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动椅”上抗眩晕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先做个试验——用左手抓住右耳朵,低头俯身,脊梁骨和地面平行,挪动脚步快速旋转。你能转几圈?恐怕你转不了10圈就头晕眼花要摔倒了。可是,和航天员要承受的抗眩晕训练比起来,这种试验就是“小儿科”了。航天员坐上电动椅后,蒙上眼睛就转。航天员把手放在呼叫按钮上,顶不住就按。电动椅以每分钟24圈飞速旋转后,航天员顿时脸色苍白,直冒虚汗。1分钟、2分钟……能坚持5分钟,就是合格。他们要经常练,经常测。航天员走向太空,可不像坐飞机那么舒服,飞船是打着旋飞速上九天。
征服“电动秋千”
坐“电动秋千”,如同乘一艘小船在大风大浪中颠簸。攀上“电动秋千”后,航天员也要先蒙眼睛,在身上贴上电极传感器。随后,“电动秋千”就前后左右摇起来,越摆越高,前后能摆出15米!这种摆动,周期性地将人的血液一会儿送上大脑,一会儿甩向下肢,眼看飘飘悠悠到了顶,又猛地在加速度作用下“悠”下来,没有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这一下子就可能把胃液喷出来!
这匹让人望而生畏的“烈马”,让人难以驯服。所以坐“电动秋千”不能硬逞英雄,如果仪器显示血压太低,就要立即停止。
乾坤颠倒的“万向床”
可以任意旋转的“万向床”,有“头盆向”“胸背向”等4种姿势,躺在上面每种姿势都很痛苦。航天员在训练时,有时要头朝下45度;有时还要斜着身体,只能用身体某一部位作支撑;有时要持续多天保持15度的卧姿,再突然转到70度的立姿。上了“万向床”,航天员脖子青筋暴涨,眼睛、鼻子粘膜充血。下来后,像患了重感冒。
低压舱里的考验
前苏联《机组乘务员》电影里有这样一幕——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舱壁突然破裂了一条小缝。转眼间,舱里的纸张、毛巾、衣物就被吸了出去!
为啥会这样?因为高空空气稀薄,气压比机舱里低许多,舱壁一旦出现破口,就形成了巨大的负压。飞船在太空飞行,外部是真空环境,为了战胜可能出现的低压和缺氧威胁,航天员必须进低压舱锻炼超强的耐受力。进低压舱,如同上到雪山高原。舱里模仿海拔5000米~10000米高度的氧气环境。但是这种训练却不像上高原从容,能从低到高,慢慢适应。航天员一进舱,就以相当于每秒15米速度,快速提升至海拔5000米高度,还不能戴氧气面罩。他们在舱里喘着粗气,人人胸闷、头痛、恶心。接着,继续上升至6000米、7000米……到10000米才能戴氧气面罩。
寂寞难耐的隔离舱
茫茫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飞船运行在轨道上,是真正的万籁俱寂。为了训练航天员战胜寂寞和孤独的心理素质,他们要进入隔离舱经受特殊的考验。
密闭狭小的隔离舱,航天员孤守空房,单独一个人呆在里面,一呆就是好几天,分不清昼夜交替,还要高标准完成各种工作,无人商量,无人交流。有时眼皮沉得像挂上了铁块,直想睡觉。可是只要一停下,监控铃声就响起。有时,航天员要在隔离舱里一直不停地干72小时,不能休息一分钟。吃饭时,工作人员从小窗口往里递。
面对房顶“找星星”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必须掌握很多天文知识。只有快速确定星星的方位,才能在太空确定自己的位置。“找星星”在一间穹庐般的房间进行,用幻灯把星空的图案投射到圆形的房顶。灯光熄灭了,圆圆的屋顶上繁星密布,这时航天员就开始仰着脖子寻找每一颗星星的方位——金星、火星、木星……看谁说得快,说得准。
那个时刻,航天员就像回到了童年,和爷爷奶奶一起坐在夏天的夜空下仰望银河,寻找牛郎、织女。伴着爽朗的笑声,他们好像圆了童年的梦想,飞向心驰神往的天穹…… (转载自知乎网)
有兴趣的同学不妨先做个试验——用左手抓住右耳朵,低头俯身,脊梁骨和地面平行,挪动脚步快速旋转。你能转几圈?恐怕你转不了10圈就头晕眼花要摔倒了。可是,和航天员要承受的抗眩晕训练比起来,这种试验就是“小儿科”了。航天员坐上电动椅后,蒙上眼睛就转。航天员把手放在呼叫按钮上,顶不住就按。电动椅以每分钟24圈飞速旋转后,航天员顿时脸色苍白,直冒虚汗。1分钟、2分钟……能坚持5分钟,就是合格。他们要经常练,经常测。航天员走向太空,可不像坐飞机那么舒服,飞船是打着旋飞速上九天。
征服“电动秋千”
坐“电动秋千”,如同乘一艘小船在大风大浪中颠簸。攀上“电动秋千”后,航天员也要先蒙眼睛,在身上贴上电极传感器。随后,“电动秋千”就前后左右摇起来,越摆越高,前后能摆出15米!这种摆动,周期性地将人的血液一会儿送上大脑,一会儿甩向下肢,眼看飘飘悠悠到了顶,又猛地在加速度作用下“悠”下来,没有经受过专门训练的人,这一下子就可能把胃液喷出来!
这匹让人望而生畏的“烈马”,让人难以驯服。所以坐“电动秋千”不能硬逞英雄,如果仪器显示血压太低,就要立即停止。
乾坤颠倒的“万向床”
可以任意旋转的“万向床”,有“头盆向”“胸背向”等4种姿势,躺在上面每种姿势都很痛苦。航天员在训练时,有时要头朝下45度;有时还要斜着身体,只能用身体某一部位作支撑;有时要持续多天保持15度的卧姿,再突然转到70度的立姿。上了“万向床”,航天员脖子青筋暴涨,眼睛、鼻子粘膜充血。下来后,像患了重感冒。
低压舱里的考验
前苏联《机组乘务员》电影里有这样一幕——飞机在万米高空飞行,舱壁突然破裂了一条小缝。转眼间,舱里的纸张、毛巾、衣物就被吸了出去!
为啥会这样?因为高空空气稀薄,气压比机舱里低许多,舱壁一旦出现破口,就形成了巨大的负压。飞船在太空飞行,外部是真空环境,为了战胜可能出现的低压和缺氧威胁,航天员必须进低压舱锻炼超强的耐受力。进低压舱,如同上到雪山高原。舱里模仿海拔5000米~10000米高度的氧气环境。但是这种训练却不像上高原从容,能从低到高,慢慢适应。航天员一进舱,就以相当于每秒15米速度,快速提升至海拔5000米高度,还不能戴氧气面罩。他们在舱里喘着粗气,人人胸闷、头痛、恶心。接着,继续上升至6000米、7000米……到10000米才能戴氧气面罩。
寂寞难耐的隔离舱
茫茫太空中没有空气,不能传播声音。飞船运行在轨道上,是真正的万籁俱寂。为了训练航天员战胜寂寞和孤独的心理素质,他们要进入隔离舱经受特殊的考验。
密闭狭小的隔离舱,航天员孤守空房,单独一个人呆在里面,一呆就是好几天,分不清昼夜交替,还要高标准完成各种工作,无人商量,无人交流。有时眼皮沉得像挂上了铁块,直想睡觉。可是只要一停下,监控铃声就响起。有时,航天员要在隔离舱里一直不停地干72小时,不能休息一分钟。吃饭时,工作人员从小窗口往里递。
面对房顶“找星星”
航天员在太空飞行,必须掌握很多天文知识。只有快速确定星星的方位,才能在太空确定自己的位置。“找星星”在一间穹庐般的房间进行,用幻灯把星空的图案投射到圆形的房顶。灯光熄灭了,圆圆的屋顶上繁星密布,这时航天员就开始仰着脖子寻找每一颗星星的方位——金星、火星、木星……看谁说得快,说得准。
那个时刻,航天员就像回到了童年,和爷爷奶奶一起坐在夏天的夜空下仰望银河,寻找牛郎、织女。伴着爽朗的笑声,他们好像圆了童年的梦想,飞向心驰神往的天穹…… (转载自知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