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氮源对海洋微藻氮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

来源 :海洋与湖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dgo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海链藻(Thalassiosira pseudonana)为研究对象,分别考察了以硝酸盐、铵盐和尿素为氮源的氮同位素分馏作用.在建立相应理论模型基础上,分别计算出各个实验体系的ε值.结果表明,在藻类生长初期,δ15N均较低,其δ15N的积累主要发生在指数增长期,在稳定期达到最高,与氮源的初始δ15N相同;不同氮源的氮同位素分馏作用也不相同,其中以铵盐最强,硝酸盐次之,尿素最弱.考虑到实际情况下氮化合物并非单一存在,作者还进一步考察了上述3种氮源混合后对其同位素分馏作用的影响,发现混合氮源体系的表观ε值介
其他文献
利用2001-2002年周年太湖全湖不同湖区湖泊光学及表层水样的实测资料,分析了太湖水体表层光学衰减系数与透明度、无机和有机颗粒物质及叶绿素a的相关关系,建立了表层水光学衰
建立了一个格子Boltzmann模型,经过Chapman-Enskog展开可以恢复出守恒形式的浅水动力学方程组。理论分析和数值试验的结果都表明,本模型严格地满足质量守恒定律和动量定理。数
2002年8月26日-9月4日在东海赤潮高发区(29°00′-32°00′N、122°00′-123°30′E)进行了夏季航次的调查,利用春、夏季东海赤潮高发区的调查数据,系统分析
采用小直径圆柱体绕流理论和网渔具理论为基础的经验水动力计算法,分别考虑网箱框架是刚性体、网衣和绳索是柔性体的特征,结合正弦波理论对方形网箱及其构件受到的水平波浪力
根据2001年4月-2002年9月间对浙江北部沿海婆罗囊螺资源生态调查与实验生态观察、生物学特性研究、敏感药物选择与区域应用实验所获资料,以婆罗囊螺繁殖盛期优势群体与同时期
针对化学药剂和粘土絮凝法治理赤潮存在的问题,2002年8月在胶州湾近岸进行了海上围隔杀灭赤潮生物的试验.采用强电离放电的物理方法,将空气中O2和海水中H2O电离离解成OH&#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