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防控阻击战在中华大地骤然打响。
除夕前一天,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王洪亮自发写下了支援武汉的请战书,“国家有难,医护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医生,我义无反顾。”一句句铿锵话语道出了作为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这位有着24年党龄,曾冲锋在汶川地震、大兴安岭火灾、抗击甲流一线的“老兵”,再一次选择逆向而行。
大年初三,王洪亮作为黑龙江省支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宣传委员、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哈医大二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义无反顾地和队员们一起火速出征,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
从进入武汉协和西院工作至今,王洪亮每天披星戴月,忙碌的身影奔波在病区间、队员间、各种工作协调会议问,在党支部副书记、队长、重症医学科医生i重身份中转换,都只为了一个信念——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冲锋在前 与患者并肩作战
做生命的守护神
救死扶伤,医者担当。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他是黑龙江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的领军人物,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精湛,是同事眼中“最强能力者”;面对患者,他温柔细心,待患如亲,被患者亲切地称为“生命的守护神”。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重症病区接诊第一天,面对患者同一时间集中入驻,接诊压力最大,王洪亮身先士卒,选择第一批进入病区。在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紧急接诊处置了20位危重患者,保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走出病区时,他脸上被护目镜、防护口罩压出深深的勒痕,防护服里面的衣衫全部被汗水浸湿,但他根本无暇顾及,走出隔离病区,便立即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讨论病情,进一步完善诊疗流程,为后继接班的医护人员提供最宝贵的经验。
武汉当地人、今年46岁的张先生(化姓)因为呼吸极度窘迫,成为第一批入驻重症病区的患者。“看到患者无助脆弱的眼神,我就下定决心,一定竭尽全力和疫魔抗争到底!”王洪亮对张先生的朋药进行了调整后,张先生好转十分迅速,呼吸越来越流畅,饮食可以自理。
“看你恢复得这么好,今天奖励你一个大橘子吃吧!”王洪亮省下了自己的饭后水果,送给了张先生。张先生双手捧着黄灿灿的橘子,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开心地说:“太谢谢了!这可真是个大奖品,明天我要表现好还能有吗?”王洪亮爽朗地回答:“只要你比今天有进步,我就还送你!”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橘子,但却蕴涵着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医生对患者真挚的祝福:从那天起,只要张先生病情有所好转,王洪亮都会将自己省下的水果留给他。在张先生即将转出重症病房之际,他和王洪亮约定,等疫情过去,邀请于洪亮冉来武汉玩!
“虽然看不清你的长相,但我知道你为了救我拼尽全力。”2月14日情人节,王洪亮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一面写在纸上的锦旗,纸上写着“大爱无疆重塑生命”八个大字。这是病区接诊的首批患者孙先生(化姓)为了感谢王洪亮特意设计手写的。
“虽然只是简单的八个字,却十分温暖,充满力量。”王洪亮动情地说,“患者的肯定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我们之间是朋友,更是同一战壕、并肩作战的战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与时间竞速,同生命赛跑。这就是重症医学科医生真实的工作写照。王洪亮从事重症医学科工作已经20年,他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总会走到患者床前,用温暖的话语给患者信心与勇气,不仅治愈身体上的病痛,同时成为患者精神和心灵的支柱。
战场老兵每每冲锋在前,向着最危险的地方“逆行”。作为负责五楼重症病区组长的王洪亮一天都没有下过“火线”,始终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每天都会查房、会诊、看患者,夜色已深本该休息的他,却又捧起一本本危重病例开始研究起来。
先锋楷模 建立谈心谈话制度
做思想的领路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王洪亮除了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外,作为黑龙江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第二临时党支部的副书记,还肩负着为支部同志提供思想保障的重要任务。
在黑龙江省支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成立会的前一晚,王洪亮找到了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魏文举,与他促膝长谈。倾听他的所思所想,为他明确努力的方向,介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为即将入党的魏文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思想保障。
最终通过王洪亮的推荐,经过审核,魏文举火线入党,正式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转换成为预备党员。“在这个非常时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宣誓入党。感谢党组织的信任,我会尽最大努力,不辜负党对我的希望!”魏文举激动地说。
王洪亮配合支部书记李家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临时党支部设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上。想队员之所想,急队员之所急,从一线工作到日常生活,王洪亮以每一名党员为单位,关心一线医护人员,建立起健全的谈心制度,成为年轻同志思想的领路人,使党支部成为队员们坚实的后盾。纽带桥梁构建高效治疗体系为患者保驾护航
做队员的主心骨
在医疗队员眼中,王洪亮是位有“两副面孑L”的队长。重症医学科鞠凤祥说道:“在生活中,王哥很爱说笑,会和我们一起做运动,像哥们儿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但一进入工作状态,立马就变得铁面无私,一丝不苟,要求十分严格,和王哥一起做事特别踏实,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万事开头难。王洪亮作为队长进入武汉协和西院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医疗队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地磨合融合好,成为一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队伍。时间紧迫,王洪亮当机立断,凭借多年的经验,以最快速度将普通病房改造成为科学、合理的重症病房;面对工作方式的差异,王洪亮存同求异,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制定出了最高效的治疗体系和医疗制度。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我们来到这儿就是治病救人的,一切以患者优先!体系的构建是用来贯彻执行的,医疗制度的建立是一种约束和要求,有利于提高战斗力和自信心。所以无论是黑龙江医疗队还是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一视同仁,不分你我,值此关键时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王洪亮虽然声音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无比坚毅的目光。
在2月16日国家医疗督导组来到武汉协和西院进行质量检查时,王洪亮负责的重症病区的救治质量得到了督导组的较高评价。
“党员、医生、队长,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往前冲!”王洪亮坚定地说,来到武汉,从进入病房那天起,就给团队定下来“高质量救治”的目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将带领团队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嘱托,勇往直前,与胜利会师!
除夕前一天,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王洪亮自发写下了支援武汉的请战书,“国家有难,医护有责。作为一名党员,我义不容辞;作为一名医生,我义无反顾。”一句句铿锵话语道出了作为党员和医务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这位有着24年党龄,曾冲锋在汶川地震、大兴安岭火灾、抗击甲流一线的“老兵”,再一次选择逆向而行。
大年初三,王洪亮作为黑龙江省支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宣传委员、第二党支部副书记、哈医大二院支援武汉医疗队队长,义无反顾地和队员们一起火速出征,奔赴疫情重灾区——武汉。
从进入武汉协和西院工作至今,王洪亮每天披星戴月,忙碌的身影奔波在病区间、队员间、各种工作协调会议问,在党支部副书记、队长、重症医学科医生i重身份中转换,都只为了一个信念——早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冲锋在前 与患者并肩作战
做生命的守护神
救死扶伤,医者担当。作为一名重症医学科的医生,他是黑龙江省重症医学专业委员会的领军人物,经验丰富,业务能力精湛,是同事眼中“最强能力者”;面对患者,他温柔细心,待患如亲,被患者亲切地称为“生命的守护神”。
哪里任务险重哪里就有党组织强有力的工作,哪里就有党员当先锋作表率。重症病区接诊第一天,面对患者同一时间集中入驻,接诊压力最大,王洪亮身先士卒,选择第一批进入病区。在4个小时的工作时间里,他紧急接诊处置了20位危重患者,保證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走出病区时,他脸上被护目镜、防护口罩压出深深的勒痕,防护服里面的衣衫全部被汗水浸湿,但他根本无暇顾及,走出隔离病区,便立即组织全体医护人员讨论病情,进一步完善诊疗流程,为后继接班的医护人员提供最宝贵的经验。
武汉当地人、今年46岁的张先生(化姓)因为呼吸极度窘迫,成为第一批入驻重症病区的患者。“看到患者无助脆弱的眼神,我就下定决心,一定竭尽全力和疫魔抗争到底!”王洪亮对张先生的朋药进行了调整后,张先生好转十分迅速,呼吸越来越流畅,饮食可以自理。
“看你恢复得这么好,今天奖励你一个大橘子吃吧!”王洪亮省下了自己的饭后水果,送给了张先生。张先生双手捧着黄灿灿的橘子,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笑容,开心地说:“太谢谢了!这可真是个大奖品,明天我要表现好还能有吗?”王洪亮爽朗地回答:“只要你比今天有进步,我就还送你!”
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橘子,但却蕴涵着患者对生命的渴望,医生对患者真挚的祝福:从那天起,只要张先生病情有所好转,王洪亮都会将自己省下的水果留给他。在张先生即将转出重症病房之际,他和王洪亮约定,等疫情过去,邀请于洪亮冉来武汉玩!
“虽然看不清你的长相,但我知道你为了救我拼尽全力。”2月14日情人节,王洪亮收到了一份特别的节日礼物——一面写在纸上的锦旗,纸上写着“大爱无疆重塑生命”八个大字。这是病区接诊的首批患者孙先生(化姓)为了感谢王洪亮特意设计手写的。
“虽然只是简单的八个字,却十分温暖,充满力量。”王洪亮动情地说,“患者的肯定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我们之间是朋友,更是同一战壕、并肩作战的战友,只要我们共同努力,相信一定会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与时间竞速,同生命赛跑。这就是重症医学科医生真实的工作写照。王洪亮从事重症医学科工作已经20年,他时刻把患者放在第一位,总会走到患者床前,用温暖的话语给患者信心与勇气,不仅治愈身体上的病痛,同时成为患者精神和心灵的支柱。
战场老兵每每冲锋在前,向着最危险的地方“逆行”。作为负责五楼重症病区组长的王洪亮一天都没有下过“火线”,始终冲在第一线,战在最前沿,每天都会查房、会诊、看患者,夜色已深本该休息的他,却又捧起一本本危重病例开始研究起来。
先锋楷模 建立谈心谈话制度
做思想的领路人
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王洪亮除了负责重症患者的救治工作外,作为黑龙江援助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第二临时党支部的副书记,还肩负着为支部同志提供思想保障的重要任务。
在黑龙江省支援武汉医疗队临时党委成立会的前一晚,王洪亮找到了哈医大二院重症医学科主管护师魏文举,与他促膝长谈。倾听他的所思所想,为他明确努力的方向,介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为即将入党的魏文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思想保障。
最终通过王洪亮的推荐,经过审核,魏文举火线入党,正式从一名入党积极分子转换成为预备党员。“在这个非常时期,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实现了梦寐以求的愿望——宣誓入党。感谢党组织的信任,我会尽最大努力,不辜负党对我的希望!”魏文举激动地说。
王洪亮配合支部书记李家宁,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临时党支部设在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上。想队员之所想,急队员之所急,从一线工作到日常生活,王洪亮以每一名党员为单位,关心一线医护人员,建立起健全的谈心制度,成为年轻同志思想的领路人,使党支部成为队员们坚实的后盾。纽带桥梁构建高效治疗体系为患者保驾护航
做队员的主心骨
在医疗队员眼中,王洪亮是位有“两副面孑L”的队长。重症医学科鞠凤祥说道:“在生活中,王哥很爱说笑,会和我们一起做运动,像哥们儿一样关心爱护我们;但一进入工作状态,立马就变得铁面无私,一丝不苟,要求十分严格,和王哥一起做事特别踏实,他就是我们的主心骨。”
万事开头难。王洪亮作为队长进入武汉协和西院面临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帮助医疗队与武汉当地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地磨合融合好,成为一支训练有素、配合默契的队伍。时间紧迫,王洪亮当机立断,凭借多年的经验,以最快速度将普通病房改造成为科学、合理的重症病房;面对工作方式的差异,王洪亮存同求异,经过反复推敲,最终制定出了最高效的治疗体系和医疗制度。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我们来到这儿就是治病救人的,一切以患者优先!体系的构建是用来贯彻执行的,医疗制度的建立是一种约束和要求,有利于提高战斗力和自信心。所以无论是黑龙江医疗队还是武汉当地医护人员,一视同仁,不分你我,值此关键时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救治更多的患者!”王洪亮虽然声音有些疲惫,但眼神中却闪烁着无比坚毅的目光。
在2月16日国家医疗督导组来到武汉协和西院进行质量检查时,王洪亮负责的重症病区的救治质量得到了督导组的较高评价。
“党员、医生、队长,任何一个身份都决定了我必须往前冲!”王洪亮坚定地说,来到武汉,从进入病房那天起,就给团队定下来“高质量救治”的目标。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我将带领团队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与嘱托,勇往直前,与胜利会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