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所谓的人为因素就是在城市轨道交通当中存在的最大隐患之一,同时也成为了提高运行水平、减少事故出现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对城市轨道交通的人为因素进行深入的分析以及研究具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是介绍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情况,同时也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人员为题对安全管理的影响以及改进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轨道交通;运营;人员因素;安全管理
引言
由于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多数城市开始出现了地面交通拥堵的情况,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铁项目的建成已经是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较,城市轨道交通那个具有着省地、节能、污染少以及运量大等方面的优势,然而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地上或者是高架桥等比较封闭的空间当中,人员高度的密集、通风的情况比较差以及疏散难度比较高等问题,所以,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便会带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城市交通轨道安全事故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问题,以此来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控制在一个最小的范围之内。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有运输计划和运输能力、列出运行组织和調车工作、客流预测和分析、车站工作组织以及轨道系统运营分析等。并且轨道的运营管理已经是融合了现代管理学科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客运实务等,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有效的去管理。然而,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交通结构以及运输方式依然是欠缺发展,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人为因素方面的问题,下文主要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2.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以及设备的落后
在我国交通轨道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其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比较晚,因此在设计、施工、技术以及设备等很多的方面都是比较落后,例如在综合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在一些关键设备以及运营管理水平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机械施工和国际上先进的水平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2.2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且缺乏演练
根据调查可以知道,有些事故的发生和运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且缺乏演练有着直接的关系。工作人员因为缺乏对地铁线路在试运营过程中的救援、抢修以及消防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导致在安全事故将要发生的时候不能沉着应对以及合理调度,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事故出现,为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
2.3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所在,只有建立起科学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管理的工作有章可循。在目前阶段,一些运营单位,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要去建立起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在地铁开通运营之前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能够用规章制度去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同时也不能够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经常发生。
3.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在安全的问题中,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既使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也避免不了人的介入,不可能完全不受到人的操纵以及控制,德国安全专家认为认识一种安全因素以及防护对象,机器是一种安全因素,环境是一种安全因素以及应给与保护的财富。在人、机械以及环境系统中制只有人能够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一个掌握足够技能以及装备的人能够发现并且纠正系统的故障,并且还能够使其回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事故发生都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交通运营安全和很多活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每项活都要依赖于高效、安全以及可靠人的行为。人对运营安全的特殊作用可以分为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的主导性。第二是人的主管能动性。第三是人的创造性。
4.如何排除人员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行中安全管理的影响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是维护好公共秩序、保护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做好该项工作应该构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4.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
在最近几年来,因为广大市民缺乏安全意识,从而导致了很多的交通事故出现,例如,某市民进入轨行区域导致列出中断运输。某市民因为提前找不到座位不顾其他乘客的安全,出现了踩踏的事件等等,乘客只是按照自己的主管意愿行事,不考了后果,对于这些行为严重的影响了运营的安全。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借助不同的载体,积极的推进建设运营安全的文化,同时还要广泛的开展乘客安全宣传活动,督促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参与,以此来提全民的安全防范一是,从而达到“全民讲安全、全民懂安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4.2加强运营安全银行的预防控制
首先是要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交流平台,以此来提高广大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安全意识,并且还要借助不同的媒介来开展乘客安全培训的活动,在全社会领域内掀起安全文明乘车的良好风气。其次就是要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根据国内外丰富的轨道交通应急救援经验,根据本国每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情况,从而建立起操作性强以及效度高的应急预案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仿真以及实际操作演练。最后就是要构建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要严格的处理安全事故,做到责任到位,通过教育以及处罚等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水平。
4.3提高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水平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以及维护将会直接的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只有每项设备的可靠运行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列车高校来完成运输的任务。因此,运营公司必须要制定出统一以及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切实的做好各种设备的日常保养以及维护的工作,如果发现问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使各类运营设备能够符合标准,保障每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切实的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在最大的限度上消除故障的隐患,从而为应用安全创造出了必要的条件。 4.4提高应变的处置能力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作业经常可能面临各种意外情况,所以,运营工作人员的紧急应变能力非常重要。运营中一旦发生问题或者事故,工作人员的应变处置能力高低将成为造成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和操作熟练程度,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正确、有效处理,降低事故影响,保证行车安全。强化演练的规划性、目的性,将演练制度化、规范化,对演练的程序及步骤做科学化设计,确保演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演练能达到提高人员预防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
4.5引人全新的服务理念
乘客是来接受服务的,但乘客一旦选择了轨道交通这种特殊的交通方式,其行为就必须规范。这是管理的需要,也是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只有通过引人全新的“引导式”服务理念,将对乘客的要求和命令变为对乘客的引导,以一种柔性的方式来实现对乘客刚性的要求。
4.6加强对乘客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
不了解乘客的心理、行为模式,就不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要加强对乘客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深人研究,根据不同类型乘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干扰性行为的乘客,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及早意识到自己行为对运营的影响并加以纠正。
4.7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内与乘客有关的轨道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条款过粗,不利于操作;不够完善,部分内容尚属空白;处罚力度过轻,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幼儿、老人以及限制行为能力人等特殊类型的乘客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对乘客利益的损害。同时,要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提高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实施干扰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的乘客,应适当加重处罚力度,提高此类乘客的违法成本。
4.8依靠设施设备的监督和保障
对于实施破坏性行为的乘客,必须做好事前的安全防范,依靠设施设备的监督、保障,加强对乘客特别是乘客随身携带物品的监控,严防违禁物品进站,确保运营安全。
4.9搭建与乘客交流的互动平台
要积极搭建与乘客交流的互动平台,倾听乘客的心声,了解乘客的需求,同时增加感情交流,取得乘客的理解和信任。如运营中的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向乘客有奖征集解决方案的方式加以解决,既可以集思广义,又能够让乘客了解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得到乘客的支持与配合。
结束语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能够为人类的出行带来方便,同时还能够带动着我国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探讨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相关策略,同时探讨促使轨道交通应用安全的有效方法,以此来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人为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但是,对人为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对策,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是有较大作用的。只有依靠从业人员和乘客的共同努力,才能創造安全和谐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守亮.浅谈轨道交通运营中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4,12(24):112-116
[2]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12(24):102-106
[3]田书广.基于改进可拓物元法的城轨车站运营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2(24):156-159
[4]刘继龙.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12(24):120-126
[5] 林建华. 中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08)
[6] 朱召华.安全心理学与行车安全探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3(01)
[7] 刘浩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故障浅析[J]. 上海铁道科技. 2006(05)
【关键词】 轨道交通;运营;人员因素;安全管理
引言
由于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多数城市开始出现了地面交通拥堵的情况,然而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铁项目的建成已经是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选择,和其他公共交通工具相比较,城市轨道交通那个具有着省地、节能、污染少以及运量大等方面的优势,然而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处于地上或者是高架桥等比较封闭的空间当中,人员高度的密集、通风的情况比较差以及疏散难度比较高等问题,所以,如果出现安全事故便会带了十分严重的损失。城市交通轨道安全事故的特殊性也决定了我国必须要高度重视轨道交通安全管理的问题,以此来保证轨道交通运营的风险控制在一个最小的范围之内。
1.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
城市的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内容主要是有运输计划和运输能力、列出运行组织和調车工作、客流预测和分析、车站工作组织以及轨道系统运营分析等。并且轨道的运营管理已经是融合了现代管理学科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客运实务等,在运营管理的过程中要将理论和实践进行有效的结合,才能够更好的在管理过程中更加有效的去管理。然而,在我国城市化不断发展的今天,交通结构以及运输方式依然是欠缺发展,同时,在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例如人为因素方面的问题,下文主要是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2.目前我国轨道交通运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技术水平以及设备的落后
在我国交通轨道运营管理的过程中,其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起步比较晚,因此在设计、施工、技术以及设备等很多的方面都是比较落后,例如在综合交通规划和设计方面、在一些关键设备以及运营管理水平方面都显示出了明显的不足。目前,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机械施工和国际上先进的水平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2.2地铁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且缺乏演练
根据调查可以知道,有些事故的发生和运营单位事故应急预案不够细化并且缺乏演练有着直接的关系。工作人员因为缺乏对地铁线路在试运营过程中的救援、抢修以及消防等突发事件的模拟演练,导致在安全事故将要发生的时候不能沉着应对以及合理调度,从而导致了不必要的事故出现,为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
2.3管理制度的不健全
规章制度是管理工作的基础所在,只有建立起科学以及完善的管理制度才能够使管理的工作有章可循。在目前阶段,一些运营单位,没有严格的按照国家要去建立起各项安全法律法规,在地铁开通运营之前没有制定完善的安全规章制度,不能够用规章制度去约束员工的工作行为,同时也不能够为员工提供安全生产指引,导致一些安全事故的经常发生。
3.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
在安全的问题中,认识矛盾的主要方面,因为既使是高度自动化的系统也避免不了人的介入,不可能完全不受到人的操纵以及控制,德国安全专家认为认识一种安全因素以及防护对象,机器是一种安全因素,环境是一种安全因素以及应给与保护的财富。在人、机械以及环境系统中制只有人能够向安全问题提出挑战,一个掌握足够技能以及装备的人能够发现并且纠正系统的故障,并且还能够使其回复到一个正常的状态。不幸的是,绝大多数的事故发生都和人的不安全行为有着直接的关系。交通运营安全和很多活动都有着直接的关系,每项活都要依赖于高效、安全以及可靠人的行为。人对运营安全的特殊作用可以分为称以下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的主导性。第二是人的主管能动性。第三是人的创造性。
4.如何排除人员因素对轨道交通运行中安全管理的影响
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是维护好公共秩序、保护公众人身财产安全的重要工作,做好该项工作应该构建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理念。
4.1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市民的安全意识
在最近几年来,因为广大市民缺乏安全意识,从而导致了很多的交通事故出现,例如,某市民进入轨行区域导致列出中断运输。某市民因为提前找不到座位不顾其他乘客的安全,出现了踩踏的事件等等,乘客只是按照自己的主管意愿行事,不考了后果,对于这些行为严重的影响了运营的安全。为了避免这类事件的发生,我们必须要借助不同的载体,积极的推进建设运营安全的文化,同时还要广泛的开展乘客安全宣传活动,督促广大市民自觉遵守交通规则,把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中的全员概念延伸为全民、全社会参与,以此来提全民的安全防范一是,从而达到“全民讲安全、全民懂安全”。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
4.2加强运营安全银行的预防控制
首先是要建立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交流平台,以此来提高广大工作人员以及乘客的安全意识,并且还要借助不同的媒介来开展乘客安全培训的活动,在全社会领域内掀起安全文明乘车的良好风气。其次就是要建立应急救援机制,根据国内外丰富的轨道交通应急救援经验,根据本国每个城市轨道交通的具体情况,从而建立起操作性强以及效度高的应急预案体系,与此同时要加强应急预案的仿真以及实际操作演练。最后就是要构建轨道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理机制,要严格的处理安全事故,做到责任到位,通过教育以及处罚等方式来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以及安全意识,从而进一步的提高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的水平。
4.3提高轨道交通技术装备的水平
技术设备的日常管理以及维护将会直接的影响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只有每项设备的可靠运行才能够更加有效的保证列车高校来完成运输的任务。因此,运营公司必须要制定出统一以及完善的技术规范和标准,要切实的做好各种设备的日常保养以及维护的工作,如果发现问题要对其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使各类运营设备能够符合标准,保障每种设备的正常运行,切实的满足运营的实际需要,在最大的限度上消除故障的隐患,从而为应用安全创造出了必要的条件。 4.4提高应变的处置能力
由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作业经常可能面临各种意外情况,所以,运营工作人员的紧急应变能力非常重要。运营中一旦发生问题或者事故,工作人员的应变处置能力高低将成为造成影响大小的主要因素。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演练,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和操作熟练程度,确保在意外情况发生时的正确、有效处理,降低事故影响,保证行车安全。强化演练的规划性、目的性,将演练制度化、规范化,对演练的程序及步骤做科学化设计,确保演练的持续性和有效性,通过演练能达到提高人员预防事故、处理事故的能力。
4.5引人全新的服务理念
乘客是来接受服务的,但乘客一旦选择了轨道交通这种特殊的交通方式,其行为就必须规范。这是管理的需要,也是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需要。只有通过引人全新的“引导式”服务理念,将对乘客的要求和命令变为对乘客的引导,以一种柔性的方式来实现对乘客刚性的要求。
4.6加强对乘客心理和行为模式的研究
不了解乘客的心理、行为模式,就不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因此,要加强对乘客心理和行为模式的深人研究,根据不同类型乘客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对干扰性行为的乘客,应加强宣传,正确引导,使他们能及早意识到自己行为对运营的影响并加以纠正。
4.7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目前国内与乘客有关的轨道交通管理法律法规存在以下一些不足:条款过粗,不利于操作;不够完善,部分内容尚属空白;处罚力度过轻,效果不佳。针对以上问题,应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特别是对幼儿、老人以及限制行为能力人等特殊类型的乘客制定相应的行为规范和要求,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和对乘客利益的损害。同时,要细化相关法律法规的条款,提高可操作性。特别是对实施干扰性行为、破坏性行为的乘客,应适当加重处罚力度,提高此类乘客的违法成本。
4.8依靠设施设备的监督和保障
对于实施破坏性行为的乘客,必须做好事前的安全防范,依靠设施设备的监督、保障,加强对乘客特别是乘客随身携带物品的监控,严防违禁物品进站,确保运营安全。
4.9搭建与乘客交流的互动平台
要积极搭建与乘客交流的互动平台,倾听乘客的心声,了解乘客的需求,同时增加感情交流,取得乘客的理解和信任。如运营中的某些问题可以采取向乘客有奖征集解决方案的方式加以解决,既可以集思广义,又能够让乘客了解运营中存在的困难,得到乘客的支持与配合。
结束语
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是解决大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城市交通技术的不断发展,不仅仅能够为人类的出行带来方便,同时还能够带动着我国其他行业的不断发展。因此,工作人员应该积极主动的探讨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相关策略,同时探讨促使轨道交通应用安全的有效方法,以此来保证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人为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但是,对人为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解决对策,对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性是有较大作用的。只有依靠从业人员和乘客的共同努力,才能創造安全和谐舒适的城市轨道交通出行环境。
参考文献:
[1]马守亮.浅谈轨道交通运营中人员因素对安全管理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4,12(24):112-116
[2]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12(24):102-106
[3]田书广.基于改进可拓物元法的城轨车站运营风险评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4,12(24):156-159
[4]刘继龙.城市轨道交通应急管理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12(24):120-126
[5] 林建华. 中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实践与思考[J].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08)
[6] 朱召华.安全心理学与行车安全探析[J].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 2013(01)
[7] 刘浩江.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及故障浅析[J]. 上海铁道科技. 20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