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提出,取消一般公务用车。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逐步建立了一套等级明确的公务用车管理制度,这套制度是与供给制和计划经济紧密相连的。
1949年进北平时,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这张照片被斯大林看到后,他马上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吉斯110”、“吉斯11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位主要领导人坐的都是苏联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轿车。
解放后,中国长期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生产不出自己的轿车,国家领导人也就只好坐“洋车子”。比如,朱德的座驾是一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1963年生产的280S型轿车。彭德怀的座驾是一辆嘎斯69吉普车。
1958年5月5日,由一汽试制的我国第一辆“东风”牌71型小轿车,进京给毛泽东试乘。20世纪60年代后期,“红旗”CA722轿车开发成功,这是一款三排座的高级豪华型轿车。第一辆防弹“大红旗”送到北京后,给了最喜欢汽车的林彪。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高层领导人之外,公务车逐渐普及。这时所建立的职务等级制度,比照官阶规定相应待遇,极为细致复杂。公务汽车便是这一整套等级制度的一部分。
红旗车刚生产出来时,只有国家领导人乘坐。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步在省军、地师大量配备。 “文化大革命”后期,有县团级单位配备上海牌轿车的,但红旗在地师级单位少见,省军级以上较多见。当时副总理以上级别的官员已经坐上了红旗,但副总理以下的还没有合适的公务车,上海牌SH760正好弥补这一空白。上海牌轿车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从1958年手工打造出第一辆车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唯一普通型公务用车,也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接待外宾的主力车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上海牌SH760系列轿车是唯一的国产公务用车,也是当时中国产销量最大的轿车。
20世纪70年代,正省级干部大多是乘坐伏尔加牌轿车,副省级和中央副部级坐的是上海牌轿车,而红旗轿车则属于中央正部级以上领导乘坐的专车。随着改革开放,凡没被打倒的中央正部长,原有待遇不变,都配红旗轿车。
正是由于这种等级思想,改革开放前,百姓拥有轿车是个禁区。私人轿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从20世纪50年代的限制直到 “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消失。即使公务车,也严格按等级,实行配给。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 0.5辆,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后。
摘自2013年12月9日《老年生活报》 纪彭/文
1949年进北平时,毛泽东在西苑机场检阅部队,坐的是从国民党军队手中缴获的美式军用吉普车。这张照片被斯大林看到后,他马上批示有关部门,将当时苏联制造的最先进的“吉斯110”、“吉斯115”等一批高级轿车赠送给中国领导人。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里,中国几位主要领导人坐的都是苏联产的“吉斯”防弹保险轿车。
解放后,中国长期没有自己的汽车工业,生产不出自己的轿车,国家领导人也就只好坐“洋车子”。比如,朱德的座驾是一辆梅赛德斯—奔驰公司1963年生产的280S型轿车。彭德怀的座驾是一辆嘎斯69吉普车。
1958年5月5日,由一汽试制的我国第一辆“东风”牌71型小轿车,进京给毛泽东试乘。20世纪60年代后期,“红旗”CA722轿车开发成功,这是一款三排座的高级豪华型轿车。第一辆防弹“大红旗”送到北京后,给了最喜欢汽车的林彪。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除了高层领导人之外,公务车逐渐普及。这时所建立的职务等级制度,比照官阶规定相应待遇,极为细致复杂。公务汽车便是这一整套等级制度的一部分。
红旗车刚生产出来时,只有国家领导人乘坐。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逐步在省军、地师大量配备。 “文化大革命”后期,有县团级单位配备上海牌轿车的,但红旗在地师级单位少见,省军级以上较多见。当时副总理以上级别的官员已经坐上了红旗,但副总理以下的还没有合适的公务车,上海牌SH760正好弥补这一空白。上海牌轿车是新中国成立后上海生产的最早的轿车。从1958年手工打造出第一辆车到20世纪80年代初,是国内唯一普通型公务用车,也是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接待外宾的主力车型。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上海牌SH760系列轿车是唯一的国产公务用车,也是当时中国产销量最大的轿车。
20世纪70年代,正省级干部大多是乘坐伏尔加牌轿车,副省级和中央副部级坐的是上海牌轿车,而红旗轿车则属于中央正部级以上领导乘坐的专车。随着改革开放,凡没被打倒的中央正部长,原有待遇不变,都配红旗轿车。
正是由于这种等级思想,改革开放前,百姓拥有轿车是个禁区。私人轿车作为资本主义的象征,从20世纪50年代的限制直到 “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消失。即使公务车,也严格按等级,实行配给。当时中国的轿车千人保有量不足 0.5辆,在全球130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最后。
摘自2013年12月9日《老年生活报》 纪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