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高原现场治疗的护理对策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总结对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的高原现场治疗的护理对策。方法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86例,对其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选取的86例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病情得到明显好转,因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的患者6例,其中器官功能障碍以心、脑、肺、肾功能障碍为主。结论 对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应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有利于降低患者死亡率。
  【关键词】 急性高原病;多器官功能障碍;现场治疗;护理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11.284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6368-01
  急性高原病是在海拔三千米以上的地区由于长时间处于缺氧环境中,无法适应高原上的低氧环境而引发的一系列在高原地区才特有的疾病[1]。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往往病情来得快且凶,且会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率较高。为了更好地治疗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患者,本次研究选取了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86例,对其护理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86例,其中男44例,女32例,患者年龄为6-58岁,平均年龄为29.6岁,所有患者都没有慢性心血管病史。
  1.2 方法 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治疗时间为3-20天,平均7天,诊断参照1995年全国高原医学学术讨论会的诊断标准[2]。
  1.2.1 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 86例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中,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发热等。胃肠道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便秘、腹胀等。另外,几乎所有患者都有双肺湿罗音症状,还有少数患者出现抽搐症状。
  1.2.2 患者辅助检查情况 本次研究选取的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在住院时的辅助检查情况表现有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升,还有不少患者出现脑脊液压力升高症状。肾功能方面表现在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部分患者少尿甚至无尿症状。86例患者的X线检查均显示肺部纹理变粗、出现云絮状阴影等异常现象,还有些患者心脏B超显示出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异常结果,部分患者的心电图也有显示心律失常、心肌缺血等异常现象。
  2 护理对策
  2.1 饮食护理 高原上为缺氧环境且气温冷,因此在对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注意饮食护理。指导患者食用高蛋白、高糖分、多维生素类的食物,尽量避免烟、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另外,要多补充维生素C,以保证患者体内细胞有足够的能量,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到患者体内的脂质过氧化反应。
  2.2 氧疗护理 对患者采用不同的氧疗方法,患者对氧的利用度和吸氧浓度等也是不一样的,因此,为了保证氧疗效果,应针对不同患者选择适当的氧疗方法,例如对于肺组织损伤较严重的患者,就可以采用面罩给氧疗法。一般情况下,在患者病情较稳定的时候都可以采用鼻导管氧疗法。为患者进行氧疗时最好采取持续性的低流量吸氧或低流量吸氧与高流量吸氧相交替的方法,因为长时间吸入高浓度和高分氧的氧容易导致患者氧中毒,此方法可以有效避免患者受到高氧损伤。在治疗过程中,如有患者出现氧中毒症状,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理。
  2.3 睡姿护理 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的其中一个发病原因就是过度运动,因此在对这类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指导患者采用半卧体姿势休息,这样有利于减低患者机体耗氧量,有利于帮助患者尽快适应高原上的环境。同时,半卧姿势也可以为患者减轻心脏负担,对患者病情的恢复有重要帮助。
  2.4 治疗与护理相结合 液体输入量和速度的控制对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的治疗极为关键,治疗过程中,医护人员既要对患者的脱水、用药工作有效,又要防止输液过多或滴速太快导致钠、水的潴留。除此之外,因为高原低氧会对患者身体的很多器官产生严重损害,在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的基础上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所以医护人员还应该密切关注患者病情变化,要对患者的生命体征、24小时出入量等保持高度谨慎,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解质、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脏功能等方面的检测,做到对患者病情变化的及时发现与处理。
  3 结 果
  选取的86例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均出现多器官功能障碍,经有效护理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住院时的辅助检查情况都得到明显好转,因器官功能障碍死亡的患者6例,其中器官功能障碍以心、脑、肺、肾功能障碍为主。
  4 讨 论
  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由于长期于高原上缺氧、高寒的环境中,患者的机体代谢等功能受到严重破坏,因此这类患者普遍存在多器官损害,出现不同程度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特别是心、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甚至衰竭,是导致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死亡的一大重因。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86例,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应对患者的重要器官加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最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住院时的辅助检查情况都得到明显好转,死亡率仅6.98%(6/86),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因此,在对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进行现场救治时,我们认为早发现、早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采取统筹兼顾的治疗和护理措施,着重加强对患者重要器官的保护,对促进高原地区重症急性高原病患者病情的康复,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 郑必海,周小波,央娜.重症急性高原病高原现场治疗的氧疗方法.高原医学杂志,2004,14(4):58-60.
  [2] 王端荣,王旺强,王德文.高原昏迷12例临床病理学观察.西藏医药杂志,1998,19(1):11.
  [3] 高炜,张世范,张德海,等.急性高原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附9例报告).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4,25(1):7-9.
  [4] William H Waugh.Potential use of warm butyl alcobol vapor as adjunct agent in the emergency treatment of sea water wet naer-drowing.Am J Emerg Med,1993(11),20.
其他文献
【关键词】高压氧;治疗;护理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3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80-01  高压氧治疗就是将患者送入特殊的高压环境下利用氧气进行治疗,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现代医学中已被广泛认可,并成为临床治疗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病人对高压氧的基本知识和治疗原理不够了解,因而产生各种心理问题,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和
期刊
【摘 要】目的:探究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使用胺碘酮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89例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46例选择胺碘酮治疗,对照组43例患者选择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0.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41.9%,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所有患者进行常规的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断指再植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提高手术成活率。方法 对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05年——2011年骨科收治的110例病人进行了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补充血容量;术后妥善安置病人,加强局部护理、基础护理、病情观察以及血循环危象的观察护理,注意心理护理、疼痛护理、体位的护理、指导运动动能等。结果 本组成活105例,成活率为95%。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妥善保存离
【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至深静脉血栓的原因,护理措施及总结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对我科85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化疗患者中有1例发生深静脉血栓,经溶栓,抗凝治疗护理后,一周症状逐渐缓解。结论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化疗过程中发生上肢深静脉血栓与患者自身原因及护理有关,应在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都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置管过程中及置管后都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防止静脉血栓的发
期刊
【摘 要】目的:探讨电针配合浮针针刺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到2013年9月6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2例,其中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辨证循经取穴,针刺得气后行电针疏密波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浮针针刺方法。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 1 个疗程后、2 个疗程后、治疗后 4星期进行综合评分与对比观察。结果:治疗 2 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