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詩歌创作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孩子的语文学习插上梦想的翅膀。同时,孩子对自然和生活的感知力强,对新奇的有趣的事物充满了好奇,引导孩子用无拘无束的语言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也是语文教学中应有之义。所以在诗歌的世界中徜徉是小学生语文学习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本文即指出如何教导小学中年级学生进行诗歌创作。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诗歌创作
诗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必不可少。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诗词欣赏水平,官方在教材中指定了约80首古诗词进行教学。因此,大多数小学生都储备了一定量的诗歌知识。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缺乏诗歌创作能力,能背诗却不会写诗的尴尬境地大量地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写诗要求我们至少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有一些诗歌创作的基本知识,诗歌不像写文章那样随性自由,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格式,有一些技巧,需要学生了解、掌握。二是学生要对诗歌创作产生兴趣,这就又要求了学生要对诗歌有一定的兴趣,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要有写诗的环境与氛围,语文教师在班级中进行诗歌创作教学时,应该开展一些创作活动,营造“全班一起学写诗”的良好氛围。
一、 多读诗——学生诗歌创作的必备前提
古诗词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这些诗词讲究押韵、平仄搭配考究、节奏分明、用词准确精当。所以,我们在诗歌创作教学时应该首先为学生讲解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什么是绝句、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律诗、什么是押韵等。在教学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的接受能力可能较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而,我们应该言之有物,并选择通俗易懂的诗词进行教学。在此,我举一例进行说明。如讲到押韵时,我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静夜思》进行讲解。这首诗的第一、二、四句的尾字是同韵的,即“光”“霜”“乡”,它们的韵母都包含“ang”,而韵母相近或相同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一般来说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第一句是否押韵看个人的选择。之后我会以《静夜思》为引,再用其他的一些诗词进行类比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押韵”。
多读诗一方面固然是要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但另一方面,仅仅是多读诗本身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在《唐诗三百首》的题词中,有两句诗说得很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对唐诗的极高评价,这要求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诗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诗,多读唐诗。只有做好这些必备前提,才能夯实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
二、 兴趣高——学生诗歌创作的关键环节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学诗、写诗的热情和兴趣加以保护。以第一点为例,学生在读诗、背诗时,老师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在班级内让学生接龙,一人一句,广泛地调动起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学生在小学中年级进行诗歌学习,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方式,不能让他们早早地觉得学诗是一件无聊的事,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若是在早期培养起了学生学诗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包括诗歌创作的教学做起来也会事半功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做到:首先,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诗写得不好而一直挑剔,横加指责。有的学生写诗入门后,会诗意盎然,绞尽脑汁进行创作,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往往能写出一篇自认为不错的诗,他们可能会充满期待地拿给老师看,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论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到底如何,都应该对他提出表扬,并进行勉励。我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位女生将她的作品拿给我看后,虽然我觉得其质量一般,但我还是在课堂上展示了这首诗,对这位女生提出了鼓励,并对这首诗进行修改点评。她后来把这首诗改得更好了。就这样,同学们写诗的积极性受到了保护,在课堂上选择树立、鼓励模范的方法,也能带动更多的同学进行诗歌创作。
三、 活动好——学生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讲,他们一方面有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有爱玩的天性。这两者有时相互冲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会上课时还会想着如何课间做游戏、回家后想着怎么玩游戏,这无疑会影响学习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假如能调动学生足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年纪虽小,却也能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我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后来,在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的活动中,我找到了答案。在那次活动中,我发现无论学生是否学习好,但大家都在积极准备,就连早读时学生的声音都大了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希望自己各方面都能保持优秀,学习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在诗歌朗诵比赛中绽放光彩、展示自己。有的同学可能对于参加比赛不感兴趣,但也会非常真诚地为自己班级参赛的同学加油打气,听他们平时练习的朗诵并出谋划策。通过这个活动,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活力,他们展现了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状态,我想举办的活动在这种转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也开始在教学中有意地多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诗歌创作中,我会把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打分评比,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此外,对于创作的佳品,我还会颁发奖章,发放奖品。在活动和荣誉的激励下,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会竞相踊跃地参与创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一样可以写诗。我们作为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正确地引导,在教学中要引导得当、指导得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写诗的爱好。只要我们能达到这些要求,学生也一定会用他们的作品来回报我们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东亮.浅谈小学诗歌写作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2]孙洙.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何捷.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写作教学“进行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剑妹,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
关键词: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诗歌创作
诗歌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中,诗歌教学必不可少。为了提高小学生的诗词欣赏水平,官方在教材中指定了约80首古诗词进行教学。因此,大多数小学生都储备了一定量的诗歌知识。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小学生缺乏诗歌创作能力,能背诗却不会写诗的尴尬境地大量地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写诗要求我们至少具备三个要素:一是要有一些诗歌创作的基本知识,诗歌不像写文章那样随性自由,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格式,有一些技巧,需要学生了解、掌握。二是学生要对诗歌创作产生兴趣,这就又要求了学生要对诗歌有一定的兴趣,要求我们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歌教学时,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三是要有写诗的环境与氛围,语文教师在班级中进行诗歌创作教学时,应该开展一些创作活动,营造“全班一起学写诗”的良好氛围。
一、 多读诗——学生诗歌创作的必备前提
古诗词之所以读起来朗朗上口,是因为这些诗词讲究押韵、平仄搭配考究、节奏分明、用词准确精当。所以,我们在诗歌创作教学时应该首先为学生讲解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如诗歌的分类、什么是绝句、什么是平仄、什么是律诗、什么是押韵等。在教学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对于此类知识的接受能力可能较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产生枯燥乏味之感,因而,我们应该言之有物,并选择通俗易懂的诗词进行教学。在此,我举一例进行说明。如讲到押韵时,我选择学生耳熟能详的《静夜思》进行讲解。这首诗的第一、二、四句的尾字是同韵的,即“光”“霜”“乡”,它们的韵母都包含“ang”,而韵母相近或相同就是押韵。押韵的目的是为了使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一般来说二、四、六、八句要求押韵,第一句是否押韵看个人的选择。之后我会以《静夜思》为引,再用其他的一些诗词进行类比讲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押韵”。
多读诗一方面固然是要学生掌握一些诗歌的基本知识,但另一方面,仅仅是多读诗本身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大有裨益。在《唐诗三百首》的题词中,有两句诗说得很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是对唐诗的极高评价,这要求我们在教授学生学习诗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多读诗,多读唐诗。只有做好这些必备前提,才能夯实学生进行诗歌创作的基础。
二、 兴趣高——学生诗歌创作的关键环节
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学诗、写诗的热情和兴趣加以保护。以第一点为例,学生在读诗、背诗时,老师可以采用“开火车”的方式,在班级内让学生接龙,一人一句,广泛地调动起学生学诗的积极性。学生在小学中年级进行诗歌学习,作为老师我们一定要注重教学的方式,不能让他们早早地觉得学诗是一件无聊的事,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相反,若是在早期培养起了学生学诗的兴趣,那么接下来包括诗歌创作的教学做起来也会事半功倍。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我觉得有以下几方面需要做到:首先,教师不能因为学生诗写得不好而一直挑剔,横加指责。有的学生写诗入门后,会诗意盎然,绞尽脑汁进行创作,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往往能写出一篇自认为不错的诗,他们可能会充满期待地拿给老师看,期望得到老师的鼓励。老师在遇到这种情况时,不论学生创作的诗歌内容到底如何,都应该对他提出表扬,并进行勉励。我在教学中就遇到过这种情况,一位女生将她的作品拿给我看后,虽然我觉得其质量一般,但我还是在课堂上展示了这首诗,对这位女生提出了鼓励,并对这首诗进行修改点评。她后来把这首诗改得更好了。就这样,同学们写诗的积极性受到了保护,在课堂上选择树立、鼓励模范的方法,也能带动更多的同学进行诗歌创作。
三、 活动好——学生诗歌创作的重要内容
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发现对于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讲,他们一方面有学习的热情,另一方面也有爱玩的天性。这两者有时相互冲突,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负面的消极影响,比如孩子会上课时还会想着如何课间做游戏、回家后想着怎么玩游戏,这无疑会影响学习质量。但不可否认的是,假如能调动学生足够的学习积极性,他们年纪虽小,却也能迸发出强大的学习动力。所以我常常在思考,如何才能将这二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后来,在一次诗歌朗诵比赛的活动中,我找到了答案。在那次活动中,我发现无论学生是否学习好,但大家都在积极准备,就连早读时学生的声音都大了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希望自己各方面都能保持优秀,学习稍微差一点的同学希望自己能在诗歌朗诵比赛中绽放光彩、展示自己。有的同学可能对于参加比赛不感兴趣,但也会非常真诚地为自己班级参赛的同学加油打气,听他们平时练习的朗诵并出谋划策。通过这个活动,我感受到了学生学习的激情和活力,他们展现了一种与平时截然不同的状态,我想举办的活动在这种转变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也开始在教学中有意地多组织活动,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诗歌创作中,我会把学生创作的诗歌进行打分评比,将优秀的作品在班级中进行展示。此外,对于创作的佳品,我还会颁发奖章,发放奖品。在活动和荣誉的激励下,我惊喜地发现学生会竞相踊跃地参与创作。
实践证明,小学生一样可以写诗。我们作为老师,需要对学生的学习加以正确地引导,在教学中要引导得当、指导得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写诗的爱好。只要我们能达到这些要求,学生也一定会用他们的作品来回报我们付出的努力。
参考文献:
[1]陈东亮.浅谈小学诗歌写作教学[J].小学教学研究,2011(12).
[2]孙洙.唐诗三百首[M].北京:中华书局,2001.
[3]何捷.和学生一起写作文——写作教学“进行时”[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陈剑妹,福建省泉州市,泉州市丰泽区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