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根结底,“中国制造”是要从高度依赖人口红利、资源消耗的制造模式,向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的“中国智造”转型。
在“2016中国鞋业盛典暨首届中国鞋业供给侧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晋江市市委常委、陈埭镇党委书记潘子良说,“晋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年产运动鞋达到10亿双,全球1/6的运动鞋产自晋江,制鞋业已经成为晋江的经济支柱。”在晋江,有大大小小千家制鞋企业,产值超过10亿的企业就有几十家,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晋江制鞋产业链完善,在产业链上下端的皮革、面料、印染等行业也十分发达。晋江制造就是中国制造的缩影,有规模却不精益。在改革开放后,晋江制鞋产业依靠集群效应、人口红利、市场红利形成了繁盛产业状况,但是,也同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
晋江制鞋产业的情况,在中国并不是个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已成不争的事实。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根据德勤全球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团队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编制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2016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自从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制造业全球第一大国,就一直保持着这一地位。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工业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地位,决定了该国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决定了该国的国际地位。而在工业生产中,制造业则占据重要位置,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这也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方面。举例而言,如果很容易从本地找到供应商,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更容易吸引跨国资本前来投资。所以,工业品类齐全让中国多年维持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地位。
报告认为,由于需求下降引起工业活动不断下滑,进而导致工厂产能过剩。中国汽车行业目前产能利用率,从2009年的100%下降至70%,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41%下降到2014年的36%,其中大部分转向了服务业。
很显然中国制造业已经驶下了快车道,多年积累的问题浮出水面。制造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能完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供给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待提高。
报告的结论是2016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当中位列第一,不过由于在人才、创新、能源政策、基础设施、法律环境等方面的不足,到2020年可能被美国反超。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状态。一方面,赶超欧美高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有待时日。而且,在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看到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强调及巩固制造业实力。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印度、越南等国的低成本优势显现,过去以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为主要竞争优势的状态难以为继。
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使得中国制造业完成质的飞跃,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5月提出制造业要实现的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目的是指导传统产业轉型升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而清晰地指出,中国要用3个十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工信部印发的《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从政府到业界,各方都在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努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目标明确,路径却可以不同,基本分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向入手。一种思路认为可以从生产端出发,借鉴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思路,把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制造企业为主体把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两化融合性的升级;另一种思路则建议从消费端出发,利用中国互联网电商发达的优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科技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在“2016中国智造业年会”上说,从宏观上讲,“中国智造”不仅代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意味着从价值链的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意味着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讲,“中国智造”可以看作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以及更加一体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
尽管“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归根结底,都是要从高度依赖人口红利、资源消耗的制造模式,向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的“中国智造”转型。
专家论点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的短板,还是我们工业化的进程,(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一个差异。比如说发达国家德国,他们基本上达到了按照他们的标准,说是达到了工业3.0。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很多企业现在还没达到工业2.0,所以我们既要补上工业2.0的课,还要推进工业3.0的普及,还要向4.0方面发展。当然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那就会补上我们的短板,化不利为有利。 李毅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要素驱动。生产力包含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科技与资金等要素。其中生产资料包括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生产工具是指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装备,比如构成生产流程的物理单元,及其控制系统;所谓劳动力,现在叫人力资源,既有体力劳动者又有脑力劳动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经理人;资金也就是资本,即创业与发展的资金流,包括资金的融通、筹措与循环;最后一项科学技术,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与现在讲的创新驱动一脉相承。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今后30年,制造业智能制造核心的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业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与西方最发达国家并行和超越。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这是重大战略抉择。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当今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根本的动力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新的工业革命四大根本动力:第一是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长;第二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普及应用;第三是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第四是当今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集成式智能化创新应运而生。
朱森第(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足够大,但是还不够强,还远不够“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竞争水平有很大的提升,2010年在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到19.8%,首次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果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来划分,我国制造业的主题还在工业2.0的阶段,部分处于3.0阶段,同时正在朝着4.0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部分都已经到了3.0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还差一个阶段。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意味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还应该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过去制造业都是大批量、低成本的,未来智能制造可以协调解决消费者低成本、高质量、个性化的需求。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当前,国家出台了多种措施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广大中小企业要把自主创新转变为内生动力,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徐佳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教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在智能制造过程当中,我们虽然可以把它进行系统地集成,但是我们在关键产品、关键技术、关键工序上严重依赖国外的进口,往往在实现重大工程实现产业创新过程当中,受制于人,必须要看人家的脸色,受到严重的安全制约。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我认为所有的制造业,不光是海尔,都应该向体验经济转型,这是一个方向,从规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传统时代企业所有的目标都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什么?就是做大做强。体验经济和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以我、以企业为中心,体验经济必须是一个平台,企业和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从原来分销制要变成产销合一,所以说观念上要改变。
张华明(浙江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华之毅时尚集团总裁):一直以来“中国制造”解决的是短缺问题,对优质产品探索、研发、生产刚起步,但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被国际市场逐渐培养,供需之间产生裂痕。
叶檀(财经评论家):中国制造转型是个艰苦卓绝的工程、是宏图与细节缺一不可的改革。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常州实验尤其有价值,可以展示政府与企业的咬合,长板与短板的相嵌,以及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产业成功升级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魏英杰(媒体评论人):中国制造的转型,也需要人的“升级”。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制造业转型升级就很难实现。为此,除了对已经进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還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按照教育部等行动计划安排,每年资助30万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各地也应大力推进类似学历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扩大受惠人群范围,让更多农民工收益。
在“2016中国鞋业盛典暨首届中国鞋业供给侧创新发展高峰论坛”上,晋江市市委常委、陈埭镇党委书记潘子良说,“晋江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运动鞋生产基地,年产运动鞋达到10亿双,全球1/6的运动鞋产自晋江,制鞋业已经成为晋江的经济支柱。”在晋江,有大大小小千家制鞋企业,产值超过10亿的企业就有几十家,已经形成了产业规模。晋江制鞋产业链完善,在产业链上下端的皮革、面料、印染等行业也十分发达。晋江制造就是中国制造的缩影,有规模却不精益。在改革开放后,晋江制鞋产业依靠集群效应、人口红利、市场红利形成了繁盛产业状况,但是,也同时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问题。
晋江制鞋产业的情况,在中国并不是个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已成不争的事实。而另一个事实是,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根据德勤全球消费与工业产品行业团队与美国竞争力委员会编制的《2016全球制造业竞争力指数》报告,2016年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具竞争力的制造业国家,自从2010年中国超越美国成为制造业全球第一大国,就一直保持着这一地位。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一个国家的工业在世界工业中所占的地位,决定了该国的经济基础,同时也决定了该国的国际地位。而在工业生产中,制造业则占据重要位置,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这也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方面。举例而言,如果很容易从本地找到供应商,就可以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更容易吸引跨国资本前来投资。所以,工业品类齐全让中国多年维持全球第一的制造业地位。
报告认为,由于需求下降引起工业活动不断下滑,进而导致工厂产能过剩。中国汽车行业目前产能利用率,从2009年的100%下降至70%,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已经从2007年的41%下降到2014年的36%,其中大部分转向了服务业。
很显然中国制造业已经驶下了快车道,多年积累的问题浮出水面。制造业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有效供给不能完全适应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供给侧对消费结构升级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有待提高。
报告的结论是2016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当中位列第一,不过由于在人才、创新、能源政策、基础设施、法律环境等方面的不足,到2020年可能被美国反超。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中国制造业仍然大而不强,在自主创新能力、资源利用效率、产业结构水平、信息化程度、质量效益等方面差距明显,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的任务紧迫而艰巨。
目前中国制造业处于“前有强敌,后有追兵”的状态。一方面,赶超欧美高端制造业的科技水平有待时日。而且,在金融危机之后,欧美国家看到了虚拟经济的不稳定性,已经逐渐开始重视、强调及巩固制造业实力。另一方面,中国的人口红利优势逐渐减弱,印度、越南等国的低成本优势显现,过去以生产要素价格低廉为主要竞争优势的状态难以为继。
在新一轮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中,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机遇,使得中国制造业完成质的飞跃,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是当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4年5月提出制造业要实现的三个转变:“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2015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发布了《中国制造2025》《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目的是指导传统产业轉型升级、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国制造2025》规划明确而清晰地指出,中国要用3个十年完成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工信部印发的《关于完善制造业创新体系,推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加速科技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推动制造业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关于深化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到2018年,制造业重点行业骨干企业互联网“双创”平台普及率达到80%,成为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来源,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到2025年,力争实现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双创”体系基本完备,融合发展新模式广泛普及,新型制造体系基本形成,制造业综合竞争实力大幅提升的目标。
从政府到业界,各方都在为“中国制造”转型升级为“中国智造”努力。所谓条条大路通罗马,目标明确,路径却可以不同,基本分为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个方向入手。一种思路认为可以从生产端出发,借鉴德国提出的工业4.0的思路,把大数据、云计算、机器人等技术融合在一起,以制造企业为主体把产品从设计到使用的全过程进行两化融合性的升级;另一种思路则建议从消费端出发,利用中国互联网电商发达的优势,推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数字化科技与现代制造业结合。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昌文在“2016中国智造业年会”上说,从宏观上讲,“中国智造”不仅代表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产业的转型升级,还意味着从价值链的中低端逐步迈向中高端、意味着产品质量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从而进一步提升中国制造业产品国际竞争力。从微观上讲,“中国智造”可以看作更加个性化、差异化的产品设计,更加智能化、数字化的生产过程,更加高效率、低成本的制造与服务的一体化,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企业管理以及更加一体化、全球化的标准体系。
尽管“中国制造”转型升级有多种路径和方式,但归根结底,都是要从高度依赖人口红利、资源消耗的制造模式,向以知识创造和技术创新为驱动的“中国智造”转型。
专家论点
苗圩(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智能制造推进过程当中,我们最大的短板,还是我们工业化的进程,(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一个差异。比如说发达国家德国,他们基本上达到了按照他们的标准,说是达到了工业3.0。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我们很多企业现在还没达到工业2.0,所以我们既要补上工业2.0的课,还要推进工业3.0的普及,还要向4.0方面发展。当然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工业企业和互联网企业,更好地融合在一起,那就会补上我们的短板,化不利为有利。 李毅中(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中国作为制造大国,传统制造业已走到了必须转型升级的关口。多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要素驱动。生产力包含生产资料、生产工具、劳动力、科技与资金等要素。其中生产资料包括能源、原材料、土地等资源;生产工具是指经济活动所需要的装备,比如构成生产流程的物理单元,及其控制系统;所谓劳动力,现在叫人力资源,既有体力劳动者又有脑力劳动者,包括专业技术人员与职业经理人;资金也就是资本,即创业与发展的资金流,包括资金的融通、筹措与循环;最后一项科学技术,小平同志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一思想与现在讲的创新驱动一脉相承。
周济(中国工程院院长):今后30年,制造业智能制造核心的技术方面,中国制造业有着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完全可以实现战略性的重点突破、重点跨越,实现与西方最发达国家并行和超越。我们要实现中国制造业的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这是重大战略抉择。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当今世界新一轮工业革命方兴未艾,根本的动力在于新一轮科技革命。新的工业革命四大根本动力:第一是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长;第二是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普及应用;第三是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战略突破;第四是当今一种全新的创新方法——集成式智能化创新应运而生。
朱森第(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必须依靠科技创新,从源头上解决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问题,摆脱粗放式的增长方式,通过开展技术创新及系统优化,使产品在设计、制造、物流、使用、回收、拆解与再利用等全生命周期中,对环境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人体健康与社会危害最小。
赵昌文(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国制造业发展到今天,已经足够大,但是还不够强,还远不够“强”,近年来我国制造业竞争水平有很大的提升,2010年在全球制造业产值的比重上升到19.8%,首次超过美国的19.4%,成为世界制造业第一大国。如果按照德国工业4.0的标准来划分,我国制造业的主题还在工业2.0的阶段,部分处于3.0阶段,同时正在朝着4.0的方向发展,这是一个基本判断。而欧美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大部分都已经到了3.0的阶段,也就是说,我们至少还差一个阶段。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智能制造的发展方向不仅仅意味着智能化程度的提升,还应该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过去制造业都是大批量、低成本的,未来智能制造可以协调解决消费者低成本、高质量、个性化的需求。
张立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当前,国家出台了多种措施扶持中小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关键是广大中小企业要把自主创新转变为内生动力,这是转型发展的关键。
徐佳宾(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产业经济教授、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在智能制造过程当中,我们虽然可以把它进行系统地集成,但是我们在关键产品、关键技术、关键工序上严重依赖国外的进口,往往在实现重大工程实现产业创新过程当中,受制于人,必须要看人家的脸色,受到严重的安全制约。
张瑞敏(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我认为所有的制造业,不光是海尔,都应该向体验经济转型,这是一个方向,从规模经济转向体验经济。传统时代企业所有的目标都是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什么?就是做大做强。体验经济和传统经济最大的不同,传统经济是以我、以企业为中心,体验经济必须是一个平台,企业和用户在一个平台上,从原来分销制要变成产销合一,所以说观念上要改变。
张华明(浙江代表团全国人大代表、华之毅时尚集团总裁):一直以来“中国制造”解决的是短缺问题,对优质产品探索、研发、生产刚起步,但多样化、个性化需求已被国际市场逐渐培养,供需之间产生裂痕。
叶檀(财经评论家):中国制造转型是个艰苦卓绝的工程、是宏图与细节缺一不可的改革。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常州实验尤其有价值,可以展示政府与企业的咬合,长板与短板的相嵌,以及在中国特定的环境下,产业成功升级所必不可少的要素。
魏英杰(媒体评论人):中国制造的转型,也需要人的“升级”。高级技术人才缺乏,制造业转型升级就很难实现。为此,除了对已经进入企业的农民工进行继续教育,還应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为制造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人力资源。按照教育部等行动计划安排,每年资助30万农民工接受学历继续教育。各地也应大力推进类似学历继续教育,有针对性地扩大受惠人群范围,让更多农民工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