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站在学生和教师共同发展的角度,以“问题解决”的思维模式进行教与学的双重研究显得越来越重要。文章研究在高中教学过程中如何利用“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将书本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使得数学的理论知识在教学过程中变得通俗易懂,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理论知识的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践;高中数学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开拓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青年群體“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培养,逐渐宣传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教育方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虚心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基本技能、个人发展的数学素养,使其在数学领域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二)自觉形成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方面,我们总认为“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很多题目老师不讲解,学生就计算不出来。其实,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讲”与学生的“会”只不过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学生能够多练习,多去自动自觉发现问题,寻求老师帮助去分析问题,在不断实践和探讨的教学模式下,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实践框架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一种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兴学习理念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更为高效地学习理论知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的深入探讨和发现中,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表现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新兴理论。当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只是根据书本知识进行阅读学习,只是单纯看懂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介绍,却没有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方法生硬。而“问题解决”的新兴模式能够引导高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发展主动探索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框架
在进行高中数学“问题结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学不一定必须按线形等级从低层次开始,可以通过多种模式,结合自身情感,把零散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相关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具体的实践框架如下所示。
1.教师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讨,在课堂上要有渲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更快发现问题。
2.学生需要养成高度的自动自觉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中能够快速思考问题,针对当前问题自我动手去解决和分析。
3.教学课堂上需要结合问题的情境,精心设计综合性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初衷设计教学方案,使到学生和老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提升。
4.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复习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学习新知识,掌握解决策略,将知识点代入到其他待解决的问题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
5.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应该建立在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使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知识学习相辅相成。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框架的成果
图1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框架关系分析图
通过建立“问题解决”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整体成效,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高中数学的课堂更为有趣、生动。运用本文中探讨出来的“问题解决”课堂模式理论框架,经过实践预期,如图1所示,可获得的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能够审清题意,结合问题情境和题目大意,快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逻辑性思维,将模型应用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与计算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根据自我建立的模式,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进行探讨。如证明几何的题目中,可以根据发散思维建立几何空间,自我审题,分析题中隐藏的知识点条件,通过探讨得出观点,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3.对发现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后,总结解题方法,可以和教师讨论后总结,也可以在课堂上和班上其他同学一并探讨后记录数据和方法,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学习程度,进行自我归类和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题目中,学以致用。
4.教师的课堂教育思想和观念从“传统”走向“创新”,不再是传统的按课本内容规矩教学,而是结合实际情景,针对性地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从“被动”转向“自动自发”,不再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而是根据问题分析,代入公式,演练推算,解决问题。同时,在“问题解决”模式下的课堂中,师生关系也越来越趋向和谐、平等。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内容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设计问题-引导思考-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梳理知识”。在当前“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设计好数学问题,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分析和探讨中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随着目前国家注重青少年的培育程度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发现问题这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只有在正确发现了问题之后才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当前“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基础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的一种尝试。而解决问题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基础上。 (一)设计问题:巧妙利用情景设计,多形式表达问题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数学知识点的框架,设计好该数学知识点的问题,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录音、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数学基礎知识出发,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题目表达的知识点。
(二)引导思考:利用头脑风暴指引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
课堂上可以划分多个小组,学生可以针对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多个知识点,找出多个相关的例题,学以致用,针对变形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在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散发性思维,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在之后的问题解决中更得心应手。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化为更简单的知识点,保持课堂的轻松氛围。
(三)自主分析:把问题拆解主题,简单描述
学生需要根据问题进行亲身体验,增长经验,结合情景提示,把相关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多种形式地在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使思维不断发展、升华。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将问题简单化之后,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确定问题的性质,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寻找线索,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梳理知识
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整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对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主动梳理、运用和归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概念学习后,以辨析、类比等方式进行小结,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机能进行例题变式,发现知识点的应用妙处,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点。
四、结论
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还需研究一个新的评价方案。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们没有条件让专家组随堂听课、指导,所以,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感悟、探索,使课堂充满鲜活力,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发展。在新的课堂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围绕“问题解决”持之以恒地开展,实现互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娟娟.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J].新课程(教研),2011(06).
[2]李成兄.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几种思想方法[J].考试周刊,2011(47).
[3]周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12).
【关键词】问题解决;教学模式;实践;高中数学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意义
(一)培育开拓性思维,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国家注重科学技术的发展,注重青年群體“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素质培养,逐渐宣传教育创新发展的核心教育方针。只有培养学生学习发现问题的方法,开掘创造性思维的潜力,才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自觉运用数学基础知识,虚心与老师和同学进行学习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的基本技能、个人发展的数学素养,使其在数学领域形成新的思维模式。
(二)自觉形成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意识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方面,我们总认为“老师不讲,学生就不会”,很多题目老师不讲解,学生就计算不出来。其实,这两者并没有直接的联系。在“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模式下,老师的“讲”与学生的“会”只不过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学生能够多练习,多去自动自觉发现问题,寻求老师帮助去分析问题,在不断实践和探讨的教学模式下,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意识。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及实践框架
(一)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一种实践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新兴学习理念的教学模式,它旨在引导学生养成积极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更为高效地学习理论知识。“问题解决”教学模式是在新课程理论学习的深入探讨和发现中,结合课堂教学实践,通过表现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提出的一种新兴理论。当前很多学生在课堂上都只是根据书本知识进行阅读学习,只是单纯看懂了教材中的知识点介绍,却没有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以及发散性思维,在学习过程中方法生硬。而“问题解决”的新兴模式能够引导高中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隐含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发展主动探索的能力。
(二)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理论实践框架
在进行高中数学“问题结局”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的教学不一定必须按线形等级从低层次开始,可以通过多种模式,结合自身情感,把零散的理论知识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学习的相关知识有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具体的实践框架如下所示。
1.教师旨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探讨,在课堂上要有渲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其更快发现问题。
2.学生需要养成高度的自动自觉学习意识和能力,在课堂中能够快速思考问题,针对当前问题自我动手去解决和分析。
3.教学课堂上需要结合问题的情境,精心设计综合性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初衷设计教学方案,使到学生和老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提升。
4.以解决问题为手段,复习旧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同时学习新知识,掌握解决策略,将知识点代入到其他待解决的问题中,实现三维目标的整体达成。
5.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前提应该建立在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中,使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知识学习相辅相成。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框架的成果
图1 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理论实践框架关系分析图
通过建立“问题解决”的课堂模式,培养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学的整体成效,促进课堂上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使得高中数学的课堂更为有趣、生动。运用本文中探讨出来的“问题解决”课堂模式理论框架,经过实践预期,如图1所示,可获得的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成效主要有以下几点。
1.学生能够审清题意,结合问题情境和题目大意,快速建立数学模型,提高逻辑性思维,将模型应用到高中数学的学习与计算中,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个性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2.根据自我建立的模式,针对高中数学知识点进行探讨。如证明几何的题目中,可以根据发散思维建立几何空间,自我审题,分析题中隐藏的知识点条件,通过探讨得出观点,会转化——能对数学问题进行变换化归。
3.对发现的数学问题进行分析后,总结解题方法,可以和教师讨论后总结,也可以在课堂上和班上其他同学一并探讨后记录数据和方法,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学习程度,进行自我归类和分析,将相关的知识点应用到其他类似的题目中,学以致用。
4.教师的课堂教育思想和观念从“传统”走向“创新”,不再是传统的按课本内容规矩教学,而是结合实际情景,针对性地设计创新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思维方式从“被动”转向“自动自发”,不再死记硬背数学公式,而是根据问题分析,代入公式,演练推算,解决问题。同时,在“问题解决”模式下的课堂中,师生关系也越来越趋向和谐、平等。
三、高中数学“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践内容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的主要操作流程是“设计问题-引导思考-自主分析-解决问题-梳理知识”。在当前“问题解决”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设计好数学问题,才能够使得学生在分析和探讨中更高效地解决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随着目前国家注重青少年的培育程度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越来越多的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基础性的数学知识体系中,发现问题这一个环节至关重要,只有在正确发现了问题之后才可以进行有效的分析。当前“问题解决”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基础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有机结合的一种尝试。而解决问题需要建立在独立思考、自主分析的基础上。 (一)设计问题:巧妙利用情景设计,多形式表达问题
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根据数学知识点的框架,设计好该数学知识点的问题,首先要对“问题”有一个准确的理解。在设计问题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讲故事,播放录音、视频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从数学基礎知识出发,利用照片、图片、实物或模型,设计相关知识点的实验,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使得学生充分了解和认识到题目表达的知识点。
(二)引导思考:利用头脑风暴指引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
课堂上可以划分多个小组,学生可以针对老师设计的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头脑风暴的形式,引导学生发现多个知识点,找出多个相关的例题,学以致用,针对变形题目进行分析解答。在进行头脑风暴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培养散发性思维,提高逻辑分析能力以及表达能力,从而在之后的问题解决中更得心应手。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完成;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可以简化为更简单的知识点,保持课堂的轻松氛围。
(三)自主分析:把问题拆解主题,简单描述
学生需要根据问题进行亲身体验,增长经验,结合情景提示,把相关的复杂问题简单化,多种形式地在已知知识和未知知识、旧知识和新知识之间进行联系,使思维不断发展、升华。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将问题简单化之后,在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帮助下,确定问题的性质,提出各种可能的解决办法,寻找线索,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
(四)梳理知识
在学生解决问题后,可以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完整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整个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合理选择和设计例题与练习,对数学知识与技能进行主动梳理、运用和归纳。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后,更好地掌握知识及其相互关系和数学思想方法。在概念学习后,以辨析、类比等方式进行小结,通过“同化”或“顺应”的机能进行例题变式,发现知识点的应用妙处,更好地学习、记忆和应用所学到的知识点。
四、结论
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如何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还需研究一个新的评价方案。教师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目前,我们没有条件让专家组随堂听课、指导,所以,主要依靠教师自己感悟、探索,使课堂充满鲜活力,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健康发展。在新的课堂模式下,高中数学课堂应该围绕“问题解决”持之以恒地开展,实现互动、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叶娟娟.浅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途径[J].新课程(教研),2011(06).
[2]李成兄.数学解题中常用的几种思想方法[J].考试周刊,2011(47).
[3]周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分层指导,问题解决”教学策略研究报告[J].中国教育技术协会,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