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别母校的日子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ao88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一轮的青春散场,离别却未必总是感伤。这段时间,不少同学在离校之际,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纪念自己即将结束的高中时代。
  
  12万字的高中纪念册
  
  广州协和高中三年二班的28名女生,毕業前都收到了一份令人惊喜的礼物——同班男生刘一畅所写的自传体小说《三年二班》。
  这份12万字的书稿完整记录了他从迈进高中第一天到毕业前一天的学习生活。“军训、初恋、文理分班、奥数比赛、模拟考、高考、填志愿、散伙饭……”三年的点点滴滴都在这风趣幽默的八章五十三节里。
  “毕业之际,最想带走的是友情。”——在这本书稿的最后,刘一畅向校园里每一幢建筑作最深情的道别,给班里每一个同学留下了由衷的祝福。拿到这本书时,同学们无不感到意外与惊喜,很多人当晚就一口气读完了。
  班长黄小莉说:“刘一畅这本书稿就像一本高中纪念册,我们班上的每一个人,所经历的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都可以从中找到回忆,这真的是一份永远值得珍藏的毕业礼物。”
  
  告别演出献真情
  
  毕业前,各中学校园最热闹的莫过于一场又一场的告别演出。宣传栏里的演出海报换了一批又一批,同学们纷纷以自己最精彩的表演向母校作别。
  李晴是校艺术团的骨干。一进入高中,她就在后台工作了。舞台的灯光、音响,甚至每把椅子的摆放,她都了如指掌。整整三年了,每次演出,李晴都是在耀眼的灯光熄灭后,最后一个默默离开的,从来没有在台下完整看完过一场演出。今年的毕业晚会是他们最后的演出。高考刚结束,李晴就在后台进行调度、策划、布置任务……李晴说,她想为自己的母校做好最后的一件事。
  告别演出有很多种。在离校之前,温州中学毕业生陈道明终于圆了在饭堂举办个人书法展的愿望。花了近三年时间完成的53幅作品吸引了很多同学和老师的目光。陈道明自小学习书法,但水平真正有所提高是在高中。从高一开始,课余时间他便跟随哥们似的语文老师系统学习隶书、楷书、草书等。老师还特意根据他的特点,为他量身定做了研习方向。
  陈道明说,自己如果将来有所成,一定再把自己的作品献给母校。
  
  爱心传递千万家
  
  云南大学附属中学的高三毕业生们不分昼夜汇编整理出来了上千条高三学习经验和生活窍门,这本90多页的小册子由学校团委组织印刷,将免费赠送给下一拨高三生。
  早在寒假,同学们就在学校论坛上热烈讨论该给母校留下什么最具意义的礼物。有人提出,把自己在高中三年收获的经验教训总结出来留给学弟学妹,这个建议得到了大家一致的支持。
  短短几天,毕业生们贡献经验的帖子就超过了300条。经过编辑,一本崭新的《新生宝典》终于出炉了。参与该任务的蒋少朋说:“《新生宝典》里的每一条经验、教训,学弟学妹们在此后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碰到。它就像一本武林秘籍,有了它,高三新生可以更快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同样是爱心传递,云南民族中学的500多名毕业生离校前成立“希望助学基金会”,承诺连续3年,每年都会将自己零花用的1%捐给“希望助学基金”,以此来资助母校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对此,毕业生刘雨芳说,参加“希望助学基金计划”,感觉自己虽已离开,但一直仍与母校、同学、老师保持联系,自己的高中生活还在继续。
其他文献
如果在一所大学里看到几个外国人、几个华侨不奇怪,那如果看到一个班全是华侨呢?如果在高校看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不奇怪,那如果看到有人把“联合国”搬到校园呢?有些意外吧,可这些在暨南大学,却显得稀松平常。  暨南大学位于白云山下,是中国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华侨学府,也是中国第一所招收外国留学生的大学。百年风云,造就了这所华侨学府异于其他高校的自由开放之学风。  国际学院是暨南大学的华侨聚集地,该学院的学
期刊
“四年的学习,中国科大给了我很多。如果只让我简单地谈谈感受,我想说这里放得下一张安靜的书桌。”这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级少年班一位同学接受采访时说的话,那时她已经拿到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的确,没有太多华而不实的东西,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除了媒体对学校科技研发的报道外,公众有时甚至会将这所偏居小城的名校遗忘。  在中国科大,有这样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为师者不会讲课,院士也要靠边站。90%以上的
期刊
细胞生殖为高中生物的重点内容,常考查根据细胞分裂图像或者细胞分裂曲线图判断细胞分裂方式、分裂时期以及DNA和染色体数量。如何辨析某图像属于什么分裂,在什么时期,染色体或者DNA数量是多少?下文总结归纳了细胞分裂图的典型特征和数量关系。    注意:  (1)上图仅对二倍体生物而言,一倍体、三倍体或同源四倍体不能用上述方法判断。高中学习过程一般仅考虑二倍体。  (2)后期图像只看一极的原因在于:在有
期刊
从历年高考志愿填报的情况来看,地质工程专业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冷门专业,开设的院校少,报考的学生更少(不少人是带着怨天尤人的心态被调剂到此专业的)。大家对它的态度就是敬而远之,避之不及,生怕自己要一辈子和石头打交道。事实上地质工程是一个地质学和工程学相互交融渗透的交叉学科,“遗传”自其母体——地质学和工程学的是拥有出色的地质现象评估和推演能力,以及强大的力学分析和模型构建能力;“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是
期刊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2006年三峡大坝的建成,不仅让毛主席的宏伟畅想成为现实,其巨大的防洪、发电效益,更是圆了长江两岸人民的美好愿望。如此庞大的一个工程的建成和运行,背后凝聚着一批专业人士的智慧和汗水,他们的专业背景就是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治水兴国,任重道远    说到水文,这是一个古老的学科,因为人类治水已经有数千年历史。可以说,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与水打交道的
期刊
对物理过程的分析和推理,是培养考生思维能力、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考生能否准确地分清物理过程是解决物理问题的关键,反映出考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高低.因此,历年高考试卷都设置有一系列物理过程分析的试题.  方法指要  1.解决思路:(1)审——初步了解全过程,构建大致过程图景;(2)分——将全过程进行分解,分析每个过程的规律;(3)解——找到子过程的联系,寻找解题方法.  2.分析要点:
期刊
俗话说:浪淘沙尽始见金。古人在河边淘沙选金就是最早的矿物加工过程。利用了金粒的比重比沙子大的性质,在水里不断轻轻震动筛子,水流便冲走了较轻的沙子,留下了较重的金粒。矿物加工就是点石成金的那只“金手指”。    揭开选矿的秘密    一说起“矿物加工工程”,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毕业后上矿山、下矿井的专业,其实这是对该专业的误解。矿物加工工程俗称“选矿”,属于工科里的地矿类专业,今后从事的工作侧重于天然
期刊
2011年高考塵埃落定,感慨良多。看到今年又为那么多充分相信自己的考生指导填报志愿,都实现了升学愿望,真是有说不出的高兴和欣慰!但在欣喜的同时又看到还有许多考生因未能准确掌握志愿填报要领,给自己的前途带来遗憾,自己又感到高考志愿填报任重道远!以下就采撷几个2011年一本案例的得失成败以供读者参考。    正确把握报考形势,剑走偏锋,压线进名校    陕西2011年理工类考生王雨轩高考成绩640分,
期刊
新加坡,北纬1°的海上明珠,以鱼尾狮为国家的标志,因此又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狮城。我有幸来到这里,度过了为期一年的学习与生活。狮城内在的人文魅力,伴随着它海天一色的美景,深深地印刻在了我的心里。    住在狮城    狮城的地理位置比较独特,靠近赤道加之岛国特性,使其全年都浸润在海洋的气息中;年复一年,眼中满是盛夏的风景,却没有四季的轮回。初来乍到时可能不习惯这种单调的气候,但待上几月后,却渐渐满
期刊
有人说,青春就是一部与青春痘奋斗的历史。每当我们听到这句对青鸟最真实写照的话时,早已笑成了一团。青鸟却毫不介意地坐在一旁,优哉游哉地挤弄着脸上那似乎永远也灭不掉的青春痘,嘴里还一边轻松地哼着那首“青春,我的青春……”的欢快小调。  通常男生十四岁才开始进入青春期,之后青春痘会悄悄地在脸上冒出来。不知是上天的特别恩赐,还是“先天青春期提前症”,九岁时青春痘已长满了青鸟的脸,且一长不可收拾。这不,从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