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探讨利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的方法与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2月~2010年2月收治入院的48例手部缺损患者行切取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皮瓣修复手术,并观察其疗效。 结果 48例全部成活,外形良好;其中1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泡予拆线后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8例经6~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供区功能满意,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及感觉恢复良好。 结论 利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和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术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可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外科皮瓣;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移植;手部
[中图分类号] R6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3-176-01
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2月~2010年2月应用手指腹侧推进皮瓣和手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Ⅰ期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患者,男38例,女10例;机器压伤36例,切割伤12例。
1.2 修复方法
对手指指端缺损创面不超过2.0 cm×2.5 cm,可造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术。在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下给予清创后,左手指两侧正中切口,切口远端与指端创面相连,在屈肌腱鞘浅面由远而近锐性分离,注意将两侧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束包合在皮瓣内,且勿损伤;游离皮瓣的长度视创面的部位及其大小而定,将皮瓣向前推进,屈曲指关节,先缝合远端,再缝合两侧切口,术后将指关节固定在屈曲位,待创面愈合后,除去外固定进行功能练习,术后指端丰满,耐磨,感觉良好[1-2]。
对于手背部软组织缺损和手指掌侧缺损创面较大的可选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创面清创后用消毒的布片贴敷在手部受皮创面,按创面形状修剪布片并在一侧附有“蒂”,然后将患肢连同布片移到伤手对侧的上臂前内侧,以不影响供区功能及固定体位较舒适为原则,摆好患肢将布片“蒂”按压,在供皮区移开患肢,再将布片摆平,做好比皮肤缺损的范围长宽大0.5 cm的标志,用龙胆紫画出皮瓣的轮廓,移去布样,将轮廓切取全层皮,从远到近缓慢切取到蒂部,剪除真皮下大脂肪层,保护真皮下血管周围的小脂肪层,此时便可以清楚地见到真皮下血管网呈树枝状分布,创面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备皮区可直接闭合,把手创面摆在供皮处,用丝线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皮肤缺损区间断缝合,盖好敷料,用绷带交叉固定,双前臂或双上臂,其皮瓣在1周左右局麻下断蒂[3-4]。
2 结果
48例皮瓣Ⅰ期愈合45例,其中1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泡予拆线后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8例经6~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供区功能满意,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及感觉恢复良好。2例桡背侧动脉皮瓣远端回流障碍,予以部分拆开蒂部缝线后肝素盐水湿敷后21 d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5.6 d,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0±0.8)个月。
3 讨论
单纯皮肤损伤多可直接缝合创口。若皮肤缺损无深部组织外露且腱周组织完整者,可采用游离皮片修复。若深部组织裸露时可采用带蒂或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的方法予以修复。应根据部位及伤口的形状、大小不同,酌情选用手部皮瓣(邻指、鱼际等皮瓣)、前臂交叉皮瓣、锁骨下交叉皮瓣或腹股沟部交叉皮瓣移位修复[5]。对于指端缺损,多采用V-Y皮瓣推进、远位皮瓣及皮管修复,亦可采用指掌侧皮瓣前移术[6]。皮瓣也称带蒂移植皮肤。现代观点认为,皮瓣是由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皮瓣的血液运输和营养,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应,它既可是含血供的皮肤皮下组织,也可是单一的血管蒂,包括吻接的血管蒂,故又称带蒂皮瓣。皮瓣转移到受区,待与受区创面建立新的血运后,才完成皮瓣移植的全过程。当皮瓣在移植处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渐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就可以切断蒂部,皮瓣移植过程也就结束了[7]。针对个体特例,皮瓣也可以不断蒂,比如象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等。
传统的皮瓣需做特殊固定4~6周,时间长,患者痛苦大。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过厚的脂肪来做外形好。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一周左右可断蒂,有利于手的功能恢复。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皮瓣成活率高,适于基层医院开展[8]。对于拇、示、中指的争取保存伤指更多的长度,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不需短缩伤指,术后指端丰满耐磨,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09.
[2] 蔡佩琴,郑忆柳,戴祥麒. 拇指截指分类法专题讨论会的学术意义[J].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7):319.
[3] 侯春林,顾玉东. 皮瓣外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23.
[4] 朱家恺,卢传新,王书成. 周围神经外科学[M]. 长沙:三环出版社,1991:35.
[5] 周小祥. 拇指桡侧指背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4):120.
[6] 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 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三种方法的研究[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8(1):153-154.
[7] 方俊英,梁萍.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98-299.
[8] 黄飞,吴水培,申屠刚,等. 带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6):203-205.
(收稿日期:2011-05-27)
[关键词] 外科皮瓣;骨间背侧动脉穿支;移植;手部
[中图分类号] R62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1)13-176-01
笔者所在医院1998年2月~2010年2月应用手指腹侧推进皮瓣和手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Ⅰ期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48例患者,男38例,女10例;机器压伤36例,切割伤12例。
1.2 修复方法
对手指指端缺损创面不超过2.0 cm×2.5 cm,可造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术。在局部麻醉或臂丛麻醉下给予清创后,左手指两侧正中切口,切口远端与指端创面相连,在屈肌腱鞘浅面由远而近锐性分离,注意将两侧指掌侧固有血管神经束包合在皮瓣内,且勿损伤;游离皮瓣的长度视创面的部位及其大小而定,将皮瓣向前推进,屈曲指关节,先缝合远端,再缝合两侧切口,术后将指关节固定在屈曲位,待创面愈合后,除去外固定进行功能练习,术后指端丰满,耐磨,感觉良好[1-2]。
对于手背部软组织缺损和手指掌侧缺损创面较大的可选用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创面清创后用消毒的布片贴敷在手部受皮创面,按创面形状修剪布片并在一侧附有“蒂”,然后将患肢连同布片移到伤手对侧的上臂前内侧,以不影响供区功能及固定体位较舒适为原则,摆好患肢将布片“蒂”按压,在供皮区移开患肢,再将布片摆平,做好比皮肤缺损的范围长宽大0.5 cm的标志,用龙胆紫画出皮瓣的轮廓,移去布样,将轮廓切取全层皮,从远到近缓慢切取到蒂部,剪除真皮下大脂肪层,保护真皮下血管周围的小脂肪层,此时便可以清楚地见到真皮下血管网呈树枝状分布,创面用盐水纱布压迫止血,备皮区可直接闭合,把手创面摆在供皮处,用丝线将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与皮肤缺损区间断缝合,盖好敷料,用绷带交叉固定,双前臂或双上臂,其皮瓣在1周左右局麻下断蒂[3-4]。
2 结果
48例皮瓣Ⅰ期愈合45例,其中1例皮瓣出现张力性水泡予拆线后成活,伤口Ⅰ期愈合;术后8例经6~24个月随访皮瓣外形及供区功能满意,皮瓣色泽、质地、弹性及感觉恢复良好。2例桡背侧动脉皮瓣远端回流障碍,予以部分拆开蒂部缝线后肝素盐水湿敷后21 d愈合,平均住院时间15.6 d,术后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5.0±0.8)个月。
3 讨论
单纯皮肤损伤多可直接缝合创口。若皮肤缺损无深部组织外露且腱周组织完整者,可采用游离皮片修复。若深部组织裸露时可采用带蒂或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的方法予以修复。应根据部位及伤口的形状、大小不同,酌情选用手部皮瓣(邻指、鱼际等皮瓣)、前臂交叉皮瓣、锁骨下交叉皮瓣或腹股沟部交叉皮瓣移位修复[5]。对于指端缺损,多采用V-Y皮瓣推进、远位皮瓣及皮管修复,亦可采用指掌侧皮瓣前移术[6]。皮瓣也称带蒂移植皮肤。现代观点认为,皮瓣是由具有自带血供的一块皮肤和皮下组织构成的组织块,可以从身体的一处向另一处转移。在形成与转移过程中,有一部分组织与本体相连,此相连的部分称为蒂;也可暂不连接,移植后再进行血管吻合。皮瓣的血液运输和营养,在早期完全依靠蒂部供应,它既可是含血供的皮肤皮下组织,也可是单一的血管蒂,包括吻接的血管蒂,故又称带蒂皮瓣。皮瓣转移到受区,待与受区创面建立新的血运后,才完成皮瓣移植的全过程。当皮瓣在移植处愈合后3周左右,又逐渐建立起新的血液循环系统,这时就可以切断蒂部,皮瓣移植过程也就结束了[7]。针对个体特例,皮瓣也可以不断蒂,比如象局部旋转皮瓣或推进皮瓣等。
传统的皮瓣需做特殊固定4~6周,时间长,患者痛苦大。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修复过厚的脂肪来做外形好。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一周左右可断蒂,有利于手的功能恢复。带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移植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皮瓣成活率高,适于基层医院开展[8]。对于拇、示、中指的争取保存伤指更多的长度,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不需短缩伤指,术后指端丰满耐磨,感觉良好。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 实用骨科学[M]. 第3版.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509.
[2] 蔡佩琴,郑忆柳,戴祥麒. 拇指截指分类法专题讨论会的学术意义[J]. 中华骨科杂志,2000,20(7):319.
[3] 侯春林,顾玉东. 皮瓣外科学[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723.
[4] 朱家恺,卢传新,王书成. 周围神经外科学[M]. 长沙:三环出版社,1991:35.
[5] 周小祥. 拇指桡侧指背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5,21(4):120.
[6] 侯书健,程国良,方光荣. 急诊修复拇指指腹缺损三种方法的研究[J]. 中华手外科杂志,2002,18(1):153-154.
[7] 方俊英,梁萍. 拇指尺背侧动脉逆行皮瓣修复拇指远节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29(3):298-299.
[8] 黄飞,吴水培,申屠刚,等. 带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J].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5,28(6):203-205.
(收稿日期:2011-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