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翻转课堂作为教学的一种新常态有赖于微课的高质量建设,但依赖于网络系统的微课资源对于农村高中学生和住校生随时随地获取很不方便。该文把微课资源以纸质的形式,在核心知识导图的统领下,按照微课理念,用“KTTV—KISS”模式给予变更,可以方便学生随时随地获取,使翻转课堂变为一种常规的课堂形态,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微课变式;KTTV模式;KISS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5
自从美国可汗学院将微型网络教学视频带入人们的视野,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便开始在教育领域迅速蔓延。特别是2013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以来,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1]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关注、研究、开发“微课”,使“微课”成为高中学生受益的载体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冲动。
一、微课内涵及局限
综合不同学者对“微课”的阐述,基本的观点认为:微课以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规律、公式、命题等)教学内容为单元,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呈现形式,一般以5~10min为时间段,以课前学生自学、课中学本评估为推动的互学,即“翻转课堂”为实践模式的教学课程资源。无数个“微课”构成的网络课程资源组成“慕课”。微课的主要特征有:知识碎片化,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获取方便,移动教学。[2]当然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随机性、针对性等优点。
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也具有局限性。首先,微课是置于网络资源中,获取微课必须通过网络系统,而教室里网络资源是有限的,不会随时随地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基本上都是住校生,使用的都是公共网络资源,所以课堂翻转的课前就不能使学生享受充分的自学资源。其次,微课缺乏学习效果评价,微课往往是针对某知识点的精准讲解,受时间限制,学习后知识的变式应用比较欠缺。最后,微课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缺乏知识的整体构建,只能以碎片化、纵深化留存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容易遗忘。当然,课堂上学生互学时,也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可辩驳的显性论据。
二、微课变式的课堂化模式
针对微课局限,我们根据微课的基本特征,针对疑难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设置,把微课转化为纸质形式,知识点展开的形式加以规范,辅之以核心知识导图,作为学生学习的纲要读本和追疑的依据,伴随学生身边,就可以大大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推广速度。
1. 以“核心知识导图”为纲
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纵深学习,碎片化的学习会加快知识遗忘速度和迟滞知识提取速度,核心知识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确定出单元教学活动必须完成的核心知识内容,绘制出统领教师和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蓝图。核心知识导图可建构绿色、生态、简明、生本的课堂形态。一节课以2~3个核心知识设置较为理想。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绘制出的核心知识导图如图1。
2. 以“KTTV”为知识展开模型
“K”,Knowledge的首写字母,即知识本体的理解,任何概念、原理、命题都有关键特征,把握关键特征,剔除无关特征,并以适当的形式存于学生认知结构相应的位置。“T”,Technique的首写字母,即某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和精准把握,或者是方法类的掌握。“T”,Typical的首写字母,即某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典型模型,或者说是建模过程,它是问题解决的原型,并潜藏于学生认知策略的原始端。“V”,Vary的首写字母,即知识的变式应用和劣构领域的衔接技巧。为便于学生和老师的操作和应用,我对此学习模型简写为“KTTV”知识展开模型。
3. 以“KISS”为反思模型
“K”,Keep的首写字母,即持续的做,为保证自己的学习效果,学生自己随机抽取1至3道题进行热身训练。“I”,Improve的首写字母,即改进的,复述该知识点的有关方面,找出自己的疑问在哪,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S”,Stop的首写字母,即叫停的,通过复述知识和绘制思维导图,清晰地知道哪些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就可以暂时告一段落。“S”,Start的首写字母,即开始的,学习完某知识点后,就开始准备下一个知识点的预习,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反思,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积累经验,并轻松学习下一个知识点。为便于学生和老师的操作和应用,我对此反思模型简写为“KISS”知识反思模型。
三、知识点的选取依据及“KTTV”模型案例
微课知识点的选取要针对“价值不菲”的“冲突性”问题,即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知识,即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知识点,设计成纸质的微课形式,以问题为驱动,联系学生身边和生活中的资源,对知识进行纵深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例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这一节,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我确定“熵”为学生较难深入理解的疑难点,因此可以针对“熵”进行“KTTV—KISS”微课纸质模型设计。
例题的选取,要尽可能把熵变的各种情况考虑在内,让学生反复研判,熟背于心,做到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能迅速化归,匹配出原型例题,进而转化为新问题的解决策略。
V(Vary):变式训练或者易错题型训练
针对熵的有关知识和例题,进行语言的转化、情景的置换、题型的变化等多方面变更,增强学生对该知识思维的流畅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针对典型例题有关项目进行改变和补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典型例题相关项目的置换,并经过协商创设新题型,当然也可以针对例题中易错点进行变式训练。
此变式训练是针对例题中学生易混的D选项进行易错点专项变式训练,促进对该点的深度思考。
四、“KISS”反思模型案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进行“KISS”四步操练,知道每一步的意义。特别是“K”步要让学生随机从不同资料中选题,把看着不顺眼的、题型有变化的要优先选中。其次,要教会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如右图为一位学生的思维导图(注:圈住的部分是有疑问的,没有圈住的部分是可自行复述的)。
总之,把微视频资源转化为纸质的,学生可随身携带的资源,就可使翻转课堂真正转变为常态课堂,有利于大规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笔者在实践基础上摸索出的这些经验,希望能给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R].2014
[2] 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14(7):17-22
关键词:微课变式;KTTV模式;KISS模式
文章编号:1008-0546(2016)11-0045-02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6.11.015
自从美国可汗学院将微型网络教学视频带入人们的视野,这种以微视频为核心的新型教学模式——“翻转课堂”便开始在教育领域迅速蔓延。特别是2013年,在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和教师工作司的指导下,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举办了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以来,各级学校和广大教师对这种新型的课程资源建设和应用模式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和兴趣。[1]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关注、研究、开发“微课”,使“微课”成为高中学生受益的载体也有着浓厚的兴趣和冲动。
一、微课内涵及局限
综合不同学者对“微课”的阐述,基本的观点认为:微课以知识点(包括概念、原理、规律、公式、命题等)教学内容为单元,以“微视频”为主要载体的呈现形式,一般以5~10min为时间段,以课前学生自学、课中学本评估为推动的互学,即“翻转课堂”为实践模式的教学课程资源。无数个“微课”构成的网络课程资源组成“慕课”。微课的主要特征有:知识碎片化,短小精悍;主题突出,指向明确;资源多样,情境真实;获取方便,移动教学。[2]当然也具有很强的交互性、随机性、针对性等优点。
在教学实践中,微课也具有局限性。首先,微课是置于网络资源中,获取微课必须通过网络系统,而教室里网络资源是有限的,不会随时随地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特别是农村高中学生基本上都是住校生,使用的都是公共网络资源,所以课堂翻转的课前就不能使学生享受充分的自学资源。其次,微课缺乏学习效果评价,微课往往是针对某知识点的精准讲解,受时间限制,学习后知识的变式应用比较欠缺。最后,微课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缺乏知识的整体构建,只能以碎片化、纵深化留存于学生的认知结构,容易遗忘。当然,课堂上学生互学时,也无法为每个学生提供可辩驳的显性论据。
二、微课变式的课堂化模式
针对微课局限,我们根据微课的基本特征,针对疑难知识点、重点、难点进行设置,把微课转化为纸质形式,知识点展开的形式加以规范,辅之以核心知识导图,作为学生学习的纲要读本和追疑的依据,伴随学生身边,就可以大大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推广速度。
1. 以“核心知识导图”为纲
学生认知结构的构建,不能只注重知识点的纵深学习,碎片化的学习会加快知识遗忘速度和迟滞知识提取速度,核心知识导图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具体做法是依据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确定出单元教学活动必须完成的核心知识内容,绘制出统领教师和学生课堂活动的基本蓝图。核心知识导图可建构绿色、生态、简明、生本的课堂形态。一节课以2~3个核心知识设置较为理想。例如“化学反应速率”绘制出的核心知识导图如图1。
2. 以“KTTV”为知识展开模型
“K”,Knowledge的首写字母,即知识本体的理解,任何概念、原理、命题都有关键特征,把握关键特征,剔除无关特征,并以适当的形式存于学生认知结构相应的位置。“T”,Technique的首写字母,即某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技巧和精准把握,或者是方法类的掌握。“T”,Typical的首写字母,即某知识在实践应用中的典型模型,或者说是建模过程,它是问题解决的原型,并潜藏于学生认知策略的原始端。“V”,Vary的首写字母,即知识的变式应用和劣构领域的衔接技巧。为便于学生和老师的操作和应用,我对此学习模型简写为“KTTV”知识展开模型。
3. 以“KISS”为反思模型
“K”,Keep的首写字母,即持续的做,为保证自己的学习效果,学生自己随机抽取1至3道题进行热身训练。“I”,Improve的首写字母,即改进的,复述该知识点的有关方面,找出自己的疑问在哪,并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S”,Stop的首写字母,即叫停的,通过复述知识和绘制思维导图,清晰地知道哪些知识已经理解和掌握,就可以暂时告一段落。“S”,Start的首写字母,即开始的,学习完某知识点后,就开始准备下一个知识点的预习,通过前面三个阶段的反思,为下一个知识点的学习积累经验,并轻松学习下一个知识点。为便于学生和老师的操作和应用,我对此反思模型简写为“KISS”知识反思模型。
三、知识点的选取依据及“KTTV”模型案例
微课知识点的选取要针对“价值不菲”的“冲突性”问题,即重点、难点和易错点知识,即学生容易产生疑问的知识点,设计成纸质的微课形式,以问题为驱动,联系学生身边和生活中的资源,对知识进行纵深探究,促进学生的深度思维。例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这一节,通过对课程标准、教材、学生情况等方面的分析,我确定“熵”为学生较难深入理解的疑难点,因此可以针对“熵”进行“KTTV—KISS”微课纸质模型设计。
例题的选取,要尽可能把熵变的各种情况考虑在内,让学生反复研判,熟背于心,做到学生遇到类似问题时,能迅速化归,匹配出原型例题,进而转化为新问题的解决策略。
V(Vary):变式训练或者易错题型训练
针对熵的有关知识和例题,进行语言的转化、情景的置换、题型的变化等多方面变更,增强学生对该知识思维的流畅性和深刻性。教师可以针对典型例题有关项目进行改变和补充,也可以让学生自己进行典型例题相关项目的置换,并经过协商创设新题型,当然也可以针对例题中易错点进行变式训练。
此变式训练是针对例题中学生易混的D选项进行易错点专项变式训练,促进对该点的深度思考。
四、“KISS”反思模型案例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进行“KISS”四步操练,知道每一步的意义。特别是“K”步要让学生随机从不同资料中选题,把看着不顺眼的、题型有变化的要优先选中。其次,要教会学生在复述过程中绘制思维导图,如右图为一位学生的思维导图(注:圈住的部分是有疑问的,没有圈住的部分是可自行复述的)。
总之,把微视频资源转化为纸质的,学生可随身携带的资源,就可使翻转课堂真正转变为常态课堂,有利于大规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笔者在实践基础上摸索出的这些经验,希望能给教师课堂教学提供一点借鉴。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R].2014
[2] 汪滢.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J].课程·教材·教法,2014(7):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