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策略上突破小说教学“人物、情节、环境”的三要素模式,尝试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高中小说教学经典节选《林黛玉进贾府》。主要从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结构三个方面解读,以期让师生了解除“三要素”外,小说还有不同的解读策略,这些解读策略的运用更能体现不同小说的不同特点。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G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01-02
一、突破小说教学“三要素模式”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基本局限于三要素,《祝福》如是教,《老人与海》也如是教。这主要是基于多年的教学传统与传统的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在高中课堂中,一线教师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形象分析上和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上。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都不知道小说除了分析三要素以外,还能分析什么,还能教给学生什么。
“小说三要素分析法”固然有授课思路清晰的优点,但是篇篇如此分析,是不是只看到了小说的共性而忽略了每篇小说的个性差异呢?而小说的魅力往往在于其与众不同的叙述差异上,因次,在文艺理论界衍生出社会历史批评法、结构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原型研究法等多种文本解读的策略,这个文本解读的世界异常丰富,更能体现不同小说的不同艺术魅力,有异常丰硕的成果等待我们去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策略上突破三要素模式,尝试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高中经典小说节选片段《林黛玉进贾府》。
二、试用叙事学理论分析《林黛玉进贾府》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给小说下定义说:“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由于叙述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小说的本质特征应是“叙述”与“虚构”,既然小说的内容是虚构的,那只有它叙述过程中的语言才是真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的叙事话语,即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节奏才是小说的“真实内容”。而小说要“虚构”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创作者要借小說中的叙述者表达某种意义或主题,所以我们在阅读品味小说的过程中就不能只看“内容”,而应更多地关注“叙述”。
实际上,在教学解读中,一开始学生是清楚地知道小说是虚构的特点的,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又习惯性的陷入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传统的三要素分析固然有授课层次清晰的优点,但是如果每篇小说都是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我们又如何能去欣赏每篇小说凭借其不同的虚构方式所成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呢?因此,自己先试着跳出小说的故事层面,跳出三要素分析,用叙事学的部分理论分析一下《林黛玉进贾府》一课。
1.《林黛玉进贾府》叙事视角的选择。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主要采用主观型的全聚焦叙事模式,这种叙事视角全知全能,叙述者是曹雪芹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一位虚拟人物,知道整个故事的缘由,无论这位叙事者是直接出面,还是暂时隐身把叙述的权利交给其他人,都是为了营造出‘真事隐去,贾雨村言’的故事氛围。第二回主要采用客观型全聚焦叙述模式,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来介绍贾府的地位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衣带水,祸福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作为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原名为“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则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作者让叙述不再全知全能,而是借林黛玉的眼睛深入贾府内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3个任务:1-3组学生试着从全知全能的视角去写一写林黛玉进贾府的一个片段,自己安排如何介绍贾府的摆设、建筑、园林、众多人物并从中凸显贾府的特点。5-6组同学从贾宝玉或视角介绍贾府。7-8组同学从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府。选择全知全能视角的同学一会儿顺序就写乱了;选择刘姥姥视角的两个组,写的挺搞笑,但同学们大笑之余又觉得把《红楼梦》的韵味给写没了。经过三组不同视角的叙写,同学们发现:一会儿写建筑,一会儿写人物就很困难,众多的人物更会令人手忙脚乱。而同为限制视角,选择贾宝玉的视角叙述会让读者缺少对贾府的新鲜感;选择刘姥姥的视角,新鲜虽新鲜,但刘姥姥又没有见过什么世面。通过比较,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作者所选择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借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才是最佳视角,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首先,林黛玉的身份是初入贾府的外人,这一“初”字很重要,因为“读者”也是初进贾府,读者和黛玉处于同一原点,对贾府有着相同的陌生感,也同样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都想一探究竟,这些共同的经验一下子就沟通了读者与人物,黛玉的眼睛就成了读者的眼睛,读者通过黛玉的慧眼去了解贾府及众多人物就显得真切自然、順理成章了。再说她是贾母的外孙女,是贾母最为心疼的几个人儿之一,黛玉的身份决定她将与贾府的闺阁女子同住一处(贾府、大观园等),这便于读者对贾府上上、里里外外作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黛玉又不同于贾雨村、刘姥姥等寻常的客人,她在贾府有更大的自由,有更深入的体味空间,介绍贾府的环境也最为方便。
其次,从人物的性格来看,借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也是上上之选。黛玉自幼尝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初入贾府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的性格也非常适合细致、全面地介绍贾府。因此在这一回里黛玉话不多,但眼睛观察和心理活动不少,通过她的行踪,读者了解到贾府的主要建筑特点;通过会见众人,了解到贾府的主要人物关系;通过老太太传晚饭,读者了解到贾府的诸多饮食讲究、礼仪规范和森严的等级壁垒。人物的特点经黛玉的一双慧眼也刻画得惟妙惟肖,对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与众个别;对“三春”一个温柔沉默,一个顾盼神飞,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各不相同的气质;对宝玉的似曾相识、不合于世,她都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黛玉细心敏感的性格是作者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的最大基础。 再次,黛玉的出身和知识素养又为我们深入了解贾府提供了参照基础。黛玉是当朝探花之女,自小吃穿用度不凡,以见过一定世面的黛玉视角来观察贾府,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门口小厮皆是华冠丽服,整个贾府生活的奢华与簪缨世家的地位就会更有说服力,若换成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又缺少学问的刘姥姥,则难以当此重任。通过林黛玉,我们可以看到“敕造荣国府”的气派与背后的含义。进入贾政居处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假设换成刘姥姥,这些文字、图画背后的含义我们又何从得知?
正是得益于黛玉这一第三人称的限制视角的选择,作者才能如借助显微镜或透视镜一般,让读者顺利地对贾府进行了一番全面、细致的了解。
2.《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节奏。
朱光潜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节奏虽是一个音乐概念,但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同样有一定的节奏。一部小说如果采用平铺直叙,从头到尾始终如一或一味紧张的叙事方式就会给人以沉闷、刻板、平淡乏味的感觉,将毫无感染力,无法提起读者的兴趣。相反,小说中事件的讲述打破自然时序,写作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错位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热奈特指出四种类型的速度交替出现(停顿、场景、概要和省略)构成叙事作品的叙事节奏。叙事作品的叙事节奏加快就要使其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要放慢叙事节奏则使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平铺直叙流水账式的叙事的形成是因为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完全等时。叙事节奏快慢的交替使用才会使叙事呈现节奏美,同时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叙事目的。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乘舟自扬州至金陵全然省略,敘述时间为零,进入贾府内部则倾力描写,极力延长,可见这一回介绍贾府的内部环境与主要人物才是作者的叙述目的。林黛玉进贾府第一个见的便是贾母,但是全文见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总共用了不到900字,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作者有意加快叙述节奏是为了给黛玉见贾府的两个重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张本。
林黛玉见王熙凤一段既有场景也有停顿,属于叙述中的放慢节奏,全文总共1000字,仅王熙凤的服饰、肖像描写就长达一百二十二字,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几十倍,因为黛玉看熙凤的打扮长相只用一两秒钟即可,熙凤的问话更是场景的再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些都是叙述中的慢节奏。
如果让学生将此段加快叙述节奏,变停顿场景为概要、略述,把将近1000字的黛玉见熙凤浓缩如下:黛玉忙赔笑见礼,熙凤忙拉着黛玉上下打量,说从未见过如此标志的人,倒像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又嘱咐黛玉要什么只管说,并吩咐婆子们把行李搬进来。说话间,已摆上茶果,熙凤一边亲手捧茶送果,一边回答王夫人询问发放月银之事。改编之后。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叙述节奏加快,而人物王熙凤之性格、魅力荡然无存,黛玉之年貌虽小、气度不俗也无从体会,这便大大削减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而在虚写贾赦、贾政,加快叙事节奏之间,作者有意放慢叙事节奏,浓墨重彩渲染宝黛相见,则是吊足了读者的兴趣。先是不让宝玉出场,再是通过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之口侧面介绍宝玉,等宝玉出场,读者急着要看宝黛相会,刚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料宝玉却转身而去,换过衣衫……使读者急不可耐,然后出场,仅宝玉的肖像就写了两遍,一遍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一遍是“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不合世俗的性格《西江月》也写了两段: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黛玉最出彩的外貌描写也是通过宝玉的眼睛来细致描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然后是似曾相识的对话,宝玉摔玉的经典情节,足足延展了1300字,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审美享受。
3.《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即指文章的结构(叙述线索、情节安排、话语序列)以及文体的结构(文体互渗)。美国学者浦安迪在其《中国叙事学》一书中曾经说道:“什么是叙事文学的结构呢?简而言之,小说家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上一个外形,这个‘外形’就是我们所谓的最广义的结构。可见,“叙事结构”就如同是支撑一个巨大建筑的主梁结构,主梁结构支撑起来了,作品内部的一切意义才有所附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整个作品的轮廓和特点。
(1)《红楼梦》整部作品的叙事结构特点。
在《红楼梦》之前,中国古典小说多为“复合序列”中的“连接式”或“镶嵌式”。而《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则超越前代,构成了一种网状的结构方式。
在小说当中,我们首先看到在石头故事太虚幻境的神话世界、大观园的理想世界、贾府的现实世界,这样构成了三个世界。一个是虚幻的神话的世界,一个是大观园的理想世界,一个是贾府的现实世界,这就构成了三个世界,这三个世界是小说中所有人物活动的外在的场景。而在这三个世界当中,大观园的世界是叙事的中心,是叙事的主要的场景。那么在这个叙事中心、叙事的主要场景当中,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他们三个人的爱情的悲剧和婚姻的悲剧。同时,在这三个世界的构成当中,贾府的现实世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舞台,来展示了整个社会,以贾府为象征的整个社会由盛而衰的过程。所以宝黛钗爱情婚姻的一条明线,贾府由盛而衰的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是交织在一起,互为表里的,一起推进了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演进。所以整部小说的结构方式就好像一张非常精致、非常细腻的网一样,主次本身很分明,但是每个人、每件事也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个地步。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小说里任何一个事件都不能孤立地给它独立出来看,元妃省亲的故事前前后后展开了各方面的描写。宝黛爱情悲剧的故事从头到尾还牵涉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所以这是《红楼梦》的特点。它任何一个人物的故事,任何一个事件的展开都牵涉到其他众多的人物和其他。 正是这种网状的结构方式运用自如使得《红楼梦》内容涵盖深广,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上至皇妃、天子、北靖王爷,下至刘姥姥这样的村妪农夫;大到皇妃的省亲仪式,小到日用家常,为读者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幅立体式的贵族生活风俗画卷,也使得《红楼梦》超越其他古典小说成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小说。
(2)《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结构特点。
前五回是《红楼梦》的楔子,在全文中具有提纲挈领式的结构意义,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是一部鸿篇巨制的情节开端,在一部鸿篇巨制中如何让众多的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登场,继而展开下面的情节,主要有三种结构模式:
西方:通过舞会引入\通过战争引入\英雄救美引入
中国:通过集会场景引入\通过战争引入\英雄救美引入
例如:西方《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的告别舞会,场面壮观,公主、爵爷、名门闺秀都前来参加,贵族封建阶级宣告没落,拉斯蒂涅登上历史舞台。
例如:中国《三国演义》中以桃园结义、十八路诸侯会盟,引入逐鹿天下的一众英雄。
而《紅楼梦》也采用初进贾府,黛玉会见众人这种类似集会的结构方式,引出贾府的主要人物,完成贾府环境的基本介绍,让宝黛两位主人公初次相会,从而有效地完成了第三回的叙事功能。这种结构模式被后来的很多中国小说所继承和采用。较为明显的有茅盾的《子夜》,以吴老太爷的盛大葬礼,众人前来吊唁引入作品各色人物的登场。《京华烟云》的开端逃难展示姚府的道家气质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并由女儿在逃难中失散被曾家所救引出另一大家族——曾家子弟的出场。
类似的结构模式是小说家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给作品套上的一个外形,写好了可以有效的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完成作者的叙事目的。无论是《红楼梦》全篇的多线交织,网状的叙事结构,还是第三回的结构模式都已成为长篇巨制中的经典结构。
综上所述,《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曹雪芹高超的叙事才能。作者学识丰厚、苦心孤诣、匠心独运;我辈才疏学浅、理论初研、认知有限,对第三回的解读较为粗浅。希望自己以后能够不断学习,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文章的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编.《当代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作者不详.《浅谈叙事理论在小说中的应用》百度文库.
[3]李兴芳.《叙事视角与小说教学——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
【关键词】叙事学;叙事视角;叙事节奏;叙事结构
【中图分类号】G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9)11-0001-02
一、突破小说教学“三要素模式”的必要性
一直以来,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进行小说阅读教学基本局限于三要素,《祝福》如是教,《老人与海》也如是教。这主要是基于多年的教学传统与传统的小说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因此,在高中课堂中,一线教师常常把教学重点放在人物形象分析上和对作品主题的揭示上。久而久之,相当一部分语文教师都不知道小说除了分析三要素以外,还能分析什么,还能教给学生什么。
“小说三要素分析法”固然有授课思路清晰的优点,但是篇篇如此分析,是不是只看到了小说的共性而忽略了每篇小说的个性差异呢?而小说的魅力往往在于其与众不同的叙述差异上,因次,在文艺理论界衍生出社会历史批评法、结构分析法、精神分析法、原型研究法等多种文本解读的策略,这个文本解读的世界异常丰富,更能体现不同小说的不同艺术魅力,有异常丰硕的成果等待我们去了解,因此本文试图从文本解读策略上突破三要素模式,尝试用叙事学理论解读高中经典小说节选片段《林黛玉进贾府》。
二、试用叙事学理论分析《林黛玉进贾府》
福斯特在他的《小说面面观》中给小说下定义说:“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具有某种长度的虚构的故事。”由于叙述是小说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小说的本质特征应是“叙述”与“虚构”,既然小说的内容是虚构的,那只有它叙述过程中的语言才是真实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的叙事话语,即叙述者、叙述视角、叙述时间、叙述节奏才是小说的“真实内容”。而小说要“虚构”的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创作者要借小說中的叙述者表达某种意义或主题,所以我们在阅读品味小说的过程中就不能只看“内容”,而应更多地关注“叙述”。
实际上,在教学解读中,一开始学生是清楚地知道小说是虚构的特点的,但在实际解读的过程中,学生又习惯性的陷入小说的故事情节之中。传统的三要素分析固然有授课层次清晰的优点,但是如果每篇小说都是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我们又如何能去欣赏每篇小说凭借其不同的虚构方式所成就的独特的审美价值呢?因此,自己先试着跳出小说的故事层面,跳出三要素分析,用叙事学的部分理论分析一下《林黛玉进贾府》一课。
1.《林黛玉进贾府》叙事视角的选择。
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主要采用主观型的全聚焦叙事模式,这种叙事视角全知全能,叙述者是曹雪芹苦心孤诣创造出来的一位虚拟人物,知道整个故事的缘由,无论这位叙事者是直接出面,还是暂时隐身把叙述的权利交给其他人,都是为了营造出‘真事隐去,贾雨村言’的故事氛围。第二回主要采用客观型全聚焦叙述模式,借冷子兴、贾雨村之口来介绍贾府的地位和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一衣带水,祸福相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而作为第三回的《林黛玉进贾府》(原名为“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林黛玉抛父进京都”)则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作者让叙述不再全知全能,而是借林黛玉的眼睛深入贾府内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给学生分组布置3个任务:1-3组学生试着从全知全能的视角去写一写林黛玉进贾府的一个片段,自己安排如何介绍贾府的摆设、建筑、园林、众多人物并从中凸显贾府的特点。5-6组同学从贾宝玉或视角介绍贾府。7-8组同学从刘姥姥的视角描写贾府。选择全知全能视角的同学一会儿顺序就写乱了;选择刘姥姥视角的两个组,写的挺搞笑,但同学们大笑之余又觉得把《红楼梦》的韵味给写没了。经过三组不同视角的叙写,同学们发现:一会儿写建筑,一会儿写人物就很困难,众多的人物更会令人手忙脚乱。而同为限制视角,选择贾宝玉的视角叙述会让读者缺少对贾府的新鲜感;选择刘姥姥的视角,新鲜虽新鲜,但刘姥姥又没有见过什么世面。通过比较,估计学生很快就会感受到作者所选择的第三人称限制视角,借林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才是最佳视角,也是作者的匠心所在。
首先,林黛玉的身份是初入贾府的外人,这一“初”字很重要,因为“读者”也是初进贾府,读者和黛玉处于同一原点,对贾府有着相同的陌生感,也同样充满了好奇和新鲜感,都想一探究竟,这些共同的经验一下子就沟通了读者与人物,黛玉的眼睛就成了读者的眼睛,读者通过黛玉的慧眼去了解贾府及众多人物就显得真切自然、順理成章了。再说她是贾母的外孙女,是贾母最为心疼的几个人儿之一,黛玉的身份决定她将与贾府的闺阁女子同住一处(贾府、大观园等),这便于读者对贾府上上、里里外外作全面透彻的了解,从这一点上来说,黛玉又不同于贾雨村、刘姥姥等寻常的客人,她在贾府有更大的自由,有更深入的体味空间,介绍贾府的环境也最为方便。
其次,从人物的性格来看,借黛玉的眼睛来描写贾府也是上上之选。黛玉自幼尝听得母亲说过,她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因此初入贾府就“步步留心,时时在意,惟恐被人耻笑了去”的性格也非常适合细致、全面地介绍贾府。因此在这一回里黛玉话不多,但眼睛观察和心理活动不少,通过她的行踪,读者了解到贾府的主要建筑特点;通过会见众人,了解到贾府的主要人物关系;通过老太太传晚饭,读者了解到贾府的诸多饮食讲究、礼仪规范和森严的等级壁垒。人物的特点经黛玉的一双慧眼也刻画得惟妙惟肖,对王熙凤“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与众个别;对“三春”一个温柔沉默,一个顾盼神飞,一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各不相同的气质;对宝玉的似曾相识、不合于世,她都能够敏锐地捕捉到。黛玉细心敏感的性格是作者采用第三人称限制视角的最大基础。 再次,黛玉的出身和知识素养又为我们深入了解贾府提供了参照基础。黛玉是当朝探花之女,自小吃穿用度不凡,以见过一定世面的黛玉视角来观察贾府,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门口小厮皆是华冠丽服,整个贾府生活的奢华与簪缨世家的地位就会更有说服力,若换成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又缺少学问的刘姥姥,则难以当此重任。通过林黛玉,我们可以看到“敕造荣国府”的气派与背后的含义。进入贾政居处抬头迎面先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假设换成刘姥姥,这些文字、图画背后的含义我们又何从得知?
正是得益于黛玉这一第三人称的限制视角的选择,作者才能如借助显微镜或透视镜一般,让读者顺利地对贾府进行了一番全面、细致的了解。
2.《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节奏。
朱光潜说:“节奏是一切艺术的灵魂。”节奏虽是一个音乐概念,但在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同样有一定的节奏。一部小说如果采用平铺直叙,从头到尾始终如一或一味紧张的叙事方式就会给人以沉闷、刻板、平淡乏味的感觉,将毫无感染力,无法提起读者的兴趣。相反,小说中事件的讲述打破自然时序,写作时间与故事时间的错位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热奈特指出四种类型的速度交替出现(停顿、场景、概要和省略)构成叙事作品的叙事节奏。叙事作品的叙事节奏加快就要使其叙事时间短于故事时间;要放慢叙事节奏则使叙事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平铺直叙流水账式的叙事的形成是因为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完全等时。叙事节奏快慢的交替使用才会使叙事呈现节奏美,同时让读者更好地把握作者的叙事目的。
在《林黛玉进贾府》中,黛玉乘舟自扬州至金陵全然省略,敘述时间为零,进入贾府内部则倾力描写,极力延长,可见这一回介绍贾府的内部环境与主要人物才是作者的叙述目的。林黛玉进贾府第一个见的便是贾母,但是全文见贾母、邢夫人、王夫人、李纨、三春总共用了不到900字,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作者有意加快叙述节奏是为了给黛玉见贾府的两个重要人物王熙凤、贾宝玉张本。
林黛玉见王熙凤一段既有场景也有停顿,属于叙述中的放慢节奏,全文总共1000字,仅王熙凤的服饰、肖像描写就长达一百二十二字,叙述时间长于故事时间几十倍,因为黛玉看熙凤的打扮长相只用一两秒钟即可,熙凤的问话更是场景的再现,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这些都是叙述中的慢节奏。
如果让学生将此段加快叙述节奏,变停顿场景为概要、略述,把将近1000字的黛玉见熙凤浓缩如下:黛玉忙赔笑见礼,熙凤忙拉着黛玉上下打量,说从未见过如此标志的人,倒像是老祖宗的嫡亲孙女,又嘱咐黛玉要什么只管说,并吩咐婆子们把行李搬进来。说话间,已摆上茶果,熙凤一边亲手捧茶送果,一边回答王夫人询问发放月银之事。改编之后。叙述时间短于故事时间,叙述节奏加快,而人物王熙凤之性格、魅力荡然无存,黛玉之年貌虽小、气度不俗也无从体会,这便大大削减了作品的艺术魅力。
而在虚写贾赦、贾政,加快叙事节奏之间,作者有意放慢叙事节奏,浓墨重彩渲染宝黛相见,则是吊足了读者的兴趣。先是不让宝玉出场,再是通过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之口侧面介绍宝玉,等宝玉出场,读者急着要看宝黛相会,刚觉好像在哪里见过,不料宝玉却转身而去,换过衣衫……使读者急不可耐,然后出场,仅宝玉的肖像就写了两遍,一遍是“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一遍是“越显得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不合世俗的性格《西江月》也写了两段: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袴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黛玉最出彩的外貌描写也是通过宝玉的眼睛来细致描摹: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yè)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然后是似曾相识的对话,宝玉摔玉的经典情节,足足延展了1300字,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审美享受。
3.《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结构。
叙事结构即指文章的结构(叙述线索、情节安排、话语序列)以及文体的结构(文体互渗)。美国学者浦安迪在其《中国叙事学》一书中曾经说道:“什么是叙事文学的结构呢?简而言之,小说家们在写作的时候,一定要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套上一个外形,这个‘外形’就是我们所谓的最广义的结构。可见,“叙事结构”就如同是支撑一个巨大建筑的主梁结构,主梁结构支撑起来了,作品内部的一切意义才有所附着。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这种结构决定了整个作品的轮廓和特点。
(1)《红楼梦》整部作品的叙事结构特点。
在《红楼梦》之前,中国古典小说多为“复合序列”中的“连接式”或“镶嵌式”。而《红楼梦》和《三国演义》则超越前代,构成了一种网状的结构方式。
在小说当中,我们首先看到在石头故事太虚幻境的神话世界、大观园的理想世界、贾府的现实世界,这样构成了三个世界。一个是虚幻的神话的世界,一个是大观园的理想世界,一个是贾府的现实世界,这就构成了三个世界,这三个世界是小说中所有人物活动的外在的场景。而在这三个世界当中,大观园的世界是叙事的中心,是叙事的主要的场景。那么在这个叙事中心、叙事的主要场景当中,小说一方面展开了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他们三个人的爱情的悲剧和婚姻的悲剧。同时,在这三个世界的构成当中,贾府的现实世界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舞台,来展示了整个社会,以贾府为象征的整个社会由盛而衰的过程。所以宝黛钗爱情婚姻的一条明线,贾府由盛而衰的一条暗线,这两条线索是交织在一起,互为表里的,一起推进了整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演进。所以整部小说的结构方式就好像一张非常精致、非常细腻的网一样,主次本身很分明,但是每个人、每件事也都有着很密切的联系,能够达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那个地步。在这个意义上《红楼梦》小说里任何一个事件都不能孤立地给它独立出来看,元妃省亲的故事前前后后展开了各方面的描写。宝黛爱情悲剧的故事从头到尾还牵涉到很多的人、很多的事情,所以这是《红楼梦》的特点。它任何一个人物的故事,任何一个事件的展开都牵涉到其他众多的人物和其他。 正是这种网状的结构方式运用自如使得《红楼梦》内容涵盖深广,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上至皇妃、天子、北靖王爷,下至刘姥姥这样的村妪农夫;大到皇妃的省亲仪式,小到日用家常,为读者全方位地展现了一幅立体式的贵族生活风俗画卷,也使得《红楼梦》超越其他古典小说成为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小说。
(2)《林黛玉进贾府》的叙事结构特点。
前五回是《红楼梦》的楔子,在全文中具有提纲挈领式的结构意义,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是一部鸿篇巨制的情节开端,在一部鸿篇巨制中如何让众多的主要人物或次要人物登场,继而展开下面的情节,主要有三种结构模式:
西方:通过舞会引入\通过战争引入\英雄救美引入
中国:通过集会场景引入\通过战争引入\英雄救美引入
例如:西方《高老头》中鲍赛昂夫人的告别舞会,场面壮观,公主、爵爷、名门闺秀都前来参加,贵族封建阶级宣告没落,拉斯蒂涅登上历史舞台。
例如:中国《三国演义》中以桃园结义、十八路诸侯会盟,引入逐鹿天下的一众英雄。
而《紅楼梦》也采用初进贾府,黛玉会见众人这种类似集会的结构方式,引出贾府的主要人物,完成贾府环境的基本介绍,让宝黛两位主人公初次相会,从而有效地完成了第三回的叙事功能。这种结构模式被后来的很多中国小说所继承和采用。较为明显的有茅盾的《子夜》,以吴老太爷的盛大葬礼,众人前来吊唁引入作品各色人物的登场。《京华烟云》的开端逃难展示姚府的道家气质和中国当时的社会环境,并由女儿在逃难中失散被曾家所救引出另一大家族——曾家子弟的出场。
类似的结构模式是小说家在人类经验的大流上给作品套上的一个外形,写好了可以有效的展开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完成作者的叙事目的。无论是《红楼梦》全篇的多线交织,网状的叙事结构,还是第三回的结构模式都已成为长篇巨制中的经典结构。
综上所述,《红楼梦》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曹雪芹高超的叙事才能。作者学识丰厚、苦心孤诣、匠心独运;我辈才疏学浅、理论初研、认知有限,对第三回的解读较为粗浅。希望自己以后能够不断学习,提高文本解读的能力。文章的不当之处,还请老师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朱立元编.《当代方文艺理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作者不详.《浅谈叙事理论在小说中的应用》百度文库.
[3]李兴芳.《叙事视角与小说教学——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