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应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立足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提升综合国力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契机的同时,也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实施,使教师的角色得到重新确立,也赋予了教师新的特点,教师专业内容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也有所转变。我作为一名地理教师,认为新课程改革地理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的转变。
一、转变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等地理素养的培养,致使学生认为要学好地理就得死记硬背,从而对地理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地理综合思维和区域差异性等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世界观、宇宙观、环境观、灾害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 转变教学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注重自己讲的过程而轻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讲得很多,讲得很累,而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关键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弱化,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转变教学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际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小了,在课下的工作量大了,课下的教学设计充分与否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
三、转变教学方法
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力求多样,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应该得到推广,研究性学习应该积极开展,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好角色,应该作为引导者而不是实施者。例如“案例教学法,是以某一个具体的典型的问题为例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案例所示的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形成有关的知识、意识、行为,而不是通过一般概念的描述来传递知识”。以长江为例来说明,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以宜昌和湖口为分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大部分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充沛,其上游主要流经高山峡谷,水能资源丰富,开发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中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开发较早。针对以上地理条件,我们提出对长江的治理方案:中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中下游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整治河道、修建蓄洪分洪区、退田还湖等。通过案例教学起到了以下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沟通和互动的桥梁;能够使情景化的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能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更贴近实际。
四、转变对教材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标多本,一个课标多套教材,甚至可以脱离教材,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可以自己编写教材或变通教材,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听取教材编写人员的讲解我们不再迷信教科书了,甚至要对现有教科书进行研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新课程教材要注重三个方面,学科发展需要,个人成长需要和未来社会需要。
五、转变评价理念
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遵循三个原则: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地理教师必须做到:(1)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通过地理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法。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积极作用。终结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自觉进行学习地理的能力,找出差距。(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3)重视对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包含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施评价;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实施评价;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实施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施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并得到了提升。
六、转变对选修课程的认识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的开设丰富了地理课程体系内容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可以创造一些积极条件尽早接触前沿的地理知识。选修课是地理学习的必要补充,我们必须重视选修课的开设。
七、转变对必修课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的各必修课程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背景,选取自然地理的重要原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背景,选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要素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必修三应用必修一和必修二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和分析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说,在区域可持续性发展部分,新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知识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农业的区位选择,这是必修二的内容。黄淮海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包括三部分,西部缓斜平原,中部冲积低平原,东部滨海低平原,有了这些知识,就不难理解该地区中低产田的分布了,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技术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明白治理该地区中低产田的必然性了。因此必修三体现了地理学所倡导的从区域中来,到区域中去的学科主导思想。
中国教育历尽几千年,可以说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新课程改革是继承,发展和创新,而不是对过去成功教育经验的否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教育和新课改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始终是教育的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转变教学目标
传统教育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而轻视了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等地理素养的培养,致使学生认为要学好地理就得死记硬背,从而对地理课的学习不感兴趣。因此地理教学必须重视地理综合思维和区域差异性等地理思维方式和地理世界观、宇宙观、环境观、灾害观、人口观、发展观等地理素养的培养。
二、 转变教学主体
新课程改革要求以教师为主体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传统教学中,由于教师注重自己讲的过程而轻视了学生学的过程,因此教师讲得很多,讲得很累,而学生学习效果不佳,关键是教师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体验。传统教学是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上,从而导致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弱化,要弘扬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就必须转变教学主体,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实施新课程改革,实际是教师在课堂上的工作量小了,在课下的工作量大了,课下的教学设计充分与否关系到课堂效率的高低。
三、转变教学方法
学生既是知识的接受者又是知识的发现者。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接受,忽视发现,探究。要让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转变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力求多样,案例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等应该得到推广,研究性学习应该积极开展,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要扮演好角色,应该作为引导者而不是实施者。例如“案例教学法,是以某一个具体的典型的问题为例来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分析和案例所示的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形成有关的知识、意识、行为,而不是通过一般概念的描述来传递知识”。以长江为例来说明,长江是我国流程最长,流量最大的河流,以宜昌和湖口为分界分为上、中、下三部分,大部分河段流经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量充沛,其上游主要流经高山峡谷,水能资源丰富,开发不当易造成水土流失,中下游主要流经平原区地势低平,土壤肥沃,开发较早。针对以上地理条件,我们提出对长江的治理方案:中上游修水库、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中下游加固堤坝、疏通河道、整治河道、修建蓄洪分洪区、退田还湖等。通过案例教学起到了以下作用:有助于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地理方法;有助于学生主动学习;有助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能力;为教师和学生之间搭建沟通和互动的桥梁;能够使情景化的理论更好地联系实际;能够换位思考,培养学生价值观方面的能力,更贴近实际。
四、转变对教材的认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一标多本,一个课标多套教材,甚至可以脱离教材,根据课标要求教师可以自己编写教材或变通教材,我们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因此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听取教材编写人员的讲解我们不再迷信教科书了,甚至要对现有教科书进行研究,不断提出改进措施。新课程教材要注重三个方面,学科发展需要,个人成长需要和未来社会需要。
五、转变评价理念
地理新课程改革要求评价遵循三个原则:多样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地理教师必须做到:(1)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通过地理过程性的评价,对学生的地理学习质量水平做出判断,促进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从而更好地把握学习方法。对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有积极作用。终结性评价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测试,促进学生自觉进行学习地理的能力,找出差距。(2)注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多元化。(3)重视对三维目标达成情况的评价。包含对学生地理知识的理解与应用实施评价;对学生地理科学方法的掌握及探究活动质量实施评价;对学生地理技能的形成与运用实施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实施评价充分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价值观,并得到了提升。
六、转变对选修课程的认识
高中地理选修课程由“宇宙与地球”“海洋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旅游地”“城乡规划”“环境保护”“地理信息技术应用”7个模块组成。选修模块的开设丰富了地理课程体系内容 ,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可以创造一些积极条件尽早接触前沿的地理知识。选修课是地理学习的必要补充,我们必须重视选修课的开设。
七、转变对必修课的认识
新课程标准的各必修课程之间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必修一以自然地理为背景,选取自然地理的重要原理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必修二以人文地理为背景,选取与人类生产和生活紧密联系的地理要素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必修三应用必修一和必修二所学的知识和原理去解决和分析区域发展中的实际问题。比如说,在区域可持续性发展部分,新课标要求以某区域为例,分析该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和问题,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途径。这部分知识涉及农业的区位条件,农业的区位选择,这是必修二的内容。黄淮海平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地形包括三部分,西部缓斜平原,中部冲积低平原,东部滨海低平原,有了这些知识,就不难理解该地区中低产田的分布了,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市场需求量大,交通便利,农业发展历史悠久,农业技术水平高,国家政策支持,掌握了这些知识,就会明白治理该地区中低产田的必然性了。因此必修三体现了地理学所倡导的从区域中来,到区域中去的学科主导思想。
中国教育历尽几千年,可以说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新课程改革是继承,发展和创新,而不是对过去成功教育经验的否定,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处理好传统教育和新课改的关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始终是教育的目标,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是教育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