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戴望舒与“丁香姑娘”的初恋悲剧

来源 :报刊荟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m13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戴望舒死时45岁。这个现代派诗人,一生的恋情没有一桩完满。后来虽有过两次婚姻,但他心里一直无法忘却的女子是他的初恋。那个名叫施绛年的女子。据戴望舒的长女戴咏素说:“我表姐认为,施绛年是‘丁香姑娘’的原型。”
  戴望舒认识施绛年缘于她的哥哥施蛰存。那时施蛰存是《现代》杂志的主编,和戴望舒是好友。起初戴望舒写的诗并不被人看好,后来是施蛰存在《现代》杂志上主推戴望舒的诗,并高度评价他的诗是现代诗,一度让诗坛出现了与当时流行的“新月派”完全相反的诗歌。
  有了这样的关系,戴望舒被邀至施家小住。在那里,他见到施蛰存的妹妹施绛年。施绛年当时在上海中学读书,性格活泼。戴望舒被这个美丽的少女深深吸引。他的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时,他在诗的扉页题字给绛年,大胆向她表白。但绛年对戴望舒更多的是一份敬重之心。她比他小5岁,对戴望舒写的诗并不以为意,甚至在看到他给她写的诗句时,也没有丝毫被打动。绛年的冷漠让戴望舒痛苦不堪。出于对兄长好友的敬重,绛年不好断然拒绝戴望舒,希望他知难而退。可是她愈是这样不果断拒绝他,愈是让戴望舒觉得有一线希望,这就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有一回,戴望舒终于无法忍受这恋爱的折磨,他跳楼自杀来向绛年求爱。
  戴望舒的过激行为,终于让绛年开始正视他的感情。她依然不爱他,也许是戴望舒那自小落下天花的麻子脸让她无法爱他,但在他以死相胁之后,她勉强答应与他先订婚。但随后又提出一个条件,他必须出国求个学位,回来有个稳定收入才可。想必绛年是个缺乏安全感的女子,戴望舒只会写诗,她对经济上的担忧过重了。
  戴望舒为了一份爱情,不情愿又必须地踏上了“达特安”邮船赴法留学。在国外的几年,戴望舒根本没有心思学习。在巴黎的一年,他几乎没有去听过教授讲一堂课,而是每天躲在宿舍里翻译书稿换生活费。这时,远在国内的施蛰存给戴望舒邮寄过他的工资作生活费。而绛年呢?在与戴望舒分别之后,据说她与一个冰箱推销员恋爱上了。当年冰箱推销员是个比较时髦的行业,发展前景也比较看好,绛年与推销员在一起,感觉非常好。这一切施蛰存当然知道,只是他怎敢告诉戴望舒呢?这不好的消息却传得很快,不久戴望舒就在国外得知。这样,他就更没心思读书了。他在国外没有拿到任何学位,倒是翻译了很多书。他回国后,找到绛年,当得知这一切都是真的时,他难以压抑心中怒火,当着施家父母的面,打了绛年一巴掌,既而结束了他们之间长达八年的恋爱。
  戴望舒的初恋就这样结束了,却加深了他内心自卑的情绪,从此永坠于悲剧之中。(摘自《老年文汇报》2010.2.26)B⑨
其他文献
“2003年至少要与56个女性发生性关系,确保有2名为良家妇女。”安庆某事业单位科室负责人王成(化名)因受贿落马,他的几本日记与1个移动硬盘被查获,曝其先后与500多名女性发生过性关系。据调查,王成受贿与玩弄女性都制定了年度计划。  导火索:妻子发现性爱日记  王成,1963年出生于怀宁县。大学毕业后,王成先是被分配到位于安庆市郊一乡镇的某事业单位工作,因工作出色,后被调到安庆城区的某事业单位。妻
期刊
上海有个爱的教育研究会,该会得知香港乐施会2001年曾做过一次“我最宝贵的”国际调查,并编出一本小册子,他们大感兴趣,即于2002年暑假在国内作尝试,“结果是出奇的好”。于是,两“会”合作,于2002年、2003年寒假连续组织“我最宝贵的”社会调查活动。  安徽女工李希芳,30岁,每天推着沉重的清洁车,清扫每幢楼前的庭院,逐门收走垃圾,擦洗大堂的玻璃门、窗、楼梯扶手……月薪550元,她丝毫不敢马虎
期刊
12岁的田田(音)正在废寝忘食地准备考试,而这场考试与他未来的命运息息相关。  今年“小升初”考试的成绩将决定他能否进入好的中学,进而对他将来能否进入好的大学产生重要影响。如果他的考试成绩不能在北京市名列前茅,那么田田未来的前途就可能远远逊于父母给他制定的目标,甚至有可能被大学拒之门外。  要求匿名的父亲说:“我们对他很心疼,但是他必须努力。两年来他连星期天都不休息,一直在学习。最近几个月他每天只
期刊
内地官员包养情妇已成风气,有官员为了走捷径买官,想通过书记情妇穿针引线,但没想到这名书记情妇却是冒牌货,这名官员不仅破财而且被捕入狱。  据内地媒体报道,吉林延边自治州政府原副秘书长车钟日,自感草根出身升迁无望,遇到一名自称州委书记情人的年轻女子,便将其当做自己的官场救星,对其百依百顺,这名女子经常狮子大开口,动辄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索要,车钟日不假思索,立刻奉送。谁知这名女子居然是周旋于官员之间
期刊
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仅仅凭着其身份优势就能享有优厚的境遇,而更多的人则不论怎么努力都难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从《蜗居》到“蚁族”,普通人在当下社会的艰难处境正在引发越来越强烈的反响和共鸣。在这背后,是一个日益逼近的严酷现实:社会上的机会似乎越来越少,低收入阶层跃升到中产阶层、中产阶层跃升到富有阶层的机会越来越渺茫,社会结构正在日益“板结化”,即社会中的一小部分人仅仅凭着其身份优势就能享有优厚的境遇,
期刊
国际巨星章子怡最近深陷“诈捐门”,声誉严重受损。作为公众人物,除了事件本身的道德判断外,“丑闻”也是对本人和所在团队危机公关能力的大考验。处理得好,负面影响可降至最低;处理不好,则会被媒体和公众穷追猛打,落得身败名裂,葬送大好前程,这在国际上不乏先例。    章子怡“诈捐门”还没完  国际巨星章子怡最近深陷“诈捐门”,名誉严重受损。其不高明的危机处理方式,又使事态继续扩大化。  1月22日,一则名
期刊
一个人写不写日记并不重要。记日记,毕竟是一种习惯,属于个人的爱好。在某些单位工作的人,可能会有人强迫你记笔记,但是不会有人强迫你记日记并且交给谁检查。因为,个人的隐私应该处于保护的范围之内。就像一个人走在大街上,别人可以说你套装不整洁,但很少有人关心你的内衣如何。除非,他心理有问题。  许多人都喜欢写日记。读前人的书,往往可以看到一些文人身后留下的几麻袋的日记本。这些东西的去向,外人往往很难得知。
期刊
据说当前统治者金正日一年前患中风,或许还有癌症。68岁的他极少公开露面,即使露面看来也的确身体虚弱。关于朝鲜,任何情况都不确定,因此情报界对于他真正的健康状况还在争论。有些官员(在讨论敏感内部消息时要求匿名)认为,金正日的病情不像宣传的那么严重。尽管如此,他似乎确实在为把权力传给哪个儿子发愁。  他们似乎没一个适于担此重任,而且差得太远。他们显然继承了父亲对西方事物比较无害的——如果说怪异的——爱
期刊
中国传统讲孝亲、尊师、重友,季羡林加上一个爱国。   季羡林说,中国旧时把学问分为三种,义理、词章、考据,我最没有兴趣的是义理,最有兴趣的是考据。叔父给我编的《课侄文选》还没有义理(哲学)那么深,只是讲平常怎么做人、孝敬父母的道理。那时候爱国都没有提到第一位,爱国是我加上的。爱国、孝亲、尊师、重友,八个字,四个行动,我叫它“人生四要”。  季羡林觉得,处理人际关系,有这四项,就够了。为什么呢?爱国
期刊
谁最终将会成为毛泽东的“接班人”?这在上世纪60年代,是西方情报机构和政治家们颇为关注的一个问题。美国中央情报局(CIA)近期解密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针对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中苏两国的绝密文件。该局公布的“波罗系列”,记录了情报专家对中国高层领导人的分析和对毛泽东接班人的种种推测。    妄猜毛泽东1962年“退休”  在“波罗系列”中,出现一份题为《毛泽东的陨落》的机密文件,这是美国中情局“动向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