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先进的传媒技术对各科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学科也是一样。那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产生了哪些影响呢,这是我们教师授课时应该所考虑的。本文从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教学方式及练习方式的影响三方面来叙述。
【关键词】信息技术;内容;教学;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实物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等技术进入我们的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产生了迁移默化的影响。
一、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
1.化静为动。尽管现行的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孩子们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材毕竟只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呈现给孩子们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因此,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理解隐藏在静态画面背后的关于知识产生的探索历程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这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过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加法,书中展示的是3位小朋友浇花,又来了2位小朋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个静止的画面演示成2位小朋友慢慢走过来,和原来的3位小朋友合在一起。通过这个动态过程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书中图画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化无声为有声。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约占人类信息总量的95%左右,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教材是纸质的,只能处在无声的世界里,而通过多媒体处理,变无声为有声。如教材中有很多"茄子"、"萝卜"、"白菜"等的话语可以通过声音播放出来,书中有些"你知道吗"知识性内容也可以用声音播放出来,甚至书中的题目也可以配上声音。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创新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书本教材变得丰富多彩,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如制作成电子教材,利用网络进行传递,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二、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化繁为简。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计算题、应用题或是图形的教学,都需要教师通过一定数量的板书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采用当堂板书则会占用相当的教学时间。在练习中也会出现大量的书写,如填空、计算题和应用题的解答等,都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如果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前预制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密度,使有限的教学时间产生更高的教学效益。
2.化抽象为有形。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现生活中无法办到的事,延伸数学的思维,物化推理过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直接使用教具或剪拼图形,有时难以细分,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学生视觉上无法接受: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以至于就把圆看成长方形这样抽象高深的极限思想难以理解。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先分成较少的份数,再分成较多的份数,让学生逐步比较,感受其变化过程。多媒体在这里给学生思维上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补充,延伸了他们的思维,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它不是取代学生的思维,而是将一些现实的例子具体化,协助学生的思维。这样,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明显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化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学生们获得了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索,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的经验、创造的体验。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三、对练习方式的影响
数学课的教学练习是少不了的。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传统的练习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练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形式应多样化。
1.化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有关计算一直是学生练习的重点,但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不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口算能力较差,因此现在教材新增加了一本《口算心算天天练》,专项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但这些练习学生也是当作完成一种任务来对待,缺乏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网页,让电脑随机出题,学生作答,电脑并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学生不必用笔写字,而且立即判断正误,学生练习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也就会主动参与练习中去。
2.化单调练习为游戏练习。游戏具有挑战性和娱乐性,现在不少的数学软件配有游戏式的评价练习,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练习过了关,都会给予"你真棒"、"别灰心,再来一次"等相应鼓励性的配音评价。学生在玩中进行了数学练习,一改原来只是单调的书写。
3.化单一练习为综合运用。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后,让学生上股票网站,根据起伏不定的折线试着分析有关股票的涨幅情况。让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比原来让学生只画一些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效果好多了。
信息技术为创新小学数学练习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数学在线测试、数学学习专题网站等,这些都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灵活选择。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2]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3]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信息技术;内容;教学;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数学课程标准在前言中指出:"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与计算机的结合,使得数学在研究领域、研究方式和应用范围等方面得到了空前的拓展。"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实物投影仪、电脑、电子白板等技术进入我们的课堂,对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产生了迁移默化的影响。
一、对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影响
传统的教学内容呈现方式主要是声音(教师语言)、文字和图像,主要通过书、纸的记录和传播。信息技术作为呈现教学内容的重要工具可以将多种媒体方便、快速地集成,实现对教育资源的有效统整。
1.化静为动。尽管现行的小学数学人教版教材图文并茂、生动有趣、贴近孩子们生活,充满了时代气息,但教材毕竟只是数学知识与思想的浓缩本,呈现给孩子们的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因此,对于以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的小学生来说,理解隐藏在静态画面背后的关于知识产生的探索历程并不容易。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将这静态的画面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过程。如一年级上册认识加法,书中展示的是3位小朋友浇花,又来了2位小朋友,运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个静止的画面演示成2位小朋友慢慢走过来,和原来的3位小朋友合在一起。通过这个动态过程的展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了书中图画的含义,更有利于学生的对加法意义的理解。
2.化无声为有声。人类最常用的信息交流手段是通过视觉和听觉进行的,约占人类信息总量的95%左右,科学家在研究感官与学习、感官与记忆之间的关系时发现:在学习过程中同时使用听觉和视觉学习效果最佳,对记忆率的研究结果也表明了相同的结论。教材是纸质的,只能处在无声的世界里,而通过多媒体处理,变无声为有声。如教材中有很多"茄子"、"萝卜"、"白菜"等的话语可以通过声音播放出来,书中有些"你知道吗"知识性内容也可以用声音播放出来,甚至书中的题目也可以配上声音。
在教师教学过程中,创新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将书本教材变得丰富多彩,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可提供超文本特性,实现对教学内容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如制作成电子教材,利用网络进行传递,实现教学内容的实时开放。
二、对教学方式的影响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教学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1.化繁为简。在数学教学中,无论是计算题、应用题或是图形的教学,都需要教师通过一定数量的板书帮助学生进行分析,采用当堂板书则会占用相当的教学时间。在练习中也会出现大量的书写,如填空、计算题和应用题的解答等,都会占用大量的教学时间。如果运用信息技术,通过课前预制的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节约大量的教学时间,提高教学密度,使有限的教学时间产生更高的教学效益。
2.化抽象为有形。数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展现生活中无法办到的事,延伸数学的思维,物化推理过程。如教学"圆的面积"时,直接使用教具或剪拼图形,有时难以细分,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更重要的是学生视觉上无法接受: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以至于就把圆看成长方形这样抽象高深的极限思想难以理解。而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先分成较少的份数,再分成较多的份数,让学生逐步比较,感受其变化过程。多媒体在这里给学生思维上建立了一个良好的补充,延伸了他们的思维,实现了知识的转化。它不是取代学生的思维,而是将一些现实的例子具体化,协助学生的思维。这样,较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同时明显地缩短了教学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化接受学习为自主学习。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学生们获得了更多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由原来被动的接受,变成主动的探索,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实践的经验、创造的体验。教师由原来的传授者,变成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实现了师生角色的转变。
三、对练习方式的影响
数学课的教学练习是少不了的。数学练习是学生学习数学,发展思维的一项经常性的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师生信息交流的一个窗口。传统的练习形式只注重于学生的写、算,比较单调、乏味,学生的兴趣不高,学生只忙于应付老师。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信息技术的发展,练习的形式不应拘泥于传统的书面形式,形式应多样化。
1.化被动练习为主动练习。在数学教学中有关计算一直是学生练习的重点,但很大一部分学生都不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学生计算正确率不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口算能力较差,因此现在教材新增加了一本《口算心算天天练》,专项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但这些练习学生也是当作完成一种任务来对待,缺乏兴趣。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求知探索的内驱力,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教师可以编写一个简单网页,让电脑随机出题,学生作答,电脑并判断答案是否正确。学生不必用笔写字,而且立即判断正误,学生练习的兴趣自然就会提高,也就会主动参与练习中去。
2.化单调练习为游戏练习。游戏具有挑战性和娱乐性,现在不少的数学软件配有游戏式的评价练习,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练习过了关,都会给予"你真棒"、"别灰心,再来一次"等相应鼓励性的配音评价。学生在玩中进行了数学练习,一改原来只是单调的书写。
3.化单一练习为综合运用。如在教学折线统计图后,让学生上股票网站,根据起伏不定的折线试着分析有关股票的涨幅情况。让学生调动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比原来让学生只画一些简单的折线统计图效果好多了。
信息技术为创新小学数学练习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如数学在线测试、数学学习专题网站等,这些都可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学生根据自己的所学灵活选择。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适应教育发展趋势,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2]高文主编.《现代教学的模式化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
[3]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进信息化教育》,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