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及社会价值

来源 :学理论·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uxiaop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技术发展和社会生产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投入到生产领域,大量的产品通过机器人生产出来,生产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与此同时现实中关于机器人生产产品的争论和研究也越来越多,学术界出现了一些声音认为“机器人会取代了工人参与生产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还有的学者认为“机器人生产产品的劳动创造了价值”等等,如何正确认识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和社会价值成为当下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机器人生产;马克思主义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20)07-0029-02
  当前社会化的劳动方式和生产方式发生着突飞猛进的变化,劳动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在生产中劳动者的形式已经发生变化。现代化的高新科技和大工厂里面更多地运用自动化机械和设备,投入机器人进行生产。但是也给人造成了一种印象,似乎产品是由机器人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价值是由机器人创造的,利润仿佛不再来源于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基于学术界的研究成果和引发的质疑和思考,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进行剖析回应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有利于正确认识机器人产品生产的社会价值。
  一、机器人生产的价值属性
  (一)机器人是人的劳动产品
  机器人的生产是人类科学技术进步的产物,机器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的劳动产品。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各种机器人被人们发明出来,从生产领域来看由原来的简单机械、机床到自动化机器,再到生产的机器人。這一系列的升级和进步都是人类伟大的发明创造,是人类劳动的成果,特别是复杂劳动在生产机器人的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当然也离不开简单劳动的贡献。一个机器人的生产,既需要工程师的研发和设计,同时零部件的生产和组装也需要普通工人的劳动才能完成。机器人首先是通过人类的劳动加工和创造出来产品,通过机械化和智能化的设备和软件赋予机器劳动的技能。从机器人的性能到结构到组装都是人通过劳动参与后生产的。所以,机器人是一种劳动产品,既包括简单劳动的参与也包括复杂劳动。机器人的生产离不开劳动的过程,是一种劳动产品。
  (二)机器人生产在人的操作下进行
  机器人进行生产在人的操作下才能够进行,在整个生产环节当中离开人是难以完成的。虽然从表面上看来,在工厂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当中,是机器人参与了生产,但是机器人的运作是在人的操作下进行的。生产是人类特有的实践活动,机器人生产也需要人参与其中包括启动、设备调整、排除故障、维修等等,在整个生产环节当中仅仅靠机器人是难以完成的。从客观上,大量的机器人代替生产线的工人,但是控制及其和设计机器的人员数量和需求是增加了,只是减少了一定数量的简单劳动,复杂劳动的数量增多了。机器人是无意识的,它的工作是程序性的机械的,不具有能动性和意识,因此它无法自主的生产,而是通过接受指令和驱动进行生产,所以说机器人的生产是在人的指挥下生产。它生产多少商品、怎样生产商品,都是可以通过人的控制调整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机器人直接地参与产品生产和其他的劳动材料相互作用,最后生产出一个完整的商品。那些认为机器人可以离开人直接从事生产的想法,不仅忽视劳动与劳动形式的区别,也忘记了机器人实则是离不开人的机器。人们在劳动过程中,机器人实际上是用以作用于劳动对象生产产品的劳动工具。人在这个过程当中虽然间接地参与产品生产,但是却是其中最关键的、决定性的因素。
  (三)机器人生产并未“劳动和创造价值”
  机器人在生产产品的过程当中没有创造价值。有一个需要明确的内容,机器人劳动了吗?换句话说机器人的运作是劳动吗?什么是劳动呢?机器人会不会劳动,这是个原则问题。显然机器人的反应和运作是一种机械的反应,不是劳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阐述价值增值过程以前,就先确定了劳动的严格的科学定义。劳动作为有意识有意志支配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专属于人类的。劳动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是以人自身的活动能够引起来、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机器人生产不符合价值创造的含义。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而机器人和其他的厂房、资金等等,属于一种生产要素,它们参与到生产过程,但是本身没有创造价值。
  机器人生产并没有改变人在生活生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实践活动的本质。它所创造的产品不过是凝结在它上面的人类劳动的转化和耗损,是普通工人和技术人员的具体劳动转移的结果。因此不能把机器人产出的产品的价值归为“创造价值”。正如马克思在分析机器在价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时指出:“像不变资本的任何其他组成部分一样,机器不创造价值,但它把自身的价值转移到它所生产的产品上。”需要搞清楚的是,转移价值和创造价值是完全不同的。
  二、机器人生产的社会价值
  (一)提高生产效率
  机器人投入生产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单位时间内生产出了相比工人生产多出几倍的产品,行业内的生产效率随之提高。机器人代表着更高的生产力,会起着“自乘的劳动的作用”,即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机器人在生产中不需要像工人生产一样受到时间、熟练程度和能力等因素限制,投入以后的生产产量和强度,都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节,从这一点来说投资者和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机器的效率和价值。即在工业化的生产过程中,应用机器人能够减少劳动时间、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稳定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等,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从另一方面来看,机器人进行产品生产,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产品,这些都极大地丰富和满足了人们对于大量的生活和消费产品的需要,满足了人们的需要。
  (二)解放人的劳动
  机器人代替了原本普通工人所处的岗位,这一定程度上把人们从纷繁复杂和那些简单重复的流水工作线中解放了出来。因此人们可以更多地从事其他复杂劳动和更高水平的生产活动,创造更大的价值和财富。就像是原来的蒸汽机和纺织机的生产解放了人的双手一样,现在机器人投入生产线又一次解放了劳动,提高了生产的效率。机器人的使用,不仅可以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且可以代替人们去完成艰苦的、繁重的对人体有害的工作。如今在各类工业生产当中大量机器人投入生产当中从事重复性的、危险性的工作解放了部分体力劳动,同时智能机器人使用也代替了一些烦琐的脑力劳动,使得人类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解放。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类无时不在为将自身从繁重劳动中解放出来而努力着,在未来机器注定会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取代人工。不过,在机器面前,人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现实问题的回应
  (一)机器人生产无法替代人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未来更多的机器人投入生产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是并不意味着人类就退出生产劳动,甚至会被机器人生产所替代。马克思曾经指出:“对资本说来,只有在机器的价值和它所代替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存在差额的情况下,才会使用机器。”使用机器进入生产只是为了节省成本获得更多的利润,但是并没有改变工人通过劳动创造价值的本质。由于机器人的批量化生产及其在参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使得生产工人的劳动形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即有一部分生产工人的劳动不再采取直接劳动的形式出现,而是采取更加复杂的脑力活动中去搞编列程序、遥控和维修等复杂而高难度的工作。由直接劳动也就逐步转换成间接劳动,一些看得见的生产过程让位于机器人操作,给人造成了都是机器人在进行生产产品,不再需要人的参与,可以完全代替人的劳动,或工厂无人的错觉或假象。其实,所谓无人工厂,并不是真的无人了,而是参与直接生产的人少了,更多的是从事研发和控制的岗位。另一方面,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很多智能化的机器人已经走进人们的生活如机器人服务员、机器人保姆等等,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但是机器人是无法把人替代的。原因在于机器人是由人所设计的,它的运作离不开技术人员的设计,都是按照固定的程序和软件操控的,不具有像人一样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不会像人一样思维和富有创造的大脑,能进行实践活动。它只是人类创造的产品和实用工具,不会代替人所能够起到的作用,最终的主动权和控制权还在人的手里。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依然适用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机器“大工业把巨大的自然力和自然科学并入生产过程,必然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点是一目了然的。”历史和实践表明,生产越是现代化,脑力劳动的作用日益加强,从而科学技术的作用将日益重要和显著。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情况仍然是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所早已指出的内容,同时,即使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大量的机器人投入生产仍然掩盖不了资本主义剥削劳动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关系依然存在,真正創造价值的依旧是工人的劳动。马克思讲得很明确,机器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就生产力来说,它会生产出更多的使用价值,但是却不会增加任何价值,因为价值是劳动创造的。在这里机器或者投入生产的机器人只是劳动的物质手段,起着加强劳动能力的作用,使其创造出日益增多的价值来。这是马克思通过观察和分析劳动和生产所看到和揭示的机器及其与劳动价值创造的关系原理,这也就是说不管时代条件和生产工具怎么变化发展,只有通过劳动才能创造价值,“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这一结论仍然是正确的。
  参考文献:
  [1]陈友龙,徐宽.机器人与劳动价值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6).
  [2]胡培兆.机器人的使用动摇不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J].汉江论坛,1983(4).
  [3]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4]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201-202.
  [5]林健.机器人动摇不了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科学结论[J].福建师大学报,1983(1).
  收稿日期:2020-03-16
  作者简介:曲建利(1995-),女,山西晋城人,硕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
其他文献
摘 要:民商合一与民商分立之争长盛不衰,尤其是继2017年我国《民法总则》颁布之后,作为社会与时代的产物,民法典不仅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的先河,而且从内容来看,其表明全国人大坚持了民商合一的立法传统。因此如何在民商合一立法体例指导下,使得民法典真正切实地维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利,促进社会发展,是我国立法者所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对此我国的商事规范采取内置于民法典,借助于民法总则中的通用原则与“公因式”,
期刊
摘 要:《共产党宣言》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封建的社会主义、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真正的”社会主义、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空想的社会主义进行了深刻的批判。本文在此基础上,对各种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立场、代表人物以及主要观点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剖析。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为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无产阶级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
期刊
摘 要:分析的马克思主义者约翰·罗默,在20世纪90年代前后历经了一次研究的转向,由早年关注剥削问题,转向了政治哲学,尤其是其核心范畴之一的平等。但这个转折并非是偶然发生的。平等起初是作为他研究剥削问题的引子,但随着以剥削为核心的理论体系,对不平等现象的解释力和对资本主义非正义性的论证力呈现出越来越弱的趋势,罗默开始注重规范向度,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伦理目标,并最终放弃剥削。平等实际上完成了从“幕后
期刊
摘 要: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为政府管理带来了诸多的机遇。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要求,民族地区地方政府通过数据应用开发在不同层面推动了政府管理革新,但其过程存在着数据管理理念不足、数据资源内部共享程度偏低,以及数据安全、专业人才短缺等问题。对此,提升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数据应用开发能力、培养政府数据管理思维、搭建数据共享平台、加快数据立法和政策吸引专业人才等是实现地方政府管理现代化的必
期刊
摘 要:“三农问题”始终是党和国家高度关注的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旅游作为旅游热点,适合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注入活力。本文以福州市乡村为研究对象,分析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在政策落实过程中依托于乡村旅游带动经济的发展,分析乡村旅游发展要素,发现福州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提供解决问题的路径,推动福
期刊
摘 要: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在这一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诸如军事工事、指挥机关、纪念碑刻、烈士陵园、墓地及后期修建的纪念馆园等抗战遗址遗存。然而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深刻地感受到抗战遗址遗存的保护和利用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铭记历史、传承抗战精神需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更加科学地保护、更加合理地利用抗战遗址遗存。  关键词:宜昌;抗战;遗址遗存;
期刊
摘 要:据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是第一位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人间的人。苏格拉底早年曾潜心研究自然哲学却无所收获,他意识到自然哲学理论及其探究方式本身缺陷众多,并且对自然的一味探究极大地挑战了城邦的传统伦理秩序,苏格拉底最后转向了对人事的研究。面对日渐衰败的雅典社会风气,“人应该如何生活”成了他思想转向后关注的重点,他不断跟人对话省察,力图唤醒邦民走出道德麻木的状态,结果却是将自己置于了城邦的对立面,终是导
期刊
摘 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突破《土地管理法》中强调的省域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管理制度,首次提出“以县域自行平衡为主、省域内调剂为辅、国家适度统筹为补充”,同时强调“实行跨地区补充耕地的利益调节”,而2018中央1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中也在表明,改进耕地占补平衡管理办法,尝试以高标准的农田建设等方式增加耕地指标以及城乡建设用地的增减挂
期刊
摘 要: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诸多价值中,政治价值居于首要地位,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任何时候研究思想政治教育都应高度关注其政治价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处于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背景和新的发展阶段,完全有必要对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价值进行研究。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才能与时俱进,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服务。本文主要从反腐倡廉、精准扶贫和“一国两制”三个维度来挖掘新时代思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重要论述思想深刻、内涵丰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决脱贫攻坚,以共享全面小康为目标;坚持精准方略,凝聚各方力量,以提高脱贫实效为重点;强化组织保障,促进真抓实干,以激发内生动力为核心;坚持社会动员,携手消除贫困,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丰富的内涵蕴含了三大哲学思维:民本思维、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深入研究和剖析习近平关于扶贫重要论述蕴含的哲学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