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去与留”问题研究

来源 :现代商贸工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swha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公务员招录逐渐向基层倾斜,大学生作为国家主要人才资源,继续投身基层还是曲线“返城”,对于基层干部队伍的建设、基层事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以工作嵌入理论为视角,从“匹配”(与组织社区的匹配)、“联系”(与组织社区的联系)、“牺牲”(离开组织社区的代价)三个维度,分析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去与留”问题,进而提出完善的工作嵌入性机制,解决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去向选择问题的相应策略。
  关键词:基层公务员;工作嵌入理论;去向选择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44
  据统计,近三年来,县(区)级及以下机关的招录人数占很大比例,2015年招录17071人,占总人数的7672%;2016年招录21740人,占总人数的7815%;2017年计划招录21268人,占总人数的79%,由此可见,每年招考基层公务员的比例是不断增长的。大学生报考基层公务员,最初都是抱着满腔热情,当进入乡镇基层单位后会和入职之前会形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学生基本没有任何直接的社会工作经验,在面对枯燥的基层工作之时,物质和精神方面都得不到满足,离职念头便油然而生。从另一方面说,高校毕业生选择基层就业,并不一定为了留在基层,而是以基层作为锻炼自我的跳板,为将来曲线“返城”就业做准备。
  1工作嵌入理论的导入
  1944年,匈牙利经济史学家卡尔·波兰尼首次提到“嵌入”一词。他认为“经济,是一种嵌入在经济和非经济制度之间的制度过程”。该理论是针对具体问题的应用型理论,但是,经过实证研究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工作态度的影响对于工作人员的“去与留”问题是十分有限的,因此,除了态度这一因素,还应该存在其他因素,需要不断地探讨。2001年,美国学者Mitchell提出了“工作嵌入”概念,并将“工作嵌入性”这一概念细化为了三个关键词:一是“联系”,体现在员工与其他个体或环境的关联程度;二是“匹配”,即员工的工作与其生活其他方面的契合程度;三是“牺牲”,即这张网中联系被中断的难易程度,具体体现在员工离职时需要付出的物质性代价或做出的非物质性牺牲。本文中所要运用的工作嵌入理论,仅仅是用来研究影响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去与留”问题的具体因素和解决办法。
  2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工作嵌入分析
  2.1联系——群体认同与組织融合
  国家政策的针对性,决定了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具有极强的同质性,除此之外,基层大学生公务员本身的人事关系、工作性质与其他群体存在根本区别,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就会产生自身的群体认同。因此,身份不一样的群体,就会有不一样的群体认同。由此产生的组织认同感,会逐渐驱使其继续留任的想法。由于体制上的流动,加上日常的协同办公,以及文体活动中的共同参与,不同身份群体间交往频繁,关系比较友好融洽。
  2.2匹配——个体组织的落差与磨合
  个体自我定位与组织要求的不匹配。相对于党和政府对基层大学生的要求与标准,很多高校毕业生投身基层,大多出于无奈,一方面是因为公务员具有稳定保障;另一方面,与市级公务员相比,基层公务员考试难度较低,上升的空间大,大学生投身基层未必是为了留在基层,而是将这份工作视为暂时的避风港,为以后寻找更好工作提供机会。
  个体技能与岗位要求的不匹配。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刚入职往往会面临相同的困境;一方面,由于大学生在高校所学的专业与如今的乡村治理建设并不存在关联性,因此,当他们在处理与农业相关的技术性问题时便无从下手;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校期间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经验,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在处理具体农村关系问题上无能为力。加上大学生群体的人生阅历尚浅,在面对人际关系工作的实际问题时往往缺少号召力。
  2.3牺牲——离职的挑战与代价
  现有薪酬福利减少与潜在晋升机会丧失。个人离开工作组织,往往意味着现有薪酬和晋升机会的丧失。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在面临“去与留”问题时,若他们选择离开,他们原有的物质保障和生活环境将会发生巨大改变。按照现行工资制度,基层公务员所有工资与补贴奖金加起来远远高于社会平均收入,且具有稳定特质。但是,公务员工资结构的不合理,不仅解决不了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目前薪资保障问题,且影响着中央对工资分配关系的调控。
  重新适应都市具有挑战性。当基层大学生离开乡村到城市生活所引发的一系列牺牲,因为离开乡村,大学生需要重新适应充满挑战的都市生活,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这些往往会影响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去与留”的选择问题,让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正确与否。若选择离开基层的牺牲越大,便更倾向继续留任基层,此时个体的工作嵌入性则会更好。
  3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去与留”问题的应对机制
  3.1増加个体与组织、社区的联系
  善用新媒体,加强不同群体间认同。针对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间正式联系较少的问题,可以选择新媒体这一信息交流媒介作为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沟通学习的平台,加强大学生公务员与其他身份群体在日常工作中的联系,这样做不但可以增进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之间沟通交流学习,而且可以加强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之间的群体认同。
  创业富民,建立联系新形式。按照工作嵌入性理论,个体与所在社区成员互动的增加、联系的建立,会使工作开展更加顺利,个体也更倾向于留在原岗位。由于农村封闭性导致村民对外来者产生疑虑,加上大学生自身对乡村文化、当地语言不通,文化背景差异大产生了互动障碍,大学生群体不能很好地嵌入到基层工作。为解决这种困境,大学生公务员可以带领村民自主创业,发家致富的方式,与村民们建立新型联系。从某种程度上,不仅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也可以帮助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取得当地村民信任,是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更快投身农村工作的一个有效途径。   3.2提高个体与组织、社区的匹配度
  加强自我认同,减少角色落差。为提高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自我认同,匹配国家的角色要求,可以加强对大学生公务员的心理关怀,如进行心理辅导,心理咨询等。引导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素养,积极向上,加强自我认同。在基层大学生公务员选聘过程中,适当加大与岗位相匹配的相关专业大学生的选聘比例。除此之外,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应该深刻认识到农村与城市观念文化的不同,只有深入学习了解农民的日常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以此作为调节自我的依据,最终达到个体与组织完美匹配。
  提高个人技能,匹配岗位要求。相关政府部门重点开展示范性培训、创业指导培训以及日常工作技能的培训,共同确保每名大学生公务员每年都能参加培训。培训内容上,充分考虑到大学生公务员特点并适应岗位需求,广泛开展思想教育;人际关系处理方法和农业技术等应用型培训,旨在帮助大学生公务员了解农村发展现状、培养基层工作能力,有助于大学生公务员迅速掌握实践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提高个人技能与岗位需求的匹取程度。
  3.3完善在职保障,加大离职牺牲
  明确留村任职的薪资问题,加强待遇保障。工作嵌入性理论认为,当组织能为个人提供良好的日常生活环境和待遇,那么这个个体更愿意把选择留在原岗位,而不是另谋他处。反之,个体便会另谋他处。因此,国家和政府应该对选择到偏远农村地区的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进行相应的工作补贴政策,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增长机制,保障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待遇问题,让投身基层的大学生无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农村各项事务。
  畅通人才流动渠道,为基层大学生公务员职业发展提供支持。完善基层大学生人才畅通流动机制。建立健全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大学生在不同地方和不同性质单位间合理流动。实施“互联网+”人力资源服务模式,有效发布完整的人才市场供求资源信息。除此之外,政府还要加强地方性、行业性人才市场间的交流与协同合作,统一资格认证标准,实现信息共享、政策推广,为在投身基层工作的大学生公务员群体提供更加便利的外在条件。
  4结语
  如何解决基层的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去与留”问题,不断促进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流动性发展,是我国应对基层可持续治理的一大难题。因此,完善基层大学生公务员工作嵌入性机制,号召政府、社会以及個人等多方面的力量,提高大学生对农村基层的归属感和嵌入性,加快构建指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工作的长效机制,为基层大学生公务员群体的有序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有机环境,锻炼其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为我国各行各业增添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兰建平,苗文斌.嵌入性理论研究综述[J].技术经济,2009,(1):104.
  [2]Mitchell,Terence,Holtom,Brooks C,Thomas W. Why people stay:Using job embeddendness to predict voluntary turnover [J].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2001,44(6):11021121.
  [3]高珊,刘勇.工作嵌入概述[J].社会也理科学,2008,(12):37.
  [4]岳昌君,杨中超.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结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11年全国高校抽样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2,(4):3544.
  [5]王欢,周颖,陈旻.完善大学生基层就业激励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5,(24):4648.
  [6]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出版社,2011,(96).
  [7]贺雪峰.新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4).
  [8]赖德胜等.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9]张莹瑞.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J].心理科学发展,2006,(14):26.
其他文献
摘要:经济新常态下把握区域经济发展,“两带一路”等政策颁布的机遇,进一步提升江苏沿江港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增强竞争力,对带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通过SWOT分析江苏沿江港口物流综合服务能力存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在此基础提出提升物流综合服务能力的策略。  关键词:沿江港口;物流服务;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
期刊
摘要:每当遇到类似“双十一”这样的大型促销活动,校园的快递点往往处于一种爆仓的状况,正是因为需求集中,所以校园物流必须区别于其他的物流配送点进行研究。尤其是最后一公里,在校园物流这块发展状况还有待加强,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关键词:高校;校园物流;菜鸟驿站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20  1绪论  在物流快递这个
期刊
摘要:随着电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深入,电子商务已经细分出了很多职业分支,给传统的基于电子商务专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带来了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结合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电商专业群的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实践,提出了解决措施。  关键词:生产性实训基地;电商专业群;服务外包基地;服务社会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4.068 
期刊
摘要: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虚拟经济膨胀、制造业成本大幅上升的大背景下,珠三角地区原本依靠微薄利润生存的制造业民企大量破产、倒闭,产业转移升级的背后似乎也伴随着“产业空心化”问题的出现。以珠三角地区制造业的面板数据为基础进行系统GMM分析,验证珠三角制造业是否出现了产业空心化问题,结果表明珠三角地区目前还没有明显的产业空心化问题,但产业空心化趋势已开始初步显现。基于上述结论,因此,提出了一些具体有效
期刊
摘要:FPI是中国引用外资的众多重要途径之一,研究FPI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据此,使用了1998年至2014年的FPI、FDI和GDP的季度数据进行VAR模型的建模,并对模型结果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最后通过这些操作分析了FPI对于中国GDP 的影响及其与FDI的关系。  关键词:FPI;经济增长;VAR;中国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
期刊
摘要:财务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主干课,实务操作性非常强,但许多应用型本科高校在财务会计的实际教学中重理论轻实务、重知识轻能力现象明显,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相适应。为此,对财务会计课程教学目标重新进行了定位,在PST-CCE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即以岗位能力形成为核心的职业情境化人才培养模式,并对传统财务会计教学内容加以整合与重构,以突出岗位能力培养。  关键词:PST-CCE人才培
期刊
摘要:近年来,在农村地区早婚行为有所“复燃”。通过对猴场村早婚行为调查探究早婚行为原因,发现村子的早婚行为变迁规律与国家的生育政策变迁趋势几乎一致。影响早婚行为的根本原因是生育制度,而具体到当下的早婚行为,经济理性趋势、避孕知识缺乏以及社会控制缺位则是重要原因。因此,应对早婚行为的根本是大力发展经济,提高民众文化水平,完善法制建设以及加强法制教育并必须坚持普遍性和经常性。  关键词:农村地区;早婚
期刊
摘要:为解决支线机场运营亏损的问题,通过分析支线机场的现状,对支线机场当前困境的形成原因进行深入剖析,给出相应的支线机场营销策略,为我国支线机场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策略支持。  关键词:支线机场;营销策略;亏损;营销资源  中图分类号:F49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29.037  1引言  近年來,我国民用航空发展迅速,根据中国民用航空局的统
期刊
摘要:财务管理是企业要长远发展必须要执行的工作,对于中小企业也是如此。一般企业将采取管理工作交由财务部门负责,财务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如何使企业的资金能长期运转下去,财务活动永远不会出现亏空,财务交易能以低成本获得高利润。这些目标仅靠财务人员是完不成的,还需要管理会计对财务的管理作用。有了管理会计,中小企业决策者在进行决策时,才有了比较科学、准确的参考资料,中小企业的利益才得到显著提高。  关键词:
期刊
摘要:职业发展在个人生活中是一个连续的、长期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面临的职业决策不是择业时的单一事件,也是一个过程。利用已有职业决策理论与基础模型,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及各种已成熟的测评工具,筛选出职业决策的有效步骤。根据职业发展模型,结合中国本土特点,拟探求本土职业发展理论阶段划分,构建具有本土意义的“生涯隧道模型”,其目标是帮助每个人自主确定属于自己的终极职业发展方向。该模型在实际就业指导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