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品德课程的价值追求

来源 :思想理论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ndu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版)》在课程任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等方面的规定上,更加凸显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新课标在阐述思想品德课程基本理念时明确指出: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这一基本理念揭示了该课程的价值追求。思想品德课程是对中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主渠道。教师要善于用良好的"身教"形象积极地去影响学生,善于设置"公民生活"情境引导学生积极体验,创造让学生参与"公共生活"的实践机会,运用互联网这一平台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公共精神,以实现新课标设定的帮助中学生做负责任的公民这一教育目标。
其他文献
通过美国IEEE,Pub Med,Medline,Springer LINK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中国知网中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结合当前全球传感技术与无线通信技术以及制造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简述了
核电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调峰运行压力。研究了核电机组的功率调节、长期低功率运行及延伸运行等调峰运行性能,提出了核电机组参与电网调峰的运行方式。在计算分析核电机组的调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人地矛盾突出,关于该地区土地多功能区域空间协调利用以及农户生计改善已成为当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客观评价喀斯特地区耕地功能与农户生计资本以及初步探讨喀斯特地区耕地功能与农户生计资本之间相互关系。本研究以环江县为例,利用环江县1990-2015年社会经济、土地利用、贫困农户建档数据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主要开展了三个方面的研究内容
建筑的未来要面向生态的城市,生态建筑设计理念与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生态建筑必然是与自然亲和、向自然开放的。在实践中,要结合运用传统、适宜、现代技术创造具有绿色生态
大量研究对社区建设的发展路径、动力机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了不同的观点。第一类观点认为社区建设是一个依靠国家力量自上而下推动的过程,这类观点可称之为“国家主导论
近年来,低价碘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取得了迅猛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种构建C—C、C—O、C—N、C—S、C—P键及其它化学键的有效方法.与过渡金属催化的氧化偶联反应相比,反应无需
<正>现将苹果保鲜操作方法介绍如下:①选果精选无内外伤,无病虫害的优质苹果。②药液的配制取2,4-D10g(先用少量酒精溶解)、甲基托布津60g,加到50kg水中,混合均匀后,即配成万
我国在2012年《民事诉讼法》的修订中首次规定了“先行调解”制度,其目的在于缓解“案多人少”的法院实践现状,更高效、合理地解决和引导民事案件纠纷。其实早在2010年6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关于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工作原则的若干意见》中就强调了先行调解工作的推行。由于我国立案前先行调解制度仍然处于探索阶段,面临着公信力不足、调解效力保障不足、受案范围不明确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以立案前
微电网作为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高效地集成各种分布式能源,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渗透率,弥补大电网供电集中的缺陷,因此近年来备受关注和发展。由于我国微电网研究起
<正> 在北京看漫天的杨絮,是我每年在暮春时节无法割舍的乐事。北京的暮春是个含笑的季节,天阔风微,飞絮撩人花照眼,微风中似乎有鲜草和泥土的馨香。北京的路边钻天杨居多,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