零件实物质量能提升90.48%。
下表1为近三年零件不合格情况:
(2)内磨加工尺寸φ119.2-0.02 -0.04和7.5 0 -0.1(除去前期准备及砂轮修磨时间外)每件加工周期约120min(见表2)。2019年较2018年XX10机型新机科研生产任务增长率100%,为保证科研生产任务顺利交付,在设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提质提效已势在必行。
2.2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并形成以下解决方案:
(1)调整数车加工余量(内孔及端面),提高内磨精加工效率;
(2)原数车精加工改为数车粗加工去除大余量,新增磨工保证最终设计尺寸;
(3)内孔精加工前,增加钳工研磨零件支靠面,保证支靠面着色面积不小于80%,以减少装夹误差;
(4)完善内磨精加工工序找正要求,提高零件加工质量;
(5)按需增加平磨工序,修正基准并保证1.05 0 -0.03;
(6)设计专用内、外磨夹具,减少零件装夹变形,保证精密尺寸加工;
(7)设计专用量具,减少测量误差造成零件超差。
经过团队成员头脑风暴与充分讨论,形成最终加工路线如下:
粗加工去除大余量—钳工研磨粗加工基准—数铣加工安装边—钳工研磨精加工支靠面
平磨磨削精加工支靠面—外磨精加工—转台磨磨削最小壁厚(按需)—内磨精加工
3 实施过程
3.1 改进前数车精加工工序(原30工序)程序为CC044079,通过对该程序进行窗口模拟分析,发现外圆加工进刀量为0.66mm,切削力较大,造成零件变形及错位,精密尺寸难以保证,故优化程序减少外圆切削量(0.2mm,见图5)、增加走刀次数;
3.2 数车工序预留端面1.05 0 -0.03及外圆φ122 0 -0.05余量,增加外磨工序保证最终1.05 0 -0.03和φ122 0 -0.05尺寸,一方面避免原工艺路线(同工序粗精加工)导致零件超差造成无法挽救的局面,另一方面减小零件变形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3.3 因A、B基准最后精加工内磨才加工出来,为了保证事物质量,故数铣工序加严要求控制,所有位置度公差加严0.05(见图6);
3.4 110工序,精磨外圆(见图7),为减小零件装夹变形,保证尺寸稳定性,设计专用外磨夹具。
3.5 经现场跟踪发现,按上述工艺路线调整后,每批零件仍有少数零件尺寸1.05 0 -0.03超差。因该零件基体材料(GH2909)具有良好的韧性,进行精加工外磨加工时,零件挤压受力回弹,尺寸1.05 0 -0.03加工厚薄不均(见图7),靠外侧壁厚略薄,靠根部略厚,内外壁厚差集中在0.005-0.015之间,针对此特性,新增平磨工序按需去除零件高点。更改后跟踪19-1A批事物加工质量,发现该批次未使用熟练人员进行加工,110工序仅测量中间部位保证尺寸1.05 0 -0.03,未测量外侧及根部尺寸,致使该批次5件报废。为解决上述问题发生,故在工序中明确测量注意事项。
综合上述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工艺规程,改进后在连续两批中零件100%合格率入库。
4 结论
通过提前策划,各部门团结协作,项目团队积极推进,零件加工过程顺利,按节点交付合格零件,达到攻关目标。同时,为解决零件加工过程中得技术难点,设计专用磨工夹具,解决零件装夹变形问题,为公司同类型零件加工技术难点提供解决思路。
5 推广情况
经过多批次持续改进,零件加工质量由原来经常超差,到近2年事物质量趋于稳定,零件较改进前效率有明显提升,攻关改进取得較好效果。与该零件结构、尺寸类似图号进行持续改进。
(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2)
关键词:薄壁;加工稳定性;提质提效
1 概述
燃气涡轮内封严圈组件是涡轮部件中一个重要零件,其作用为封严,防止燃气倒灌影响发动机性能。自某发动机研制以来,该零件一直是公司瓶颈图号。鉴于此,公司多次组织内部技术、技能人员进行讨论,初步确定大致工艺方案,并且梳理出多处加工重难点,以确保新机科研生产任务的顺利交付。
2 攻关内容
2.1 难点分析
(1)燃气涡轮内封严圈组件是典型薄壁件,安装边除26个孔外,其最薄处壁厚1.02-1.05,零件整体加工刚性较差。结合质量工具分析,当我们解决尺寸1.05 0 -0.03、φ122 0 -0.05、φ119.2-0.02 -0.04,零件实物质量能提升90.48%。
下表1为近三年零件不合格情况:
(2)内磨加工尺寸φ119.2-0.02 -0.04和7.5 0 -0.1(除去前期准备及砂轮修磨时间外)每件加工周期约120min(见表2)。2019年较2018年XX10机型新机科研生产任务增长率100%,为保证科研生产任务顺利交付,在设备、人员不变的前提下,提质提效已势在必行。
2.2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组织团队成员进行讨论并形成以下解决方案:
(1)调整数车加工余量(内孔及端面),提高内磨精加工效率;
(2)原数车精加工改为数车粗加工去除大余量,新增磨工保证最终设计尺寸;
(3)内孔精加工前,增加钳工研磨零件支靠面,保证支靠面着色面积不小于80%,以减少装夹误差;
(4)完善内磨精加工工序找正要求,提高零件加工质量;
(5)按需增加平磨工序,修正基准并保证1.05 0 -0.03;
(6)设计专用内、外磨夹具,减少零件装夹变形,保证精密尺寸加工;
(7)设计专用量具,减少测量误差造成零件超差。
经过团队成员头脑风暴与充分讨论,形成最终加工路线如下:
粗加工去除大余量—钳工研磨粗加工基准—数铣加工安装边—钳工研磨精加工支靠面
平磨磨削精加工支靠面—外磨精加工—转台磨磨削最小壁厚(按需)—内磨精加工
3 实施过程
3.1 改进前数车精加工工序(原30工序)程序为CC044079,通过对该程序进行窗口模拟分析,发现外圆加工进刀量为0.66mm,切削力较大,造成零件变形及错位,精密尺寸难以保证,故优化程序减少外圆切削量(0.2mm,见图5)、增加走刀次数;
3.2 数车工序预留端面1.05 0 -0.03及外圆φ122 0 -0.05余量,增加外磨工序保证最终1.05 0 -0.03和φ122 0 -0.05尺寸,一方面避免原工艺路线(同工序粗精加工)导致零件超差造成无法挽救的局面,另一方面减小零件变形保证尺寸的稳定性;
3.3 因A、B基准最后精加工内磨才加工出来,为了保证事物质量,故数铣工序加严要求控制,所有位置度公差加严0.05(见图6);
3.4 110工序,精磨外圆(见图7),为减小零件装夹变形,保证尺寸稳定性,设计专用外磨夹具。
3.5 经现场跟踪发现,按上述工艺路线调整后,每批零件仍有少数零件尺寸1.05 0 -0.03超差。因该零件基体材料(GH2909)具有良好的韧性,进行精加工外磨加工时,零件挤压受力回弹,尺寸1.05 0 -0.03加工厚薄不均(见图7),靠外侧壁厚略薄,靠根部略厚,内外壁厚差集中在0.005-0.015之间,针对此特性,新增平磨工序按需去除零件高点。更改后跟踪19-1A批事物加工质量,发现该批次未使用熟练人员进行加工,110工序仅测量中间部位保证尺寸1.05 0 -0.03,未测量外侧及根部尺寸,致使该批次5件报废。为解决上述问题发生,故在工序中明确测量注意事项。
综合上述改进措施不断完善工艺规程,改进后在连续两批中零件100%合格率入库。
4 结论
通过提前策划,各部门团结协作,项目团队积极推进,零件加工过程顺利,按节点交付合格零件,达到攻关目标。同时,为解决零件加工过程中得技术难点,设计专用磨工夹具,解决零件装夹变形问题,为公司同类型零件加工技术难点提供解决思路。
5 推广情况
经过多批次持续改进,零件加工质量由原来经常超差,到近2年事物质量趋于稳定,零件较改进前效率有明显提升,攻关改进取得較好效果。与该零件结构、尺寸类似图号进行持续改进。
(中航动力株洲航空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