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开发

来源 :群文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j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藏高原是以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区域,千百年以来,藏族及其各兄弟民族在同青藏高原严酷的自然环境斗争中,形成了独具高原特色的文化。特别是藏族文化,它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宗教学等方面都有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青藏高原的藏族主要居住分布的地区,以其方言可以划分为三大地区:其一为拉萨方言区,包括前藏拉萨、后藏日喀则地区,藏北羌塘那曲、阿里地区;其二为康巴方言区,包括西藏东部昌都地区,四川西部甘孜地区,云南西北部迪庆地区以及青海南部玉树地区;其三是安多方言区,包括青海黄河河曲及河曲两岸、环青海湖地区,青海南部果洛地区以及甘肃南部地区和四川西北
  阿坝地区。生活在各个地区的藏族同当地的其他少数民族融合发展,在各自的地域内创造了丰富多彩的藏文化。
  
  一、青藏高原的藏文化旅游资源
  
  由于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藏族居住的地域不同,所以形成了独具高原特色的藏文化,作为文化旅游资源也就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藏文化是多种文化融合的产物,具有多元文化的特征,表现在内容的丰富性、独特性和不可复制性上。青藏高原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着不同的民族共同体,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他们谱写的就是多民族的文明史。由于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各个历史时期的民族文化在本区域内得到了充分交流融合、相互作用和影响,逐步演变成具有多元化、多民族性的高原文化特色。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因为文化标准、文化特征、文化模式、文化结构的不同,各民族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相互磨擦、碰撞和冲突,最终通过文化整合,形成了具有独特民族风格、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个性的文化类型,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早在公元七世纪,藏王松赞干布就与唐朝联姻,从而开始了西藏和内地的普遍联系,来自唐朝的文成公主不仅加强了藏汉之间的团结,同时也加强了唐蕃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藏汉之间的文化融合也在这一时期兴盛起来,形成了内容丰富,独具特色的藏文化文化类型。拉萨地区的佛教圣地大昭寺,就是藏汉文化交流最好的见证。
  其次,藏文化的内涵具有突出鲜明的地域特色。从藏族在青藏高原的分布来说藏族大多居住在海拔比较高、常年气温比较低、生存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在同大自然做斗争的过程中,藏民族形成了很多适应这种自然环境的民俗习惯,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
  第三,古朴生动的民族风情,神秘独特的宗教文化。佛教传入藏区已经有1300多年的历史,并与藏族苯教结合形成了具有高原特色的藏传佛教,藏民族的历史文化已经和宗教融为一体,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藏传佛教艺术也别具一格的融合了印度佛教艺术和汉传佛教艺术的精华,它以独特的魅力在佛教的艺苑中奇葩独放。是自然的雄宏造就了藏民族豪放粗犷的民族性格,是宗教赋予了藏民族文化的内涵核心。
  第四,民族文化与青藏高原独特的自然风光有机结合,形成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藏传佛教中,僧人们普遍都穿红色的袈裟,无论是出于他们对红色的衷情,还是借此化解人间的罪恶,总之红色对藏传佛教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丹霞地貌那红色的沙页岩正好迎合了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们对于红色独特的审美要求,所以,他们都将自己修行的地点选择在丹霞地貌发育成熟的地方,众多的藏传佛教寺院也选择在丹霞地貌发育成熟的地方。位于青海尖扎县的坎布拉不仅有美丽的丹霞地貌,而且是研究丹霞地貌最好的场所,也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在南宗沟内不仅有宗扎西寺、南宗寺、尼姑寺等众多寺院,最难得的是在这里显、密、僧、尼各教派并存,共生和谐共处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藏传佛教圣地。青藏高原地区的丹霞地貌与藏传佛教寺院紧密结合在一起,成为青藏高原地区丹霞文化不同于其他地区最重要的标志之一。拉萨的布达拉宫,青海的塔尔寺,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等典型的佛教建筑艺术,都具有藏文化同自然风光有机结合的鲜明特色,它们依山而建,鳞次栉比,极其巧妙地运用了地貌特征,渲染了佛教在青藏高原神秘、肃穆、庄严的氛围。事实证明,类似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是青藏高原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可以说人和自然和谐统一,体现在藏文化的每个细节中,已经深入到这个民族的血液中,和他们创造的文化一样密不可分。
  
  二、青藏高原藏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开发思路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T)对可持续发展的定位强调两个基本观点,一是人类要发展,二是发展要有限度。二十世纪50年代,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创立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目前,国内有关文化生态和文化生态旅游研究的文献不多,对文化生态旅游尚无统一的概念,但学术界普遍认为,生态旅游资源不仅仅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同时也包括人文生态旅游资源。黄凯南在《文化生态旅游》中认为“文化生态旅游是指旅游者通过体验与自然、社会环境协同一致的文化生态资源,以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我三者均衡的文化知识、审美价值,并且强调旅游者在旅游过程对旅游环境承担责任和义务”。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是以了解旅游目的地文化与历史知识,学习,研究,考察,欣赏特定文化景观,促进区域文化特色保护和区域文明程度,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以使旅游者获得文化教益的一种专门层次的旅游活动。可以说文化生态旅游就是一种基于生态文明观的旅游形式,是将生态理念融入旅游行为的一种旅游形式。
  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使外界开始普遍关注青藏高原的藏民族,进而也唤起了政府和民众对这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民众自觉参与的意识。基于以上对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理解,笔者认为青藏高原的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开发必须具备对民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准确合理开发。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确定了主题形象的准确定位。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鼓励社区居民参与,促进社区居民的文化信心和自尊,使得民族民俗文化得到维护,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的开发思路。
  (一)旅游主题形象的准确定位
  实践证明,作为旅游吸引物,与处于主导地位的旅游形象进行正面竞争往往非常困难,例如,在青藏高原同样是藏传佛教兴盛的地区,但同西藏的大型寺院哲蚌寺、扎什伦布寺以及布达拉宫等相比,无论是在黄教寺院中的级别还是规模,青海的寺院都无法与其同等竞争。但是就“热贡佛教艺术的发源地”这一概念而言,西藏的任何寺院都无法取代青海同仁的寺院。所以确定某一区域旅游资源的主题形象是十分重要的。当前青藏高原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就存在这样的问题。
  “一个民族文化旅游区域的产生与成长,需要一个最具地方特色,最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利于对外宣传的需要。”游客对青藏高原这一地区藏文化旅游资源的认识,一般是直接指向最具有代表性的旅游目的地——西藏,虽然青海、西藏两个省区在地域上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同样都是藏文化覆盖的区域,但他们在藏族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上是有各有侧重点的,所以要在主题形象的确定中找准差异性而不是强调相同性来试图在藏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中相互竞争,应该是在差异中寻求合作。
  (二)鼓励以社区的形式参与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到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社区参与的旅游发展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和评判依据。把青藏高原的藏族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进入到旅游规划、旅游开发中,让他们充分参与到旅游开发的各个环节并让他们自觉地认识到本民族文化的深刻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为更好的开发本民族优秀的文化而努力,从而让保护文化成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实现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
  (三)正确处理好保护和开发之间的关系
  青藏高原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以具有传统特色的民族文化作为旅游吸引物的,在历史的长河中,被保留下来的民族文化一定是这个民族最精华的部分,它不仅是这个民族历史的见证也是这个民族未来文化发展延续的基础。所以,我们也能通过被保留下来的优秀文化而深入认识这一民族的深层内涵,面对外来文化只要能够做出理性的取舍,并能通过借鉴吸收为自己本民族的文化注入新鲜的血液,才能让本民族的文化有更加强大的生命力。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用在当今社会中旅游开发所导致的藏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是一样的。在青藏高原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中过分强调了泛化的藏族宗教文化,认为单纯对藏族寺院的旅游资源开发就是藏族文化的重要内容,从而忽视了其他藏族文化中有价值的内容,比如说缺乏对藏医、藏药、音乐、舞蹈、建筑、英雄史诗等的深度挖掘中开发有特色的旅游产品。对于藏民族的宗教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只停留于表面,让游客留下了在藏区旅游其实就是在观赏宗教寺院的印象,缺乏通过对藏族全民信教和对藏族宗教历史的深度发掘了解整个民族的精神世界。我们强调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决不意味着民族文化的固步自封,必须结合时代精神进行文化创新。任何一种先进的文化,只有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创新,才能永葆生机,并给现实生活永不枯竭推动力。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则是要在原有的优秀文化中提炼出具有突出鲜明特色的文化,作为旅游资源也就是旅游吸引物开发成旅游产品,这就需要我们将现在分崩离析的文化整和、提炼,确定开发主题并对它进行保护性开发。
  
  参考文献
  [1]陈玮.青海藏族游牧部落社会研究.第3页1—7.青海民族出版社.
  [2]黄安民.李洪波.文化生态旅游初探.1J2.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3).
  [3]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旅游学刊.第48页,17—19.2001年1期.
  [4]王晓军.罗显克.广西边境地区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开发初探.广西右江民族师专学报.108页24—28,2006年第4期.
  
  (作者:才让吉,女,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文化馆馆员。)
其他文献
武汉市正处在国家中部崛起战略,打造“1+8”城市圈,建造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大计之中,无证商贩的大量存在直接影响到武汉市的建设。无证商贩的生存状况的熟知对于解决无证商贩大量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武汉市作为九省通衢。便利的交通使其成为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大量的商品贸易带来了大量的财富,也出现了大量的无证商贩。所谓的无证商贩就是没有取得营业许可证的城市小商小贩,常见的有:走街
期刊
一、情境认知理论及情境的创设    情境认知理论从二十世纪80年代兴起,90年代逐渐形成。是当今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作为一种能提供有意义学习,并促进知识向真实生活情境转化的重要学习理论,它从某种程度上改变和深化了人们对学习的认识,并促进了教育理论和实践领域的全面改革。它主张知识是情境性的,学习不仅是“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制定”,更是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互动过程。情境认知理论关注物理的和社会的场景与个
期刊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在全国各级学校的全面实施,作为学校的一线改革者,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学校的现有条件,在中职学校实施新《纲要》,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由于目前较多的中职学校的自身条件与高校有着一定的差别,为使体育改革也能更深入到中职学校,必须针对中职学校的个体特点,制定一套更适合于中职学校老师教学,使中职学校的体育教学改革更求真务实,更具实效、更突出各自的个性。  
期刊
由于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法律制度存在着种种局限,对污染环境与破坏资源的行为往往都采取行政手段予以处罚,同时又由于行政体制的局限与行政措施的软弱,使其在制裁违法、保护环境方面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在行政干预不利的情况下。法律本来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屏障,但由于我国环境权救济机制和公益诉讼相关立法的缺失,生命健康和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公众根本无法寻求法律的保护,只能继续忍受侵害,从而导致司法实践中出现大
期刊
文竹    萦在窗前绕在帘下   数点绿云清清雅雅   闻惯了浓浓的满屋书香   更爱看笔下飞扬的潇洒     春迎舞燕秋送鸣蛙   生性难作瑞草奇葩   愿伴君度过百年的寂寞   吟诗作赋那淡泊的生涯    胡杨    把根深扎在古铜色的戈壁  脚下有一片绿洲一湾小溪  迎送过唐代的驼队元朝的铁骑  更何况肆虐的风沙和雷劈电击    扭曲皲裂的是傲岸的躯体  永不泯灭的是挺拔的志气  即使某天万
期刊
一、环境资源犯罪的现状    破坏环境资源犯罪是指个人或者单位违反环境保护法,污染或者破坏环境资源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私财产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依照《刑法》应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根据刑法第六章第六节的规定,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主要包括“污染环境的犯罪”和“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两种类型,共有15个罪名。  根据以上两种类型来划分,目前我国破坏环境资源的犯罪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污染环境
期刊
一、环境侵权的概念及其特征    环境侵权,是指因产业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并因此给他人的财产权、人身权、环境权益等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的事实。环境侵权的民事责任,就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因其对环境的污染或破坏而导致对他人的财产权、人身权或者其他环境权益造成侵害时依照环境保护法或其他法律规定所应承担民事法律后果。  第一,侵权者与被侵权者地位不平等。随着科学技术和工商业的发
期刊
父亲打过来电话告诉我老家的房子已经盖好,只差铺地板了,要等我回去后和他一起选地板。我说你们自己去选吧其实挑来挑去也就那么几种颜色反正现在也不急着搬回去。父亲在电话那头顿了一下说县城的房子你妈说什么也不愿再住了正好马上就到期了估计10月底我们就搬回去的。  我的母亲,一个20多年没有回过一次老家只为争一口气,一个一直漂泊辛苦的女人,终于可以挺起胸膛回到20多年前刚刚结婚就被赶出来的村子,因为她的孩子
期刊
太阳选择了白天,便慷慨地奉献给大地一片阳光;月亮选择了夜空,就从容无私地洒下银辉;小路选择了前方,便延伸成一条康庄大道;跋涉者选择了征程,便一定会风雨兼程。  其实,自然万物包括人类何时何地不在选择?人同样需要有自己的选择,选择别人,更选择自己。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是一种选择。   在一次次的选择中,我选择了宽容,宽容家人,宽容朋友,宽容同事,宽容一切。世上人人都是凡夫俗
期刊
我一到绍兴,就去看鲁迅故居,一到上海,也是先去看鲁迅故居。现在在北京,我第一个想去的地方还是鲁迅故居。我想去看看鲁迅离京南下之前最后居住的那个地方,看看他写《野草》的地方,去找到他在《秋夜》里所提到的那两棵枣树,“在我家的后园里,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还有一棵也是枣树。”  面对偌大一个北京城,我不惊奇钢筋水泥齿轮的新貌,也不怀想灰瓦红墙的古迹,我的脑子里却只是装着那两棵枣树。那两棵枣树已经牢牢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