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C93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09)10-0186-01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调配、考核奖惩、薪资设计等等都是围绕岗位管理来展开的,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只有构建良好的岗位管理秩序,才能理顺和建立科学的绩效和薪酬管理体系或者制度。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有着本身特殊特征,科研工作周期较长,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更注重社会效益,具有公益性服务社会大众的特点,做好农业科研单位岗位管理有利于单位的人才队伍的稳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单位内部人才队伍的整体合力,增强核心创新能力,为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岗位管理内容与涵义
岗位管理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以身份为特征的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更加注重和突出岗位的引导、示范作用,对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岗位管理实际上就是为职工成长平台进行设计和管理,使职工更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目标,实现与单位的共同进步,在完成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从岗位管理的实现过程来讲,主要包含了岗位分析、岗位设置和岗位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1)岗位分析,就是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责任、权限、关系、工作强度、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岗位标准量化以及核定岗位工作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规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好每一个岗位,使岗位的功能得以发挥,最终促进单位发展目标的完成。科研事业单位岗位分析的核心,就是要根据科研单位工作任务和工作特点,建立关键岗位说明书,对关键岗位的基本情况、设置目的、职责和任职资格等做出科学判断和详细说明;或者是对岗位的关键功能做出详细说明。通过岗位的科学分析,科学认识不同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深刻理解同一类岗位内部的梯度差别。
(2)岗位设置(岗位设计),就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单位人员的构成特点,对岗位进行科学分类,对每一类岗位进行科学分级,对每一个岗位进行科学设置,明确岗位的职责、目标、范围、权利以及相邻岗位关系,确保岗位责权利明晰并实施到位。职位岗位分类分级是“以事为中心”,每一个岗位都有特定的名称、工作内容、责任、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及晋升转任路线等等,与传统的“以身份为中心”的品位分类制不同。对每一岗位进行科学分析、设计,是实现岗位聘用(岗位填充)的基础,也使得岗位优化与人才开发实现了有机统一,确保在岗位管理过程中,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2006年11月人事部,对岗位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我们农业科研单位而言,有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农业科研单位实现岗位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岗位职数、岗位分类、分级等方面应满足单位实现科研目标所需岗位的完整性,即岗位职级、职务系列、岗位类别及其配比比例。
(3)岗位评价。就是对岗位价值、岗位贡献、岗位工作任务等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职工对岗位公平性的感受主要以岗位间的横向比较结果为决定因素,而忽略了岗位内部纵向得比较。因此对每一类的岗位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考核,从横向和纵向双层的角度,有效促进岗位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形成对所设置岗位准确的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价考核制度,实现相应的岗位管理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断深化岗位管理。
2 加强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才管理与服务机制,
2.1 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实现人才与岗位管理的有效结合
岗位管理是实现岗位与人才管理的一个有效平台,通过有效的岗位管理把对岗位的管理与对人才的管理有机的统一起来。因此这样说来,对每一个职工而言,岗位是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或者尊重的平台,同时对科研单位来说,也是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加强人才开发力度,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有效举措之一。
岗位管理把单位、人才对每一个岗位的认同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岗位管理也进一步理顺了内部管理的关系和秩序,强化了岗位意识,使岗位的受聘者和单位的组织者之间更有效地依据职务规范和说明书的要求,遵循组织目标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兼顾人才的个性特点和整体优势,做到人岗相宜和合同管理。
岗位管理一方面实现了单位内部岗位分类和现有人才结构性调整,为人才成长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竞争和合作氛围,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了责权利的对等,这样更有利于培养、造就和吸引高层次的领衔式人才。
2.2 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岗位管理是薪酬管理的基础提前,岗位的分析、设计以及科学评价都会对岗位薪酬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每一类岗位的分析管理以及准确认识和把握,是合理设计薪酬体系的前提,也是实现岗位功能价值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农业科研单位在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坚持公平兼顾和效率优先的原则,把技术、资本、管理等因素有机的融入到薪酬体系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创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设置岗位类别间的薪酬结构性差异,科学设计同一类岗位内部的薪酬梯度和灵活的取酬制度,突出岗位受聘人的权责和收益 ,实现岗变薪易,建立人才激励,更进一步激活人才使用的活力和创新力,为实现岗位目标以及单位的发展目标提供优先的人才智力资源。
2.3 加强岗位管理的发展规划,实现人才成长与岗位锻炼的有机结合
工作岗位是受聘者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尊重的有效平台。每一个岗位的设置都与单位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岗位的实际受用者讲求实际效益,合理的岗位能级设置有利于岗位受聘者参加工作锻炼,也有利于人才的成长锻炼。从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合理加强单位内部岗位发展规划,适时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岗位管理与单位发展目标、社会承认目标或者社会认可价值相适应,建立动态的管理体制,把人才锻炼与岗位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给类有能力的人才提供岗位锻炼和事业发展的机会,实现“才能有多大、工作舞台就有多大”,鼓励更多地人才通过岗位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2.4 加强岗位管理的绩效评价,促进岗位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在实施岗位管理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岗位实施效益,可以不断提高岗位管理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岗位管理内容,通过建立灵活的岗位绩效评价机制,把岗位的责任、目标、权益等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对岗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修正。在评价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时,应按照分类分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岗位类间的比较、同一岗位内部不同职级之间的比较,注重每一个岗位管理的实际绩效,促进岗位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通过实现岗位绩效评价,合理的区分岗位关注程度,是关键性、重要性岗位更加明确,促进岗位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认为,人力资源的调配、考核奖惩、薪资设计等等都是围绕岗位管理来展开的,岗位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只有构建良好的岗位管理秩序,才能理顺和建立科学的绩效和薪酬管理体系或者制度。大多数农业科研单位有着本身特殊特征,科研工作周期较长,短期内的经济效益不明显,更注重社会效益,具有公益性服务社会大众的特点,做好农业科研单位岗位管理有利于单位的人才队伍的稳定,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单位内部人才队伍的整体合力,增强核心创新能力,为和谐社会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 岗位管理内容与涵义
岗位管理打破了计划经济时代以身份为特征的管理制度,在人力资源开发利用中,更加注重和突出岗位的引导、示范作用,对农业科研单位而言,岗位管理实际上就是为职工成长平台进行设计和管理,使职工更明确工作职责和范围目标,实现与单位的共同进步,在完成工作的实践过程中,完成社会价值和自我实现。从岗位管理的实现过程来讲,主要包含了岗位分析、岗位设置和岗位评价三方面的内容。
(1)岗位分析,就是对每一个岗位的职责、责任、权限、关系、工作强度、任职资格、工作条件、岗位标准量化以及核定岗位工作量等进行科学分析和规范。其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利用和管理好每一个岗位,使岗位的功能得以发挥,最终促进单位发展目标的完成。科研事业单位岗位分析的核心,就是要根据科研单位工作任务和工作特点,建立关键岗位说明书,对关键岗位的基本情况、设置目的、职责和任职资格等做出科学判断和详细说明;或者是对岗位的关键功能做出详细说明。通过岗位的科学分析,科学认识不同类岗位之间的结构性差异,深刻理解同一类岗位内部的梯度差别。
(2)岗位设置(岗位设计),就是根据单位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需要,结合单位人员的构成特点,对岗位进行科学分类,对每一类岗位进行科学分级,对每一个岗位进行科学设置,明确岗位的职责、目标、范围、权利以及相邻岗位关系,确保岗位责权利明晰并实施到位。职位岗位分类分级是“以事为中心”,每一个岗位都有特定的名称、工作内容、责任、工作标准、任职条件及晋升转任路线等等,与传统的“以身份为中心”的品位分类制不同。对每一岗位进行科学分析、设计,是实现岗位聘用(岗位填充)的基础,也使得岗位优化与人才开发实现了有机统一,确保在岗位管理过程中,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
2006年11月人事部,对岗位设置提出了明确要求。对我们农业科研单位而言,有区别于其他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农业科研单位实现岗位管理的过程中,特别是在岗位职数、岗位分类、分级等方面应满足单位实现科研目标所需岗位的完整性,即岗位职级、职务系列、岗位类别及其配比比例。
(3)岗位评价。就是对岗位价值、岗位贡献、岗位工作任务等进行综合评价。实践证明,职工对岗位公平性的感受主要以岗位间的横向比较结果为决定因素,而忽略了岗位内部纵向得比较。因此对每一类的岗位要进行科学的评价考核,从横向和纵向双层的角度,有效促进岗位和人力资源的合理分布,形成对所设置岗位准确的定位,建立科学合理的岗位评价考核制度,实现相应的岗位管理的信息反馈机制,不断深化岗位管理。
2 加强建立以岗位管理为核心的人才管理与服务机制,
2.1 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实现人才与岗位管理的有效结合
岗位管理是实现岗位与人才管理的一个有效平台,通过有效的岗位管理把对岗位的管理与对人才的管理有机的统一起来。因此这样说来,对每一个职工而言,岗位是实现个人价值获得社会认可或者尊重的平台,同时对科研单位来说,也是进一步激发人才活力,加强人才开发力度,全面提升人才队伍建设质量和水平的有效举措之一。
岗位管理把单位、人才对每一个岗位的认同和责任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岗位管理也进一步理顺了内部管理的关系和秩序,强化了岗位意识,使岗位的受聘者和单位的组织者之间更有效地依据职务规范和说明书的要求,遵循组织目标需要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兼顾人才的个性特点和整体优势,做到人岗相宜和合同管理。
岗位管理一方面实现了单位内部岗位分类和现有人才结构性调整,为人才成长营造了健康有序的竞争和合作氛围,另一方面由于每一个岗位都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实现了责权利的对等,这样更有利于培养、造就和吸引高层次的领衔式人才。
2.2 以岗位管理为核心,建立合理的薪酬制度
岗位管理是薪酬管理的基础提前,岗位的分析、设计以及科学评价都会对岗位薪酬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对每一类岗位的分析管理以及准确认识和把握,是合理设计薪酬体系的前提,也是实现岗位功能价值的体现。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农业科研单位在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坚持公平兼顾和效率优先的原则,把技术、资本、管理等因素有机的融入到薪酬体系中,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积极创导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合理设置岗位类别间的薪酬结构性差异,科学设计同一类岗位内部的薪酬梯度和灵活的取酬制度,突出岗位受聘人的权责和收益 ,实现岗变薪易,建立人才激励,更进一步激活人才使用的活力和创新力,为实现岗位目标以及单位的发展目标提供优先的人才智力资源。
2.3 加强岗位管理的发展规划,实现人才成长与岗位锻炼的有机结合
工作岗位是受聘者实现自我价值获得社会尊重的有效平台。每一个岗位的设置都与单位的发展目标息息相关。岗位的实际受用者讲求实际效益,合理的岗位能级设置有利于岗位受聘者参加工作锻炼,也有利于人才的成长锻炼。从促进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成长的角度出发,合理加强单位内部岗位发展规划,适时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岗位管理与单位发展目标、社会承认目标或者社会认可价值相适应,建立动态的管理体制,把人才锻炼与岗位发展规划结合起来,给类有能力的人才提供岗位锻炼和事业发展的机会,实现“才能有多大、工作舞台就有多大”,鼓励更多地人才通过岗位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实力。
2.4 加强岗位管理的绩效评价,促进岗位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在实施岗位管理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岗位实施效益,可以不断提高岗位管理的科学性,不断完善岗位管理内容,通过建立灵活的岗位绩效评价机制,把岗位的责任、目标、权益等履行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信息反馈,对岗位管理的每一个环节进行修正。在评价岗位管理的实施效果时,应按照分类分级的原则和方法,进行岗位类间的比较、同一岗位内部不同职级之间的比较,注重每一个岗位管理的实际绩效,促进岗位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通过实现岗位绩效评价,合理的区分岗位关注程度,是关键性、重要性岗位更加明确,促进岗位管理的不断深化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