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壳全海笋受精及早期卵裂的细胞学研究

来源 :海洋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gq19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HOECHST33258染色荧光显微方法,对宽壳全海笋Barneadilatata(Souleyet)受精卵早期发育中的生发泡破裂、极体排放、两性原核联合、早期卵裂、多精入卵等细胞学事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宽壳全海笋成熟未受精卵呈梨形或卵圆形,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前期,生发泡尚存;在水温26℃±1℃条件下进行受精,受精后6~9min,生发泡逐渐萎缩、破裂;受精后18、25min,受精卵先后排出第一、第二极体,完成第一次和第二次成熟分裂;受精后35min,雌、雄原核在卵子中央发生染色体联合;随
其他文献
海洋藻类的保存工作起始于20世纪初期对海洋微藻的保护,国际著名的海洋微藻保存机构CCAP、SAG、UTEX、COBRA等主要进行海洋微藻种质资源的保存,其种质保存的数量超过了2000多种
为了解军曹鱼(Rachycentron canadum)的细胞遗传学特征,采用植物血球凝集素(PHA)、秋水仙碱胸腔注射,取头肾细胞经空气干燥法制片,分析了军曹鱼染色体核型。结果表明,军曹鱼核型为:2n=
以海鞘(Ciona savignyi)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海鞘血细胞原代培养方法及培养中细菌污染的鉴定和控制。血细胞在培养1h后贴壁,细胞基本以圆形细胞为主,变形细胞一般呈不规则形。变形细
为获得古罗糖醛酸(Guluronate)含量高的细菌胞外褐藻多糖,利用PCR从海洋细菌Pseudomonassp.QDA中克隆了其甘露糖醛酸C-5差向异构酶基因(algG),连接入质粒pMF54Km,构建了重组表达载体D
海藻是海洋生物代谢产物的主要来源之一,能产生丰富多样的生物活性物质。为了更好地利用中国南海的海藻资源,分别对采自中国湛江硇洲岛的1种绿藻基根硬毛藻Chaetomorpha basire
将渤、黄、东海海表面温度作为一个整体场,研究其年际变化特征,并进一步探讨其与东亚季风场年际变化特征的关系。利用美国NOAA板轨卫星中的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AVHRR)反演的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