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過勞,是全球性的一個議題,但在澳門似乎還沒有引起廣泛的討論,這很大程度上與澳門的經濟發展模式和就業模式等有著密切的關聯,在過勞與體面工作之間,澳門人的選擇似乎可以更多元。
主動還是被動
過勞死某種程度而言是被動的,或者因工作壓力而自殺等都是面臨著別無選擇的困境,才最終走上結束生命的唯一途徑,歸結到核心問題即是:選擇。而反觀澳門,這十年來經濟全面起飛,超高速的發展帶來的是相對低位的失業率,在澳門,本地居民可選擇的工作機會也因為這座城市的開放而越來越多,他們參考的因素也許是薪水,也許是工作環境,亦或者是升職空間。因而當面臨到工資較低、工作壓力過大時,比起那些經濟發展較為遲緩甚至惡化的國家和地區而言,我們有著更多的選擇,通過適度的調換工作可能解決了即時的壓力,因為換工作會讓人覺得有主動的感覺,主動選擇換工作或許讓人感覺有能量;但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我們擁有調換工作的多種機會的同時,也讓我們忽視自身強大的調節能力,輕易地把工作不愉快的原因歸咎於外在因素,例如公司制度不好,上司能力差,升遷制度不公平,或簡單指責政府沒保障勞工權益,隨之而來的工作士氣及工作成就感就可能應聲下降。在職場上,唯有不斷累積經驗才會逐步塑造成就感,如果過於頻繁換工作難免影響工作成就感,因而部分人士在工作士氣上一直難以提升,無法找到工作價值與認同感等。
同時,也正是因為十年的發展,社會變化太快,而大家原本居住體驗的社會環境其實是在緩慢變化中,這就產生了適應期的問題,興建一棟樓或者一個村莊只需要2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卻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適應各種的改變,所以當澳門憑藉博彩、旅遊一度躋身大都市之際,對於澳門人而言生活環境改變的壓力則是不斷襲來。所以經濟變化意味著就業選擇多,但不代表沒有壓力存在。過去在澳門也許只需要處理幾條街道的交通議題,現在是面對著幾座跨島大橋、輕軌、舊城區道路路線等一系列的交通難題;過去也許只需要處理好本地語言廣東話與葡文,現在隨著回歸與對國際的日益開放,我們也要鼓勵居民更多地學習普通話與英文,政府的使用語言也要更多元化,這就是無形中增長的壓力。對於政府而言,我們與兩岸三地其他政府的運轉模式是相同的,而限制於人口基數問題,可能澳門一個部門需要處理相等於其他地區2-3個部門的職能,一人同時扮演多個角色,對於很多公職人員而言,工作中有形無形的壓力都會與日俱增。再者,作為社團社會,我們擁有不少的社團組織,有人在全職工作之餘,也或多或少以不同方式參與社會事務,常見一個團體就要回應多個社會及市民關注的問題,比如房屋、交通、教育、醫療等,一人分擔幾個職務,壓力就自然不斷地累積,當然壓力本身屬於主觀感覺,不能將地區或者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輕易來比較壓力的大小。
輪班更需人性化
過勞也因某些行業特性而重點集中,在澳門現有的工作環境中存在大量的輪班制度,三班輪流的情況,使得職場人員的生理時鐘、家庭生活、社交活動等不穩定,成為產生壓力的重要因素,這樣的因子不僅帶來個人身心健康的受損,同時也會對傳統的家庭關係帶來衝擊。以簡單的飲食習慣為例,廣東人的煲湯文化,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靚湯及親情,現在可能會出現“一湯三喝”的狀況,也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家三人分三次喝,這樣很生活的事例在這十年來的澳門越來越普遍,相對於其他地區,輪班制在澳門相對明顯,對於居民的身心影響也逐漸體現出來,當我們的經濟結構決定了這樣的工作制度時,企業和政府都值得思考如何在輪班制度的細節上優化,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更能照顧職場員工的身心健康。
當然除此之外,行業的特性也會造就一些心理壓力,繼而帶來隱形的“心理過勞”現象,比如記者行業,因為常年需要奔波在新聞一線,面對各種天然災害、兇案命案(車禍、跳樓等)現場,承受著比一般人更直接的感官壓力,久而久之對於從事其中的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與此相類似的就是我們的警察、消防等行業。
隨著通訊技術等的發達,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信息的傳播路徑也日益多樣化,每天早晨無論是開車還是乘坐的士時收聽電台新聞,你會發現有不少市民會打電話去電台反映情緒,當然有不少存在抱怨,不可否認這是讓市民表達意見及抒發不滿的良好渠道,然後如果形成抱怨的氛圍,大家就慢慢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壓力的逼迫感或負面情緒,這種壓力就是在無形中被動賦予的,雖然每個個體對壓力的認知存在差別,但是毋庸置疑,各種壓力都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在今天這樣一個自由民主的時代中,各種產物的出現都有可能帶來潛在的壓力,當我們的思考脫離不了新聞,當打開Facebook、Wechat我們看到各種匿名、負面消息時,我們的精神同樣受著傷害,特別是網絡充分自由的特性產生了講話不用負責的先例,在無形中藉助分享轉帖新聞也可能會帶來傷害,比如有些充滿惡意的評論或者網絡上的人身攻擊、霸凌、人肉搜索等,又或是轉載自殺或意外新聞都會傷害遇難者的親友,這樣的自由也是創造“破壞”的開始。從過去的公眾人物或明星才會產生的影響力,到如今任何一個人稍稍經營微博就可以擁有數千好友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消息或者評論的發出都吸引後續一堆人的留言,這樣的現代傳播方式與溝通方式確實到了需要省思的時候:轉發訊息或發表意見前想想,這個動作有無給他人帶來壓力與傷害?有無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新的破壞力?
關心我們的情緒健康
當我們對這些壓力還沒有十分敏感之際,抑鬱、焦慮、甚至自我傷害傾向已經開始在我們身邊蔓延,而這些變化的出現不是一日而來的,除了存在遺傳外,大部分還是環境壓力與調適失當造成的,每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久而久之焦慮、抑鬱的情緒就會出現。曾經有人戲言中國第一個焦慮症患者是“杞人”,因為他創造了一個典故叫做“杞人憂天”,雖然是笑談,但足以證明我們的情緒波動很多源於“擔心”,而這種擔心背後的原因就與“控制”有關,很多時候我們越想“控制一切”就越發焦慮。而這種“控制”就需要從我們從幼兒時期所需的安全感談起,嬰兒時期父母能明白我們的需要,適時解決不舒服,例如即時換尿布及餵飽孩子,以及足夠的擁抱等,這是人類獲得心內安全感的第一步。內心深處安全感越強的人,面對生活的變化或壓力越懂得自在去應對。缺乏安全感的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疑心病”就是此種症狀。前一段時間紅遍亞洲的熱播電視劇《瑯琊榜》中的梁王就是這樣一個多疑,不願意相信別人甚至連自己的兒子、親近的大臣都要猜忌的君王,這就是一個典型喜歡“企圖透過掌控一切來填補心內缺乏安全感”的人物事例;而劇中另一個主角江左梅郎梅長蘇經歷過帝王的懷疑與遺棄、友軍的背叛、重生的痛苦,但他仍未改變信任,梅長蘇做到了不因環境的變化而去改變對人的信任,這樣的人是難能可貴的,也許是影視劇的關係,現實中要做到梅長蘇的心境恐怕還需要一番磨練,但不難看出“不信任”對於家庭關係、朋友關係、人際關係帶來了非常大的傷害,無論是電視劇中的梁王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少部分人因為缺乏安全感,恐懼失控,給身體親友或同事帶來潛在的壓力與傷害。可喜的是,我們可以改變,如果意識到自己與家人或朋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情緒也容易失控,不妨去參加一些自我成長,認識自己的課程,或相關書本,必要時找心理專業人士談談也是一個好方法,讓自己盡快從這種失衡的情況走出,即時調適心理,以免進一步累積焦慮、抑鬱甚至是自我傷害等的情緒。 而預防或改變這些情緒變化可以從幾方面來調整,首先是主動去累積個人資源,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是人際資源的累積,通過一些休閒活動、興趣愛好等找到可以志同道合的朋友,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可以通過與朋友的傾訴來化解情緒上的不安等,通過親友的陪伴可以提升自己的抗逆能力。其次,可以嘗試培養我們的靈性資源,這個不單單局限於傳統的宗教信仰,而是相信偉大的自然可以帶來保護我們的力量,相信我們與自然之間是互動,而並非我們可以控制一切、控制自然。痛苦來源於簡單認為“人可以控制一切”。事實上,人並非有能力改變所有,面對很多狀況時我們需要互動與友善,而不是一味地衝撞與掌控。培養靈性資源可以通過冥想、禪修、打坐,宗教信仰等方式進行,我們鼓勵人應該給予自己一些獨處的機會,因為只有獨處時才能讓自己好好體驗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在互動中找回一顆“開闊的心”,用更加開放、開朗的心胸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動與壓力。
EAPS,友善職場
當然除了職場中人們的自我調整以外,外在的勞動環境與勞工政策也對人產生重要的影響,近些年政府、社團及企業都努力推動“家庭友善政策”: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夠兼顧家庭,例如給予女士合理的產假,丈夫也享有一定的侍產假,彈性上下班措施等。同時也重點開始推出了“EAPS”(employer assistant programs),中文譯作“員工協助計劃”,或“傭員支援計劃”其實在很多國家與地區早已開始推動,我們希望在澳門普及EAPS,也是為了讓企業更加自主地認識到它是有責任來照顧員工的心理健康的。一般的認知中,公司會通過買保險等方式讓員工在身體健康受損時得以有相關的補助,而心理健康卻容易被忽略,EAPS的推廣正是希望提供心理咨詢給有需要的職場員工,並由員工自行前往,保障個人私隠,而由傭主負責支付相關的費用等,這樣的計劃並不是為了對抗企業與僱主,而是協助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展開良性的互動,其實一般工作間存在階層關係,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常常形成工作間的欺凌問題,包括言語嘲弄、故意不提供工作資源、甚至性騷擾等,部分人會用忍耐回應,使得很多工作間的欺凌也被大家習以為常,事實上工作間欺凌對員工的傷害是持續的,而工作欺凌就來自於部分人士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友善相處及處理衝突,而EAPS在為主管進行人事管理培訓,透過學習溝通方式,協助管理衝突及糾紛,並提升人性化的管理意見。與此同時,更可以給廣大員工提供心理資源課程,讓大家能夠彼此更加和諧友善的相處。
其實除了這樣的外在系統以外,我們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感知是有意識的,特別是一些身體疼痛的訊號,在心理學上每一個疼痛的地方都有特殊的心理意涵,現在不少職場人士長期感冒這就是亞健康、壓力過大的一種表現,剛開始一劑止痛片下去消除短暫的疼痛,但真正的病因也被忽略了,事實上吃了藥這些疼痛好了嗎?大部分是反反復復地發作,這就是身體的訊號告訴我們應該調整生活模式了。當然另外一個重要的訊號就是人際關係的日益緊張,很多人會容易暴躁、頻繁地發脾氣,朋友也會越來越少,情緒上的極度消極給人際關係帶來了負面影響。當訊號來臨,有意識覺察的下一步就是如何調整。面對到職場的各方面壓力,我們要學會告訴自己:我有其他的選擇,嘗試換一個角度、一種心態、或者行動來面對或者改變現在的狀況。通過與他人的溝通,遇到困難可以向別人借智慧來處理很多棘手的狀況。同時我們也要在靈性上不斷鍛煉,上天創造萬事萬物皆有因,人應該思考做什麼可以讓我們展現自我,職業是我們人生的重要工具,但很多時候找回人生在世的使命就要超越職業本身來看待,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信心來認識自己,來平衡自己,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主動還是被動
過勞死某種程度而言是被動的,或者因工作壓力而自殺等都是面臨著別無選擇的困境,才最終走上結束生命的唯一途徑,歸結到核心問題即是:選擇。而反觀澳門,這十年來經濟全面起飛,超高速的發展帶來的是相對低位的失業率,在澳門,本地居民可選擇的工作機會也因為這座城市的開放而越來越多,他們參考的因素也許是薪水,也許是工作環境,亦或者是升職空間。因而當面臨到工資較低、工作壓力過大時,比起那些經濟發展較為遲緩甚至惡化的國家和地區而言,我們有著更多的選擇,通過適度的調換工作可能解決了即時的壓力,因為換工作會讓人覺得有主動的感覺,主動選擇換工作或許讓人感覺有能量;但任何事物都是一體兩面,我們擁有調換工作的多種機會的同時,也讓我們忽視自身強大的調節能力,輕易地把工作不愉快的原因歸咎於外在因素,例如公司制度不好,上司能力差,升遷制度不公平,或簡單指責政府沒保障勞工權益,隨之而來的工作士氣及工作成就感就可能應聲下降。在職場上,唯有不斷累積經驗才會逐步塑造成就感,如果過於頻繁換工作難免影響工作成就感,因而部分人士在工作士氣上一直難以提升,無法找到工作價值與認同感等。
同時,也正是因為十年的發展,社會變化太快,而大家原本居住體驗的社會環境其實是在緩慢變化中,這就產生了適應期的問題,興建一棟樓或者一個村莊只需要2年的時間,但是我們卻需要20年的時間才能適應各種的改變,所以當澳門憑藉博彩、旅遊一度躋身大都市之際,對於澳門人而言生活環境改變的壓力則是不斷襲來。所以經濟變化意味著就業選擇多,但不代表沒有壓力存在。過去在澳門也許只需要處理幾條街道的交通議題,現在是面對著幾座跨島大橋、輕軌、舊城區道路路線等一系列的交通難題;過去也許只需要處理好本地語言廣東話與葡文,現在隨著回歸與對國際的日益開放,我們也要鼓勵居民更多地學習普通話與英文,政府的使用語言也要更多元化,這就是無形中增長的壓力。對於政府而言,我們與兩岸三地其他政府的運轉模式是相同的,而限制於人口基數問題,可能澳門一個部門需要處理相等於其他地區2-3個部門的職能,一人同時扮演多個角色,對於很多公職人員而言,工作中有形無形的壓力都會與日俱增。再者,作為社團社會,我們擁有不少的社團組織,有人在全職工作之餘,也或多或少以不同方式參與社會事務,常見一個團體就要回應多個社會及市民關注的問題,比如房屋、交通、教育、醫療等,一人分擔幾個職務,壓力就自然不斷地累積,當然壓力本身屬於主觀感覺,不能將地區或者不同行業的從業人員輕易來比較壓力的大小。
輪班更需人性化
過勞也因某些行業特性而重點集中,在澳門現有的工作環境中存在大量的輪班制度,三班輪流的情況,使得職場人員的生理時鐘、家庭生活、社交活動等不穩定,成為產生壓力的重要因素,這樣的因子不僅帶來個人身心健康的受損,同時也會對傳統的家庭關係帶來衝擊。以簡單的飲食習慣為例,廣東人的煲湯文化,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分享靚湯及親情,現在可能會出現“一湯三喝”的狀況,也就是因為工作的關係,一家三人分三次喝,這樣很生活的事例在這十年來的澳門越來越普遍,相對於其他地區,輪班制在澳門相對明顯,對於居民的身心影響也逐漸體現出來,當我們的經濟結構決定了這樣的工作制度時,企業和政府都值得思考如何在輪班制度的細節上優化,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更能照顧職場員工的身心健康。
當然除此之外,行業的特性也會造就一些心理壓力,繼而帶來隱形的“心理過勞”現象,比如記者行業,因為常年需要奔波在新聞一線,面對各種天然災害、兇案命案(車禍、跳樓等)現場,承受著比一般人更直接的感官壓力,久而久之對於從事其中的人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與此相類似的就是我們的警察、消防等行業。
隨著通訊技術等的發達,社會環境發生變化,信息的傳播路徑也日益多樣化,每天早晨無論是開車還是乘坐的士時收聽電台新聞,你會發現有不少市民會打電話去電台反映情緒,當然有不少存在抱怨,不可否認這是讓市民表達意見及抒發不滿的良好渠道,然後如果形成抱怨的氛圍,大家就慢慢在潛意識中形成一種壓力的逼迫感或負面情緒,這種壓力就是在無形中被動賦予的,雖然每個個體對壓力的認知存在差別,但是毋庸置疑,各種壓力都在潛移默化中滲透到我們的生活中來。
在今天這樣一個自由民主的時代中,各種產物的出現都有可能帶來潛在的壓力,當我們的思考脫離不了新聞,當打開Facebook、Wechat我們看到各種匿名、負面消息時,我們的精神同樣受著傷害,特別是網絡充分自由的特性產生了講話不用負責的先例,在無形中藉助分享轉帖新聞也可能會帶來傷害,比如有些充滿惡意的評論或者網絡上的人身攻擊、霸凌、人肉搜索等,又或是轉載自殺或意外新聞都會傷害遇難者的親友,這樣的自由也是創造“破壞”的開始。從過去的公眾人物或明星才會產生的影響力,到如今任何一個人稍稍經營微博就可以擁有數千好友的情況下,任何一個消息或者評論的發出都吸引後續一堆人的留言,這樣的現代傳播方式與溝通方式確實到了需要省思的時候:轉發訊息或發表意見前想想,這個動作有無給他人帶來壓力與傷害?有無對社會的發展產生新的破壞力?
關心我們的情緒健康
當我們對這些壓力還沒有十分敏感之際,抑鬱、焦慮、甚至自我傷害傾向已經開始在我們身邊蔓延,而這些變化的出現不是一日而來的,除了存在遺傳外,大部分還是環境壓力與調適失當造成的,每天擔心這個,擔心那個,久而久之焦慮、抑鬱的情緒就會出現。曾經有人戲言中國第一個焦慮症患者是“杞人”,因為他創造了一個典故叫做“杞人憂天”,雖然是笑談,但足以證明我們的情緒波動很多源於“擔心”,而這種擔心背後的原因就與“控制”有關,很多時候我們越想“控制一切”就越發焦慮。而這種“控制”就需要從我們從幼兒時期所需的安全感談起,嬰兒時期父母能明白我們的需要,適時解決不舒服,例如即時換尿布及餵飽孩子,以及足夠的擁抱等,這是人類獲得心內安全感的第一步。內心深處安全感越強的人,面對生活的變化或壓力越懂得自在去應對。缺乏安全感的人,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疑心病”就是此種症狀。前一段時間紅遍亞洲的熱播電視劇《瑯琊榜》中的梁王就是這樣一個多疑,不願意相信別人甚至連自己的兒子、親近的大臣都要猜忌的君王,這就是一個典型喜歡“企圖透過掌控一切來填補心內缺乏安全感”的人物事例;而劇中另一個主角江左梅郎梅長蘇經歷過帝王的懷疑與遺棄、友軍的背叛、重生的痛苦,但他仍未改變信任,梅長蘇做到了不因環境的變化而去改變對人的信任,這樣的人是難能可貴的,也許是影視劇的關係,現實中要做到梅長蘇的心境恐怕還需要一番磨練,但不難看出“不信任”對於家庭關係、朋友關係、人際關係帶來了非常大的傷害,無論是電視劇中的梁王還是現實生活中的少部分人因為缺乏安全感,恐懼失控,給身體親友或同事帶來潛在的壓力與傷害。可喜的是,我們可以改變,如果意識到自己與家人或朋友的關係越來越緊張,情緒也容易失控,不妨去參加一些自我成長,認識自己的課程,或相關書本,必要時找心理專業人士談談也是一個好方法,讓自己盡快從這種失衡的情況走出,即時調適心理,以免進一步累積焦慮、抑鬱甚至是自我傷害等的情緒。 而預防或改變這些情緒變化可以從幾方面來調整,首先是主動去累積個人資源,其中一項最重要的是人際資源的累積,通過一些休閒活動、興趣愛好等找到可以志同道合的朋友,當遇到困難或挫折時可以通過與朋友的傾訴來化解情緒上的不安等,通過親友的陪伴可以提升自己的抗逆能力。其次,可以嘗試培養我們的靈性資源,這個不單單局限於傳統的宗教信仰,而是相信偉大的自然可以帶來保護我們的力量,相信我們與自然之間是互動,而並非我們可以控制一切、控制自然。痛苦來源於簡單認為“人可以控制一切”。事實上,人並非有能力改變所有,面對很多狀況時我們需要互動與友善,而不是一味地衝撞與掌控。培養靈性資源可以通過冥想、禪修、打坐,宗教信仰等方式進行,我們鼓勵人應該給予自己一些獨處的機會,因為只有獨處時才能讓自己好好體驗人與大自然的關係,在互動中找回一顆“開闊的心”,用更加開放、開朗的心胸來面對生活中的種種變動與壓力。
EAPS,友善職場
當然除了職場中人們的自我調整以外,外在的勞動環境與勞工政策也對人產生重要的影響,近些年政府、社團及企業都努力推動“家庭友善政策”:讓員工在工作之餘能夠兼顧家庭,例如給予女士合理的產假,丈夫也享有一定的侍產假,彈性上下班措施等。同時也重點開始推出了“EAPS”(employer assistant programs),中文譯作“員工協助計劃”,或“傭員支援計劃”其實在很多國家與地區早已開始推動,我們希望在澳門普及EAPS,也是為了讓企業更加自主地認識到它是有責任來照顧員工的心理健康的。一般的認知中,公司會通過買保險等方式讓員工在身體健康受損時得以有相關的補助,而心理健康卻容易被忽略,EAPS的推廣正是希望提供心理咨詢給有需要的職場員工,並由員工自行前往,保障個人私隠,而由傭主負責支付相關的費用等,這樣的計劃並不是為了對抗企業與僱主,而是協助管理者與員工之間展開良性的互動,其實一般工作間存在階層關係,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常常形成工作間的欺凌問題,包括言語嘲弄、故意不提供工作資源、甚至性騷擾等,部分人會用忍耐回應,使得很多工作間的欺凌也被大家習以為常,事實上工作間欺凌對員工的傷害是持續的,而工作欺凌就來自於部分人士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友善相處及處理衝突,而EAPS在為主管進行人事管理培訓,透過學習溝通方式,協助管理衝突及糾紛,並提升人性化的管理意見。與此同時,更可以給廣大員工提供心理資源課程,讓大家能夠彼此更加和諧友善的相處。
其實除了這樣的外在系統以外,我們每個人對於壓力的感知是有意識的,特別是一些身體疼痛的訊號,在心理學上每一個疼痛的地方都有特殊的心理意涵,現在不少職場人士長期感冒這就是亞健康、壓力過大的一種表現,剛開始一劑止痛片下去消除短暫的疼痛,但真正的病因也被忽略了,事實上吃了藥這些疼痛好了嗎?大部分是反反復復地發作,這就是身體的訊號告訴我們應該調整生活模式了。當然另外一個重要的訊號就是人際關係的日益緊張,很多人會容易暴躁、頻繁地發脾氣,朋友也會越來越少,情緒上的極度消極給人際關係帶來了負面影響。當訊號來臨,有意識覺察的下一步就是如何調整。面對到職場的各方面壓力,我們要學會告訴自己:我有其他的選擇,嘗試換一個角度、一種心態、或者行動來面對或者改變現在的狀況。通過與他人的溝通,遇到困難可以向別人借智慧來處理很多棘手的狀況。同時我們也要在靈性上不斷鍛煉,上天創造萬事萬物皆有因,人應該思考做什麼可以讓我們展現自我,職業是我們人生的重要工具,但很多時候找回人生在世的使命就要超越職業本身來看待,只有這樣我們才有更多的信心來認識自己,來平衡自己,來扮演好自己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