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松材线虫病主要防治技术述评

来源 :吉林农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ang0l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文献学分析,国内关键词为“松材线虫”的研究文献共3934篇,发表高峰期主要在2000年之后,关键词分布主要集中在“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病”上,学科分布主要集中在“农业科学”和“生物科学”内,被引频次50以上的共有20篇。基于当前防治措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转变松材线虫病的防治理念,因地制宜,推行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松材线虫;文献学;防治技术;综述
  中图分类号:$763.7 文献标识码:A DOI编号:10.14025/j.cnkijlny.2019.04.048
  松材线虫病[Bursaphdenchus xylophilus(SteineretBuhrer)]是为害我国松林的头号病害,自1982年首次发现以来,至2017年,疫区数已达246个,扩展蔓延迅速,严重威胁着我国松林安全。
  1文献学分析
  为总结松材线虫病防治经验,笔者通过“万方数据知识平台”(http://www,wanfangdata,com.cn/),使用关键词“松材线虫”进行检索,共得到3934篇国内有关松材线虫研究的文献,并对其进行文献学分析。在防治技术上,探索科学有效的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
  1.1文献的时间分布
  文献时间分布分析表明,开展松材线虫病研究高峰期主要在2000年之后,年发表文献200篇以上年份集中在2006年~2013年(其中2012年为199篇),当前呈下降趋势,如图1所示。
  1.2关键词分布
  文献的关键词主要集中在关键词“松材线虫”和“松材线虫病”上,篇数达到2163篇,占比为54.98%,占文献总篇数一半还要多,如图2所示。
  1.3被引频次分析
  被引频次分析表明,被引频次大于50次的共有20篇。其中赵锦年、蒋平、吴沧松、孙胜利、姜礼元、林长春的《松墨天牛引诱剂及引诱作用研究》,文艳华、冯志新、徐汉虹、陈立的《植物抽提物对几种植物病原线虫的杀线活性筛选》,张立海、廖金铃、冯志新的《松材线虫rDNA的测序和PCR-SSCP分析》,赵博光、郭道森、高蓉、郭建的《细菌分离物B619与松材线虫病关系的初步研究》,宁眺、方宇凌、汤坚、孙江华的《松材线虫及其关键传媒墨天牛的研究进展》,以及杨宝君的《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6篇研究文献被引频次大于100,如表1。
  2主要防治技术述评
  文献分析及基层防治实践表明,我国当前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在监测上,基本上为人工地面调查;在检疫上,以目测为主,少数进行切片分离镜检;在防治上,主要以疫木清理与疫木定点加工、疫木熏蒸、疫木罩网覆盖为主,辅以松褐天牛诱杀、化学防治,少量采用免疫注射、天敌防治。
  基于以上文献学分析,结合当前基层防治实践,可以看出,松材线虫病在我国快速扩散蔓延的原因,除了松材线虫病隐蔽性强,监测检疫困难等原因之外,还有就是防治理念欠妥,监测检疫手段落后,防治措施单一。
  在防治理念上,一直采用“限期拔除疫点”的“除治”理念。实际上,一个外来入侵物种,尤其是像松材线虫病这样隐蔽性很强、适生范围广、寄主分布广泛、扩散蔓延快的有害生物,一旦在入侵地定殖成功,“拔除”十分困难,或者说是“拔除”成本高昂。
  在监测与检疫上,尽管在试验室有许多先进的措施,但离实践应用还有很大距离,基层监测、检疫多是采用人工现场调查,肉眼观测,手段十分落后,再加上基层监测、检疫人员严重不足,监测、检疫实际成效很低。再加上前几年把“新发疫情”“新增疫点”作为年度考核硬指标,瞒报疫情现象十分普遍。疫情的瞒报,直接导致了防治不及时,检疫拦截失效,从而加速了疫情远距离跳跃传播蔓延。
  在防治措施上,前几年一直过度强调疫木清理的单一防治措施,对综合治理措施重视不够,特别是强调疫木定点加工安全处理,直接导致疫木外流扩散,是我国松材线虫病快速扩散蔓延的主要原因之一。因為在疫木定点安全除害处理过程中,很难做到从疫木清理山场,再到疫木安全处理结束全程无缝监管。作为定点加工企业和疫木运输商,由于没有疫木安全处理补偿,如果按照疫木安全处理技术标准进行运输和处理,会增加很多成本,并导致运输和加工亏本,使得疫木运输商和定点加工企业不得不弄虚作假,导致未经安全处理的疫木外流。
  在基层防治实践中,还存在只重视“看得见”防治效果的防治技术措施,例如当下大力推广的松褐天牛诱杀和化学防治。其实,防治实践表明,松褐天牛诱杀尽管“看得见”诱杀到了不少松褐天牛,实际诱杀到的只是疫情发生林内少部分的松褐天牛。而化学防治,普遍采用烟碱类制剂噻虫啉,大面积使用噻虫啉,特别是一年当中同一地域多次进行噻虫啉飞机化学防治,严重威胁着蜜蜂的安全,直接影响农产品安全。
  在防治管理上,当前都是行政措施推进,措施单一,没有引进工程管理技术进行防治管理,沿用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管理,管理模式落后,防治成本高,防治成效低。3松材线虫病综合防治技术探讨
  基于以上分析,松材线虫病的防治,要因地制宜,采取综合措施,依法依照技术规程进行治理。
  改变“除治”疫情理念,转变为疫情治理,对于非重点生态区位,当疫情对生态或经济影响不是很严重时,可以不采取防治措施,采取松林自然更新,让其他树种自然替换染病松树。
  为保护授粉昆虫蜜蜂的安全,维护虫媒农产品安全,慎用噻虫啉进行化学防治,禁止使用噻虫啉进行飞机防治。
  推荐使用营林措施进行防治,大力推进松树纯林改造,诱导形成针阔混交林,提高松林健康水平。
  尽快将松材线虫病抗性育种技术实用化,将其应用到生产实践中,改造染病松林。
  大力推广生物防治措施,对染病的松林释放天敌进行防治,以提高松林对松材线虫病、松褐天牛抗性。
  对生态区位重要的松林,及时进行疫木清理,并按照技术规范进行疫木现场切片或焚烧,严禁疫木及其采伐剩余物下山。
  改革当前考核方法,取消把“新发疫情”“新增疫点”作为年度考核硬指标的做法,改为把防治成效作为年度考核参考指标。
  逐渐推进行政、社会、法律等多手段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首先,在行政手段防治上,引进工程管理技术,将监测、检疫、防治(包括防治作业规划设计、作业施工与作业监理)进行公开招投标,引入专业公司开展防治、检疫与监测,对其进行工程化管理,以提高防治成效,降低防治成本。其次,在社会防治手段上,根据不同森林的林权属性,落实“谁经营,谁防治”与“谁受益,谁防治”,将目前的林业部门为防治主体改为林权所有者、经营者或受益者为防治主体,敦促其开展防治。再次,在法律防治措施上,除了依法进行“代除治”之外,还要鼓励林权所有者、经营者或受益者,依法向引起松材线虫病等危险性森林病虫害发生、扩散蔓延的责任者(侵权者)提起诉讼,依法向侵权者索赔并要求侵权者进行防治。最后,坚决杜绝任何行政部门直接介入防治工程项目,严格按照工程管理规定进行招投标、施工与监理,从严打击防治中的各种形式的腐败,以进一步提高防治成效,降低防治成本。
其他文献
以S市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为例,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三个角度构建S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组合赋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对S市2003一2015年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水平进
针对《制药工程原理与设备》工科课程枯燥乏味的特点,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设计并制作了适用于翻转课堂的教学内容,较大程度上的提高了学生兴趣和教学参与度,
摘要: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对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当中,加强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这就需要认识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并采用积极有效的方法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推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进程。基于此,本文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在森林生态环境建设中的作用,进而探究如何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  关键词:病虫害;生态环境建设;作用;措施  中图分类号: S763
黑龙江省目前用于人工增雨(雪)的工具有飞机、高炮和火箭。由于飞机只能用于大范围的层状云作业,不能对含水量大的积状云作业;高炮的作业半径、高度、效果和安全性都存在较大
<正>刊物简介《广东行政学院学报》是由广东行政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创刊于1989年,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期刊
摘要: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社会各界对农业生产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小麦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人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小麦。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处理方面,因为种植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所以病害的防治技术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本文主要对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进行分析,并对其应用进行深入探讨,以供相关种植户参考。  关键词:防治技术;小麦病虫害;防治误区  在传统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小麦所占比重相对偏高。小
子宫破裂系指子宫体部或下段发生裂伤.绝大多数子宫破裂发生于分娩期或妊娠末期,为产科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病率虽不高,但抢救不及时则可危及患者生命.本文对我院自1990年1月-2
期刊
雷电灾害是我国经常发生的气象灾害之一。特别是农村地区,农民防雷意识比较淡薄,农村住宅防雷几乎是空白,导致农村雷击事故经常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农村的建设。基于此
摘要:农机推广是基层农机管理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是推进农业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随着经济发展及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机推广面临着环境、对象的变化。做好农机推广工作,是农机推广部门要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助力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机推广;工作水平提升;农机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
与改革相伴随的是发展机遇和矛盾的凸显,社会治理理念创新、社会治理主体创新、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和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正逐步成为我国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的总体特点与趋势。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