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治内镜下食管有可疑病变的患者2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139例和染色组157例,用2%卢戈氏碘液对染色组进行有可疑病变食管黏膜染色检查,并于淡染色区取活检。对照组不行碘染色,仅根据临床经验对有可疑病变食管黏膜取活检。结果:染色组157例活检发现食管鳞癌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5例、9例。对照组139例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8例、5例。两组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断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内镜下碘染色对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诊断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内镜 碘染色 早期食管癌 不典型增生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6月消化内镜检查12357人次中,1287人有食管病变,排除静脉曲张、进展癌、息肉、溃疡、疝、憩室、平滑肌瘤及既往有甲状腺疾病、碘过敏、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拒绝碘染色检查。入组标准:内镜下肉眼观察黏膜颜色改变、有局部糜烂、斑块、出血灶、颗粒状、增厚、结节、粗糙、凹陷血管结构紊乱等可疑病变[1],而不论有无吞咽哽噎感、食管异物感、食物通过滞留感或胸骨后烧心样疼痛等食管症状的患者。入选患者296例,男167例,女129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9.5岁。按随机方法分为染色组157例和对照组139例,性别、民族、职业、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早期食管癌的定义:癌变局限于黏膜层内,而没有突破黏膜肌层。
方法:①染色组处理:常规胃镜(Olympus Gif-q260)检查后,如果食管黏膜表面混有黏液及食物残渣,用蒸馏水冲洗食管,直至视野清晰可见为止。在可疑病变区常规摄彩色照片2张,通过活检孔插入染色喷洒管将2%卢戈氏碘液(Lugd)20ml由上向下均匀喷洒在食管黏膜上,碘染色后很快褪色,稍后观察食管黏膜,病变区呈不着色或淡染色区,边界清晰,而正常黏膜呈深棕色着色。染色后在可疑病变区常规摄彩色照片2张,在病变区常规活检4~6块,送病理检查。②对照组处理:仅依据临床经验在病变区取活检4~6块,送病理检查。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染色组经病理检查发现早期食管癌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5例、9例。对照组139例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8例、5例。染色组早期食管癌诊断率8.91%,对照组2.15%,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食道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四川渠县是食道癌高发地区,早期食道癌可在3~4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大约4~5年方可发展为进展期癌,有相当长的时间为患者创造了早期诊断的机会.也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早期食道癌缺乏典型症状,且无特异性,加之临床医生对其缺乏足够认识,食道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内镜指示下活检病理学检查,随着常规内镜的普及,发现仍有部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被漏诊,因此在常规内镜的基础上,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早期食道癌的检出率,本文对在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黏膜可疑病灶,经内镜行Lugol液染色,探讨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早期治疗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食管复方碘液染色的机制是:成熟的正常非角化鳞状上皮及细胞间隙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Schiller反应),组织化学及生物学研究表明,食道癌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因此遇碘后不染色。由于碘染色后可使病灶边缘显示更为清晰,有利于准确地观察病灶大小、范围、有无凹陷,从而精确定位活检,提高食道癌的早期诊断率。虽然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由于鳞状上皮细胞受损,糖原含量减少而呈非染色区,进入愈合期的溃疡,其周边出现再生上皮亦不着色,但经Lugol液染色后病灶底部及周边黏膜边界清晰可见,可以清楚地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虽然Lugol液染色不能依据非染色区来判断病灶的良恶性,但染色后可清楚地观察病灶的境界、表面和底部的情况,再加上可根据染色来准确地活检,因此可提高早期食道癌的内镜诊断率和活检阳性率[2]。此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值得基层特别是不能购买电子染色内镜的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陆星华,主编.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78-281.
4 张惠晶,罗纪,王轶淳,等.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10,5:165-166.
关键词 内镜 碘染色 早期食管癌 不典型增生
资料与方法
2006年7月~2007年6月消化内镜检查12357人次中,1287人有食管病变,排除静脉曲张、进展癌、息肉、溃疡、疝、憩室、平滑肌瘤及既往有甲状腺疾病、碘过敏、孕妇、哺乳期妇女、有慢性肾炎和肾病综合征、拒绝碘染色检查。入组标准:内镜下肉眼观察黏膜颜色改变、有局部糜烂、斑块、出血灶、颗粒状、增厚、结节、粗糙、凹陷血管结构紊乱等可疑病变[1],而不论有无吞咽哽噎感、食管异物感、食物通过滞留感或胸骨后烧心样疼痛等食管症状的患者。入选患者296例,男167例,女129例;年龄34~82岁,平均年龄59.5岁。按随机方法分为染色组157例和对照组139例,性别、民族、职业、年龄均无显著性差异。早期食管癌的定义:癌变局限于黏膜层内,而没有突破黏膜肌层。
方法:①染色组处理:常规胃镜(Olympus Gif-q260)检查后,如果食管黏膜表面混有黏液及食物残渣,用蒸馏水冲洗食管,直至视野清晰可见为止。在可疑病变区常规摄彩色照片2张,通过活检孔插入染色喷洒管将2%卢戈氏碘液(Lugd)20ml由上向下均匀喷洒在食管黏膜上,碘染色后很快褪色,稍后观察食管黏膜,病变区呈不着色或淡染色区,边界清晰,而正常黏膜呈深棕色着色。染色后在可疑病变区常规摄彩色照片2张,在病变区常规活检4~6块,送病理检查。②对照组处理:仅依据临床经验在病变区取活检4~6块,送病理检查。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描述,统计结果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描述,统计结果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染色组经病理检查发现早期食管癌5例,重度不典型增生8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15例、9例。对照组139例活检发现早期食管癌1例,重度不典型增生2例,轻中度不典型增生分别为8例、5例。染色组早期食管癌诊断率8.91%,对照组2.15%,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讨 论
食道癌是我国发病率较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四川渠县是食道癌高发地区,早期食道癌可在3~4年内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大约4~5年方可发展为进展期癌,有相当长的时间为患者创造了早期诊断的机会.也为临床医生早期诊断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由于早期食道癌缺乏典型症状,且无特异性,加之临床医生对其缺乏足够认识,食道癌的早期诊断率较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现及诊断主要依靠内镜及内镜指示下活检病理学检查,随着常规内镜的普及,发现仍有部分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被漏诊,因此在常规内镜的基础上,提高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检出率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提高早期食道癌的检出率,本文对在内镜检查中发现的食管黏膜可疑病灶,经内镜行Lugol液染色,探讨Lugol液染色对早期食道癌的诊断价值,提高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和早期治疗是降低食管癌死亡率的有效途径。
食管复方碘液染色的机制是:成熟的正常非角化鳞状上皮及细胞间隙含有大量糖原,遇碘后呈棕褐色(Schiller反应),组织化学及生物学研究表明,食道癌细胞内糖原含量减少甚至消失,因此遇碘后不染色。由于碘染色后可使病灶边缘显示更为清晰,有利于准确地观察病灶大小、范围、有无凹陷,从而精确定位活检,提高食道癌的早期诊断率。虽然反流性食管炎、溃疡由于鳞状上皮细胞受损,糖原含量减少而呈非染色区,进入愈合期的溃疡,其周边出现再生上皮亦不着色,但经Lugol液染色后病灶底部及周边黏膜边界清晰可见,可以清楚地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虽然Lugol液染色不能依据非染色区来判断病灶的良恶性,但染色后可清楚地观察病灶的境界、表面和底部的情况,再加上可根据染色来准确地活检,因此可提高早期食道癌的内镜诊断率和活检阳性率[2]。此操作简便、经济、安全,值得基层特别是不能购买电子染色内镜的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益农,陆星华,主编.消化内镜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278-281.
4 张惠晶,罗纪,王轶淳,等.碘染色在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诊治中的价值.中国内镜杂志,2010,5: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