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性胃肠病药物治疗现状与进展

来源 :中华消化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09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9月2日-5日在韩国济州岛召开了第21届世界神经胃肠和动力研讨会(the 21st ISNM),在近百篇大会报告中,功能性胃肠病(FGID)的药物学和基因易感性的研究颇受关注.尽管FGID的发病机制是多因素的,但其神经胃肠学的病理生理机制属运动感知障碍性疾病,也是当前和未来药物治疗学发展的焦点.自多潘立酮问世以来,已有多种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点的动力剂问世,临床实践已证实这些动力剂的效应.遗憾的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而相继被"屏蔽".本文综合本届大会相关报告和有关文献作如下讨论。

其他文献
术前精确判定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的良、恶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极其重要.本研究分析比较良、恶性IPMN间的差异,寻找术前判断IPMN良、恶性的相关指标。
期刊
吸烟是一种呈全世界流行的生活习惯.有研究发现,吸烟与胰腺癌(PC)和慢性胰腺炎(CP)发展有关[1,2].本研究采用香烟烟雾染毒法模拟被动吸烟状态,观察吸烟所致大鼠胰腺损伤并探讨香烟中氧自由基(oxygen free radical,OFR)在胰腺损伤中的作用。
期刊
目的 探讨细胞毒药物吉西他滨(gemcitabine)联合光动力疗法(PDT)对人胰腺癌裸鼠移植瘤的疗效.方法 成功造模胰腺癌裸鼠60只,均分为5组:对照组、光敏剂组(光敏素2 mg/kg,腹腔内注射)、化学治疗组(吉西他滨50 mg/kg,腹腔内注射)、光动力组(光敏素2 mg/kg,腹腔内注射+激光照射)和联合治疗组(吉西他滨50 mg/kg+光敏素2 mg/kg+激光照射).光动力组和联合治
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及多阶段过程,各种致病因子可能单独或协同作用于不同阶段,幽门螺杆菌(Hp)感染、宿主和环境因素均可在其中起重要作用.为此,我们在福建省胃癌高发的浪歧地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了解有胃癌家族史人群白细胞介素(IL)-1和IL-10基因多态性(宿主因素)的分布情况。
期刊
随着细胞因子在急性胰腺炎(AP)中的作用逐渐被认识,一些抗炎因子用于实验和临床研究,白细胞介素(IL)-10作为体内炎性反应过程中的内生性细胞因子拮抗剂,在调节细胞因子网络平衡,维持体内内环境稳定,减轻炎性反应程度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本研究用SD大鼠建立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模型,应用外源性重组人IL-10干预,观察其对大鼠胰腺中核因子(NF)-κB以及IL-1β和胰腺组织病理的影响,并探
期刊
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对肝肿瘤细胞有促凋亡作用,与碘油混合栓塞治疗肝肿瘤可提高其靶向性,抑制肿瘤生长[1,2].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纤维骨架结构,在肿瘤转移和浸润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应用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超液化碘油混悬液栓塞治疗兔VX2肝肿瘤,观察肿瘤组织中MMP-2表达,探讨纳米材料栓塞后肝肿瘤转移的可能趋势。
期刊
期刊
炎症性肠病(IBD)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其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传统中药苏木具有显著的免疫抑制及抗炎性反应作用,且不良反应较少.本研究在建立三硝基苯磺酸(TNBS)大鼠实验性结肠炎模型的基础上,观察苏木水提取物(AELS)对大鼠实验性结肠炎的疗效,并初步探讨其免疫药理作用。
期刊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合并胆结石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选择体重指数(BMI)≥27的肥胖人群,分为三组,单纯肥胖组(n=10),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组(NAFLD组,n=7)和NAFLD伴胆结石组(n=16),另设两组对照,BMI<25的正常人(n=10)和单纯胆结石组(n=16).检测比较各组调节脂肪酸合成转录因子甾醇调节因子结合蛋白-lc(SREBP-lc)、调节
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高发区,3岁以上人口中感染率高达9.09%[1],全国约1.3亿人口感染HBV,部分慢性HBV感染者在病情演变过程中可合并肿瘤,在用细胞毒和免疫抑制药物治疗中,可能发生药物所致的HBV再激活,导致肝功能损害,甚至出现暴发性肝功能衰竭,导致患者死亡[2],应引起国内临床医师重视[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