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休克的复苏管理

来源 :实用休克杂志(中英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vo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源性休克 (cardiogenic shock,CS)是循环衰竭最严重的表现形式,由于心脏泵血能力的急剧下降,或者心室充盈突然受阻,使得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CO)急剧减少,导致各重要生命器官机能代谢发生严重障碍的全身性病理过程.心脏功能异常、周围循环衰竭、严重器官低灌注和低氧血症是CS发生的原因和特征表现,也常常被称为原发性心功能不全或称泵衰竭,具体表现为持续低张力 (低血压)和终末器官灌注受损,如四肢冰冷、少尿或精神状态改变 (意识障碍)以及恢复血容量仍难以纠正的休克等.
其他文献
重症新冠肺炎与一般重症肺炎在临床特征和病理生理机制方面存在明显不同,严重免疫系统损伤和多器官功能受累是其突出的临床特征,呼吸系统损伤只是其病理生理的一个侧面,因此在临床救治中应重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特殊性,在强调氧气疗法和呼吸机支持治疗的同时,应突出免疫调节治疗和其他重要器官支持治疗的优先地位,尽早开始应用免疫干预方法和血液净化改善内环境等器官支持措施.这对未来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的救治有重要指导意义.
失血性休克是急诊和重症监护室常见的高致死率急危重症.液体复苏作为重要的治疗手段经历了重大变革,从传统的积极液体复苏策略,逐步改变为损伤控制复苏策略,本文就近年来失血性休克的液体复苏策略及液体应用原则做一总结.
心搏骤停是公共卫生领域的一个常见的急危重症,在心肺复苏抢救过程中借助实时反馈的相关设备来监测和指导,可以改善心肺复苏的质量,从而使患者能够获得尽可能良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