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言
201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指出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产品进城的迫切性。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将电子商务工程纳入扶贫开发体系,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有效地提高扶贫绩效。通过电商的现代营销途径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拓和培育,做到“农产品进城”,从而实现农村电商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缓解城乡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为积极响应“互联网+”战略,顺势而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不仅使农村电商“活”起来,更让贫困群众因电商“富”起来,为此,我们暑期实践主题选择了“在互联网+趋势下的和平镇精准扶贫”,并确定了兰州市和平镇作为调研地。调研进行了四天,走过了兰州市和平镇的和平村、邵家泉村、豆家山村、菜子山村。下面就四个村庄的具体调研情况做一总结。
一、和平村
和平村是兰州市一个行政村,与沈家河村,袁家营村相邻,人勤物丰,人杰地灵,主要农产品有橙子、大葱、菠菜、卷心菜、芫荽叶等,因为这是调研团队到达调研地走访的第一个村子,所以只是初步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访谈、田间走访的具体方式,进入农户家询问了一下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精准扶贫的实施,农民的收入来源以及收入状况等,了解到和平村一部分人住在山顶,一部分人在山脚下,山脚下农民土地都被占,所以主要以农家乐或者去市里打工维持生活。互联网在村里并没有普及,只有偶尔一两家会利用互联网去宣传自家的农家乐,绝大多数的人一是因为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条件,二是因为自己不懂如何去使用,因此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去宣传,买卖农产品。和平村的初步调研对实践团队来说,让我们感到这次的选题符合实践情况,而且对于农村精准扶贫来说,意义重大。
二、邵家泉村
邵家泉村是兰州市榆中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坐落在和平镇西北部的山上,虽然交通不便,土地也并非肥沃,但清和坚韧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钟暮鼓的辛勤劳作着。在一上午的调研当中,我们重点走访了几家村里的贫困户。在和村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邵家泉村矛盾的两面,首先是当地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农户贫困的状况:当地村民大量种植兰州的特色农作物“兰州百合”,其作为一种特色的经济作物能够让农户获取较多的收入,在市面上有着30元/500g的高价。我们认为村民完全能够依靠兰州百合的种植脱贫的时候,却得知农户将百合卖给批发商的价格仅仅在6—8元/500g,和市面的销售价格相差着几倍之多。通过团队成员一户户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农户没有条件储存百合,过于依赖于批发商,并没有自主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的欲望。大多数村民有希望依靠电商渠道增收的意愿,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缺乏经验和技术上的指导,并且怯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午休息时,团队成员在讨论交流中团队思想有了转变。在我们走访了许多家农户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与我们预计的农户会有不同的见解,并且乐于尝试新事物的状态不同,大多数农户往往将这一态度停留在思想上,不敢去打破现状迈出第一步。为此,我们的实践团队在中午的商讨中认为应当首先在村委会或思想较为灵活的农户身上找到突破点,通过权威宣传带动或树立榜样的途径来促使当地村民脱贫。所以下午我们又走访了邵家泉村的村委会,在与村官交流的过程中,村官介绍了当下村里的情况,非常愿意与我们合作来搭建电商平台,削减中间环节,为农民增收,但实际操作的细节、所需要的信息,仍然需要后续持续不断地去协商,去收集信息。
三、豆家山村
偏远的豆家山村,山路崎岖,而且气温比较低,队员们一路上都在互相交流两天以来的走访经验,共同商量采取怎样的方法搜集到最精确的信息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抵达村子,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豆家山村共有人口170余户,村中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中老年在家中务农和照看小孩。与其他几个村子不同的是,十多年前,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推动下,全村80%以上的耕地改成了林地,主要栽种杏树。近年来,杏子的产量高,品质也好,收入较为可观,村里甚至流传着“一亩园顶十亩地”的俗语。但是今年开春,本该杏花烂漫绽放,花香弥漫的季节里,突如其来的几场雨雪将花苞打得一个不剩,家家果园几乎是零产收。再加上持续的干旱,百合的生长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预计品质和产量较前些年都会有很大差距。考虑到去年6-7元的统一收购价格,农户心中不免涌出一股心酸和无奈。
但是令我们小组成员感到兴奋和激动的是,村子中有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去年在杏子收获时节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吸引了一些观光客前来采摘,虽然游客较少,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数额,但是却让其他村民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可操作性强的销售模式。今年年初,村委会也召集村民召开了一场关于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宣讲会,预计今年九月份村子可以接入互联网。这对于有网络销售意向的村民来说,是一件令人期待和欣喜的消息。走过这三个村子,调研队员明白了精准扶贫,不仅仅是评选出贫困户、帮扶户,简单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找出脱贫道路上的绊脚石,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最大程度上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优惠政策的帮扶下,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菜子山村
菜子山村坐落在著名风景区官滩沟后山的山脚下,全村约有五十户人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沿着村庄主干道前行,不同风格的农家乐随处可见,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呈现出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在入户走访环节,我们分别挑选了几户经营农家乐的家庭和幾户没有经营农家乐的家庭与户主进行了沟通访问。
通过谈话记录的总结和问卷分析得到了以下信息:经营农家乐的家庭种植少量粮食作物自家食用,主要收入来源于农家乐经营得来的利润。而没有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家庭主要是村庄里的一些贫困户或帮扶户,缺少前期投入资金,因此只能种植大豆、土豆、玉米和特色有机蔬菜,在收获季节统一供应给批发商来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因务农收入过低,这些家庭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因此村庄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也较多,生活极其贫困和凄凉。
在网络销售模式的应用上,只有少数经营农家乐服务的家庭较早接入了互联网并通过中介联系网络信息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宣传推广自家农家乐品牌,扩大知名度,吸引顾客外,大多数家庭还是没有接入互联网,对互联网销售方法和模式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在实际操作层面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利用互联网进行特色产品销售了。总的来说,菜子山村较之前访问的三个村庄来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力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村庄整体来说较为富足。但是村民的思想还是较为保守,村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缺乏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注入来带动村庄实现现代化农业销售、农家乐品牌宣传推广,产生连带经济效益。
总结
四天的调研,我们走访了四个村子,敲开了百十户家庭的大门,与各个年龄阶段、从事不同行业的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传播时代先进观念和思想;走访当地村委会,了解村庄基本情况,与干部一起探讨脱贫致富的新方法。四个村子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又有共同点,总的来说,电商在和平镇的这四个村子精准扶贫方面没有充分普及、利用起来,农户过于依赖于批发商,并没有自主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的欲望。大多数村民有希望依靠电商渠道增收的意愿,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缺乏经验和技术上的指导,并且怯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期我们将继续走访更多的村子,了解更多的情况;帮助村民建立一个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和贫困村庄的村民一起,共同寻找脱贫致富新方法。
2010年和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了农村电子商务的重要性,在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又指出构建农村电子商务平台,加快农产品进城的迫切性。2015年8月国务院扶贫办提出将电子商务工程纳入扶贫开发体系,着力推进电商扶贫工程,有效地提高扶贫绩效。通过电商的现代营销途径将贫困地区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开拓和培育,做到“农产品进城”,从而实现农村电商发展的自我造血功能,缓解城乡贫富差距的不断拉大。为积极响应“互联网+”战略,顺势而为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促进电子商务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不仅使农村电商“活”起来,更让贫困群众因电商“富”起来,为此,我们暑期实践主题选择了“在互联网+趋势下的和平镇精准扶贫”,并确定了兰州市和平镇作为调研地。调研进行了四天,走过了兰州市和平镇的和平村、邵家泉村、豆家山村、菜子山村。下面就四个村庄的具体调研情况做一总结。
一、和平村
和平村是兰州市一个行政村,与沈家河村,袁家营村相邻,人勤物丰,人杰地灵,主要农产品有橙子、大葱、菠菜、卷心菜、芫荽叶等,因为这是调研团队到达调研地走访的第一个村子,所以只是初步通过发放问卷、入户访谈、田间走访的具体方式,进入农户家询问了一下村里的基本情况,包括精准扶贫的实施,农民的收入来源以及收入状况等,了解到和平村一部分人住在山顶,一部分人在山脚下,山脚下农民土地都被占,所以主要以农家乐或者去市里打工维持生活。互联网在村里并没有普及,只有偶尔一两家会利用互联网去宣传自家的农家乐,绝大多数的人一是因为没有互联网这样的条件,二是因为自己不懂如何去使用,因此还是依靠传统的方式去宣传,买卖农产品。和平村的初步调研对实践团队来说,让我们感到这次的选题符合实践情况,而且对于农村精准扶贫来说,意义重大。
二、邵家泉村
邵家泉村是兰州市榆中县的一个普通乡村,坐落在和平镇西北部的山上,虽然交通不便,土地也并非肥沃,但清和坚韧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晨钟暮鼓的辛勤劳作着。在一上午的调研当中,我们重点走访了几家村里的贫困户。在和村民们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邵家泉村矛盾的两面,首先是当地丰富的特色农产品和农户贫困的状况:当地村民大量种植兰州的特色农作物“兰州百合”,其作为一种特色的经济作物能够让农户获取较多的收入,在市面上有着30元/500g的高价。我们认为村民完全能够依靠兰州百合的种植脱贫的时候,却得知农户将百合卖给批发商的价格仅仅在6—8元/500g,和市面的销售价格相差着几倍之多。通过团队成员一户户的访谈,我们了解到发生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是农户没有条件储存百合,过于依赖于批发商,并没有自主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的欲望。大多数村民有希望依靠电商渠道增收的意愿,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缺乏经验和技术上的指导,并且怯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中午休息时,团队成员在讨论交流中团队思想有了转变。在我们走访了许多家农户之后,发现实际情况与我们预计的农户会有不同的见解,并且乐于尝试新事物的状态不同,大多数农户往往将这一态度停留在思想上,不敢去打破现状迈出第一步。为此,我们的实践团队在中午的商讨中认为应当首先在村委会或思想较为灵活的农户身上找到突破点,通过权威宣传带动或树立榜样的途径来促使当地村民脱贫。所以下午我们又走访了邵家泉村的村委会,在与村官交流的过程中,村官介绍了当下村里的情况,非常愿意与我们合作来搭建电商平台,削减中间环节,为农民增收,但实际操作的细节、所需要的信息,仍然需要后续持续不断地去协商,去收集信息。
三、豆家山村
偏远的豆家山村,山路崎岖,而且气温比较低,队员们一路上都在互相交流两天以来的走访经验,共同商量采取怎样的方法搜集到最精确的信息确保实践项目的顺利开展。抵达村子,经过调研我们了解到,豆家山村共有人口170余户,村中的青壮年大多外出打工,留下中老年在家中务农和照看小孩。与其他几个村子不同的是,十多年前,在国家退耕还林的政策推动下,全村80%以上的耕地改成了林地,主要栽种杏树。近年来,杏子的产量高,品质也好,收入较为可观,村里甚至流传着“一亩园顶十亩地”的俗语。但是今年开春,本该杏花烂漫绽放,花香弥漫的季节里,突如其来的几场雨雪将花苞打得一个不剩,家家果园几乎是零产收。再加上持续的干旱,百合的生长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预计品质和产量较前些年都会有很大差距。考虑到去年6-7元的统一收购价格,农户心中不免涌出一股心酸和无奈。
但是令我们小组成员感到兴奋和激动的是,村子中有些头脑灵活的年轻人,去年在杏子收获时节通过互联网发布信息,吸引了一些观光客前来采摘,虽然游客较少,利润没有达到预期数额,但是却让其他村民看到了一条全新的,可操作性强的销售模式。今年年初,村委会也召集村民召开了一场关于互联网销售模式的宣讲会,预计今年九月份村子可以接入互联网。这对于有网络销售意向的村民来说,是一件令人期待和欣喜的消息。走过这三个村子,调研队员明白了精准扶贫,不仅仅是评选出贫困户、帮扶户,简单给予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找出脱贫道路上的绊脚石,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到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寻找新的发展契机。最大程度上的调动村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优惠政策的帮扶下,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循序渐进,有条不紊地实现脱贫致富的目标。
四、菜子山村
菜子山村坐落在著名风景区官滩沟后山的山脚下,全村约有五十户人家。独特的地理位置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有效拉动了当地经济的增长。沿着村庄主干道前行,不同风格的农家乐随处可见,不时传出阵阵欢笑声,呈现出一片温馨祥和的景象。在入户走访环节,我们分别挑选了几户经营农家乐的家庭和幾户没有经营农家乐的家庭与户主进行了沟通访问。
通过谈话记录的总结和问卷分析得到了以下信息:经营农家乐的家庭种植少量粮食作物自家食用,主要收入来源于农家乐经营得来的利润。而没有从事农家乐经营的家庭主要是村庄里的一些贫困户或帮扶户,缺少前期投入资金,因此只能种植大豆、土豆、玉米和特色有机蔬菜,在收获季节统一供应给批发商来换取一些微薄的收入,因务农收入过低,这些家庭的青壮年大多选择外出务工来补贴家用,因此村庄中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也较多,生活极其贫困和凄凉。
在网络销售模式的应用上,只有少数经营农家乐服务的家庭较早接入了互联网并通过中介联系网络信息平台,发布相关信息宣传推广自家农家乐品牌,扩大知名度,吸引顾客外,大多数家庭还是没有接入互联网,对互联网销售方法和模式不甚了解,更不用说在实际操作层面迎合时代发展潮流利用互联网进行特色产品销售了。总的来说,菜子山村较之前访问的三个村庄来讲,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有力地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因此村庄整体来说较为富足。但是村民的思想还是较为保守,村庄基础设施较为落后,缺乏新的思想、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的注入来带动村庄实现现代化农业销售、农家乐品牌宣传推广,产生连带经济效益。
总结
四天的调研,我们走访了四个村子,敲开了百十户家庭的大门,与各个年龄阶段、从事不同行业的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农村发展现状,传播时代先进观念和思想;走访当地村委会,了解村庄基本情况,与干部一起探讨脱贫致富的新方法。四个村子各有各的特点,但是又有共同点,总的来说,电商在和平镇的这四个村子精准扶贫方面没有充分普及、利用起来,农户过于依赖于批发商,并没有自主开发线上销售渠道的欲望。大多数村民有希望依靠电商渠道增收的意愿,但在实际操作上往往缺乏经验和技术上的指导,并且怯于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后期我们将继续走访更多的村子,了解更多的情况;帮助村民建立一个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路,和贫困村庄的村民一起,共同寻找脱贫致富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