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的分层走班教学应针对不同层次、不同能力的学生所带来的差异性,在同一内容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上出不同的效果,以保证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上“吃”得好、“吃”得饱,让每个学生都能更好地学习。这就要求授课者针对不同程度的A班(基础班)和B班(提高班)学生在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外指导、评价措施等方面进行具有针对性地分层异构教学。
一、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A、B两班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教师应在分层备课中切实把“分层异构”的思想落到实处。现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为例,谈谈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
【A班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在生活中善于感悟、善于从小事件中悟到道理的能力。
【B班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精读课文,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揣摩并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而体会、树立战胜艰难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比较以上两个班级的“分层异构”教学目标,可以明显地发现不同之处。A班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文化积淀不够深,自信心不足,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人物情感、感悟生活哲理”上,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B班学生学习能力强、自信,但同时又存在着忽视基础、忽略细节、学习不够踏实的特点,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上,希望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揣摩,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细节,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更在为人处世中注重细节。
二、分层组织课堂教学
A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缺乏目的情况,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片段:
师 当第一眼看到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时候,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 走路
师 那么到现在我们朗读完了以后又是怎么理解课题的呢?
生2 作者在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生3 告诉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要把面对困难、不怕艰险的精神带到人生的每一个挑战中去。
生4 作者遇到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去克服。
师 同学们在回答的过程中都提到了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其实就包含着文章的主题。
显然,学生无法对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和哲理进行感悟,只会记事,不会议论或抒发情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感悟生活哲理,这其实也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在阅读时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
而对于B班学生,要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感悟到真情实感,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细节探究入手。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艺术地设计、处理教学细节,如《背影》的教学片段。
师 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描写的背影,请同学把第6小节朗读一下,注意思考:(1)请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2)为什么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 将你们所画出的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齐读一遍,然后根据文中的描写用你的学习用品模拟出父亲去买橘子的路线,并在学习小组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师 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边模拟边介绍。
生1 根据课文的描写,我们小组用笔袋当月台,用两支铅笔作为铁路,“父亲”在给“我”买橘子的时候,先从这边月台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然后去买橘子。
生2 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就是从这边月台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然后身子向左边微倾”,从这些爬月台的描写,更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
生3 “父亲”的行动更令我们关注,“攀”“缩”“倾”这些动作能体现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由此,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4 “父亲”在给“儿子”买橘子时倾注了深沉的爱。
这样的教学无法预设,它是教师积极反思、经验积累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品析课文作好了准备。
三、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走班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作业。以背诵文言文为例,对A班学生,可要求他们背诵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目,如《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等,如果他们背诵时感觉吃力,有些段落根本背不了,则可适当放宽要求,让他们一段一段地背。这样一来,他们就容易达到要求,也能增强背诵课文的信心。而对B班中的中等生,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不能少,背诵要“整体背出,语气流畅,基本无错误”;而对学优生,除了一次性背诵完课文外,还得要求“完整流畅、有表情,完全无错误”,此外,还应要求他们背诵一些不作要求的经典篇章和文段,如《观潮》《满井游记》等。
四、分层进行课外指导
对于A班学生,一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是要对典型学习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而对于B班学生,一是要创设条件让他们多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二是多写——通过写读书笔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他们多向报纸杂志投稿。
五、分层制订评价措施
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同样的标准来进行评价,显然有悖于“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所以对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样需要“同课异构”。如A班学生平时缺少的是交流的勇气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中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检验学习效果是很不错的方法,这相当于为这些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B班学生能说会道,但落实到书面表达上又常常“眼高手低”,所以在阅读课中安排当堂写作练习,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如何把说和写的能力相互转化,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实施语文分层次走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实践证明,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
一、分层设计教学目标
根据A、B两班不同学生的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和知识储备程度的不同,教师应在分层备课中切实把“分层异构”的思想落到实处。现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一课为例,谈谈分层教学目标的设计。
【A班教学目标】
(1)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梗概,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
(3)培养在生活中善于感悟、善于从小事件中悟到道理的能力。
【B班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2)条理清楚地复述故事内容,多角度、有创意地理解课文。
(3)精读课文,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揣摩并重视细节描写的作用,进而体会、树立战胜艰难的信心和勇敢精神。
比较以上两个班级的“分层异构”教学目标,可以明显地发现不同之处。A班学生学习能力不够强,文化积淀不够深,自信心不足,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人物情感、感悟生活哲理”上,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能力的培养和语文素养的提高上建立一种长效机制,同时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B班学生学习能力强、自信,但同时又存在着忽视基础、忽略细节、学习不够踏实的特点,所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上,希望通过对细节描写的揣摩,让学生在今后的阅读中重视细节,在写作中重视细节,更在为人处世中注重细节。
二、分层组织课堂教学
A班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常常表现出一种缺乏目的情况,如《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教学片段:
师 当第一眼看到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时候,你是怎么理解的?
生1 走路
师 那么到现在我们朗读完了以后又是怎么理解课题的呢?
生2 作者在成长中遇到的挫折,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
生3 告诉我们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会遇到不同的困难,我们要把面对困难、不怕艰险的精神带到人生的每一个挑战中去。
生4 作者遇到困难,想尽一切办法把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的困难去克服。
师 同学们在回答的过程中都提到了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课题《走一步,再走一步》其实就包含着文章的主题。
显然,学生无法对文章所表现的情感和哲理进行感悟,只会记事,不会议论或抒发情感。面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课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字面含义和深层含义两方面来感悟生活哲理,这其实也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在阅读时整体把握文本的方法。
而对于B班学生,要让他们的能力得到提升,感悟到真情实感,教师应该从课堂教学的细节探究入手。一节课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如何艺术地设计、处理教学细节,如《背影》的教学片段。
师 我们一起研究一下第二次描写的背影,请同学把第6小节朗读一下,注意思考:(1)请用横线画出具体描写背影的语句;(2)为什么这一次的背影写得那么详细?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第6自然段。)
师 将你们所画出的具体描写背影的句子齐读一遍,然后根据文中的描写用你的学习用品模拟出父亲去买橘子的路线,并在学习小组中向同学们介绍一下。
(学生在小组内模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师 请同学代表你们小组边模拟边介绍。
生1 根据课文的描写,我们小组用笔袋当月台,用两支铅笔作为铁路,“父亲”在给“我”买橘子的时候,先从这边月台慢慢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然后去买橘子。
生2 我们小组还有补充,就是从这边月台探身下去,再穿过铁路,爬上那边月台的时候,文中有很具体的描写,是“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向上缩,然后身子向左边微倾”,从这些爬月台的描写,更能看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
生3 “父亲”的行动更令我们关注,“攀”“缩”“倾”这些动作能体现出“父亲”买橘子的艰难,由此,能反映出“父亲”对儿子的爱。
生4 “父亲”在给“儿子”买橘子时倾注了深沉的爱。
这样的教学无法预设,它是教师积极反思、经验积累的结果。这样的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气氛,并为学生进行下一步的品析课文作好了准备。
三、分层布置作业
分层走班教学要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层次的作业。以背诵文言文为例,对A班学生,可要求他们背诵课文中规定背诵的篇目,如《桃花源记》《核舟记》《岳阳楼记》等,如果他们背诵时感觉吃力,有些段落根本背不了,则可适当放宽要求,让他们一段一段地背。这样一来,他们就容易达到要求,也能增强背诵课文的信心。而对B班中的中等生,课文中要求背诵的篇目不能少,背诵要“整体背出,语气流畅,基本无错误”;而对学优生,除了一次性背诵完课文外,还得要求“完整流畅、有表情,完全无错误”,此外,还应要求他们背诵一些不作要求的经典篇章和文段,如《观潮》《满井游记》等。
四、分层进行课外指导
对于A班学生,一是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是要通过个别谈心、集中示范,指导学习方法;三是要对典型学习错误进行纠正强化训练。而对于B班学生,一是要创设条件让他们多读——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宽视野;二是多写——通过写读书笔记、生活札记、日记等形式激发写作兴趣,并鼓励他们多向报纸杂志投稿。
五、分层制订评价措施
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如果以同样的标准来进行评价,显然有悖于“因材施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所以对一堂课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同样需要“同课异构”。如A班学生平时缺少的是交流的勇气和展示自己的机会,所以在语文阅读课中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检验学习效果是很不错的方法,这相当于为这些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B班学生能说会道,但落实到书面表达上又常常“眼高手低”,所以在阅读课中安排当堂写作练习,可以很好地让学生如何把说和写的能力相互转化,从而真正提高他们的能力。
以上是笔者在实施语文分层次走班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实践证明,实施分层走班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也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