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

来源 :中国钱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love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获藏“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一套。该套存单共4枚,系定额存单,分别为港币100元、50元、20元、10元4种面额,均为竖式无水印三色印刷。每种存单上的号码同为红色印刷,花纹边框颜色有所区别:10元券为红色花纹边框,20元券为蓝色花纹边框,50元券为棕色花纹边框,100元券为绿色花纹边框;规格均为170×90mm。每种存单花纹边框内的文字为黑色印刷(图1、2、3、4)。
  


  全套存单图案规整、格式统一、印制精美,为钞纸印制。除面额和票券号码、存单签发日戳有别外,其余图案、文字均相同:票券上方花纹边框正中印有一圆圈,圆圈内是中国版图、国旗图案和“中国银行”字样,圆圈两边为“存单”二字。票券花纹边框内竖排从右至左的文字是:“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号码”、“凭存单即付君”“港汇××元正”、“委书字号”、“本存单凭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章程规定兑付”、“一九五年月 日”。票券上均有“江门中国银行”印及“贾秀新章”和“中国银行”钢印等。存单都盖有签发戳记:10元券和100元券同为“公历一九五○年六月二十一日”,20元券和100元券同为“公历一九五○年七月十七日”。每张存单的正上方亦盖有篆书“江门中国银行骑缝印章”红印。
  票券背面有“代发机构背书”、“抬头人或持有人背书”、“接受存单须知”等文字。其中“接受存单须知”的内容是:
  1.本存单须有本行骑缝章及负责人签章始为有效,如系经委托机构转发者应由该转发机构背书证明。
  2.本存单可持向本区内中国银行或人民银行或其他委托机关兑取人民币或转为原币存款或折实储蓄存款。
  3.本存单依照规定外汇牌价兑付人民币
  4.本存单不得挂失
  5.本存单签发之日起限六个月内依照第二条办理,逾期应按到期日牌价兑付人民币。
  票券背面均盖有紫色“江门镇人民政府税务局、江门中国银行印花税贴”印章以及代发机构背书章:其100元券和10元券同为“口口利号”,20元券和50元券同为“和昌盛记”(图5、6)。
  新中国建立伊始,作为国家金融调控中心的人民银行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巩固人民币阵地,实行现金管理,大力组织公私企业的划拨清算;积极动员可能组织的资金;畅通汇兑;扶持进口,组织侨汇……其中大力组织存款,掌握外汇,控制游资是任务的中心。在这个中心任务中,“掌握外汇”是银行工作中的一大难点,也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因新中国百业待兴,急需积累大量的外汇资金,而侨汇是当时我国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为加强组织侨汇存款,吸收外汇资金,中国人民银行于1950年4月6日作出决定:“(人民银行)总行国外业务管理处与中国银行总管理处联合办公”。紧接着,中国银行总管理处于4月14日及时颁发了《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章程》。其中规定:(1)侨汇原币存单分美金与港币两种。(2)各侨汇业根据接到之委托书,汇总后交中国银行,由中国银行发给相等数额的各种侨汇存单解汇。(3)各侨汇业领到存单后,应一律加以背书。 (4)此项存单签发地区为广东、福建及侨汇较多地区,并在原签发地区之中国银行及其委托机构承兑。(5)存单自签发之日起,6个月内可随时持向中国银行及其委托机构,按当时牌价兑取人民币,或转作原币存款及折实储蓄存款。(6)此项存单不得计价、行使流通或买卖;不计息;不挂失。
  在这里,我们要真正认识“侨汇原币存单”。首先,应对上述侨汇原币存单章程第二项中的“侨汇业”一词有所了解。
  侨汇业也叫侨批业。这里所谓的“侨批”,是指海外华侨通过民间渠道连带家信或简短附言寄回国内的汇款凭证。侨批业又称“批馆”、“批局”或“民信局”,是一种专门经营华侨附有信件汇款的私人金融机构。侨批业有国内、国外之分。国外侨批业大都设于南洋一带的泰国、缅甸、新加坡、马来亚、印尼、菲律宾等地,其业务经营是向华侨收揽侨汇后,委托国内侨汇口岸的侨批业,解送侨汇的专门行业。侨批业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当时限制我国侨汇汇人的特定历史产物。直到上世纪50年代,我们的很多华侨汇款,还是通过民间的侨批业汇回祖国亲人手中。对此,我们可以人民银行汕头支行当时的情况为例窥其全貌,据资料显示:“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银行汕头市支行于1949年11月5日,开始接驳第一宗侨批汇兑业务,仍由侨批局凭保先支付款项,11月11日按常规办理解付手续,至1950年1月14日止,共来10次侨批,登记批信15万多封,金额为797万港元”。由此可见当时侨批汇兑业务数额之巨。
  根据以上文献记述,再结合该套存单之背面“代发机构背书”之“和昌盛记”、“口口利号”钤印,我们可以判定:(1)该套存单所载金额的港币汇款,是我们的海外华侨于解放初期,通过民间的私人金融机构——侨批业汇回祖国大陆的。(2)具体经办这4笔侨汇业务的国内侨批馆分别为“和昌盛记”和“口口利号”。(3)“和昌盛记”和“口口利号”两家侨批馆均依据《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章程》之规定,分别于1950年7月17日和1950年6月21日将该4笔侨汇汇款,以侨汇原币存单方式予以解汇。
  从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实物所载文字,我们无从了解该存单行用时间的情况。但我们可依据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所颁发《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章程》的具体时间1950年4月14日推断,该存单实际开始行用时间应在1950年5月初左右。
  同理,我们亦可依据相关史料,来推断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的行用截止时间。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金融大记事》记载:“1951年10月11日,为适应侨胞、侨眷需要,鼓励侨眷节约储蓄,组织侨眷转向生产建设,中国人民银行颁发《华侨储蓄章程》,其中指出:华侨储蓄存款业务,中国人民银行与中国银行可同时举办,中国银行仍为代理中国人民银行性质,但对外可由中国银行出面。指定银行如欲办理此项业务,可与当地中国银行接洽取得代理关系办理。华侨储蓄存款以侨汇储存为限,可以货币或保本保值方式储存,其种类有零存整付、存本付息、整存整付3种,利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厘订挂牌公告,改按年息计算。期限分1年、2年、3年期3种,到期提取时,人民币储蓄按一般手续办理;保本保值储蓄,牌价上涨时保值付给,牌价下降时保本付给”。此记述表明:(1)原中国银行总管理处所颁发、实行《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章程》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已不能满足广大侨胞、侨眷的需要和国家建设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则是中国人民银行所颁发、施行的《华侨储蓄存款章程》;(2)新的华侨存款(即侨汇存款)一律以人民币方式存入,而再不是侨汇原币存款了;(3)新的华侨存款均为1—3年的定期存款或改按年息计算,或保本保值给付;而非侨汇原存款在6个月内随时兑取人民币或转存,且无利息;(4)新的华侨储蓄存款只能是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以及其指定的银行办理,而不像侨汇原币存款那样,具有私人金融机构性质的侨批业都可代理。据此可以充分说明:中国人民银行1951年10月11日《华侨储蓄存款章程》的颁布、施行,实就标志着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的行用时间已经结束。综上所述,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的实际行用时间应是1950年5月至1951年11月间,即大约仅行用了1年零5个月的时间。
  《当代中国货币印制与铸造》一书将人民币分为四类,即纸币、硬币、与人民币同时流通的地方货币、特种货币。其中“特种货币”的定义表述为:“为适应国家在不同时期的各种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印制发行了多种代金券和本币等特种货币,严格在特定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流通使用”。依据此定义和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的本质特征,笔者认为,(1)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是中国银行当时专用于兑取外汇或人民币的现金兑取券,用途和作用极为特殊。(2)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在新中国的使用范围极小,它仅限在广东、福建等地行用。(3)中国银行侨汇原币存单的行用时间短。(4)因存单不属银行永久性保管之档案,存放15年后就要按规定销毁,能存留至今日者,亦属凤毛鳞角,所以在钱币收藏中是难于一见。
  (责任编辑 刘筝)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其他文献
本书由中华书局出版,列入“中国钱币丛书乙种本”之四。本书与2006年1月出版的《中国铜元分类研究》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一部以考证、研究、分类为主的著作,讲究每枚币的来龙去脉与历史现象,而且每枚币无论珍稀还是普通,均以实物彩图正背面排列,尽可能为读者提供详尽的铜元资料与历史背景。而本书的宗旨,则是以一种简便的图谱编排方式,把最新的铜元研究成果与基本的中国铜元品种版式,快捷地传达给读者。简单说,就是
期刊
一    清光绪年间,钱贵银贱,银两、银元兑钱数继续减少,成为当时的主要货币问题之一。以上海为例,光绪三年十月初九日(1877年11月13日)鹰洋每元可易制钱1019文;而初六、初七日鹰洋一元的换钱数还不到千文。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后,钱价更为高涨。光绪二十一年,鹰洋一元的换钱数,“渐减至九百数十文,甚有减至八百数十文者。无论贫富,咸受亏耗,实为数十年来所仅见。”用洋钱买物,如不到一元,须要找
期刊
一、陕北地方实业银行    陕北,是一个历史性的地理概念。民国初年,陕北道统辖23县(榆林、神木、府谷、葭、米脂、横山、靖边、定边、绥德、吴堡、清涧、延川、延长、肤施、安定、安塞、保安、洛川、甘泉、宜川、鄜、中部、宜君),交通不便,经济落后。民国十八年(1929)冯玉祥主陕,令西北银行在榆林城开设办事处,陕北地区始有现代金融业务开展。但随着民国十九年(1930)冬陕西省政府改组,西北银行停办,其所
期刊
在存世的大量清代钱币中,有一种手工雕制的钱币比较有特色。这种钱币以“顺治”、“康熙”年号为多,观其形制和钱局所用母钱相距甚远,故非正式实用之母钱。目前许多资料上对此类“雕刻钱”都有记载,如孙仲汇先生的《钱币鉴赏》第119页介绍有“顺治”、“康熙”各一品,孙先生在书中采用了较谨慎的态度,未作评级。赵会元、谭忠善主编的《河南民间藏泉图录》第117页披露“顺治”二品。开封市钱币学会编辑的《开封、商丘钱币
期刊
贵刊2005年第4期刊载刘敬扬、陈亚元著《福建永丰官银局述略》一文中提到:“为配合永丰官局发行局票,福建布政使用所辖之宝福局鼓铸一种大钱,面文‘集换局票’四字,楷书对读,背文‘一十当用’(或读‘当用一十’、‘一当十用’,黄铜质,或红铜质)。”  “集换局票”还有一种背文“当五十用”的,此钱与“当一十用”字体、形制完全相同,可见宝福局所铸的“集换局票”有“当一十用”和“当五十用”两种。  “集换局票
期刊
西康,曾是我国的一个省份,位于西南边陲。省会先设康定,解放后迁至雅安。1955年西康省撤销,以金沙江为界,并入西藏和四川。关于西康省的纸币,以往都以1939年起发行的西康省银行纸币为主。但是最近在四川发现的一张其貌不扬的小纸币——西康屯垦使临时财务处“十文证”(插一上),却将西康的纸币历史提前到了民国14年(1925)。  这张小纸币票幅很小,用纸粗劣,印刷简单,具有典型的边陲不发达地区特色。一面
期刊
阿富汗地处“亚洲的十字路口”。因此历史上的阿富汗地区先后被波斯人(阿契美尼德王朝、萨珊王朝),希腊人(亚历山大帝国、印度一希腊王朝),塞种人(帕提亚王朝、印度一塞克王朝),大月氏人(贵霜王朝),白匈奴人( 哒王朝),突厥人(西突厥王朝、伽兹尼王朝),塔吉克人(萨曼王朝),阿拉伯人(倭马亚王朝、阿巴斯王朝),蒙古人(察合台汗国、帖木儿王朝、莫卧儿王朝)等统治或部分统治。  真正的阿富汗王国始于174
期刊
德国人布威纳的名字早有耳闻。惊异于其人对中国古钱收藏的规模。当看到其《我的清代货币研究历程与成就》(以下简称布威纳文)在《中国钱币》2005年一期刊出后,始对其掌握历史文字资料的雄厚、眼光之博大、头脑之善于思索,均极钦佩。中国的古钱学研究将受益于这位德国人!  本人仅对咸丰钱做过一点研究。仅将咸丰钱存在的、不符于布威纳文中综合论述处提出来讨论:  一、布威纳文中说:“雍正皇帝在雍正六年开始采用的铸
期刊
关于秦代官铸半两钱,其钱径、重量及文字风格,多年来不断在探讨中,一直未有定论。1991年,笔者一篇谈秦半两的小文最后写道:“秦始皇陵墓内,当年除埋藏着无数奇珍异宝外,可能还有相当数量的官铸秦半两钱陪葬。可惜在秦末战乱中,楚霸王项羽四十万大军屠咸阳,烧秦宫,火三月不灭。经过项羽劫后,是否还有一些制作精整的官铸秦半两钱被保存下来呢?我们只有等待以后考古发掘的报告,说不定在秦始皇陵墓出土之日,就是大秦半
期刊
今年是莫扎特诞辰250周年,世界各地用形式多样的活动来纪念这位给全人类带来无数不朽音乐的大师。欧洲中央银行为此于2006年1月2日发行了面值为10EUR(10欧元)的纪念银币。这枚银币正面是莫扎特大师侧面肖像,背面是欧盟的联邦之鹰,重18g,直径32.5ram,厚2.62mm,合金成分为:银92.5%、黄铜7.5%,边缘刻字为:DIEWELT HAT EINEN SINN,意为:人类共同的心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