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来源 :中国实用医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x_xingf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11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急诊胃镜检查,探讨其主要原因,并了解其与肝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15例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胃镜检查资料.结果 115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93例占80.9%;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49例占42.6%;肝源性溃疡10例占8.7%;急性胃黏膜病变出血8例占7%;其他不明原因出血3例占2.6%;肝功能A级与B级、A级与C级出血者数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PHG和肝源性溃疡是引起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与PHG可同时并存.肝功能可作为评估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之一。

其他文献
【关键词】血管炎;中枢神经系统;诊断;治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Primaryangiitisofthecentralnervoussystem,PACNS)是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的非感染性炎性病变,自发并可复发,仅局限于中枢神经系统,没有其他系统性疾病的表现。最早由Newman和Wolf在1952年描述并命名为“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非感染肉芽肿性血管炎”[1];1959年Cravioto等
【摘要】 目的 对本辖区268例高血压患者进行慢性病管理,针对运动、膳食、控烟、戒酒等方面开展相关行为干预活动。方法 根据不同的人群分类,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要求每月至少随访一次,测血压1次。结果 一年来共随访2968人次,随访率为92.2%,高血压患者知晓率由59.7%上升到99.6%,服药率由55.5%上升到87.3%,控制率由51.4%上升到81.3%。戒烟率达3.73%,戒酒率达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